【知常】国学随感杂说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14-12-08 18:54:02
标签:

 

国学随感杂说

作者:知常(贵州师范大学国学社)

来源:新浪博客

时间:甲午年十月初二

           西历2014年11月23日


 

一年前的今天,笔者在江山文学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曰:《不敢轻言国学》。那篇文章主要针对当前持续了十几年的“国学热”做了一些简单的思考。当然“国学热”不止这一次,上世纪也是有的,那场面好像还十分的盛大,当时就连鲁迅先生也赶了一把时髦,挥毫写就《所谓国学》。鲁迅先生所见的国学热,是什么样的呢?“一是商人遗老们翻印了几十部旧书赚钱,二是洋场上的文豪又做了几篇鸳鸯蝴蝶体小说出版”,当然我们且把前者当做为文化传播服务吧,虽然他们为了赚钱,印制劣质书籍卖给穷学生,但毕竟还是做了一件实事。对于后者写鸳鸯蝴蝶的文士,翻译几篇文章在洋场去显摆,也终究算是传播中华文化了,其他诸事自不待言。

 

我上初中之时正好在21世纪初,继上世纪90年代文化热的风潮之后,“国学热”逐渐升温。2010年上了大学本科后,我选择的是历史学专业,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中国先秦史。在此我需要做出声明的是,鄙人学习此专业不是图一时之名、妄想附庸国学之风雅,只是为真切的了解祖国的历史与文化,能传承一点则是最大的愿望了,仅此而已不及其他。诸君且看,“国学热”轰轰烈烈,那到底什么是国学呢?很多人认为是儒学,或者是以儒家为核心连同诸子学在内的综合性学问,或者是儒、释、道文化,一时之间各种观点云集,甚是热闹,好一派繁华景象。对于“国学”之观念,鄙人还是认同季羡林老先生的定义:“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闻玉师张先生在川大给研究生做学术讲座《天时、地利、与人和——国学研究的现状》时亦言:“国学,就是一个国家的学问”,国学本来就是一个国家整体的学术,不是单单某一家,也不仅仅只是最显赫的那几家,如果说国学存在的现实基础,那就在56个民族之中,在天南地北的中华大地之上,在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之中。

 

还记得当年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上,袁老师让我们背诵《庄子·天下篇》里面的文章,全班87人竟无一人背出来。袁老师生气了,当堂就批评到:“就你们这样还历史、还学国学,一问三不知,靠你们学国学,国家都保不住了。你们就是混混,一群冒名学国学的混混!”,听到老师的批评,脸上的温度骤然上升,当时我在心里刻下了老师的话语,是的,老师说的太对了,我就是混混,赤裸裸的混混,连经典都不会背,确实没有脸去学习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妄称历史系的学生。放学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学的是国学吗?我的专业是历史学,就算达到最好的状况,此生也就一历史学家罢了,是没有什么资格问鼎“国学”这个神圣而又沉重的字眼的。

 

今天,借着述说“印象·社团”之机会,我想说说我的国学社生涯,顺便谈谈在国学社及其间生活随感,夹杂数语,以飨诸位缙绅先生。今年9月初,我带着大学本科的全部家当——300余册典籍资料,来到贵阳求学。报名完毕,每日携带一卷书、一个本、一支笔出入在图书馆、宿舍之间,因为不大熟悉,亦无散步之习惯,就此生活亦是很好的。约莫9月中旬,知行国学社在文科楼前招募新成员,这倒使我眼前一亮,来此之前我就了解到国学社一些情况,其中天天坚持读书之旨趣与我在陕理工“文炳之家”晨读是一样的,看到这些顿时心中不禁一阵悸动,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了。随后我便上前去和招新处的文清(财务部陈文清同学)交谈,不多时认识了会长杨洪颖师姐、生活部的王芳同学,也就在当天我切实把自己融入进了这个家庭中去了,立即参与招新活动,配合大家组织晨读和讨论活动。对于这些,我的那些研究生同学当时感到很诧异,他们好多人还以为我本科就是这里的,其实不是的。因为正如那些无产者到了外国去后只要唱起《国际歌》就能找到他们的同志一样,在学习典籍的路上,只要坚持还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同志的。

 

随着“十一”7天长假的来临,我参加了本社组织的“资经鉴己,立本明心”道德经一百遍经典诵读活动。在这7天过程中,我只做了一件事,读《道德经》,再读《道德经》……,直到103遍完毕。参与此次经典诵读活动,我的收获很多,每餐食饭之前,背诵《饭食之则》,都有同道学友在门口迎接大家用餐,还有在开饭前发碗盛饭时亦有同道行礼相授,这些细节在礼仪层面是很重要的,无奈现在已不多见。吃饭的过程中,米粒掉到桌子上了,诸位同仁必会捡起来吃了,没有浪费一粒粮食,正好印证了《治家格言》中所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面对当前的铺张浪费的风气,可贵的是,我身边的人们在一点一滴的躬身践行节约之美德。此后我也跟着诸位学兄道友学习,吃着桌上的饭粒、吃着盆里剩下的断截面条,心里是很安稳的。我家在农村,每年夏天会到地里干农活,头顶着六月骄阳,面朝黄土着实不易,我们能够享受这样饭食已经是莫大的福缘了,无端的浪费掉怎么也说不过去,细细想来至少对不起自己曾在烈日下干活的日子,对不起家中的长辈在田间地头的汗水,对不起那些辛勤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同胞们。

 

在7天的读经典过程中,各种事情十分值得回忆,此处不便一一叙说了。另外还有一事需要说明,我因假期打工不顺利,甫一报名,勉强交了学费和住宿费后,除了饭卡里的120元之外,身上便分文无余资了。照这样看,本来我是不能参加此次学习活动的,但是国学社洪颖师姐及诸位同道学友的慷慨资助使我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于大家的帮助,我是十分需要感谢姐国学社及洪颖师姐等诸位学兄道友的。在这里我真切的感受到源自文化深处扶危助困、同舟共济的温暖。7天学习活动转瞬即逝,7天的影响却是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之后我随着社团诸位同道学友一起读书、讨论,在切磋琢磨中一点点成长着。

 

再将时间聚焦到2014年11月7日,我跟随顺真师连顺先生一起到扬州大学参加“《論語》詮釋與域外傳播研究學術研討會”,历时4天,10日下午返回贵阳。在这次会议上,研究重点是现存第一本《论语》注疏——《论语义疏》。面对这本经典,我的感触颇多,《论语义疏》是六朝时期的唯一存本,这仅仅是文献学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皇侃以高度的逻辑化思想解经,这自非后来那些学者可比拟的,因此这本书的重要性我就不再多说了。按照常理来说,我们应当珍惜这本书才是,但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理学兴起,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写道:“迨乾淳以后”讲学家门户日坚,羽翼日众,铲除异己惟恐有一字之遗,知其佚在南宋时矣”,是故刑昺注《论语》而《皇疏》废,自然而然被宋儒过滤掉了。现在我们来看看,乾道、淳熙是宋孝宗年号,乾道元年是公元1165年,淳熙元年是1174年,时至今日已经过去840——849年左右了,《论语义疏》竟然失传这么久了。再来看另外一个景象,唐宋文化典籍大量传到了日本,《论语义疏》就在其中,到现在日本已经有36个版本存世,可笑的是我们国内除了乾隆年间(日本桃园天皇年间)根本伯修校订的足利本及到国内刻成的知不足斋本、四库本外(实为一本),没有其它本子存世。当然这与除了古代传承以外,还与近代化有关,日本明治天皇在位44年。明治维新亦推行了44年,将近半个世纪。明治维新的早期,前15年,虽然学习西方,但是汉文化影响还是很大的,那个时候引进西学、开学校,同时保留汉学,汉学堂的数量远远超过西学堂,也就是日本真正进入西方现代社会的时候,它的起步、根基,不是西学而是汉学。这和我们的现代史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近代化的起步就是要砸掉一切所谓旧学,打倒孔家店,所幸的是没有把旧人全都送上断头台。明治天皇以后,大正天皇继位,大正年间西化很严重,日本学者西村时彦在《<</span>论语义疏>怀德堂本序》中说到“方今国家,文教覃敷,奎运昌明,轶于前古,然学术多岐,舍本趋末,维新是喜,汉学大衰。而邪说之行,及今殊甚,”这几句话描述出了大正以后的日本学界的情形,问题在于日本近代学术通过明治维新,在大正十年之后总共经历了的五十多年已经成了气候,对于这一切他们认识到西化太过严重“岂非教育之方有所偏倚、孔子之书弃而不讲之所致与?”这是中的之语,亦是他们在大正十一年(1922年)重新校订《论语义疏》的原因。上世纪60年代怀德堂本引入台湾,直至2007年北大编写儒藏方将此书引进,2013年曲阜师范大学高尚榘先生点校《论语义疏》出版,普通学者方才得见这本书,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本学期我们的专业课《论语研读》课程就是用的这个本子,并奉为圭臬。

 

但是这一切犹如一个梦幻泡影在会议上破灭了,原因是日本学者京都大学伊藤裕水博士在梳理《论语义疏》版本时,通过文献对勘,发现我们所用的武内本(怀德堂本)是很差的,故在日本学界高桥、高田二位先生建议用古写本《论语义疏》来重新整理校订,随后她说到日本目前版本研究已达极点,正在转向文化思想史研究,而反观中国学界依旧在一两个本子里打转,版本问题尚且需要很大努力,至于进一步研究则遥遥无期了。这让我想到另一句话,“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如果说国运衰落时忽视了自身的文化传统尚有可以原谅的理由,但是在国运上升时期不重视自身的古老传统,不去追根溯源的话倒真有些说不过去了。另外,伊藤博士不是专门研究《论语》的学者,在日本属于业余水平,但从她的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超过了在座的中国学者,这让我心底里产生了深深地羞耻感。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伊藤博士只比我大一岁,其汉学功夫与修养所达到的境界超我数倍不止,想到这些作为一名中国人,和人家同龄的中国人的我罪孽感更加重了,这么多年的历史文化学习都白学了,简直有辱师长、有辱祖宗,对不起脚下这片厚实的土地。

 

自扬州回来之后,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除了在资料占有的差异之外,我们在传承文化时需要把基本功练扎实,至少需要识得古书,了解其意旨,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做到精细。面对如此大的冲击,我的内心着实受了很大的创伤,回到国学社,我做过一次演讲,在演讲的末尾我发过誓:我们定当努力读书,深入仔细研究,经过数十年,一代,两代,子子孙孙永远传承,终归要把我们的典籍搞透。进而我还说到,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宗是中国人,我们就理所当然的是,其深刻内涵在于“中国文化”,倘若我们失去了自身优秀的文化,那么“中国人”这一名词就是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了。

 

国学乃国家之学问,极其浩瀚,博大精深,仅凭个人之力执其一端而穷毕生之精力亦十分困难,现在各科学者各执一脉亦算是有所作为了。小子无知,有史旁及经学、子学,亦未达到国学冰山之一角,撑难为矣,惟愿于国学社及诸位同道学友一起多多努力参研典籍,往生之绝学虽难企及,然则高山仰止之志,势必不敢须臾忘也!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