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思】《君子规》——卷四《智》

栏目:经典诵读
发布时间:2015-02-10 20:25:34
标签:
陈杰思

作者简介:陈杰思,男,西历一九六四年生,华族,云南江川人。现职为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著有《中华义理》《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义理经典》等。

 

 

《君子规》

——卷四《智》

编著:陈杰思

书写:陈  平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表

时间:孔子二五六五年岁次十二月廿二日丁巳

           西历2015年2月10日


 

 

玉石不雕琢,就不会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学习,就不知道义理。仁、智、勇,是三种通行的道德。彰显人伦,通晓事理。

 

 

君子之学,走向正道,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君子的才华,是以道德为统帅。小人的才华,则会流为祸害。

 

 

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了解别人就是智,认识自己就是明。爱一个人,如果不以符合正道的方式去爱,就会害他人;厌恶一个人,如果不以符合义理的方式去厌恶,就会害自己。

 

 

名义上不正当,言语就会不顺。如果言语不顺,事情难于办成。从道理上认识到了,还要用仁德之心加以守护,用庄严的心态来面对,并通过适当的礼来完成。

 

 

广泛学习,详细提问,谨慎思考,明辨是非。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常常是相互依赖的。践行越真实,见识就越明白。

 

 

如果不力行,只学习文化知识,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只强调力行,不学习文化,固执于自己的见解,就会使真理得不到彰显。

 

 

心念发动,就是行动。发动的念头是正的,行为才是善的。知道如何奉养长辈,就采取奉养长辈的行动。人伦之知与道德践行,应当合二为一。

 

 

在心灵之外,去探寻客观对象的道理;在心灵之内,去求取伦理道德。良知萌发,运用于人事之中,那么,人事中就能显现天理。

 

 

经典,是用来承载正道的,应当让先知先觉,去教化后知后觉。践行但没有相应的认知,就是昏暗的践行。知晓人伦之道,却不去践行,就是虚玄的知。

 

 

圣人的教诲,各因其材。有确定的志向,知识广博而又方向专一。只看见小的利益,则大的事业就难于成就。如果只求快速,则往往不能成功。

 

 

社会与人生,就像一部没有字的书,应当详细品读。行动敏捷,爱好学习,时时践行。人的口里,有相同的味觉;人的心中,有相同的伦理。没有独特见解,文章就显得虚浮。

 

 

尊师重道,尊敬有德有才的人,借助文章句子,通晓义理。思考而不学习,很难有长进。学习而不思考,则会迷茫而且混乱。

 

 

读书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在读一本书时,不能又想着要看其他的书。这本书没有读完,另一本书就不要去读。

 

 

在制订读书计划的时候,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加紧用功。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有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迎刃而解。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用笔记下来,一有机会就向人请教,务必明白它的真实含义。

 

 

学习中有疑问,就会有进步。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是非才会明白。被局部的现象所蒙蔽,就不会明白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别人说的话是正确的,即便与自己的观点不同,也不要强行狡辩,应当谦虚地接受;别人说的话是错误的,即便与自己的观点一致,也不要加以掩饰,要谨慎地排除。

 

 

每人都有自己的头脑,各自有自己的见解。不自以为是,不固执己见,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如果看重一物,就被一物所迷惑;极小的误差,就会造成极大的错误。(必:必定。固:固执。我:自以为是)

 

 

立论要有依据,有其名必有其实。建立新的理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所学的人伦之理要进入心中,并见之于行动。在纸上写的,应当自己亲身践行。

 

 

弘扬礼仪和雅乐,传播正道,有许多贤德的朋友,这就是三种有益的快乐。骄奢淫逸中的快乐,游玩中的快乐,宴会餐饮中的快乐,是三种有害的快乐。

 

 

尊崇道德,见闻广博。公正产生光明,偏私产生昏暗。徇私情,公正的法律就会遭到破坏。只相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糊涂昏暗;听取多方意见,就会清醒明白。

 

 

背离形势就会衰落,顺应形势就会昌盛;顺应天道就能生存,违背天道就走向灭亡。上天降下灾难,仍然可以抗拒。自己造孽,灾难就不可避免。

 

 

意志专一,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而且要用心去体会,还要用气去感应。感官知觉停止,精神展开活动。书画的美妙之处,应当用自己的精神去领会。

 

 

言语词句丰富了,有的人是用来掩饰其虚伪的本性。名与利的关卡,必须能够穿越而过。除去心中的浸染,则内心端正;内心端正,就达到清静;内心清静,就能够明理。

 

 

万物发展到了极点,必定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事物永远处于变化之中,要与时俱进。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低洼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则可以更新。

 

 

人在年幼之时,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是,环境的熏习使人的性情差别越来越大。如果不进行教化,则人的善良本性就会改变。教化的根本法则,贵在精专。

 

 

抚养孩子而不进行教导,就会使之陷入愚昧之中;爱护孩子而不加以教诲,就会使之陷入邪恶之中。严加管教,使孩子有所顾忌,就不会放肆。过于宽厚,则会使人放纵,助长了恣意妄为的性情。

 

 

用义理来教导,引导人的性情,以正道来滋养人的心灵,使之断绝邪恶之念。学习需要有阶梯,循序渐进。积累细微的点点滴滴,必将有大的成就。

 

 

对于暴戾的人,用仁道来矫正;对于迟疑的人,用敏捷来矫正;对轻浮的人,用稳重来矫正;对狭隘的人,用宽宏来矫正。

 

 

不顺从我的人,是我的老师;对我阿谀奉承的人,是害我的人。脸上有污垢,需要天天清洗;心中有污秽,需要时时清除。

 

 

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真是再好不过了,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会一天比一天减少。不肯亲近有仁德的人,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小人会趁虚而入,导致事事失败。

 

 

三人在一起,当中就有我的老师。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滋长人的善良,挽救有过失的人。身上具有才能,等待时机,采取行动。

 

 

自己的聪明才智多,要以淳朴加以守护;自己的功德高,要以谦让来守护;自己的力气壮,要以胆怯来守护;自己的财富多,要以慈善来守护。

 

 

学问离开事物,就是空洞的学问。人伦之理离开自身的践行,即成为虚妄。德行与天地好生之德相符合,行为与四时的变化相符合。

 

 

对于无益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应该避而不看。因为书里的内容,会蒙蔽人们的智慧,败坏人们的心志。不要自暴自弃,圣贤境界虽高,通过勤奋修习,也是可以达到的。

 

责任编辑:葛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