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以经典精神体贴现实的差异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5-03-14 22:03:43
标签:
王财贵

作者简介:王财贵,男,民国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生,台湾省台南县山上乡人。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曾师事掌牧民先生、王恺和先生、牟宗三先生。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鹅湖月刊社主编、社长,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教授、华山书院院长、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著有《读经二十年》(中华书局2014年版)。

 

 

以经典精神体贴现实的差异

作者:王财贵

来源: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正月廿三日戊子

           耶稣2015年3月13日


 


 

 

 

我本来不甚关心古代私塾的教育实况,虽然也看了不少的记载,但认为有的并不很妥当合理,有的只是暗会于道,所以并不很措意,我所说的读经教育只是因理而思,或许与古人相合,但不完全合乎古人,就好像或许合乎蒙台梭利与史坦纳(华德福)与七田真与铃木镇一,但与他们也不完全相合。其不相合者,不是反对,而是想思考出一更整全而清明的理论。

 

凡越整全,必越含容,凡越清明,必越透澈,让所有面向所有层次各安其位,各得其所。

 

我不会反对任何对教育用心思考的人,因为我认为凡是人一有用心,一有思考,即应是对现实有所反省,有所改善的,所谓“随时变易以从道”,故其思考所得,不管或全或偏,或高或下,都是可尊重的。唯最怕的一点,就是:自己一有思考,即有主张,一有主张,即排斥他人,想要唯我独尊号令天下。其心一旦生起“自是非他”之意,则好事亦成坏事矣。

 

故即使体制教育,亦有其道理,然吾人所以常抨击之,在于近百年的中国教育,并不是由中国学者反省而得,乃是抄袭盲从而来,且规定天下所有学生皆只能依此一路,号称“义务”,便扼杀人才矣。进一步说,即使五四,亦有其道理,然其所以生害,在于执着西方而非毁中国,执现代而非毁传统,执白话而非毁文言。即使马氏唯物,亦有其道理,然其所以生害,在于执其道而必欲世人皆从,不从,则以革命之罪加害之。老子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明道云:“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其警世人久矣。

 

故吾人既自以为在做教育,在为教育思考,尤其在做经典教育,正应有经典精神,对同为教育用心者,尤其对同为经典教育用心者,其有不相合处,应知或有其特殊之气质,或有其特殊之因缘,只要对方不是纯心为恶,皆对学子有相当之益处。每个人应自己承认自己不能教尽天下学生,故当以广博之心量,对别人多体谅多含容而相赞赏相观摩,让他人也能以他的方式教他的学生,等到自己有能力教尽天下学生时,自然就没有别人以别法教学生了。不过,这种不让他人以他法教学生,乃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教学效果服人,切不可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去消灭别人。

 

有关清末民初之私塾教育,我在十几年前曾指导一个台中教育大学的硕士生詹玉娟,她的硕士论文,题为《清末民初著名学人童蒙语文教育之考察》,其中也有不少私塾教学景况的描述,与广毅此篇可相发明。我曾选了其中第五章发表在读经通讯中,没有留下论文的全文。改天我去要来,贴出全文,或可作为大家的参考。但切望诸友不要又认为是叫阵相攻也。

 

(又记:呵呵,又发感慨了,如此的话,已说了百千次。今我在美国加州,刚演讲回来,或又有所感触,趁机发之。中国近百年浩劫之症结在此,乃至世间千万年纷扰之症结在此。人人既“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仅远怨,亦所以为世间培福也。诸友勿嫌烦云。)

 

(本文由责编进行了繁体字自动转简体字的文档操作,未经作者校对,请明察和谅解。)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