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仁和】“父为子纲”思想在今天中国亲子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价值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5-03-15 19:34:00
标签:

 

“父为子纲”思想在今天中国亲子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罗仁和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正月廿五日庚寅

           耶稣2015年3月15日

 

 

  

  

 

“父为子纲”属于“三纲”的一个部分,而“三纲”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要点,陈寅恪先生说过:“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由此看来,我们今天讨论中国亲子文化的建设,如果不能对“三纲”理念,特别是其中“父为子纲”的理念有所融通,必然会使我们的亲子文化脱离中国文化的基本轨道,也会脱离中国人生命的内在底色,从而带来种种不适和曲折。首先我们先来厘清何为“父为子纲”,再来看看真实的“父为子纲”对现今中国亲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意义。何谓“父为子纲”?当我提出这一问题,相信大部分朋友都会在心中涌起一阵不快,因为大家思维中对“三纲”的误解已经模式化,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势,“父为子纲”肯定就是讲儿子对父亲的绝对服从,父亲让儿子做什么儿子就做什么,是一种奴性训练,是反人性的落后的封建糟粕——我说的和大家想的差不多吧?《论语》是十三经之一,是一部地位崇高的儒学经典,在《论语》“里仁”篇中有一段经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子女一定要劝谏,如果父母不听从,你不要强硬地指责他们、甚至强迫他们,要耐心地继续劝谏,就算很劳烦也不要停止。这一段经文引申出来什么呢?第一,在父子关系之上有一个“理”,道理的“理”,父亲守“理”以为儿子的表率,既是“纲”,儿子秉“理”也可以劝谏父亲;第二,父和子都是有独立人格的,否则就无所谓劝谏,也无所谓“又敬不违”;第三,父子关系是一种绝对的强关系,也只有绝对的强关系才能持续稳定,才可以给人带来归属感——父亲有错,劝谏不听,不能放弃自己对“理”的恪守,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也不能像对待普通人一样“放任自流”,要不辞劳烦地反复劝谏,因为你不能忽视自己的父亲。

 

  

 

下面我们结合延伸的三点谈谈“父为子纲”。

 

第一,“父为子纲”中的“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具象的某个个体,它是代表了超越价值的一种身份,这种超越价值就是“理”,道理的“理”,天理的“理”,“父”正是操守了这份超越价值才确定了“纲”的定位,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对世界的认知自然是从比他年长的长辈中,特别是父母身上获得,天然就是“父就是为子纲”,这是对每一个具体的“父”的提醒和要求,这个“纲”不仅是指引孩子的,也是指引父亲的,否则孩子依凭什么劝谏父亲?

 

第二,“父为子纲”并没有消解“子”的独立人格,也无意于消解“子”的独立人格,如果“子”的独立人格被消解,儿子劝谏父亲的事就绝对不会发生。圣人这样安排,不仅不是消解某一方的独立人格,恰恰是尊重并维护了彼此的独立性——定名分,父子名分既定,相应个体则才会有明确的交往支点,才能更明晰地感受到“我”的实在意义,没有名分的“我”在社会交往中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他只是“众人”这一抽象概念中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部分,有还是没有对“众人”这一概念意义都不重要,我们正是在各种各样不同的“名分”认知中构建起了自我的社会图谱,才在社会中实现了自我,我是某某的儿子,我是某某的丈夫,我是某某的父亲,我是某某的领导等等,“父为子纲”强化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父”和“子”的两个身份认知,恰恰是对自我的一种强化和保护——在一个缺乏强身份意识的话语系统中,“我”并不是“我”,只是不一样的“烟火”——虚得很!

 

第三,“父为子纲”造就的是父子之间的“强关系”,不是契约型的你来我往,协商对等,而是绝对的,强力的,稳定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绝对义务明晰凸显,谁都不能因为谁的不好而轻易割裂这份关系,在今天的中国法律中“断绝父子关系”只是一个简单的审判过程,但在中华法系下,断绝父子关系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没有“天理不容”的情况,是很难获得支持的,现在和父母争财产而断绝父子关系的人在中华法系下则很有可能要挨板子,一个地方出现断绝父子关系的事件则会成为地方官执政的污点。在这样的关系结构中,人不是原子化的,他始终有着明晰的家庭、家族归属,而他的家庭和家族会贯穿他的一生而存在并和他保持持续的强关系,中华礼教中就算诸子分家,也仍然会打断骨头连着筋,西方人成年后就完全脱离自己的家庭的认知是很难被礼教意识认同的。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在《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中,其中一个厂长的儿子不成器,欠了一笔钱,他父亲要为这个儿子还钱,男主角是怎么劝这位厂长的呢?“娃儿的事情打不脱的!”意思就是孩子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你和他是一个整体,怪就只能怪我们自己当初没有教育好,没有教育好我们就得自己担着!就是说父子一体,生死不易——诸位想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强关系?这将产生怎样的一种强大的归属感?为什么我们春运能创造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你们是为了什么抢票回家?为什么忍受站票?为什么忍受颠簸?为什么?因为在那一头有人和你是一个永远的整体,生死不变的整体——这是我们民族非常宝贵的资源!是你摆脱原子化的孤寂、单薄与无聊的重要支点!可惜啊,它正在被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新媒体技术双重切割。

 

  

 

用以上的梳理映射到当下的亲子文化建设会有怎样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提问——亲子文化的价值根基只是“亲情”的爱?只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情感?除了爱和感情,亲子文化是不是应该有更深厚的价值支持?超越性的价值,不仅是泛泛的“做人的道理”或者“做事的精神”,更是能够超越当下、超越现实、超越时间的永恒精神,“天理”“天道”的中国信仰能不能回到中国的亲子文化中?将“亲子”活动从父母的责任转变成父母的“天职”,促成父母以履行“天职”的心态亲子教子,亲子的过程也是教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将道德精神和历史文化放入到亲子教育中,在促成孩子个体成长、潜能开发的同时接通他与永恒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链接,从而夯实孩子更加丰厚的人生基座,为家庭共同体的建设奠定根基。

 

其次,父母真的要和孩子做朋友吗?在孩子的一生中会有很多朋友,他不会缺朋友,但是父母却是唯一,如果父母关系和朋友关系混淆,无疑我们是剥夺了孩子感受父母关系特殊性的机会,亲子关系本来就不应该平等,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极端世界,不平等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奴役,“毋不敬”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中(这个社会从来就没有平等过,追求平等本身是非常虚妄的)我们可以更现实更有效地追求“毋不敬”下的彼此尊重,特别是自我对所有他者的尊重——立足于现实的不平等才能有力地走向理想的人群和谐。父母就是要拿出父亲的权威,拿出父母的表率,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收获尊重道德价值的必要认知、尊重权威的必要认知,让孩子在家庭中获得明确的身份定位,从而养成进入社会必不可少的“身份自觉”,一个人只有有了在社会中的身份自觉,才能少走弯路,才能脚踏实地,才能更坚实地展开自己的人生。否则,不敬德性、不尊权威、不知身份,在任何正常的人类社会中都将成为消耗者、破坏者和被打压者,人生不可能幸福,也很难有什么建树。

 

最后,亲子教育和亲子文化的指向只是孩子的独立?一个人,在他丰富的人生构成中,独立就是唯一的主题?独立就一定可以收获幸福?独立就是生命的所有意义和价值?一个人应该独立,但是如果他的人生目标只有个体的独立那一定是苍白的,单薄的,无聊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无缘无故来的,也不会毫无痕迹地离开,怎么能把我们短短的几十年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时间看成我们生命的全部呢?那样太没意思了!一个人成长的模型应该有一个来往的通路——走向独立又以独立的个体反哺更大的整体,反哺家庭、家族甚至国家、天下,我们在亲子文化中不应该只强调促进孩子的独立,还应该培养父母和孩子的强关系链接,不是要反复灌输给孩子你将来要为自己负责,更要让孩子明白,独立后的他将来还得为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子女负责,因为我们都是一个整体,一个更大的“自己”,一个永远不会分离的整体,生死不易!这种对“大我”的归属感将成为孩子面对人生挫折时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不要让你的孩子走向独立的同时走向单薄!

 

“父为子纲”,就是要在今天的亲子文化建设中贯彻“超越性”的道德信仰和历史文化传统,夯实孩子生命的精神基座,促进其共同体意识的觉醒;同时,“父为子纲”也是要求在今天的亲子文化建设中强调父子身份的分殊并以此让孩子体验到父母身份的独特意义,在父母的道德表率中学习到敬重德性和权威的必须,认知到社会身份的价值,在认知自己的社会角色中为更好地展开人生建立现实基础;最后,“父为子纲”下的亲子文化不能仅仅陷入单组代际传承的单薄叙事,而应该放在源远流长的家族、家国、天下叙事中展开亲子文化建设,不应该走向对孩子独立性的单向强调,而应该在培养孩子独立的同时强调个体生命和父母子女以及祖宗子孙等更多生命体的紧密链接,坚决从源头上防止原子化对人的单薄化、苍白化和无聊化!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