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同济不人文?四个本科生心目中的同济大学
作者:张雷 、魏昊卿 、赵卉如等
来源:同济复兴古典书院申请书选刊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正月廿一日丙戌
耶稣2015年3月17日
申请人之一:张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
我的本科专业是纯粹的工科。但从小到大,对于中国历史以及人文古典都一直有着浓郁的好奇与兴趣。我一直认为,大学的学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专业学科的学习,另一方面是个人价值观、思想人格以及理想培养的逐步完善与成熟。二者不分前后,缺一不可。前者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凭证,后者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人”而生活下去的导航。
“人”通过“文”来教养,就是一所大学的人文通识教育功能。有“文化”(以文化人)的大学才是“人”的大学,富有人文气息的大学,否则就是“物化”的大学、“异化”的大学。无法否认的现实是,尽管同济大学一直努力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也一直有卓越人才的目标与口号,但不得不承认,在实际校园生活中,人文气息非常匮乏。一般工科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人文类内容、时间、机会太少太少。所以,看到“同济·复兴”古典书院的出现,我非常高兴,这是我报名的原因之一。
大学两年半的时间里,尽管校园人文氛围不浓,但对此有兴趣的我依然努力接触了很多。大一下半学期我旁听了一个学期外国语学院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接触到了我一直很有兴趣的屈原系列作品的解读,以及稍微陌生的昆曲。大二上半学期,我在邻校复旦大学旁听了一个学期新闻专业辅修课程。此外,大一到大三两年多时间里,我参加了校学生会学术部门,策划组织了也同时也作为观众参与了十多场类型各异的校园讲座。对人文学科的浓厚兴趣是我报名的原因之二。
我习惯以一种理工科比较特有的现实理性的角度开看待相对更具感性、更有人情气息的历史以及古典思想。文理结合,我觉得这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最佳状态。在我看来,现代学科体系中,文理过度划分显然造成同济这样的“工科院校”缺乏人文氛围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样,在专业化分工过细的“文科院校”,恐怕人文气息也似是而非。在理工科学生看来,“文科”等于小清新;而在文科专业领域,“文科”等于文献处理,跟数学、材料、土木毫无二致。不只是“理工科”扼杀“人文”,“文科”也扼杀“人文”。古典书院让我看到希望,因为古典的“文教”、“文化”是“通识的”,不是“分科”的,是“人伦日用”的,不是专业化的。“复兴古典,同济天下”:我对母校的明天充满期待!
申请人之二:魏昊卿(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
初见“同济﹒复兴”古典书院的招生的招生简章,身为一名工科专业、一向倾爱于人文的学生,不禁心向往之而有所希冀。哲人安东尼曾有言:“学问若不转向爱,又有何价值?”而这句话,被他用作每一次讲学时的开场白。然而反观于如今大多数学生的常态,不争的事实在于,学的越多,爱的越少。知识越来越成为脱离于生命体验的卖弄。学问是为了更广阔的视野、更优越的地位、更丰沃的薪资……却偏偏没有转向对学问本身的爱。不知学问有何爱,只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的容器,那么便恰如《围城》之中的方鸿渐,徒以一袭长袍掩盖其内心的虚无空洞,安详于貌而浮躁于神,充实于形而空虚于心,沉重于肉而浅薄于灵。
在去年同济大学主办的一次“汉语国际传播:跨文化视域下的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裴钢校长曾说道:“同济一直都太‘硬’,我们需要一点‘软’的东西,需要一点软硬结合,尤其是文化、社会、人文方面的知识。通识教育实际上在英语中是广义的liberal art education,这个 art 在某种意义上讲得还是 culture。”文化,始终应是一所大学,推而广之乃是一个民族一以贯之的本质内核,凝聚而维系着种种,一旦抽去,大珠小珠尽散一地不可还复。就这一层面上而言,人文教育的失落,何其只是理工科大学的式微,而更是映射于文化的一种式微。
发于内在对学问的爱,才能使对知识的求知不仅仅是被动的获得,不只从有用无用出发衡量学问的价值,而回归于对知识本身的渴求。转向于对学问的爱,才不至为了求知而求知,走得太远,忘了为何而出发,生发出浮士德式“知之甚多的焦虑”。惟其如此,方可锻造出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对于知识不是只有千篇一律的一味接纳,而有入乎其内的投入,又有出乎其外的自我独立的体察。
雅斯贝斯曾言:“哲学是一个动词而非一个名词,哲学的本质不在于掌握真理,而在于寻找真理。”或许仿照着这句话,我们可以说:人文,始终应该是一个动词,而非一个名词,其内涵不在于对知识的掌握,而在于对其内在的不竭追寻探求,在于一种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意愿与力量。
如今许多高校都在强调“通识教育”、“人文教育”,究其本质,其一部分内涵应在于,“当你接受了教育,又将当初所学的具体知识遗忘丢失的时候,所留存在处世为人、举手投足间的那些许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些留存的事物,是什么,依我所见,就应是陈寅恪先生所言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而这,便是作为一个普通学子的我,所希冀的人文教育。也是我对于古典书院学习所怀有的期待。
申请人之三:同济大学经管学院本科生
我是为了那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来申请古典书院。这种说法是我一读到就流下泪来的一种存在,也是我的人生态度,是我的追求。最近朋友圈流行一个传递游戏:如果不考虑任何现实因素,你最想从事的三个职业是什么?我那些整日为图纸模型公式案例奋斗的同学纷纷化身画家,音乐家,美食家或是诗人,说着儿时或是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在我看来,这些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由而无用。这很美好,这在现实很难做到。去追求,着实需要勇气。
就拿“上课”这件事来举例。现在的学生去上课,更多的是为了学分;期末奋力复习,更多的是为了高点的学分;抢课抢老师,更多的是为了更容易地得到高点的学分。就像考大学是为了找工作考好大学是为了找好点的工作而找工作是为了赚钱一样。虽然这样说可能过于偏激但不可否认这就是令人失望的现状。
在我看来学习上课思考是为了修炼“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我很庆幸有一个能赐予我去追求它的勇气的妈妈。在我刚刚进入大学开始选课时,很幸运地选到了同济史上最容易得优的选修课“集邮学基础”,我高兴地告诉了妈妈这个消息,妈妈却问我,“为什么选这个?”我说“因为给分高啊。”妈妈说“你应该选你喜欢的。”是的,你应该让你的心自由地去追求它喜欢的,而不是有用的。于是,我依照兴趣选了哲学,佛学,中医,武术,中阮,歌剧等选修课,也都获得了优,我相信如果是真正喜欢的,成绩总不会太差。我最爱的庄子周易宋明理学,也一直在研读当中。
同济人文学院的公共选修课是我的最爱。在冷欣老师的课堂上,她曾描述自己在读到黑格尔的一句话后那种豁然开朗的欢愉,如此单纯,又如此深远。我十分羡慕与向往,这是多少LV的包包也换不到的。朝闻道夕死可矣。雅思培训,托福包过,从业资格证精品小班课程…已经没有多少课程,是让你不用担心成绩,不用担心回报,没有证书,无关求职,只是因为追随内心而去参加的了。能有如此魅力的,莫过于中国传统文化,能有如此魄力的,莫过于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所以,我申请加入。谢谢古典书院的创始人和各位老师:你们让我看到,在这个“又土又木”的大学,人文气息的东风也有可能荡气回肠!谢谢你们让我看到,在我的大学有那么多人爱着中国传统文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加油!
申请人之四:赵卉如(上海大学中文系本科生)
同济大学历来以建筑系为人瞩目。因大众的了解有限,对于同济人文的优秀之处,在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引领者”形象不甚知道。而此次的书院活动则是一个让大众重新认识同济,重新审视同济人文方面的卓越成就的很好机会。
从童谣到“百家讲坛”,到阅读经典的基础注本,一路走到《十三经注疏》,经典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生活。不仅对于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是这样,对于每天沉思在复杂枯燥的理论和实验的理工科生而言,他们的寄托也往往在此——经典书籍的抚慰和激励。初到大学,每次与理工科生聊天,当他们发现我是中文系的同学时,都会饶有兴趣地同我讨论他们喜欢的经典书籍和电影。而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又能收获不同的视野和新的看待问题的角度。同时,我很强的紧迫感,就来自于他们对于文学的热情和广泛阅读。这也是经典书籍的魅力。经典浸润着每个人,不分时间和对象。
书写这份申请的同时,也是给我自己一个反思总结两年半的中文系学习和阅读经典的方式和价值的机会。
第一、阅读经典,不仅用脑,更要用心。用心才能真正地接受和吸收经典,将经典“个人化”和“内在化”。品读经典,参考大家的笺注时,也已经不自觉地融进自己的思考和体会。这样也才能“深入浅出”。对经典的理解从来不会“客观”,不再有恒定的标准。一定要有自己的眼光和观点。经典的解读是丰富的,每一个人可能理解会有不同,但本质上,很多时候是相通的。这也是能称为经典的重要因素——每个人在其中都可以发现在自身的映照。最美妙的是个人体验,老师们告诉我们的“《诗经》真的很美”“读经典很有必要”这样的话,是要自己深入去读,才会对这些话语有真正体会。“很美”“经典”从来不是挂在口头,听别人讲和自己再去体会完全是两个层次。很多时候自己的思维要“迅速地”从先秦穿梭到清代,有时还能从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中发现与之相通之处。那一瞬,历经数代的文化和文学的感觉是很美妙的,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洗礼,先秦的作品,是文史哲的交融和碰撞,是文化的源头。而到了清代,又能看到对先秦经典的照应。而在途中,我们能看到各家显学熠熠生辉。哲学——反文学的形而上学,教会我们如何客观看待事物,养成思辨性思维,用高度概括的语言阐释着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而文学——帮助养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触碰到整个历史文化的脉络,给我想继续深入把握这种脉搏的力量。而贵院此次“海纳百川”的文化项目正是一个宝贵的机会,化力量为清醒正确的实践方式。
第二、阅读经典,让我越来越平静,养成持续和多角度学习的习惯,促使我去旁听研究生院课程,大胆认真地参与到研究生和教授们的研究过程中;到“国学新知”参加讲座等等,而人文知识,重在积累,更不用说写专业论文,人文活动从来都是“慢工出细活”。两年半的积累,让我一年比一年沉静,稳重。无数的现实和自身情况都可以在经典中找到答案。经典不是束之高阁的,是亲切的,每个人身上都有映照;经典也不能束之高阁,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用于实际,只是方式和道路的选择问题。从高中的一名理科生,因为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跨入文学院的大门,当初时有摇摆,但隐约感觉到经典的魅力一直吸引着自己,而后“无法自拔”,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远。而贵院的经典课程对我正是再一次加深对古典的理解,纠正不成熟的看法,形成更完善的价值观的极佳时机。
第三、人文者,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眼界,眼界才能帮助我们真正明白知识的最佳摆放位置。而走进多种经典讲座和沙龙,转益多师,才能让自己的思路更加开阔,有更多的行走方向,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经典丰富性,不仅在于文本本身,更重要的是解读价值。而解读的深度又与经验和阅历有关,自己资历尚浅时,学者慷慨的分享是另外一种补充的方式。对于课程列表中提到的经典有一定了解,更希望自己能吸收多家之长,了解得更加丰富全面,弥补自己的缺失,在请教和交流中提升。
第四、经典不过时。从人文经典中收获得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生得以参照的准则。不仅是中文系,所有人文爱好者的使命之一在于,传承经典。经典和传统是在变化,我们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智慧,保留精髓,改善阙漏。经典被记录下来,是传承的第一步。但如何内化于生活,如何以行为传达和影响别人,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传达过程也是在修身。正如道家的得意忘言,真正的道不能透彻言传,更需行动影响。道并不是全部显而易见,有些很含蓄,一直在身边,一直不自知。这需要我们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传达更多人,让更多人对自己所在的世界的历史和未来,有更全面的意识和更多的好奇心。我想,这也是“复兴”的一种实现方式,从个人出发,扩大个体的影响和作用,进而波动到整个群体。“复兴古典,同济天下”——同济复兴古典书院的宗旨表达了这个时代的梦想。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朱汉民】书院文化滋养人文教育
【下一篇】【郭齐勇】重视国学教育 加强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