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网甲午(2014)年度十大好书揭晓暨颁奖词(附作者感言)

栏目:年度十大好书评选
发布时间:2015-03-20 21:24:27
标签:年度十大好书
儒家网

儒家网创办于二〇〇八年,以承续儒家文明、推动中华复兴为己任,坚持儒家立场、民间身份、公益性质,以“立场明、水准高、信息新”为工作标准,重点发布当代儒家的最新思想学术成果、社会热点评论及民间社会实践信息,努力打通学术与社会之间的隔阂。编发《儒家邮报》(电子),主持出版儒生系列图书,组织、支持开展各种思想文化活动。


儒家网甲午(2014)年度十大好书揭晓暨颁奖词(附作者感言)

 

弘扬儒学,传承文化,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为了使社会各界能够全面把握当代儒家的思想动向和理论动态,自今年起,儒家网启动年度好书榜和“十大好书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采取读者在线投票和专家学者投票选相结合的方式。在整个评选过程中,作者和图书编辑始终回避,参加终审的学者名单保密,有效确保评选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参加本年度评选的儒学书籍,分为学术思想和大众通俗两类。每类十本,共计二十本。经过历时两月的认真评选,儒家网甲午(2014)年度十大好书最终揭晓(名单附后)。

 

从上榜书目来看,两类名单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了本年度儒学研究和推广的最高水平,属于精华中的精华。就学术思想类而言,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蒋庆先生的《广论政治儒学》一书高居榜首。毋庸讳言,该书的作者和内容都具有划时代意义。蒋庆先生心忧国事,研精覃思,著述丰富,最近又向世人推出这部著作,旨在从王道政治的视角回应时代问题,高屋建瓴,发人深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何一位国人,只要满怀社会责任感,关注当下面临的历史抉择,品读《广论政治儒学》,就能得到相应的启发。该书实至名归,因而当选学术思想类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如果您要全面把握蒋庆先生的“政治儒学”的思想历程,就请研习这部著作。

 

就学术理论而言,陈来教授的《仁学本体论》可谓重磅力作。该书承前启后,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学术界所瞩目。作者将哲学的本体论和古典儒学的仁论相结合,论证了儒学核心——仁学的本体论构建,是当代儒家哲学的综合创新之作,为百年来不可多得的理论精品。该书不同凡响,影响极大,网络得票数一直遥遥领先。凡关注儒学理论进展的人士,不妨一读。

 

无独有偶,海外学者余英时先生的《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亦为学术精品。作者从轴心突破的特殊视角切入,追溯中国古代系统思想史的起源,探索中国轴心突破的历史世界,认为中国轴心突破最后归宿于“内向超越”,而以新的“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本书对研究中国思想史提供了独到的方法论和途径,为把握中国哲学的最终走向提供了基本线索,值得阅读收藏。

 

德不孤,必有邻。十几年来,大陆儒门中坚康晓光教授一直致力于政社关系的研究的成果,以《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一书揭示了中国当下的政社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成因、解决之道,现实意义突出,故而榜上有名。本书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卫道”——遵循中华文化精神,重塑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继续秉承了康晓光先生宏大的视野、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立足本土、客观严谨的学术精神。

 

儒学传统生生不息,圣贤慧命绵绵若存。一阳来复,鼓舞人心。张祥龙先生担荷道义,奔走呼号,撰写《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一书,为世人描绘了儒学复兴的光明前景。该书与《广论政治儒学》、《儒教与公民社会》一起列入“当代大陆新儒家文丛”,集中反映了大陆新儒家与海外新儒家之间的差异,凸显了前者独特的存在感受与强烈的问题意识。该书视角新颖,在另一个侧面展示了儒学在中国大陆的回归路径和精神特质,试图挖掘儒家固有资源,回应时代挑战,解决现实问题,向世人阐述了儒家学者是如何把握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机遇,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现代性的缺憾,进而重新认识儒学的真正精神和时代价值。

 

作为当代儒家代表人物之一,陈明先生殚精竭虑,完成《儒教与公民社会》一书。该书从公民宗教概念出发,重新界定儒家文化系统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功用,阐发其在当代国家建构和国族建构中的独特意义。此论一经刊出,学界反响异常强烈。现阶段,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进行时,探寻中国道路,彰显民族气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开儒家文化的积极参与。儒家文化若要赢得转机,重新进入百姓生活日用,就必须在这一划时代的伟大进程中构建新的理论形态。旧邦新命,探索向前,该书的时代价值就在于此。

 

海外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先生享誉学界,最新推出力作《二十一世纪的儒学》,对二十一世纪儒家面临并且必须解决的何为人、人生的意义、信仰等五大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期待新儒学能够为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提供安身立命的资粮。此书对把握儒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意义提供了重要参照和有益借鉴。可以说,杜维明先生从多元化以及文明对话的角度解读儒家的内核精神及其在现代世界的命运,是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流背景下的积极成果。

 

与现代新儒家和学界前辈相比,儒门新锐厚积薄发,敢于开风气之先。任锋贯通中西,在政道与治道方面颇有建树。《道统与治体——宪制会话的文明启示》一书立论高远,言有所指。这本书充分展示了作者在政治学、历史学领域的思考成果,学术思辨性较强,对理解中国传统宪制的由来和发展有很大帮助。另一位儒门新锐陈壁生撰写《经学的瓦解》一书,从经学角度对现代分科之学赖以成立的一系列预设提出质疑,认为中国文明的核心即在经学,时至今日,经学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必须重新回归经学,承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书中论理,振聋发聩,值得现代学术界高度关注。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不断升温,《论语》成为许多商家热炒的对象。为了吸引公共注意力,占领文化市场,各种口味的心灵鸡汤散发着浓郁的世俗化气息。倘若读者浸淫其中,忘却经典的微言大义,则无异于买椟还珠。欧风美雨,纷来沓至,有些学者基于自由主义的学术取向,对儒学进行重新解释,力求实现会通,却难免出现歪曲和比附。只有善于取法古人,钩沉索隐,追根溯源,才能为儒学义理的彰显奠定坚实的基础。晚清今文学家戴望以春秋公羊大义注释《论语》,可谓以经解经、通经致用,为我们揭示了《论语》的经典意蕴。复旦大学郭晓东教授之《戴氏注论語小疏》,对戴氏注之出处、涉典章制度与义理之术语,尤其是大量涉及《春秋》与《礼》的内容加以疏释,是当代不可多得的公羊学派考据性专著,亦其治经以经世之意。

 

儒家有着强烈的社会情怀,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唤醒民众的良知。近几年来,大众通俗类的儒学书籍,佳作迭出,成果斐然,深受读者喜闻乐见。较之学术著作,这一类书籍更能发挥化俗喻世的作用。诸如《儒家大智慧》(余东海)、《读经二十年》(王财贵)、《重新发现宋朝》(吴钩)、《儒商管理学》(周北辰)、《为儒家鼓与呼》(姚中秋)、《大宋帝国三百年》(金纲)堪称精品,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功在儒门,利在百姓。

 

民间儒者余东海先生特立独行,慷慨激昂,呕心沥血,最近完成《儒家大智慧》一书,给日益浮躁的现代社会带来一场及时甘霖。此书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枚举经典故事,将儒学的高深智慧概括为知时、知人、知言、知礼、知本、知权、知中、知因、知几、知常、知易、知命等十二智,有助于广大读者体认和参详。该书一经问世,就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商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时传颂,洛阳纸贵,为儒家智慧重新进入现代社会赢得了机遇。毫不掩饰地讲,该书在大众通俗类中独占鳌头。

 

儒学普及,必先读经。王财贵教授是全球读经教育的首倡者,二十年来着力推广读经教育,颇有心得。食而后知味,行而后明道。作为二十年读经教育的总结,《读经二十年》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值得关注中国文化命运的人们关注。

 

绍隆儒术,经世致用。姚中秋(秋风)先生涵泳史海,涉猎西学,关注民生,慧思妙运,平日心得结集成为《为儒家鼓与呼》一书,曾经入围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候选书目(社科类)。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所接受的访谈或对话,大多围绕国人对孔子的态度、儒家的历史演变、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儒家与当代中国秩序构建的关系等展开话题。真知灼见,跃然纸上,性情所在,不可不读。

 

昔日学者贬斥宋朝,感叹积文积弱,今人吴钩撰写《重新发现宋朝》,钩沉索隐,细致入微,为世人描绘了一幅臻于郅治的“大宋版的中国梦”。该书以随笔体的形式,发古人之幽思,试图复原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活细节,旨在消除人们对宋朝的历史偏见和重大误解,进而传输这样一种信息:传统与现代在某种程度上是丝丝相扣的,儒家的社会理想是与时俱进的。金纲先生的同类作品对大宋帝国的政治军事文化进程作出描摹勾勒,史论结合,笔端含情,精彩之处,引人入胜。

 

深圳孔圣堂主事周北辰是蒋庆先生弟子,秉承“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古训,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鼓吹儒商精神和儒商管理模式,寄托了对中国现代商业文明的期待,表达了对社会转型的关注。此外,《道不远人:郭齐勇说儒》(郭齐勇著)、《正本清源说孔子》(杨朝明主编)、《大众儒学语录》(曾国祥主编)、《诚孝仁义公——中华美德新五常》(李汉秋、宋月航、王牧之主编)都是普及儒学知识的最佳读本。其中,《大众儒学语录》是本年度推进儒学通俗化的扛鼎之作,该书辑录了儒学典籍“四书”中涉及伦理道德的主要论断,简明扼要,便于携带,有助于民间社会重新接纳儒学,对改良世道人心大有裨益;《诚孝仁义公——中华美德新五常》一书推陈出新,提出“新五常”观念,令人耳目一新。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古人著述,浩若烟海,今人为何还要叠床架屋?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用极具时代特色的语言阐发“旧邦新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刍荛之见!儒学复兴,大势所趋;中华崛起,众望所归。我们盼望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现将名单公布如下(在读者网络投票基础上,根据学者投票得票数高低排序):

 

    一、学术思想类

 

(一)《广论政治儒学》(蒋庆)

(二)《仁学本体论》(陈来)

(三)《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余英时)

(四)《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康晓光)

(五)《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张祥龙)

(六)《儒教与公民社会》(陈明)

(七)《二十一世纪的儒学》(杜维明)

(八)《经学的瓦解》(陈壁生)

(九)《道统与治体——宪制会话的文明启示》(任锋)

(十)《戴氏注论語小疏》(郭晓东)

 

    二、大众通俗类

 

(一)《儒家大智慧》(余东海)

(二)《读经二十年》(王财贵)

(三)《重新发现宋朝》(吴钩)

(四)《儒商管理学》(周北辰)

(五)《为儒家鼓与呼》(姚中秋)

(六)《大宋帝国三百年》(金纲)

(七)《道不远人:郭齐勇说儒》(郭齐勇)

(八)《正本清源说孔子》(杨朝明)

(九)《大众儒学语录》(曾国祥)

(十)《诚孝仁义公——中华美德新五常》(李汉秋、宋月航、王牧之)

 

此次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是儒家网首次在读书出版领域宣传儒学著作而进行的尝试,希望广大读者朋友继续关注和支持。今后,我们要继续征询广大读者的意见,整理优秀儒学著作的书目,集思广益,再接再厉,将评选活动办得更好,为今后陆续推出儒学好书榜打下坚实基础。


儒家网

孔子2566年暨耶稣2015年3月 20日


【附录一:儒家网甲午(2014)年度十大好书简介】

 

    一、学术思想类

 

(一)《广论政治儒学》(蒋庆)      




《广论政治儒学》(大陆新儒家文丛之一),蒋庆著,东方出版社2014年6月

   内容简介:本书是儒学大家蒋庆先生二十余年的思想精髓。大陆新儒家的崛起,蒋庆先生无疑堪称第一旗手。先生关于政治儒学的开创性论述,足以震烁中外,在近代一百多年的儒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伟大意义。二十余年的沉潜覃思,先生已先后推出《政治儒学》、《再论政治儒学》两书。此次结集出版的《广论政治儒学》代表了先生最近的思考,从王道政治的整全视角对时代问题做出了高屋建瓴的回应。通过《广论政治儒学》一书,国人对作者“政治儒学”的思想历程,将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凡关心现代政治危机与政治儒学的人,不可不读此书。



【本站有关信息】

大陆新儒家文丛之蒋庆著《广论政治儒学》出版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556/


(二)《仁学本体论》(陈来)      




《仁学本体论》,陈来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8月


内容简介:《仁学本体论》不是哲学史研究作品,而是构建中国当代哲学体系的“哲学创造”代表性作品。中国哲学的创造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不同,而更强调立足于中国传统的经典体系和思想体系,对之进行新的诠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哲学体系。在这个意义上,《仁学本体论》兼顾了两个维度,一是包涵了对历史上“仁学”的新诠释,一是这些新诠释构建了一个现代哲学体系,回应现代社会的问题。在后一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陈来先生做为当代儒家的关怀与雄心:整合左右两派的核心价值,并为当代政治文化构建一个真正的、发源于古典儒学的“体”。《仁学本体论》与其说是“接着讲”,不如说是“创造性地讲”。这种思路,为中国哲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本站有关信息】

《仁学本体论》后记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235/


(三)《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余英时)      




《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余英时著,中华书局2014年7月


内容简介:余英时先生在此著中,特别借用了“轴心突破”作为分析的概念,他认为,只有在其它古文化──特别是西方──的对照之下,中国轴心突破的文化特色才能充分地显现出来。作者从轴心突破的特殊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系统思想史的起源,并将其置放于比较文化史的脉络之中,加以系统的叙述,重新建构出一个条理井然的历史叙事,探索中国轴心突破的历史世界。作者的论断是:中国轴心突破最后归宿于“内向超越”。内向超越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人”和“道”的合一,也就是轴心突破以后的新“天人合一”。余先生的这部新著重点分析了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平行的、以“内向超越”为方向的“轴心突破”,其价值在于一反“将当前中西文化的不同理解为‘落后’与‘先进’之别”的旧说,对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历史地位给予公允的评价。


【本站相关信息】

中华书局出版《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974/


(四)《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康晓光)      




《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康晓光著,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2014年2月


内容简介:政社关系是当下中国最为根本、最为尖锐、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作者康晓光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政社关系的研究。本书对中国当下的政社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成因、解决之道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实现政社关系理想蓝图的策略和步骤。《君子社会》研究的视野向"更加宏观"的方向延伸。它不仅把国家与社会关系置于民族国家之内,把中国置于世界之内,把现实置于历史之中三个方面来研究。还用宪政框架分析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宪政框架下开展实证研究、规范研究和对策研究。并以全球视野观察国家与社会关系,将其看作东西方"冷战"在中国国内的反映,看作是全能主义模式与公民社会模式冲突与融合的产物。本书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卫道"--遵循中华文化精神,重塑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这本新书继续秉承了康晓光先生宏大的视野、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立足本土、客观严谨的学术精神。


【本站相关信息】

《君子社会》、《政社博弈》简介、目录、后记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3888/


(五)《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张祥龙)      




《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大陆新儒家文丛之一),张祥龙著,东方出版社2014年1月


内容简介:儒家复现于中国,是一个充满问题和挑战的精神现象。曾经那么成功的儒家为何特别不适应西方造就的大变局,以至于在历史的瞬间丧失了自己的团体存在?儒家的生命根基何在,可作为当下和将来复活自身的源头?应该不应该重建儒教?如何在这样一个充满高科技崇拜的时代中识别儒家的原本他者性,从而为儒家寻找复兴的契机?在体制外建立儒家特区的必要性、正当性和技术可能性何在?儒家与西方的哲理及方法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张祥龙先生新著要从多个角度来回答乃至深化的问题。


【本站相关信息】

大陆新儒家文丛之张祥龙著《复见天地心》出版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557/


(六)《儒教与公民社会》(陈明)      




《儒教与公民社会》(大陆新儒家文丛之一),陈明著,东方出版社2014年5月


内容简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作为国学热的表现形式之一,大陆儒学对儒学的研究阐释也取得了很多的理论成果。作为代表人物之一,陈明从公民宗教概念出发理解描述儒家文化系统的历史地位和功能,构想其在当代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中的独特意义与实现方式,在学术界思想界获得了广泛关注。作为现代化转型重要内容的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问题在中国有着理论的独特性和现实的紧迫性。探索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儒家文化的参与,而儒家文化也必然在对这一伟大进程的参与中获得自己新的理论形态。该书正是一种这样的探索。


【本站相关信息】

大陆新儒家文丛之陈明著《儒教与公民社会》出版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558/


(七)《二十一世纪的儒学》(杜维明)      




《二十一世纪的儒学》,杜维明著,中华书局2014年7月


内容简介:本书是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的最新力作。作者在回顾了儒学的发展历程,反思了儒学在现代发展的困境和自我转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十一世纪儒学的使命,对二十一世纪儒学面临的何为人、人生的意义、信仰等五大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期待新儒学在二十一世纪为人们安身立命发挥更大作用。作者还结合他在国际上讲学、交流数十年的经验与体会,从多元化以及文明对话的角度解读儒家的内核精神及其在现代世界的命运,对理解中国思想界的现状与未来,颇多启发意义。


【本站相关信息】

杜维明著《二十一世纪的儒学》出版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484/


(八)《经学的瓦解》(陈壁生)      



《经学的瓦解》,陈壁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年1月


内容简介:本书展现了西学东渐中,中国学术研究的主流整体性从章太炎的“以史为本”转向胡适之的“以史料为本”,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古史辨相继兴起,全面移植西方学术分科,从而实现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基本历程。此书从经学角度对现代分科之学赖以成立的一系列预设提出质疑。中国文明的核心即在经学,经学大义之相传,方能保礼乐文明之不坠,倡导重回经学。


【本站相关信息】

《经学的瓦解》结语:为往圣继绝学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976/


(九)《道统与治体——宪制会话的文明启示》(任锋)     

 



《道统与治体——宪制会话的文明启示》,任锋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11月


内容简介: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在政治学、历史学领域撰写的文章,曾陆续发表于《汉学研究》(台北)、《开放时代》、《文化纵横》、《知识分子论丛》、《原道》、《读书》、《学海》等刊物。文章总体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经世与经制”是关于近世经世思想研究的思想史论文,共8篇论文;第二单元“儒家与宪政”是围绕儒家与宪政主义的政治哲学思考,共6篇论文;第三单元“范式与方法”是关于政治思想研究范式的梳理,共6篇论文;第四单元“道统与公民”是关于自由主义、人民儒学、世俗主义的衍生性评论和阐发,共5篇论文。


【本站相关信息】

任锋著《道统与治体——宪制会话的文明启示》出版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569/


(十)《戴氏注论語小疏》(郭晓东)      




《戴氏注论語小疏》,郭晓东校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


内容简介: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论语》再次被广泛阅读。但心灵鸡汤式的解读往往买椟还珠,丢掉了经典的微言大义。而另外一种基于自由主义的解读,看似很有学术性,却难免对儒学义理的歪曲与比附。晚清今文学家戴望以春秋公羊大义注释《论语》,可谓以经解经、通经致用,为我们呈现了《论语》的经典本相。郭晓东教授之点校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之清同治十年金陵书局初刻本(据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本影印)为底本,校以南菁书院丛书本,并对戴氏注之出处、涉典故与义理之术语,尤其是大量涉及《春秋》与《礼》的内容加以疏释,撰此《戴氏注论语小疏》,亦其治经以经世之意。戴望为清朝中晚期经师,偏重今文经学,其注解《论语》乃据今文家说。以《公羊》解《论语》,虽不无可商之处,但戴氏无宋翔凤之偏肆,而凿实平正。郭晓东先生小疏,抉原发微,有功于戴氏。


【本站相关信息】

戴氏注论语小疏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572/

 

二、大众通俗类

 

(一)《儒家大智慧》(余东海)      


《儒家大智慧》,余东海著,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8月


内容简介:依据儒家义理,借助经典故事,从正面反面或侧面阐发相关智慧问题,对儒家大智慧作出全面理论总结和思想阐发的,东海先生应为古来第一人。东海先生倾一生所学,将儒家智慧妙解成知时、知人、知言、知礼、知本、知权、知中、知因、知几、知常、知易、知命等十二智,义理与故事相结合,经典原文与延伸讲解相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本站相关信息】

余东海著《儒家大智慧》出版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519/


(二)《读经二十年》(王财贵)      




《读经二十年》,王财贵著,中华书局2014年5月


内容简介:《读经二十年》从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王财贵教授的千余场读经教育演讲中抽取了最为精华的6场,是他20年来推广读经教育理念与实践心得的代表集萃。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著名传统文化教育专家郭齐家和徐勇、台湾自由学者薛仁明分别作序。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包括引言、导读、6场演讲的实录和后记。导读是经典教育资深推广者华一欣与王财贵教授围绕20年读经历程的深度对话。其次是6场讲座的实录,主题包括“百年来读经教育的历程”“五四运动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为什么要读中华经典”“读经教育与儿童成长的奥秘”“如何立志”“如何以圣贤为师”“如何开展读经教育”“中华文化源流与当代传承”等。后记则是海外华裔学者培养读经儿童的实例。《读经二十年》适合一切关心中华文化传承与命运的读者阅读并实践。王财贵博士的读经教育理念值得所有关心教育事业的有志之士参考并实践。


【本站相关信息】

读经“重归体制”是我的最高理想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463/


(三)《重新发现宋朝》(吴钩)      




《重新发现宋朝》,吴钩著,九州出版社2014年3月


内容简介:宋朝是个备受争议的朝代,作者独辟蹊径,抛开主流史观与文学形象,投身到宋朝的“现代化”细节中,像一个宋朝人一样去观察他们身处的世界:合作、互信的秩序,言论自由的氛围,“公天下”的“产权”观念,事无巨细的福利体系,严密的司法程序,相对健康的政治生态,“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时尚”的经营手段,丰富多姿的业余生活……将所有这些侧面组合起来,我们便会发现一个与我们以往认知完全不一样的宋朝。


【本站相关信息】

《重新发现宋朝》出版暨序、目录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3924/


(四)《儒商管理学》(周北辰)      



《儒商管理学》,周北辰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5月


内容简介:本书作者是当代著名儒家道场深圳孔圣堂的创办人暨主事周北辰先生。本书剖析了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及中国商业文明的危机,并在此基础上融汇儒家经典义理与西方现代管理学,创造性地阐述了中国的商业精神与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作者认为,儒商精神是中国的商业精神,儒商管理模式是真正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儒商精神的培育与儒商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中国现代商业文明定型和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要创立体现儒家王道精神内涵的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并形成中国文化特有的“治理结构”。这对于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本站相关信息】

周北辰新作《儒商管理学》简介、前言、目录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111/


(五)《为儒家鼓与呼》(姚中秋)      




《为儒家鼓与呼》,姚中秋(秋风)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


内容简介:本书为”叩问中国前行之道:问道书系”之一。作者认为:两千多年来,儒家守护、传承、阐明中国之道。中国曾偏离此道,而今正回归此道。“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为儒家鼓与呼,不是为了儒家,而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向上提升,为了达致优良秩序,为了天下太平。


【本站相关信息】

姚中秋新作《为儒家鼓与呼》简介、自序、后记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074/


(六)《大宋帝国三百年》(金纲)      




《大宋帝国三百年》,金纲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


内容简介:本书为宋史研究中一部开天辟地的大作,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本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国内外所仅见。


【本站相关信息】

金纲新作《大宋帝国三百年》简介、目录精彩推荐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110/


(七)《道不远人:郭齐勇说儒》(郭齐勇)      




《道不远人:郭齐勇说儒》,郭齐勇著,孔学堂书局2014年8月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第一篇民间儒学与国学教育(国学与国魂、国家的兴盛与国学的复兴、百年儒学感言、“四书”应该进中学课堂……和学生一起读礼记)第三篇,儒学现代化与文化主体性、第四篇儒学历史与思想人物……


【本站相关信息】

《道不远人:郭齐勇说儒》简介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977/


(八)《正本清源说孔子》(杨朝明)      




《正本清源说孔子》,杨朝明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


内容简介:《正本清源说孔子》以“正本清源”为名,将孔子作为研究分析对象,立足于儒家文化理念,以期还原真相,去除误解。全书分《孔子身世与形象》、《孔子生平疑案》、《孔子教学与学术》、《孔子的核心观念》、《孔子的政治思想》和《孔子的伦理主张》六部分,关注原始儒学,对孔子事迹及其思想进行深入研读,引领人们认识被人为湮没的传统,还原根植于深厚传统中的文化真相,将“真孔子”呈现于世人面前。


【本站相关信息】

正本清源才能读懂孔子——访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3958/


(九)《大众儒学语录》(曾国祥)      




《大众儒学语录》,曾国祥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内容简介:本书简要辑录了儒学四书原著中论述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和伦理的主要内容,并用白话直译。本书简明扼要,便于携带,可置案头、床头,茶余饭后,随时随地可以检阅。


【本站相关信息】

儒学精华的大众化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925/


(十)《诚孝仁义公——中华美德新五常》(李汉秋、宋月航、王牧之)      




《诚孝仁义公——中华美德新五常》,李汉秋、宋月航、王牧之编著,中华书局2014年3月


内容简介:“新五常”包括“诚、孝、仁、义、公”五项德目,承继老“五常”并契合中华道德养成的内在理路,以诚意始,由孝亲到仁民、义行,再提升至公心,构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圆环。本书为“诚、孝、仁、义、公”每项德目从经典中精选20段格言并加简释,从古今的故事中精选20个略加演绎,汇成全帙百段格言、百篇故事,编撰成书,定名《诚孝仁义公——中华美德新五常》,旨在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现代传承与创新提供有益的探索。


【本站相关信息】

《诚孝仁义公——中华美德新五常》基本资料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3970/

 


【附录二:儒家网甲午年(2014)好书榜

儒家网甲午年(2014)好书榜——思想学术类 链接:点击打开链接

儒家网甲午年(2014)好书榜——大众通俗类 链接:点击打开链接

儒家网甲午年(2014)好书榜——儒学辑刊类 链接:点击打开链接

儒家网甲午年(2014)好书榜——大家新版类 链接:点击打开链接


 【附录三:部分入围作者感言】


儒家网敬启: 贵网2014年度十大好书评选公告已阅,儒家网以民间立场举行年度好书评选活动,在国内实属首举,意义重大,因为只有秉持民间立场,才能真正客观地选出好书。至于本人拙作获选,感谢贵网同仁们付出之辛劳。惟望贵网一如既往,每年选出好书也。蒋庆于深圳

—— 蒋庆(《广论政治儒学》一书作者


从没想过自己也会有获奖的时候。因为我做的工作从高大上的角度讲是探索性的,从一般的角度讲则是非常个人性的。我自己对它的评价也很不稳定,从追求目标来讲睥眤一时,从完成的效果来讲又恨不得推到重来。所以,我把这种好书认定看成是儒门对于探索精神的肯定和包容。对此我十分感谢,并将继续努力去证明儒家思想的内在活力。

——陈明(《儒教与公民社会》一书作者)


儒学作为中学三统之主统,可为朝野、官民和雅俗所共赏,上可通雅,通经致用,善化政德;下可通俗,化民成俗,美化民风。学术类书籍侧重上通,通俗类儒书有助下通,有助于国民智慧和社会道德的提升。儒家网评选出的十大好书,是当代儒书之群英小会。拙著荣幸入围并占大众类之鳌头,甚快。

——余东海(《儒家大智慧》一书作者)


感谢儒家网。感谢所有投《重新发现宋朝》一票的老师、朋友。个人认为,欲了解华夏传统之成就,请重新发现宋朝,因为宋朝是中国传统文明之高峰。欲了解儒家治理之特点,也请重新发现宋朝,因为宋代是秦汉以来最儒化的一个朝代。

——吴钩(《重新发现宋朝》一书作者)


谢谢儒家网!《道不远人——-郭齐勇说儒》,是贵阳孔学堂书局委托舒大刚先生主编的大众儒学丛书中的一种,是我的博士生刘依平、肖雄帮我编的,吴龙灿君也贡献了意见。谢谢为是书出版操心过的师友同仁,这小书反映了近些年来我对儒学发展中一些问题的关怀。谢谢儒家网将是书评为年度好书,实在是愧不敢当。期盼儒学界更加重视儒学在当代中国民间的生存与复兴!恭祝儒学网越办越好!

——郭齐勇(《道不远人——-郭齐勇说儒》一书作者)


仅仅一年,就出了这么多优秀儒学著作,让人感奋。儒家经多年积累,已经开始思想爆发,并将深刻影响整个中国思想的走向和议题。评选优秀作品,既可让优秀著作为更多人所知,更可推动儒门内部相互批评,谢谢主事人。

——姚中秋(《为儒家鼓与呼》一书作者)


感谢儒家网将拙著《复见天地心》选入2014年度十大好书之一。希望此项评选活动继续下去,打破官方和自由主义的二元格局,以儒家的感受和评价方式来影响读书界和文化界。

——张祥龙(《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一书作者)


得悉“儒家网”评选“年度十大好书”,很为这样的举措感到赞佩,因为这对于盘点儒学研究成果、引导儒学研究方向、指示儒学学习路径都具有重要意义。我本人主持编写的《正本清源说孔子》能够入选,则感到特别的高兴!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学说需要传承下去、传播出去。而无论对内传承还是对外传播,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正本清源都十分必要而且关键,如果了解有限而认识朦胧和模糊,理解与尊重就无从谈起。

我们曾说,要使他人了解自己,首先要自我了解,就中国文化的现状而言,“认识自我”甚至比“介绍自我”更为紧要。现在,国外能够真正认识到“中国精神生活”的学者较少,其观念也许就来自中国学人“自己的迷茫和纷乱”。当前研究孔子和儒学,不能没有古老文明现代发展的纵深视野,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学术发展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而要做到这些,要认识儒学的价值,弄清儒学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关联的内在机制,最为基础、最为迫切的工作应该就是学术上、思想上的正本清源。

几年前,在孔子出生地举行过名为“尼山新儒学”的会议,议题就是儒学的创新发展问题。我十分清晰地记得,在那次会议上,大家期待儒学的返本开新、综合创新、推陈出新,以便能够参与时代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健康发展。我提交会议的论文就是《认识儒学价值需要正本清源》,事实上,“正本清源”四个字,也的确是当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因为要唤醒、激活文化基因,首要的或者最为紧迫的,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弄明白”进而“讲清楚”,澄清认识,消除误解。

很显然,就孔子儒学真正的“正本清源”而言,我们只是选定了方向。事实上,这样的努力才刚刚开始。

——杨朝明(《正本清源说孔子》一书作者)



在当代儒学复兴中,经学的重新被重视,理应成为这场新思潮的组成部分,而经学对未来的意义,则取决于今天学界同仁们的努力。感谢儒家网组织这次活动,感谢各位评委的鼓励!

——陈壁生(《经学的瓦解》一书作者)


相比时代提出的挑战,我们已经做的只是微乎其微。这注定是一个过渡的时代,我们这几代人应挺立,哪怕只是做一个卑微的摆渡者。

——任锋(《道统与治体:宪制会话的文明启示》一书作者)


多謝儒家網及評委的評定,愧不敢當。我常以為人生一息尚存三餐溫飽之餘,即應為生命之價值文化之教養而努力,此則需有良好之教育以化民而成俗。我不堪為人師,故總勸人讀經,冀人人皆能從經典中汲取文化之智慧,精進其生命,此則人人立即可學,家家簡易可教者。謹以此書與天下共勉。

——王财贵《读经二十年》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