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必萱】星星点灯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5-03-21 13:36:15
标签:
范必萱

作者简介:范必萱,女,贵州贵阳人。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曾任科研单位技术员、杂志社编辑、行政机关公务员。退休前就职于安徽省审计厅(正处级),高级审计师,注册会计师。一九九八年提前退休,担任蒋庆先生的学术助理。出版有《月窟居笔记》。


 

 

《月窟居笔记》之十六:

星星点灯

作者:范必萱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月窟居笔记》(范必萱 著)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七月初一日壬戌

           耶稣2015年8月14日

 

 

 

在阳明精舍的夜晚,我喜爱山野的星空。夜幕下闪烁的星星与我相伴,我的心和天空一样湛蓝,一样宁静。

 

第一次到阳明精舍,是一个初冬季节,精舍刚刚建成。虽然到这里已经几天了,但是每到傍晚,我还是习惯地起身去开灯,可一想到墙上的开关全是摆设,总会情不自禁地叹气。天黑了没有电灯,对于习惯了用电的人来说,会感觉到黑暗悄悄向你扑来,心中难免有几分落寞与恐惧。

 

山长蒋先生大概看出我的慌乱,诙谐地说:“这里还没有通电,那些开关只是为着将来通电时预备的。没有电也好,可以充分享受天光啊!这种天人合一的感觉,你在城里是找不到的啊!”

 

“天光”?我第一次听到这么美妙的名词!什么是“天光”?我下意识地抬头看看窗外的天空,除了渐渐降临的夜幕,什么也看不到啊。我强作镇静,支支唔唔地应付着:“是呵是呵,享受天光,享受天光……”我有些尴尬。北辰和幺妹在一旁笑了,他们的笑声里夹着善意。

 

天色越来越暗,我开始焦虑起来。这时,蒋先生从松风馆屋内端出一支仿古烛台,放在木制的方桌上,轻轻划了一根火柴,蜡烛即刻被点燃了,整个感物厅瞬间明亮起来。这是我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人的内心潜在着对光明渴求!兴奋之余,我有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想到远古时代的先民,简单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简朴的生活状态,他们顺应自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他们不知道何为电灯,更不知道还有“灯红酒绿”,他们只知道与自然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的内心平静而安详。

 

那天虽是冬季,却不很冷。吃罢晚饭,我和北辰带上手电,跟随蒋先生到阳明果园走了一圈。一路上,蒋先生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建设阳明精舍的故事。回来时,夜幕已经铺开。我正踌躇如何打发下面的时光,蒋先生突然提议带我们到屋顶的平台上看星星。没有丝毫犹豫,我们立即应声表示赞同。

 

我们带着小板凳上了屋顶,心情顿时爽朗起来。空旷的山野笼罩在深邃的夜幕下,满天闪烁的星星。不远处,山坡上的松林和一堆堆净白的石头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难道那就是“天光”?那就是天光与地面交相辉映的效果?看到如此神奇美妙的情景,我十分兴奋!

 

在城里,我们看到的星空是模糊的,高楼的灯光干扰了我们的视线,也扰乱了我们原本朴素的心。在空旷的山野,在如此宁静的星空下,我的心也变得清亮起来……

 

蒋先生和北辰继续谈论儒家文化,我一边仰望星空,一边倾听他们的交谈。那是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化面临重新构建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太久的散失和全面的碎化,这时的儒家文化业已凋零。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前景感到迷茫与沮丧。此时,我却从他们凝重的神情中看到了儒者的忧患与担当,也从他们坚定自信的语气里感觉到中国文化方兴未艾!

 

我尘封已久的精神世界被激活,昏暗的心灵里划过一道光亮,我似乎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希望所在,也看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所在。这是否也是一种“天光”?

 

星空下,以其说是听他们严肃的思想交流,不如说是听他们的真情吟诵。他们是对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吟诵,时而灿烂辉煌,时而低沉忧伤。

 

……

 

以后在阳明精舍的日子,我经历了无数个这样的夜晚,经历了无数个这样在星空下聆听儒者们交流和吟诵的场景。每逢精舍有学术活动,不论是游学、会讲,还是有中外学者来访,在星空下,我都能听到他们聚集在庭院里的彻夜长谈。我听他们谈学论道,听他们抚琴弄箫。在旁听的同时,我仿佛也听到了他们之间思想的荡激和心灵的碰撞……

 

阳明精舍经历了用蜡烛、油灯、马灯照明的时期,后来国家电网为这里供了电,我们终于用上了电灯。可是,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仍旧喜爱享受山野星空的那份静谧和清澈。

 

夏夜,宜人的山风吹拂竹林沙沙作响,树上不时传来声声蝉鸣,我会独自搬一张小木凳坐在月窟居门前,仰望天幕下的“一钩新月几疏星”,任凭自己的思绪漫无边际地飞翔。但更多的时候,我会什么也不想,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仰望远处的星星,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认真体会人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神圣,感受生命存在的超然……

 

星空下,我时常想到的是感物厅墙上悬挂的那块木匾——“归寂证体”,这四个大字早已刻印在我的心中。“苍山为座,静中有物生天地;洪宇作经,虚极无心达性源”。这幅精舍存心斋的楹联,是多么美妙的意境啊!多少年来,我都在努力体悟它的深刻涵义。

 

有了在星空下“默坐澄心”的体验,才渐渐懂得阳明生生当年龙场悟道时“以求静一”的道理,这些道理,对认识人性本身是多么重要啊!

 

我喜爱山野的星空,它让我享受独处默坐的奇妙,让我的生命在儒家气象中得到涵养。充耳的喜悦和无尽的空灵,令我终生难忘!

 

2008年记于阳明精舍月窟居

 

责任编辑:葛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