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圣源书院
作者:赵法生 陈洪夫
来源:《开放时代》(2015年第2期)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二月十一日乙巳
耶稣2015年3月30日
两千五百多年前,坐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和泗水县交界处的尼山诞生了孔子。尼山圣源书院位于尼山夫子洞东侧一千米,由北京和山东的儒家学者发起,于2008年10月正式成立。书院仿照中国古代书院,建立了“民办公助,书院所有,独立运作,世代传承”的体制,以“弘道明德、博学笃行”为院训,提倡以儒家的精神办儒家的事业,在接续中华文化源头活水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力图为儒学的当代复兴和现代转化作出贡献。首任院长为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牟钟鉴教授,现任院长为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刘示范教授。
书院成立以来,在社会各界支持下,按照“政府支持,社会赞助,学者办学”的模式,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国学研修传播活动。首先是高端学术研讨,已经举办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及尼山论道、尼山新儒学等学术会议二十多次,并出版了院刊。其次,大力开展国内外国学师资培训,以解决传统文化师资匮乏问题。目前与台湾地区合作举办了六期海峡两岸《论语》师资培训班,与夏威夷大学合作举办了三期国际尼山中华文化种子师资班,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合作举办了海外华侨儒家经典研修班,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联合举办了十多期经典师资研修班,一共培训了中外中华文化师资四千多名,成为中国大陆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师资培养基地之一。此外,书院还经常举办圣地游学、儒学会讲、青少年国学夏令营、干部国学培训等国学推广活动。
书院开展的另一项儒学普及工作是乡村儒学建设。书院自从2013年1月起,在尼山附近的北东野村设立第一个乡村儒学讲堂,由学者免费给村民讲儒学,每半月一次,形成了固定化、常态化的讲课制度,主要以通俗活泼的形式讲解《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等儒家经典,其中孝道教育是重点。为鼓励村民走进讲堂,除了采取生动活泼的讲课方式外,头几次课还向坚持到底的村民发放小礼品如肥皂、毛巾或者脸盆,但听过几次课程之后就不用再发小礼品。为了配合儒学教育,在村里设立了传统文化宣传栏,墙壁上写上了修身齐家的格言。村里的大喇叭每天都定时播放《弟子规》与孝道音乐光盘,使整个村子浸透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目前已在北东野村、夫子洞村、小城子村、椿树沟村、镇驻地、官庄村和王城村陆续开设了七个讲堂,辐射到圣水峪镇一半的村庄。
针对礼仪缺失问题,乡村儒学建设在讲解《弟子规》的同时引入礼仪教育,请礼仪专家给村民讲解成童礼、开笔礼、冠礼、婚礼、射礼等,并在课堂上教导乡亲们行礼如仪。在试点村的道德重建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开始了乡约试点,其内容主要包括孝道、齐家、睦邻、公益、环卫、持戒、权利等内容,充分体现古代乡约中“道之以德”的精神,将乡约变成村民砥砺道德和人生向上的手段。此外,书院还力所能及地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儿童,请城里的大夫下乡义诊,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提高了村民参加乡村儒学讲堂的积极性。
经过一年的学习之后,家风和村风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
首先是打娘骂老的风气被刹住,孝亲敬老风气渐浓。有的儿媳妇曾公开在大街上打婆婆的耳光,过春节时竟然破天荒地给婆婆买了一身新衣裳;拒绝缴纳赡养费的儿子节前主动送来赡养款。打娘骂老的现象不见了,用一位村民的话讲,村民们不好意思这样做了。
其次,家风的改善带动了村风的好转,村里的风气也发生了明显改善,一是邻里关系变好了,原来是互相不服气和彼此看热闹,现在邻里关系融洽多了。二是酒后骂街的现象消失了。三是小偷小摸明显减少了,村里的“秋里忙”(秋天到田野里偷人家的花生和地瓜的人)不见了。四是村里的卫生大大改善,乱倒垃圾的少了,人们宁愿多走几步将垃圾倒在坑里。五是干群关系有所改善。上一次农村电网改造,因为伐树问题,导致村干部和群众打群架。可是,今年的农网改造伐树三百棵,却进行得波澜不惊,没有一家出来打横炮,村干部说到这里露出了一脸的笑容。
为了将乡村儒学持续进行下去,书院学者们培养了一批义工讲师,主要是本地退休教师和干部,经过培训后,他们逐渐成为乡村儒学的骨干讲师,为乡村儒学的本地化和内生化奠定了基础。
尼山是孔子的诞生地,也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尼山圣源书院虽然是一家新兴书院,却承载着两千多年的儒家道统,担负着儒学返本开新的历史使命,必将在儒学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书院一瞥
中国国民党原副主席蒋孝严为书院题词
书院正门
尼山夫子洞
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及其母亲造访书院
东南亚侨胞儒学经典学习团
孩子们学习向长辈行礼
北东野村的乡亲们在乡村儒学讲堂上
责任编辑:葛灿灿
【上一篇】 【顾家宁】新国史书写之“道”与“术”——评姚中秋著《国史纲目》
【下一篇】 【柳河东】儒学复兴需要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