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背诵《弟子规》引争议 学者表示关键在于方式

栏目:少儿读经
发布时间:2015-04-16 20:59:57
标签:

 

 

幼儿背诵《弟子规》引争议 学者表示关键在于方式

原标题:“《弟子规》可以读,但要看怎么读” 

作者:赵振江(东方早报记者)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二月廿三日丁巳

           耶稣2015年4月11日


 

 


清同治天津萃文堂刊本《弟子规》 图/孔夫子旧书网

 

最近,幼儿该不该背《弟子规》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这本盛行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启蒙读物,主要内容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关于这本300年前的幼儿读物是否适合让现在的小朋友背诵,却引起很大争议。

 

父母向校方申请孩子不背《弟子规》

 

一个月前,牛牛父亲决定向孩子就读的学校宣战。经过一个学期的犹豫,他给学校写了一封信——“我们的孩子应该有不背诵《弟子规》的权利。”

 

事情源于牛牛的作业——开学后不久,老师在“作业短信”中通知家长,学校要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一年级学生的作业是背《弟子规》,要求家长在家里也督促孩子背诵。

 

此前,牛牛父母对《弟子规》完全不了解。牛牛幼儿园时,就有背诵《弟子规》的自选项目一项。牛牛所在的班级没有选,而是选了背古诗词。小学最初要求背诵《弟子规》时,牛牛母亲的态度很积极。为了帮助孩子背下来,牛牛父母要给孩子讲解内容。这一讲,她就觉得不对了。

 

在牛牛母亲后来发表的文章中,她这样描述:“从字面上理解,我对其中的许多内容并没有太多不同意见,但通篇下来,这1080个字仿佛在我眼前构造了一个具体的人……只要想到要将我眼前这个蹦蹦跳跳、一脑子鬼主意的小男孩,变成那样一个老气横秋的夫子,一个事事看别人眼色来决定做与不做、用长辈意识替代自己主见的人,我就像心里爬进了蛆,不只不愿意,还有些恶心。”

 

这期间,牛牛母亲看到许多关于背《弟子规》的帖子。她发现,要求背诵《弟子规》的不限于幼儿园和小学,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会要求职工上班前先背《弟子规》,以树立职工对老板的正确态度。

 

牛牛父亲向校方写了一封请求信。在信中,他一方面指出《弟子规》并非国学经典,学校不应将其列入“校本课程”;另一方面则提出,“校本课程”应由学校和家长共同决定,而不是由学校单方面决定。“如果学校和部分家长认为这是一本必须背诵的好书,那这些孩子可以继续背诵,但对许多和我有一样认识的家长,我们的孩子应该有不背诵这种书的权利。”

 

两天后,校长通过班主任透露给牛牛母亲这样的信息——她也不理解:现在小学推广国学有些“疯”,还要评比要考试,有时候让老师和学校不知所措。最后牛牛父母与校方达成了妥协:校本课程不变,但目前牛牛可以不背《弟子规》。

 

牛牛母亲还在文章中摘抄了一条网友的评论来表达自己的问题意识:“《弟子规》好不好另说,但这对父母敢于向学校要选择权,并且得到教育局和学校的理解和支持,这是了不起的,而且真正能够为教育做出改变。”

 

《弟子规》编选者:识字是主要功能

 

对于《弟子规》的争议由来已久。因其启蒙性、易读性,近年来,《弟子规》被许多小学列为国学启蒙读本。但是,也有很多人,像牛牛父母一样,认为《弟子规》中涉及的礼仪、孝道教育,并不符合当下社会。2010年,山东省教育厅曾专门发文,“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文化学者杨早也曾发表文章,认为《弟子规》“每句话都是恶狠狠的规训,不由分说,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对孩子的教育并无好处。

 

3月底,在中华书局主办的“‘国学与当代教育’学术研讨会”上,针对《弟子规》该不该读,学者们展开热议。参与了《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编辑出版的中华书局副编审、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主任祝安顺认为:首先,《弟子规》作为蒙学读物之一种,教孩子识字是其主要功能,社会告诫方面的常识只是顺带讲讲;其次,他们把《弟子规》的部分内容选入《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主要是看中其背后反映的人伦情怀,但对待具体内容要变通地看。

 

比如其中提到“亲有疾,药先尝”,祝安顺认为,“在古代,这句的意思是试试药烫不烫,然后再拿给父母喝,体现的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关怀。这背后的情感才是重要的,而不是真的要求在父母吃药前,子女先吃一吃。”此外,他还表示,《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浓缩了社会常识,鉴于孩子精力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去尝试一遍,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孩子短期内完成社会化。

 

《弟子规》该怎么读

 

“我既不赞同对它推崇备至,也反对一些人无底线地贬斥。在我看来,《弟子规》可以读,但要看怎样读。”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表示。

 

徐梓说,作为传统蒙学文本,《弟子规》过去被称为“开蒙养正之上乘”。该书出现在清康熙年间,并在清朝中后期和民国时期的启蒙课堂上风行。在徐梓看来,《弟子规》的编写和在启蒙的课堂上使用,是为了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其中很多行为规范,放在今天也是可以的,比如孝敬父母、尊重长上、凡事谨慎、努力学习等等。但它要培养的是传统社会的“君子”,而难以教育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公民。从全篇来看,其中有太多禁绝的内容,短短的1080字中,就有43个“勿”字,这显然会压抑孩子活泼的天性。

 

“总体而言,孩子读读也无妨。现代公民素养与传统的‘君子’德性,并不对立。”徐梓最担心的是现在的教育内容选择不当,教育方式不得法,戕害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果过早地背经,单纯地背经,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当他们成人之后,也不会对传统文化有亲切感,依然选择远离经典。

 

“现在很多批评《弟子规》和传统文化的人,他们既不懂教育,也不了解传统文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一味批判。外人一看他们教授的头衔,就信从他们武断的说法,而不知道专家、教授也是有分工的。”徐梓告诉早报记者。

 

北京大学哲学院教授楼宇烈则认为,所有礼仪的目的,都是表达内心对他人的尊敬。如果我们纠缠于形式,不关注形式背后的意义,就很难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对待传统文化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把它简单地分为精华和糟粕,这在大家对待《弟子规》上也可看到。”徐梓认为,如果只是让孩子们机械地背诵《弟子规》,单纯地接受,这也有失教育的本意。

 

(应受访者要求,牛牛为化名。)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