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娟】拿起《论语心读》 此生不愿放下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5-04-23 17:57:39
标签:




拿起《论语心读》 此生不愿放下

作者:林美娟(广州伏羲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来源:新浪博客

时间:孔子二五六五年岁次甲午年九月十六日癸丑

            耶稣2014年10月9日

 

 

想来我手上的《论语心读》是最粗旧的了,虽然它跟着我的时间不长,但是它应该是所有《论语心读》中经历最丰富的,经受的“沧桑”也是最多的:它伴随着我在戈壁里吃过风尘,在西域里挨过冰霜,跟它相依相伴的还有打霜的红叶,叶脉也深深印在书页里……我终于明白了柳局的自信甚至到自负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我就是这样,得到这本书之后,我就再也不舍得放手了,我的包包里其他书可以不要,这本书必带。我带着它去了新疆,去了戈壁,在茫茫戈壁风沙漫天的地方,排队打饭的空隙我就捧着此书读;在9月28日孔子诞辰日,我就拿着这本书带着孩子在戈壁徒步的中场休息处读《论语》:

 


   



拿起《论语心读》此生不愿放下——柳局此言不虚

 

说真的,能打动我的书不容易,我更加不是一个盲目崇拜的人,我对《论语心读》如此推崇,其实一开始并不是如此的,我对此书的看法应该说是前后截然不同的。因为——

 

“拿起《论语心读》,此生不愿放弃”,乍听此言,真的觉得作者有点大言不惭了,有关《论语》的书古今中外不胜枚举,我也是孔子迷,《论语》痴,我家里有关《论语》的书也不亚三十本,最信赖的书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十三经注疏》、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杨树达《论语疏证》、张居正的《论语别裁》(注意,不是南怀瑾的),这几本基本上是我备课《论语》的时候摊在案头上要查看的。

 

如果觉得读这些书很累,想读没有那么学术的,触动人心灵的现当代人写的,我最喜欢的是香港霍韬晦先生的《霍韬晦讲论语》,台湾薛仁明的《孔子随喜》,我们大陆的李山老师的《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

 

读过这么多有关《论语》的好书,我初在网上阅读柳局所写的《论语心读》,真的不以为然,甚至觉得现代人根本没有必要再出《论语》的书了,出了也是浪费纸张的……

 

但是,我真的错了,当拿到书翻开一读,我发现跟我网上读的《论语心读》完全不一样了。“从2013年8月9日开始,用了半年的时间,对本书做了第四、第五、第六次修改。这半年的修改,是对我生命潜能的挑战,是对情感张力的挑战,是对心力极限的挑战……”柳局在前言《十年一剑天地心》一文中告诉我们:“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之前我对此话感受不深,我从柳局修改《论语心读》的实证感受到这“修改”的力量是如此的翻天覆地!

 

读了那么多有关《论语》的书,最多就是欣喜赞叹,之前感受最深的就是日本人真的是活学活用经典,涩泽荣一的《论语和算盘》让我思考经典的真正价值何在,让我体会到经典是“用”的,不是束之高阁,成为谈资的,一本《论语》可以挽救日本的经济,为什么《论语》却救不了我们当代人的灵魂?这份阅读的平静遇到了《论语心读》开始起波澜:真的忘不了那天拿到《论语心读》的晚上读得热血澎湃,读得拍心口,读得眼眶发红……我终于体会到《十年一剑天地心》里写到的:“这是我用生命触摸、体认、体悟儒家文化的心泉,是生命激扬的弦歌,能感到心跳,能感受生命的激情、生命的眷恋、生命的执着……”是的,就是激情,就是激扬生命的呐喊!所以,很多很多的灵感被唤醒,从来没有一本《论语》能激荡出我们这么多的感悟!其实,在去新疆前,我就很想写这篇文章,那份激荡情怀流淌出来的文字就想付诸笔端,但是后来太忙了,心里一直放着这件事无法落实下来,一直到今天。越读,我就越觉得这书应该是每个老师案头必读的书,甚至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的书。为什么?

 

一、这是一本没有遗憾的解读《论语》的书。

 

现在有关《论语》的书,不外乎几类:一类是像杨伯峻、张燕婴所译注的有注释、译文的理解版,这方面的书我比较了不少,很不解渴,他们只是从字面意义去解释,触摸不了孔子真正的心声。(很奇怪,我对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兴致不高)第二类就是有深度的,像程树德的《论语集释》这样历朝历代的解读都集合在一起,很多的论点,任君选择,但是会读得很累,真的很考验取舍的智慧。第三类是像李山老师和霍韬晦先生写的感受类的,这类书能从很多视角去认识、领悟孔子的精神,但是没有注释。这几类书都无法满足我的读《论语》解读的欲望,我往往得用不同的书对照来理解。

 

《论语心读》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很精准入心的解释,二是对每章深入的解读,给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真性情的孔子,孔子的冤屈,在此书全给洗清了!孔子的真正知音就是柳局呀!譬如解释“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杨伯峻《论语译注》是这样解释的:“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对待工作,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李泽厚《论语今读》的解释:“治理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慎重、敬畏地处理政事,恪守信任,节省开支,爱护人民,差使老百姓选择农闲的时候。”张燕婴的《论语》解释是:“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对待工作,言而有信,节约有度,关爱百姓,不在农忙时节役使百姓。”《论语心读》里是这样解释的:“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认真处理政事且取信于民,勤俭节约且以人为本,差遣百姓而不误农时。”对比这几种解释,哪种解释语言更精炼描述更准确?不言而喻吧。

 

其实,很多处的注释都让我有久渴逢甘露之感,所以在读的过程中,我就打算以后要给孩子们解释《论语》,就用《论语心读》里的注释了。

 

同样是对这章的心读,作者给从政者指明了道路:“治国之道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就简单。儒家认为简单。一是全心政务,取信于民。只要用心政事,没有想不到的办法,没有办不好的事;政府与民众互相信任,人与人互相信任——这需要教育,也需要加强修养。二是以人为本,政事从简……”其实,我们从习主席执政以来,已经看到这个儒家从政带来的变化,以前觉得无法做到的反腐败不是势如破竹般做出实效了吗?“半部论语治天下”不是虚话,如果真的实干,天下肯定能治好!其实孔子治理国家是非常自信而效果显著,很简单,就是全心政务,取信于民。

 

二、认识真孔子真儒家精神,从《论语心读》开始

 

徐晋如老师写过真孔子,讲得非常精彩。薛仁明先生也重在给大家一个真孔子,想给大家真孔子的人不少,但是最真、最深入了解孔子的还是在《论语心读》这里,我可以略举几例:

 

1、“无友不如己者”:“要正确理解本章,应注意两个关键:一是正确理解‘无友不如己者’,此句通常被误解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或‘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假如都这么做,那么处在下位的人将没有朋友,后生将无法得到提携,这很可怕……”第六页。孔子是有教无类呀,孔子跟弟子之间如父子兄弟,孔子怎么可能会有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呢?

 

2、“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我一直不明白“慎终追远”为什么可以使“民德归厚”,读了《论语心读》我才明白其所以然:“很多学者认为孔子对鬼神持怀疑态度,理由是他说过‘敬鬼神而远之’,但是,孔子也说过“祭神如神在”之类的话。孔子去世前不久有‘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的生命叹息……“因为跟随外公长大,在外公墓前往往会长时间静坐,回顾外公生前对我的照顾和教诲!在家父墓前,怀念家父生前的往事,反思自己人生历程中的是是非非。这种祭奠过程,是怀念,是反思,是修养,心更静也更净!所以,我坚信,谨慎持重对待父母过世,追怀远去的先祖,可以使民风淳厚……”第六页。这是用生命体认经典的内蕴呀!

 

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讲信用必须有底线,必须符合道义,符合大义。谦恭是美德,谦恭可以赢得朋友,但是必须适度,过分了就是谄媚,就是被侮辱。儒家的诚信观和江湖侠士的诚信观差别不言而喻,先秦儒家提倡的谦恭也是有底线的……”这个度的把握并不是没有读书人都能把握住的呀,孔子儒家太多被人误解的,往往都是在“过”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真正能读出这个差别的,心不到真的不行呀!

 

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和“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如果不是用心去读,很多人往往会从《论语》里读出很多“矛盾”出来,会觉得孔子出尔反尔,看看同样是吃东西,一时说随遇而安,什么都可以,但是又说追求精细化,为什么呢?《论语心读》作者给我们明辨之了:“似乎矛盾,其实不然。前者是指祭祀,敬鬼神而不厌精细;后者是讲生活,不可追求过分和安逸。”明白了吗?“吃”的对象不同呀!

 

5、有关德治和法治:这基本也是批评孔子施政观的一个重要方面,都觉得孔子重视德治不重视法治,但是《论语心读》给我们端正视听:“本章只是把两种治国方式的优缺点都拿出来比较,并未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不能因此得出儒家反法治的结论。事实上,现代西方政治仍然是道德教化与法治的有机结合,而且在道德教化方面下的功夫比我们深很多,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往往兼具道德教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历史教育、文化教育的多元功能,而在中国历史上,仅有孔子诗教可以达到或超越西方通识教育的效果。”第12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一章的理解曾经弄得我头疼不已,无法取舍。《论语心读》给了我“头疼药”了:“攻击不同学说,这非常有害。”“孔子从来没有强烈批判过不同于己的学说,而且孔门弟子编撰的《论语》中,经把道家隐者的观点摆出来,不做批判,若非是对其他学派的尊重,如何做得到。其二,孔子倡导“恕”,也就是包容精神,对人能包容,对学派也能包容,这是儒家数千年来不断吸纳新思想、新成果,获得新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三,儒家倡导”和“文化,主张”和而不同“,《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已经表明了儒家对不同学说的基本态度。其四,儒家文化是在研究古代各种典籍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原本就吸纳了各家学派的精华……”

 

至如此类的深入儒家本源的解读还有很多,《论语心读》的“意”和“读”相得益彰,“意”不过瘾,“读”肯定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特别是诸如此类有争议的地方,作者基本都给我们分析明白了。

 

三、教育真经在《论语心读》

 

《论语心读》作者柳恩铭博士是我们天河区的教育局长,一个有使命有担当的教育者,其实《论语心读》最大的价值还是解读孔子身为教育家对教育的启迪。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将教育从宫廷转移到民间的教育家,孔子开素质教育先河,实现了有教无类。基本上读过书的中国人都知道那些耳熟能详的孔子教育名言,但是真正把现实跟历史结合,把孔子教育精髓跟现代教育打通的,只在《论语心读》里。

 

正如陶继新老师在《序》里说的:“柳恩铭博士是用心来读的,也是用心来悟的,而且读悟出属于他生命系统中的孔子与《论语》,甚至有些观点让人顿生惊诧,但这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从孔子的生命世界里,寻找到别人尚未发现的思想光华。”《论语心读》之所以在如此繁星众多的《论语》解读书籍中脱颖而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最明显的就是对教育方面阐述的真知独见和激荡的教育情怀!真的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者长歌当哭的呐喊!”

 

“期待中小学、大学高度重视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历史教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重要载体。令人扼腕的是,中国教育几十年来一直把历史当作边缘学科!”——柳局给我们指明了历史教育的使命!

 

“老师不必担心别的教师不了解你,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的教师的人格、学养、能力、做事态度等是否值得学习的地方;不担心学生不了解或不认可你,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优势、潜能缺乏了解而不能因材施教……”——这就是柳局在“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里给那些迷失努力方向老师的当头一棒!

 

“老师只有传承优秀传统,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温故而知新’的心理学原理为美国认知心理学集大成者奥苏泊尔所证实:原认知结构中旧有知识的清晰程度和巩固程度,决定了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和程度。”——这是对盲目追去创新的教育者一个警醒:没有继承何来创新?其实,温故而知新真的很重要,我们现在伏羲班就是非常重视这个“温故”,因为伏羲班所学的都是给孩子一辈子受益的东西,不能像以前体制教育那样为了应试,学的东西考完试才全还给老师。必须要复习,温故,才能走得更远!

 

“这里蕴含着孔子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培养的是善于运用工具的人。当今教育的问题可以分解为两方面。一是教师对‘器’过分迷恋,忽视了‘道’。很多教师强调硬件,强调设施设备,强调信息技术,但却忽视了自身‘道’的追求。‘庙小乾坤大’,大师坐下的地方就有文化,就有影响人的磁场,就有感化人的能量,教师的思想、情感、态度、学养、人格这些‘道’的力量却是决定性的力量……课堂仅仅成为知识堆积的场所,学校仅仅成为智力开发的场所,而不是生命激扬、生命灵动的地方。如是,岂不悲哉!”——我对此话心有戚戚然,特别是做了伏羲教育之后。伏羲教育是人的教育,重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品行素质的培养,所以伏羲娃娃走出去,跟那些追求分数的名校的孩子在一起,我们孩子的有礼、大方淡定从容和专注,跟那些吵闹的、以无趣当有趣的孩子相比起来,就真的看出了以分数堆积的课堂跟以素质教育课程的巨大差别了!很多人都看出问题,但是很多人都无力去改变现状,我们天河就能改变,因为我们有真正做教育的局长!

 

“很多人博学,但是知识只是一种储备状态,而没有内化为能力和素质,给人的感觉就是书橱,俗称‘掉书袋子’。教师中也有这种人,博闻强识而不善于运用,更不用说内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内化成人格了。思考而不学习,必然坠入空想主义深渊而不能自拔,久而久之,连信心都没有,何谈有收获。”——简直是一针见血呀,那些“怀才不遇”的所谓博学老师了,课堂教学一塌糊涂,自己还自以为是,总觉得是别人不懂得欣赏她,殊不知所学的都死在肚子里了,没有真正化为能力素质人格,到底是知识的错还是人的错呢?

 

最触动我的还是在《学而篇第七章》“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的解读,之前读了那么多版本都没有感受,在《论语心读》里读到“如果能够在增进德行方面有所进步,就算是没有系统学习礼乐诗书之类的,也算是已经学习过了”时,我马上联想到了我的伏羲家长的成长,他们的确没有正规的老师那种学习培训,没有学过“诗书礼乐”,但是他们对孩子的大爱,对学习的虚心和研究,对孩子问题的正确态度,比那些正式老师还有好得多,真的是“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呀!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给我启迪的地方,真的是书捧起来就不愿意放手了。那是不是说这书就很完美呢?非呀。书中有一些解读跟我学习理解不一样的,譬如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理解,《论语心读》里遵循的是“纯正无邪”的理解,而且也是有依有据的。但是我更倾向于“无边无际”的理解,“思无邪”也是从《诗经》里来的:思无疆、思无期、思无邪……同义反复,意思是说《诗经》的内容丰富包涵万种。当我把我的看法跟柳局交流的时候,他告诉我:“诗经鼓励向善向美向上向真!我更倾向自己的解释啊!可再探索!”

 

再如对方言的认识,我是非常不赞同书中里对方言的否定,所以我也跟柳局谈了方言的意义和价值,方言坚守是文化的坚守,不能丢的。柳局回应我的是:“不赞成你观点,但坚决维护你说话的权利!”我真的体会到“君子和而不同”了,我也是坚守我对方言的看法!

 

瑕不掩瑜,《论语心读》是我读过的有关《论语》书中最吸引我的一本,我强烈推荐所有伏羲老师必须要深入研读,并且要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精神纲领!《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论语心读》就是穿越迷茫黑暗走入《圣经》的火把!

 



责任编辑:梁金瑞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