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海明教授主讲弘道书院 “青春国学大讲堂”——意念、抉择与命运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5-04-25 21:27:42
标签:

  

“青春国学大讲堂”

——意念、抉择与命运

来源:弘道书院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三月初七日辛未

           耶稣2015年4月25日

  

4月21日晚,温海明教授应弘道书院“青春国学大讲堂”之邀请于北京师范大学教二410教室,作了“意念、抉择与命运”主题讲座。本次活动由北师儒士社承办。温教授为听众带来了对儒家实意伦理学相关哲学体系的讲解,加深了听众对儒家式伦理抉择的认识。

 


 

儒家实意伦理的中心在于论证儒家伦理的根本在如何于当下一念之间作出“儒家”式道德判断并进而依此行为。温教授从古典儒家伦理论说入手,讨论意念在何种意义上是“儒家的”并且是“伦理的”。“实意”发端于《大学》之“诚意”,“实化意念”而实有其意,据此展开一个儒家实意伦理思想系统。温老师的讲座围绕儒家伦理的十大相关问题:善与缘、身与意、境与生、己与人、意与义、孝与仁、情与礼、人与权、家与国、主与民展开论述,意图在中西比较哲学的框架下,围绕实意与人缘创生力的中心议题,考察儒家伦理学涉及的多方面问题。

 

儒家实意伦理学说明,人可以通过更好地理解人与他人的共生关系来创造有价值的生活情境,这一哲学观有助于振兴儒家伦理传统,并为中西哲学对话的深入指明新的方向。

 

20世纪中国哲学学科在古今中西交汇大潮之下艰难发展,相比西方哲学在20世纪的理论推进和学术建构,新生中国哲学学科与时代脉搏交融过分紧密,而在哲学理论的突破上则乏善可陈。在今天这样一个东西方学术充分交流的时代,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借助西方哲学的理论系统,将中国古代先哲的哲学理论进一步学术化、系统化,凸显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蕴意。温海明教授将儒家经典中的伦理思想,通过与西方哲学尤其是美国实效主义的对话,建构一个儒家实意伦理学理论系统。在现代哲学学术研究的大背景下,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的表述显得较系统性。今天要建构儒家伦理理论,既要借鉴近代以来系统性整理的古代哲学家的伦理思想资料,还当借鉴西方将中国哲学思想系统化的学术成果。在中西方讨论儒家伦理的哲学叙述中,系统化建构儒家伦理学的哲学理论多运用西方伦理学体系,如德性伦理、规范伦理等理论来诠释儒家伦理思想。温教授另辟蹊径,在把握传统儒家伦理精神核心的前提下,回应相关伦理问题的不同维度。

 

温海明教授认为,在西方伦理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提出美德伦理学,近代国际伦理学界大有复兴之势,而关于亚氏伦理学与儒家伦理的比较研究也多有成果。西方伦理学讨论自我、自由意志、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等等,表面上人都有自由意志,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但如何与情境互动,做合理的决定以期达到自我的成就,西方伦理学却缺乏完善的理论。相比之下,中国伦理学则提供了不同版本的出路,心灵遵从儒、释、道之教化而做决定,皆有可能成为圣人、善人,这样,成善的修身过程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更没有非此即彼的善恶之战。这就是实意、实化意念,而不是意念善恶之战的由来。与强调天然内在、自然从善的美德伦理学不同,儒家伦理学强调个人不是自然向善,而是主动择善而从,也就可能在意念发动的瞬间赋予其善的价值。儒家的德性不是天生的美德,而是后天幸成的德性的累积,通过努力修为而得。外在的教化并不保证人能够向善和择善,只有内心的意念发动向善,并让意念持续实化为善性,德行方能建立,德性方能彰显。

 

温海明教授认为,儒家实意伦理学的现代使命仍然在于导人向善,其出发点与孟子和亚里士多德追求人性之善与后天如何为善并二致。儒家实意伦理学作为当代哲学理论仍然应当具备改变人心的力量,能够帮助人们反思人伦关系,并在人伦关系实践中持续其创造的力量。从原始儒家开始,儒学的基本观点是人应当受到教化并被导之向善,虽然后来兴起的道家和佛教也导人向善,但在教化的一念之间,儒道佛的分野立现。虽然表面上殊途同归,都是改变人心意向的方式,但儒家之谓儒家,定然有其不可移易的力量在。

 

儒家伦理学其实从一开始就一直面对一个难题,即改变自己和他人心向的努力何以是“儒家的”?一个人改变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前提是改变自己的内心,进而创造性地改变自己内心原先设定的自己跟他人之间的关系,但人的内心何以能够具备创造新的与他人关系的力量?这种内心之中创造的力量又如何随着外在的情势而改变?儒家实意伦理学力图论证,是内心的改变抑或情势的改换,人与他人关系的改变都离不开对既有存在之境的理解和基于人缘创生力的涵养。虽然心向的改变有其肉体自然存在作为基础,但心灵对情势的领悟和通过实意改变其情境则首先基于心灵对自身与世界共在的理解。

 

儒家伦理哲学化的主要哲学参照是实效主义哲学关于人生与世界的观点。实效主义哲学的真理有当下性和效用性,以这种真理观为代表的美国实效主义传统认为只要有实际效果,就当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相形之下,中国哲学传统中的儒、释、道三种传统都注重治心的实际效果,都可以归结到选择的哲学,如何将人从意识的人生中梳理出一种可以由意识主导的选择模式,化被动为主动。从比较哲学的观点看,美国实效主义哲学传统不如中国哲学传统强调选择的方向感。有用与有效指向当下,并不指向未来。而中国哲学传统多指向未来,强调理想的人格,认为当下的工夫都要以成就未来的理想人格作为指归。儒、释、道都有一定的价值理念作为导向,超越“趋利避害”的基本生存要求和自然倾向。人的选择有其情境固然没错,但为何如此选择则不仅仅是在情境中用实效主义的原则即可得到完满的答案。生存只是生活的最低标准,生命的伦理展开所需要实现的应当是远远高于生存层面的目标。这是中国哲学与美国实效主义之间价值导向的区分。

 

从儒家的角度看,人类心灵方向的改变,进而改变与他人的关系是如何可能的?人如何才能通过对心灵本体的领悟进而改变心灵的方向?我们应该如何领悟心灵本体?我们改变心灵的方向,除了趋善避恶的本能之外,对心灵的控制是否可以有纯粹的伦理和审美意味?个体对人伦关系创造过程就像开车和游泳的过程一样,是不断将心灵的方向实化出来,并通过外在实践而内化的行为方式加以表达,从而力图使得个体与人伦关系构成的情势处于和谐之境。

 

温教授认为,孔孟的儒家伦理一方面强调内心善的先验性,需要人不断回到先天善性开始的地方去体验并将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也强调人心所发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协同,应当努力修身以合于礼制规范的要求。人伦关系的和谐之境是儒家伦理的永恒目标。可见,儒家伦理是一种合乎情境的实意伦理。人因肉身的实存而有意识,而对意识的修炼构成人在世界之中创造自己人生轨迹的必经之路,而儒家对意念真诚至极的提倡,构成了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底色。人因为能够将其意念实化而与外在情境沟通,既受情境的影响,也创造情境,这就是人与外在人与物之间的“缘”的开端,而对于“缘”的领会和把握,构成了人在世间的伦理创造力的根源。这种人与其情境之间的张力构成了儒家对于人在世间存在的领悟的审慎状态,由此出发行使道德权利和实践道德行为,并推己及人。儒家能够从自身推致他人的基石源于孝悌的良心和良知,并在这种先天善性的基础上实化意念以实践道德选择,这就是儒家道德实践的情理。这种情理发用于社会交往与实践,就是对自身天然权利的理解和领悟,进而扩展自己的权利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在家与国之间,儒家的先天道德能力与实践原则却与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之间存在明显的张力,儒家最终还是回到对人的先天存在及其先验善性的家庭情感来源的基石上,给出对于家国矛盾的解答。儒家在家国关系上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近代以来对西方民主观念的接受,以及在中国政治理论话语的当代转化中,如何协调与解决主与民的关系。

 

温海明教授指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国哲学的悠久文化传统,充分注意到当代中国的特殊性,尤其是当代中国一直被动回应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缺乏对自身话语系统的自信。我们需要回归古典儒家哲学,调动近代中国哲学与西方对话的资源,结合中国哲学现代化过程的种种情形来综合考察,从实意创生的角度,将传统儒家伦理学在实意哲学的框架内建构成为儒家实意伦理学。

 

温教授的实意伦理学是让当下的意念坚实的学问,可能实现“念下转命”。这跟传统实践儒家生活的目标是一致的,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在意念的反思状态中去粗存精,将合适的意念坚实,从而使心境广大,念及世界苍生万物,进而成就意念对世界的实际作用,从而实现人生的意义。

 

温教授认为,哲学家们使用的范畴有公共的意义,但同时也有哲人本身赋予的特殊意义,而且这些被赋意的新范畴往往会成为未来哲学思想的源生力量。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的伦理维度相当明显,历史上先秦伦理学的演进是一个不断哲学化的过程,也就是伦理哲学范畴的内涵不断深化的过程。

 

温教授的讲座赋予传统儒家伦理范畴以新的哲学意义,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善与缘、身与意、境与生、己与人、意与义、孝与仁、情与礼、人与权、家与国、主与民各范畴的新意与其间的中道。这是儒家伦理学在当代中西哲学对话中的必然处境,落实到儒家伦理学与当代哲学,尤其与美国实效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存在状态的哲学对话之中,建构起一个儒家伦理学的当代哲学化版本。

 

温教授通过其儒家实意伦理学说明,人可以通过更好地理解人与他人的共生关系来创造有价值的生活情境,这一哲学观有助于振兴儒家伦理传统,并为中西哲学对话的深入指明新的方向。

 

今天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当然不是完全现代化,只是从国际视角来看,相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已经完成大部分的工业化。三十年间我们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比较快地嫁接了现代化的很多理念,从而可能直接进入后现代的状态。温教授指出,儒家伦理学的现代转化要自觉地放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而不要纠缠在现代性的话语中不放。儒家伦理学的后现代转化主要是加强学理研究,回应西方一整套学理的冲击,努力把传统儒家伦理学转化成为能够回应西方成型的学理系统的新理论体系。儒家伦理学应当从其核心范畴入手承担起回应西方哲学冲击的历史责任。

 

温教授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国思想者和哲学家需要走出现代性议题及其话语体系,不再围绕西方现代性和普遍主义的种种议题打转。如果几乎所有当代中国政治伦理学的讨论,都离不开“民族国家”等现代性极强的术语,而发问的开端几乎都是“为什么中国不是”,那么中国自本自为的话语体系将无从恢复和建构。尤其在工业化、现代化的史无前例的新型国家面前,中国思想者和哲学家需要体会和提升传统中道精神,在理论建构中体现出折衷百代的气魄,以葆养和发扬原初文化气脉延续至今的动态平衡之精神,化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哲学与文化的冲击于无形。这是中国哲学世界化的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而儒家哲学及其伦理思想,在此过程中首当其冲。

 

温教授的儒家实意伦理学植根于百年来中西哲学对话的历史背景,力求对中西伦理对话过程中出现的理论问题以独立的思考与解决。作为新一代儒家学者的代表人物之一,温教授的儒家实意伦理学以其理论素养和世界眼光令在场听众深深折服,他会通中西哲学的努力和继承先圣之道的使命感,让听众能感受和欣赏到其哲学思想的魄力和魅力。

 

责任编辑:葛灿灿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