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天人合一”之道
作者:孙光耀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首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三月十六日庚辰
耶稣2015年5月4日
【作者简介】
孙光耀,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3级中国哲学研究生。
摘要:“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精神,它不仅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内涵,同时也具有广泛的社会人文意义。“天人合一”的思想自提出以来既是统治者施政的前提和标准,也成为指导国人农业耕作和日常生活的重要依据。“天人合一”的提出来源于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社会情况,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哲学智慧和生存智慧,综合而又细致的体现出中国人的思维特点,直到今日仍在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人与‘自然之天’合一”、“人与‘道德之天’合一”、“人与‘社会之天’合一”三个方面论述“天人合一”的意义。
关键词:天人合一;自然之天;道德之天;社会之天
“天人合一”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哲学命题,古往今来不同的哲学流派以及哲学家都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解读。但概括而论主要包括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伦理观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探究是旨在寻找与建立一套全面细致、理想和谐的天人关系与秩序。我们体认自然的态度,伦理生活的依据,为人处事的原则无不体现着这种“天人合一”观念。据此,“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说包含了自然层面、个人层面、社会层面等多方面的意义,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一,是融汇了多种生存智慧以及哲学智慧的崇高思想境界。
一、人与“自然之天”合一
“自然之天”实则是指“天道”,人要与“天道”合一便要知晓天道的规律,遵循这一规律,并按这些规律来指导自身生活,这里从人与自然相处,天道对人的规范以及天道对医学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1],人来源于自然。董仲舒说“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穹进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2],人与自然相通。《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人的规则亦源于自然。人源于自然、通于自然、效法自然,可见人与自然关系之密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对于西方对自然的征服,东方的观点更加智慧。《道德经》中说“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4]人只有敬畏自然,融于自然,认识并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安宁长久的生存下去,假如肆意的破坏自然,只会遭到自然的报复。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对于自然我们要心存感恩,有序有节制的利用自然,做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充分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合一。
(二)天道对人的规范
“天”当自然讲是客观的,但是“天”的另一层含义是“天道”,这一点便是主观的。“天”是“道德之天”,具有赏善罚恶的能力。“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5]拥有判断能力的天根据什么来给予人赏与罚呢?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6]从这里看出人应按照“天”的要求完成其任务。“天”又要求人做些什么呢?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天道”是自然的,使万物顺其性,遵其律而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如此。人在自身层面需要探究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的性情,并将其好的方面不断发展,这样就可以使人性与天性合一,因而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8]。人发展自身不是独自冥想就可以,而是要在社会中发展,社会的秩序自然也需要规范。儒家提出“三纲五常”之说,董仲舒用阴阳说进一步解释说“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右前,必有后,必有表,必有里。......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9],社会的纲常秩序来源于天,人连同万物的属性都与天相同,人自然也要遵循这一秩序。董子将这一要求由百姓延伸到君王,“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也,如合符。故曰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10]王道也应如同自然的秩序一样,按照这样的要求使制定的政策既符合自然的秩序又满足民众的要求,并自觉的接受上天的监督,这样君王的权力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限制,百姓与君王都会产生“畏天”之感,都会“克己复礼”。
(三)天道对中医的影响
天道对于中医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很多养生治病的理论也体现着“天人合一”“天人相参”的思想。《内经》中的治病理论前提就是“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11],人与天有着同样的属性,结构,规律,因而健康的人自然也是身体各项机能与运行符合天道的规律,假如生活中违背这些规律,自然身体也会出状况。人体的五脏对应五行,气血的运行也对应四季的变化。人的心情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人的作息随日月而定,人的身体感觉也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天是一个整体,身体内的各器官也不是孤立的个体,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因而有时我们看到中医治病并不一定是头痛医头而是头痛医脚,正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而产生的治病方法。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五脏对应五行,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同时又对应春、夏、长夏、秋、冬这些季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同时也是人身体的规律。春天万物复苏,茁壮成长,而人的气血由内向外运行,人自身觉得生机不断,这是“春生”。冬天万物凋零,一片衰败,人的气血也由外向内走,我们增加衣物,饮食上也以滋补为主,这是“冬藏”。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气候变迁时刻影响着人的身体,身体的五脏又对应着五行与季节,因此我们只有积极地让身体与自然变化保持一致,饮食作息符合身体所需,才能使人与天、内与外达到和谐。
二、人与“道德之天”之天合一
人与自然合一是“天人合一”的重要方面,但是人与自然合一也需要前提条件,那就是人本身的身心合一。人只有先完成了身心的合一,使人性趋于至善,使作为个体的人内外统一一致,才能真正纯澈地与自然合一,否则心不正,意不纯又怎么会表达出与天合一的诚意。天有道德性,那人与天合一自然也需遵其道德。人如何遵循天之道德?这就是儒家所讲的“修身”,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修身”。
(一)道义为立身之本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与至善。”[12]“修身”的前提在于知晓“德”的要求,“明德”后方可修“正确之身”,“明德”即是符合道义。道义包含很多方面:善良、勇敢、正义、诚实等等,如果概括来说,道义的内核可以理解为儒家的“仁”的思想。“仁”的内涵包括诸多方面,孔子并没有对“仁”作任何定义,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具体解释。“仁者爱人”这是善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3]这是勇敢,“克己复礼为仁”这是正义,“仁”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这一思想是也是践行道义的前提。儒家主张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便是“仁”字当头,只有符合了“仁”的思想,正义,礼仪,智慧,诚信才是符合道义的,才是大义、大礼、大智、大信,否则义便不是正义,礼仪也不再符合初衷,所有的一切都会“失其本心”。故而修身的基础就是要求我们“明德”,有了这一前提,接下来就是要在践行诸善端的同时不断进行“克己”的训练。前面已经提到“克己复礼为仁”,我们都会认可那些善的东西,美的东西,但是在选择时却会受到欲望的左右,甚至会因欲望而断送修身之道,走向恶端,因此克制欲望也时修身的重要方面。“义”“利”之辨古已有之,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4],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就是对待义和利的态度的不同。董子亦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要求我们以豁达的态度来看待义和利,舍利而取义。甚至是在面对生和死这种大义与大利的选择时,我们也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大义凛然,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大气。如果从功利主义来讲,每个人的做法都符合道义,人人向善,人人有爱,那社会将不再有摩擦,不再有恶的东西,这点正符合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做到了“明德”“克己”之后,修身的第一步要求也就达到了。
(二)慎独使表里如一
很多时候我们在别人面前展示的都是我们好的一面,独处或在别人背后的时候却未必如此,再如我们生活中会因诸多规矩而约束自己,假如没了这些约束我们是否会放任自身?因此只有使自己表里如一,我们才会在任何时候都心安,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慎独”。
《礼记·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15]可见修身修道的关键是在是否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如果我们在人前人后对自己的要求是两个标准,那么我们也就在“须臾间”“离道”了。“慎独”的第一要义可以说是“慎”,“慎其所不睹”“慎其所不闻”“慎其隐”“慎其微”这些都是我们要谨慎的方面,自己看不到的,听不到的,那些不显著,细微的方面。故而我们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避免让这些“细枝末节”造成“千里之堤”的溃塌。慎独的第二要义是“独”,独处时是否合道义,这是更高一层的境界。“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16]兰生幽谷,舟行江海,君子行义,这些行为的本质都是遵其内心所想而不是为了让别人来问津知晓。独处修习的是使内心强大,率意真诚,使一种宠辱不惊的泰然,一种看轻得失的淡然,一种对所求道义的坚定。内心的强大来自心态的旷达,只有拥有豁达的心境,超脱的态度,才能放下那些物欲邪念,变得心灵澄澈,坚韧刚毅,正如我们说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到了“惧其慎也”“慎其独也”我们就可须臾不离道了。
(三)志存高远系天下
对于儒家思想而言,修身不不是终极目的,孔子早有“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人一生追求的应该是“内圣外王”的境界。儒家首先主张君子应有担当的精神,以“仁”为己任,“任重而道远”,在遇到危及的事情时能够敢于担当,挑起大任,展现出勇猛果敢的精神,即使“临危受命”也能够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境界。“外王”实则是要求我们成就一番事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7]每个人可以依据自身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目标,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又要求我们不管自身能力的大小都应关怀社会人文。今天我们强调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独善其身”的修身尽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但带来的福利却少之又少。只有我们立身于社会,才会将我们的“内圣”发挥出其意义,进而在此基础上去“外王”,做出一番事业,这不论从个人成就还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层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外王”更高一层的要求应该是“治国”与“平天下”的合一,也就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人只有志存高远,心系天下,思想才会达到一定高度,人生之路也会走的更宽更长,积极的入世去克服困难是种勇气,用心去经世去担当己任是一种博大的关怀,“修身”的最大价值也正是如此。
三、人与“社会之天”合一
修身使得人的“才”与“德”达到一定高度,但这仅是从个人角度而言,自我的完善是整个社会群体完善的开始,只有整个社会群体都具有了良好的德行,并在融洽的秩序下运行,个人的身心合一,人与人的关系合一,这样才是全方位的人的合一。然而尽管我们以统一的道德标准来指导每一个人,但总会因为各种因素而使结果变得不同,每个人的见识有高低,性格有差异,那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条件下达到和谐,这就要考量我们为人处事的智慧。
(一)以和为贵
每个人身处不同的环境,每个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如何做到和睦相处,第一步就是相互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首先不能将自己喜欢的事情施与别人,要充分尊重别人的观点。那对于别人的观点我们是否要全盘接受?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8]对于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只要不是错误的,我们就要秉持“求同存异”的态度,同时我们也不能为了迎合别人而失去自己的立场。人与人相处的前提就是“和”,“以和为贵”是中国人处事哲学最本质的精神。“和”追求的是价值的最大化与利益的共享,共赢的方式必然要优于恶性的竞争,“和”是在融洽的关系中充分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是使各方利益有机统一的巧妙方式。《中庸》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19]万物本身就有“和”的趋势,遵循并去推动,这本身就使合乎“道”的。“礼之用,和为贵”日常的交际重视的也正是如此,人与人之间有了和谐的关系,才会有进一步接触和发展的可能性。
(二)见贤思齐
人与人有了和谐的关系,那么就要充分去利用。从个人修身角度而言,“自修”只是一个方面,“见贤思齐”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缺陷,只有不断完善自身,才能更好的与人相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向别人学习,本身就是拉近彼此关系的方式,本着虚心的态度,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去学习不擅长的东西,不断进行能力的提高,于人于己都有莫大的好处。“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学习有价值的地方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被不良的方面所影响。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充分说明了一个人身处不同的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而对于那些使我们不利的事物,要去避免,去远离。自身的缺点可以及时自省以改之,但外界有些阴暗的方面却是我们自身力所不及的,比如不良风气,生活中的小人,这就要求我们要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我品性的高洁。如何与小人相处?诸葛孔明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观点,尽管这是方法之一,却不免消极。“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1]君子的做法是使“赤”来影响“黑”,用感染熏陶的方法引导其变得美好。君子“自强不息”加之“厚德载物”,用“仁”的方式是自身与他人合一。
(三)兼爱天下
个人的修养得到提高,与他人的关系得到融洽,彼此之间的小圈子也得到和谐,那接下来就应该是每个人都为“社会”这个大圈子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将自己的能力用于服务社会,将自己的爱心施予大众,君子所为也。儒家早有“大同社会”的构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2]和谐社会是每个人向往的,但是其构建却需要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其主力便是修身修道的仁人志士。“兼爱天下”可以有很多的解释,奋发读书,立志为民这是“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3]这亦是爱。但是论及“大爱”,应该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了,如果人人为公,那每个人在道德上会约束自己,在责任上会勇于担当,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更多的去关注如何使人“皆有所养”。“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如果整个整体有一个方面存在欠缺,那“大同”的场景也不会出现。因此尽管“兼爱天下”“路漫漫”且“修远”,我们也应“前赴后继”“上下而求索”。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方面。人与自然合一,自我的身心合一,人与人的合一,三个层次、多维度的合一才是全方位、全面的“天人合一”。今天的我们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同文化、不同民族间相互理解融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常在思考前人的处理方式,在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思考,东方的哲学则在这个时候焕发出新的生机。“天人合一”体现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处事哲学,其包含的仁爱、中庸、和谐等思想可超越时空、跨越时代,即使在今天依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给人以新的思考与启示。
【参考文献】
[1]《庄子·达生》
[2] [5] [6] [9] [10]董仲舒《春秋繁露》
[3] [4]《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第十六章
[7] [13] [14] [18] [20] [21]《论语·阳货·卫灵公·里仁·子路·述而·颜渊》
[8] [17]《孟子·尽心上》,中华书局,2006年9月
[11]《内经》
[1]《大学》
[15] [22]《礼记·中庸·礼运》
[16]《淮南子·说山训》
[19]《中庸》
[23]《孟子·梁惠王上》
责任编辑:葛灿灿
【下一篇】【慕朵生】儒学的自由主义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