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往圣开新学——颜炳罡先生访问记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5-05-12 14:51:06
标签:
颜炳罡

作者简介:颜炳罡,男,西元1960年生,山东临沂人。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社会兼职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等。著有《当代新儒学引论》《整合与重铸:牟宗三哲学研究》《墨学与新文化建设》《心归何处――儒家与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生命的底色》等。

 

 

愿为往圣开新学

——颜炳罡先生访问记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聊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三月廿二日丁亥

           耶稣2015年5月11日


 

中国四大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曾是让聊城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地标。如今,传承了海源精神的海源书院揭牌、海源大讲堂开讲,让聊城又一次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化焦点。

 

海源书院如何会成为聊城新的文化标识?聊城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如何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如何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延续?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刚刚就任聊城海源书院院长的颜炳罡先生。

 

谈海源书院――

 

担任院长,是想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道器合一’的新型人才。不要一分钱的报酬,是因为书院不是我谋生的职业,而是我的一项事业,是我精神生命的成长方式,更能从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5月5日上午,海源书院第一届理事会在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经全体理事一致决定,聘请儒学大众化、草根化、生活化与实践化的倡导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颜炳罡教授为海源书院院长。

 

“实现传统书院的教学模式与现在职业教育模式有机融合,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项全新的探索。”颜炳罡介绍,海源书院可能是全国职业高校的第一家书院、聊城市第一家书院,由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市文广新局、聊城传统文化研究会共同发起,旨在探索、构建传统书院精神与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希望在这里不仅能教给学生一技之长,以作为谋生、事业成长的资具,更能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锻造他们的健全人格。”

 

《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颜炳罡说,让学生有一技之长,只是让学生成为了“器”即有用之材;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则是让学生有了“道”的周流贯注。“古人常把道和器分开来谈,甚至认为君子不器,我们今天则不同,要通过海源书院这种模式,培养出即道即器、‘道器合一’的新型人才。”颜炳罡认为,用国学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国学深入到学生的“心源”、落地生根,才能最终培养出道器一贯的人才,我之所以接受海源书院院长之职,“这是我实现道器合一理想的探索和实践。”

 

“海源书院要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要具有聊城文化特色。“颜炳罡为海源书院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他看来,海源书院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民族的复兴必须以伟大文化的复兴为条件,这是历史的趋势。地利,是指山东是儒学文化的诞生地,有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研究、推广、普及工作,有聊城这个风水宝地,更有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这个大靠山。人和,是指我们有主办单位、发起单位和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有社会各界的热切期望。只要我们真做事,做真事,做实事,实做事并持之以衡地做下去,就一定能在全省、全国走在前列,早日成为新时期聊城文化地标,造福于这里的人民。

 

“清末小说家刘鹗曾来过聊城,他想去海源阁阅览藏书却不得。”颜炳罡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说,刘鹗被海源阁“拒绝”,反映出杨氏家族对待藏书的严谨、严肃的态度。“正因为有了这种态度,才让海源阁成为全国四大藏书楼之一,才能成为聊城数百年间的文化地标。”海源书院就要传承这种海源精神,坚持一种严谨、严肃的态度,“终日乾乾”。同时,海源书院还要有“海纳百川”的广博胸怀,既要包容不同的理念、思想和学说,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包容大家的讲学自由权;更要适时向全社会开放,容纳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广大市民群众,让大家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国学的魅力,让海源书院成为聊城新时期的文化中心。

 

海源书院成立初期,事务繁多而冗杂,且没有任何个人报酬,但颜炳罡一直甘之如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聊城和大家共同建设海源书院,我是好之、乐之,因此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颜炳罡说,“海源书院是我的一项事业,不是我谋生的职业,是我精神生命的成长方式,我付出就是我成长,在付出中成长。”“聊城成立海源书院,给了我一个付出的通道,让我不仅能付出,更能从中得到最大的收获。只不过这种收获不能以金钱计、物质计。”

 

谈儒学推广――

 

要通过书院,把聊城热心传统文化的人凝聚起来,将它打造成鲁西文化高地、思想高地。不仅要进课堂推广儒学,还要出思想,这样才有一定的高度和层次,产生大的影响力

 

“聊城这个地方,经济在山东下游,但文化是走在前列的。“颜炳罡说,“目前,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热潮的到来,聊城的工作卓有成效,在全省、全国范围内走在了前列。”

 

时间回溯到两年多前,感于聊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根基和绵绵不绝的生命力,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聊城市文广新局、聊城传统文化研究会共同发起成立海源书院,一批有志于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凝聚在一起,共同为国学复兴而努力。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乐天等领导同志曾多次到尼山圣源书院和其他书院考察学习,也多次邀请颜炳罡教授来聊城指导工作。

 

在那时,甚至是更早之前,颜炳罡已经关注到聊城,关注在这里发生的各种变化。“两年多来,我来过聊城多次,和大家交流经验,也收获了很多东西。”他说,“聊城积极推动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课堂,把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有机嫁接,实现传统教育和现代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融合,就完全可将聊城推到全省、全国的前列。”

 

如今,海源书院揭牌、海源大讲堂开讲,引起了全省、全国的瞩目。这让颜炳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们可以为同类书院树一个标杆,我们的探索都可以为他们提供经验。我们还可以编教材,这些教材很可能会成为以后同类书院教材的典范。”在颜炳罡看来,海源书院的揭牌,是大众儒学在聊城蔚然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弘扬大众儒学方面,聊城的乡村儒学实践也凝结着颜炳罡的心血。2012年,聊城传统文化研究会、聊城国学研究与传播促进会、韩屯镇政府联合在韩屯镇建成了鲁西第一家乡镇道德学校。道德学校面向广大的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常年开设道德大讲堂和社区中心讲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我们尼山圣源书院和韩屯镇道德学校有很多的合作,相互学习交流,经常有人到这里讲课。”颜炳罡谦虚地说。两年多来,他时刻关注支持着聊城的大众儒学发展,不断来进行指导,讲课。

 

颜炳罡说:“韩屯镇能有现在的成功,关键是有刘庆涛和闫杰这两个人。”刘庆涛是民营企业家、市人大代表,聊城传统文化研究会和聊城国学研究与传播促进会的副会长,担任韩屯镇道德学校校长以后,他放下手中的生意,长期吃住在韩屯镇,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中,十分了不起。韩屯镇党委书记闫杰带领全镇大力加强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建设,“打造德义之乡,建设幸福韩屯”。“能有这样一个企业家、这样一个乡镇党委书记,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培训,让儒学和传统文化在最基层社会复活,这非常难能可贵。”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聊城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下一步,我们要做到事情还很多、任务很繁重。“颜炳罡告诉记者,无论是海源书院,还是韩屯道德学校,都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的支持,这是聊城每一个人的事情。做好这件事还要与聊城传统文化研究会、聊城市国学研究与传播促进会、聊城大学等进行密切合作,以保障书院的文化品味向上走,也保证大众儒学沿正确道路向上走,不能走了样。

 

颜炳罡说,在书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已经将自己的设想向理事会做了介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下一步,还要聘请书院的副院长,引进人才,成立学术委员会、书院基金会,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要通过书院,把聊城热心传统文化的人凝聚起来,将它打造成鲁西文化高地、思想高地。不仅要进课堂推广儒学,还要出思想,这样才有一定的高度和层次,产生大的影响力。”

 

谈文脉传承――

 

从伊尹、鲁义姑,再到武训、孔繁森,聊城文脉兴盛、绵绵不绝,一直是儒学的重镇,明代以来更是阳明心学北传的中心。“阳明心学与聊城”已列入海源书院研究计划,希望以此彰显聊城在儒学发展历程中的突出地位,增强聊城人的文化自信

 

聊城能在全省、全国走在前列,与聊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绵延不断的文化传承有着直接关系。颜炳罡说,“聊城自明代以来一直是儒学的重镇,是阳明学北传的中心。”尤其是明代以后,山东有学者但缺少思想家,不过能在阳明学发展史上占一席之地的人物,大多在聊城。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南宋大儒陆九渊和明代大儒王守仁(字阳明)发展的儒家学说,故有陆王心学之称,而王阳明在明代将之发展为显学。阳明学的影响范围很广,而在山东的影响,则是以聊城为中心。

 

明嘉靖年间,江西永新人颜钥来到茌平县任教谕。颜钥是一位举人,是心学传承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年轻时曾在白鹿书院听人传讲阳明心学,并手抄《传习录》交给他的弟弟颜钧。颜钧由此接受阳明学,后来上承王艮,下启罗汝芳、何心隐,成为阳明心学泰州学派重要代表,被誉为平民思想家,影响深远。颜钥来到茌平后,继续传讲阳明心学,他的弟子就有聊城的张后觉,世人尊称为弘山先生。张后觉的传人是茌平县的孟秋、赵维新,二人均是阳明心学传承史上的关键人物。据《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一·儒林二》记载,“张后觉,字志仁,茌平人……早岁,闻良知之说于县教谕颜钥,遂精思力践,偕同志讲习。”

 

根据《明儒学案》记载:王阳明曾任山东乡试主考官,山东提学邹善是心学大师邹守益之子,也是心学传人,颜钥曾任茌平县教谕,心学大家、颜钧的亲传弟子罗汝芳曾任东昌知府,他们将阳明心学带到了山东、留在了聊城。在他们的培育下,堂邑县(今属东昌府区)人穆孔晖是王阳明任山东乡试主考官时录取的第一名举人,也是王阳明在北方的第一个弟子,茌平人张后觉、孟秋、赵维新是心学传人,临清(武城人,明代时属临清州管辖,王以临清人自称)人王道曾求学于王阳明。由此,以聊城成为阳明学在山东的中心。正是因为他们的巨大成就,王道、穆孔晖、张后觉、孟秋、赵维新五人与儒学名宦王汝训(青年时师从穆孔晖习心学,学业日进)、逯中立一起,被供奉在聊城七贤祠中。

 

“阳明心学与聊城,这个课题已经列入到海源书院的研究计划之中。”颜炳罡说,希望通过研究这个课题,彰显聊城在儒学发展历程中的突出地位,展现出聊城亘古至今未曾断绝的文脉传承,增强聊城人的文化自信。

 

“不仅仅是阳明心学,聊城的文脉传承还体现在很多方面。”颜炳罡说,儒家推崇的任圣伊尹曾“耕于有莘之野”,就是在今天的莘县地区,他所说的“惟亲厥德,终始维一,时乃日新”的思想在聊城土地上还有着传承;鲁义姑的故事发生在聊城,她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公义精神,也体现在每一位聊城人身上;聊城人武训行乞兴学,他所代表的正是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儒家担当和责任精神。“这些都可以证明聊城文脉兴盛、绵绵不绝。”颜炳罡说,一直到现代,在王阳明的弟子穆孔晖老家不远处,出现了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他身上所呈现出来的表面看是党性的体现,深层看更多的是中华美德的延续,流风余韵,至今犹存。

 

“几百年来,乃至几千年来,聊城的文脉未断,文气未断,文化的魂未断。”颜炳罡说,阳明学泰州学派传人、著名平民思想家韩贞有句诗,“固知野老能成圣,谁道江鱼不化龙?”这句话说出了儒学的真谛和力量。广大聊城市民都是先天善良的,海源书院就要起到点化的作用,拨亮人们道德的心灯,让良知的火焰在人们心中重新燃起,让人人都可以成就君子人格。

 

谈学习经典――

 

要点燃心中的良知,就需要我们学习国学经典,从先王圣贤的学问中找到“道”。那么,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古籍经典中,找到学习经典的方便法门呢?四书是我们最大、最基础的抓手

 

颜炳罡说,“想点燃心中的良知,就需要我们学习国学经典,从先王圣贤的学问中找到‘道’。那如何让从浩如烟海的古籍经典中,找到学习经典的方便法门呢?现在有些名人说,孔孟之道尽在《弟子规》,这种说法其实很可笑,只能证明说这些话的人读儒家的书太少。”他说,“四书才是我们最大、最基础的抓手。”

 

为什么要从四书开始?颜炳罡说,中国人学习古代经典,最重要的是先把握住最核心的东西,找到古代的基本伦理价值,那就是儒家文化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DNA,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有别去其它国家的独特精神标识,“四书正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述,通过读四书,可以直接感悟到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

 

颜炳罡在山东大学执教多年,曾义务开设“四书原典”公益讲堂16年,不设学分、公益开放,来者不问、往者不究,每周一次、从不间断,被山大师生尊誉为“颜四书”。他的课程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很多人通过学习四书,而找到了理解国学经典的钥匙。

 

颜炳罡说,“以读四书学习经典的开端,并不我的首创。宋代的理学大儒朱熹就持这种观点。”朱熹从《礼记》中抽取《大学》《中庸》两章,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这种说法早已为世人普遍接受,一直持续下来。朱熹说,“读书,且从易晓易解处去读。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道理粲然。人只是不去看。若理会得此四书,何书不可读,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处!”颜炳罡认为,朱熹的这种观点,从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先读四书,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中国自古以来的价值理念,养成正常人应当具有的价值观。然后再读任何一个书就不会走火入魔,就会从读书中受益而不是从读书中受损。”国学大师南怀瑾也曾说过,读书应当从四书开始,因为四书代表的是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字非常美,文章有气势,而每个字都不浪费,且态度很文雅,背了以后,慢慢会启发人的思想。”

 

“先从四书开始读起,然后可以上通下达。”颜炳罡说,下达,可以读《三字经》《弟子规》等一些基础性的读物;上通,可以读五经和其他儒学经典,然后可以读诗词歌赋、先秦诸子,以及古圣王贤的一切著作,“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学习国学经典。”

 

颜炳罡说,学习国学经典是我们捍卫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要求,可以在世界上更为鲜明地亮出中国独有的精神标识。“但中华文化不应当是封闭的,应该去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的有益之处,这样才可以让我们民族的文化更为强大。”

 

谈大众儒学――

 

道不远人。只有让儒学走进大众生活,实现大众化、平民化、草根化、实践化,才能真正激发其活力,让人人都成为道的承担者,使民族的文化命脉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流淌”

 

“古代士大夫常说,为往圣继绝学。可是继来继去,绝学却变得更‘绝’。”采访过程中,颜炳罡教授的话引起了大家的笑声和思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对士大夫们的要求,何以让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绝学”?

 

颜炳罡教授说,“一直继、一直绝,一直绝、一直继,大家都很悲壮。可为什么要那么悲壮呢,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道的承担者,那就不用为往圣继绝学,而是为往圣开新学,这样我们一下子就把儒家的传承系统转活了。”为此,颜炳罡教授和其他有识之士共同倡导发起了大众儒学、乡村儒学,在他看来,只有让儒学走进大众生活,实现大众化、平民化、草根化、实践化,才能真正激发其活力。

 

“刚才我们提到的阳明学,就是一种非常生活化的学问。是平民化、生活化、实践化儒学,将儒学变成日闻日用。”颜炳罡说,正因如此,阳明学在聊城蓬勃发展。现在,我们倡导大众儒学和乡村儒学,就是为了让“人人都成为道的承担者,成为德的主体,人人都应当将自己的精神生命和民族的精神生命融为一体,让民族的文化命脉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流淌。”

 

颜炳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道的承担者,成为德的主体,是因为人人都有“良知”。《孟子·告子上》中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仁义礼智所代表的,正是儒家文化一直强调的“道”,这是人的本性,是人“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

 

“不要认为道是一种高不可攀的东西,其实道是一种行之有常、亘古不变的生活法则和行为规范,让我们能够趋于理性。”颜炳罡教授说,“以职业教育来说,我们培养出了护士、修理工、车工,这都是不同的社会分工,这都是器。而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职业,所有的人,都有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性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道。”颜炳罡教授进一步解释,“道不远人,百姓日日所行,天天所习,无非此道,只不过大家是日用而不觉。”

 

他说,既然道就在我们生活之中,那人人都应当承担起“体道”“传道”“弘道”的责任,人人应学、人人应知、人人应行,让儒学由少数知识精英的文化奢侈品而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导向,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起巨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