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朵生作者简介:慕朵生,男,独立学者,曾创办中国儒教网暨儒教复兴论坛并任总编。 |
重新学过端午节
作者:慕朵生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原载于《人民日报》(2015-06-19)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五月初四日丙寅
耶稣2015年6月19日
【按:同题发表在《人民日报》2015年6月19日,略有删节,此处为全文。】
在我国,端午节已走过两千多年的岁月,纳入国家法定节日体系也已有八年,同时还是中国和世界双料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可谓历史悠久,看似风光无限。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社会环境中,如何深入发掘端午文化,坚持守护端午传统,切实过好端午节日,却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而又重要的文化命题。
众所周知,尽管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影响最为广泛的说法则是发轫于纪念春秋时期忧国忧民、投江而死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汉儒刘安称颂他“志洁行廉”,宋儒朱熹赞誉他“仁至义尽”。换而言之,屈原曾经立德、立功、立言,是一位伟大而又不朽的往圣先贤,其生平事迹和文学作品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既是端午文化最为宝贵的高贵品质,也是中华民族念兹在兹的优美价值。
千百年来,古人每年在五月初五这天纪念和感恩屈原,周而复始、从未间断,并与农耕生活相适应,形成一系列民俗习惯,如包粽子、戴香包、挂菖蒲、薰苍术、赛龙舟、喝雄黄酒以及祭祀屈原,等等。这些民俗习惯虽具有不同的地域色彩,但皆能人人参与、实践和感悟,因而有助于屈原精神和端午文化演变成每个个体小生命的重要节点,凝聚成中华民族大生命的重要传统。
然而,时与世易,俗与世变。当今中国加速由传统农耕社会迈入现代工商社会,许多基于农耕生活形成的端午习俗日渐逐步淡化甚至彻底消失。比如,在城镇里,人们或许还会吃粽子、戴香包,但很少有人再亲手包粽子、做香包,家家户户挂菖蒲、薰苍术的现象几近于绝迹,就连赛龙舟、祭屈原等最重要的纪念活动,也开始变得更注重表演性甚至商业化。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发生碰撞,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外来节日文化竞争,端午节也不例外。比如,明天是端午节,后天则是由西方传来的“父亲节”。许多赶时髦、爱热闹的年轻人,似乎更喜欢过带有异域情调的“父亲节”,而不是最具本土风情的端午节。
在“古今断裂”和“中西竞争”多维文化生态格局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端午节作为一个旅游、休闲、娱乐、以及购物的日子来过,甚至有人戏称端午“小长假”是屈原投江留给今人的“福利”——因为在四大法定传统节日之中,唯有端午节为纪念古代人物而设。进而言之,今天的人们虽仍在过端午节,但却越来越远离甚至是遗忘了端午节的真正精神及其文化传统。
端午节的尴尬境遇令人遗憾。英国思想家埃德蒙·伯克指出:“凡是不回想祖先的人都不会寄希望于后世。继承的理念为传统既提供了稳妥的保存原则,又提供了适当的优化原则。”我们若不能有效守护祖先传承下来的端午传统,而是一味淡忘、异化甚至是抛弃,同样不能给后代子孙留下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思想资源。
当然,我们也不必为端午节的境遇过度焦虑,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所说:“重建过去生活方式虽然是不可能成功的,但传统依然是人们依恋的对象之一,也是生活和思索的出发点之一。”端午节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其精神和传统早已深入国人的骨髓,融入国人的血液,变成国人的文化基因,关键是如何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再度变成一种活生生、活泼泼的节日文化形态。
“因革损益”本是文化传承之道。有些端午传统习俗流失固然可惜,需要抢救,但更需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创新过节方式,让端午节所承载的爱国精神与高尚情操,能更加现代化、人性化地与我们的生命发生紧密的联系,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就此而言,端午节仍然在路上,而我们需要重新学过端午节。
责任编辑:梁金瑞
【上一篇】 【肖群忠】德以亲邻睦邻
【下一篇】【干春松】中华文明的价值偏好及其普世意义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