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论语》思想体系之我见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5-06-30 16:52:43
标签:
韩星

作者简介:韩星,男,西历一九六〇年生,陕西蓝田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出版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孔学述论》《走进孔子:孔子思想的体系、命运与价值》等,主编《中和学刊》《中和丛书》。


 讲题:《论语》思想体系之我见

时间:2015年6月16日晚上8:30-9:30

场所:论语汇孔学论坛微信群

主讲:韩星老师

主持:徐治道

  

徐治道:各位师友,晚上好。论语汇孔学论坛首场名师讲座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次讲座很荣幸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韩星教授来为我们主讲“《论语》思想体系之我见”。

 

名师简介:韩 星,男,1960年6月出生,陕西蓝田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国际儒联理事及传播教育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孔子2000学术网站顾问,场有哲学研究院(香港)顾问、河北省儒教研究会顾问,陕西省国学艺术研究会顾问,国际南冥学研究会(陕西西安)副会长,《原道》学术委员,《原道》文丛编委等。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儒学研究,出版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孔学述论》、《中国文化通论》、《儒家人文精神》《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儒学新诠》等,主编《中和学刊》、《中和丛书》等,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近几年先后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韩老师在论语汇总群6月14日晨读串讲时说:这六章的重要概念是仁、礼、中庸,这三个概念正好是《论语》乃至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非常重要。他们是什么关系呢?我曾经在论文中提出以这三个概念就可以建立起《论语》的思想体系,即: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与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被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修己是治人的前提和条件,治人是修己的目标和归宿;而修己和治人两大部分思想内容的构建又是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和”是完成整体构建的方法论原则和标准。

 

这段精彩述论立刻引发了各位师友的深入思考与研讨热情。今天很荣幸邀请到韩老师来到论语汇孔学论坛名师讲座,这次名师讲座分为两个议程:一是主题讲座;二是互动交流。

 

崔茂新:衷心感谢、隆重欢迎韩老师开孔学论坛群学术讲座风气之先。

 

崔圣:欢迎韩星老师!古有蓝田种玉,今有蓝田儒者!

 

徐治道:8:30了,名师讲座正式开始。首先,有请韩老师为我们主讲“《论语》思想体系之我见”,大家欢迎![鼓掌]

 

韩星:各位大家晚上好!

 

我还是先把基本材料上传。

 

《论语》所反映的孔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我这里主要从两个大的层面加以概括,探究其思想体系的构成。

 

第一,道、德、天(命)、鬼神层面。

 

《论语》有许多谈道论德的文字,有道与德分言,有道与德联言,如:

 

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同上)

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 》)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

 

(注:【】内均为语音整理)

 

【各位,大家好,刚才我上传了这些资料。我们能够看出,首先我们从几个层面,我们看关于这个道和德,从这个上传的资料能够看出来到道和德是孔子论语当中的十分重要的一个范畴,你看他有的时候是分开说,有的是合着说。有分开说道或者德,或者合起来说道德,那么大概都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这是我们从哲学上讲,那就是其他德目的本原和归属。当然道和德应该说属于同一个层次,那么在比较仁和中庸来讲呢,可以说是处于这个德的这个最高的层次,嗯那么我们知道论语当中还有这个艺和学的层次。

 

恩,应该说呢,这个孔子他头脑中的道和德,和我们今天一般所说的空泛的社会的道德的概念还不是一样的。因为孔子他谈到道和德都是和具体的人生与社会结合在一起的。特别他有这个天道的内涵,这点我们现代人所讲的一般道德得好像缺乏这方面的含义。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论语公冶长篇里面记载子贡讲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那么这句话让人们经常能产生误解,好像就说呢,这个孔子和他的这个学生很少讨论这个性与天道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其实这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很大的误解。嗯,其实孔子一生,他当然没有像这个我们现在的学者或者是西方的思想家那样进行纯粹的这种学术研究,这种坐在书斋里的这种思想体系的构建。那么他是在人生的社会的实践当中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的。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说孔子事实上他还是有关于性与天道这方面内容的,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形而上这方面的思想。这个比如说《论语》当中他也讲“性相近,习相远”。那么还有其他文献当中也有关于性与天道的论述。】

 

《礼记•子张问入官》引孔子云:“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礼记•哀公问》载孔子在回答鲁哀公“君子何贵乎天道”之问时,孔子说:“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那个孔子谈到德的话呢,我们刚学过的、就是《雍也篇》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当然很有名。那么另外呢,还有《颜渊篇》里面子张问崇德辨惑。“子张问崇德辩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在这里事实上也提到了一个崇德的问题。】

 

子张问崇德辩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颜渊》)

 

【(语音整理)上面谈到的关于道和德,那么《论语》中记载孔子关于天的言论呢有十八条,那么孔子关于天的含义呢有多种含义,比如说有主宰之天,有自然之天,有道德之天等。】

 

《论语》记载孔子涉“天”言论有18条,其义多为主宰之天,如“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予所否者,天厌之”(《雍也》),“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吾谁欺?欺天与”(《子罕》),“天丧予”(《先进》);还有自然之天,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还有道德之天,如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还有命运之天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

 

【嗯关于孔子讲到命、天命,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这里时间原因我就不再具体展开了。我想说的孔子包括后来儒家他基本的观念就是“知天命,尽人事”,呃这点我觉得很重要。】

 

知天命,尽人事。

 

【另外,就是关于鬼神,《论语》当中虽然孔子说呢是不语怪力乱神,但实际上呢他这个“不语”,并不是完全否定所谓的鬼神。当然了,他根本上来讲是一种鲜明的一种理性精神。但是他其实没有否定鬼神,他只是敬鬼神而远之,那么这个“敬鬼神而远之”,就是对鬼神保持一定的距离,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于鬼神应该有敬畏,当然了,这里事实上间接承认了鬼神的存在。】

 

关于鬼神,《论语》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即对民间小传统的信仰,对鬼神迷信不轻易表态,或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可见一种鲜明的理性精神。但是,孔子并没有否定神,只是“敬鬼神而远之”(《雍也》),敬就必然有所敬的对象,这句话间接承认了鬼神的存在。

 

第二,仁礼中庸层面。

 

这一层面是这样结构的: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与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被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修己是治人的前提和条件,治人是修己的目标和归宿;而修己和治人两大部分思想内容的构建又是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和”是完成整体构建的方法论原则和标准。

 

【那么第二个层面了就是仁礼中庸层面,这个方面的那个基本结构,其实我已经上传过了,大家可以看。】

 

1、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

 

1.1   孔子对执政者提出了“正己”的要求,孔子认为,在任何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执政者与臣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所以下面我就是对这个问题着重的来进行论述。这个论述就是仁礼中庸层面。那么这个层面呢,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那么这个问题里面的又有几个小问题,第一,就是孔子对执政者提出了“正己”的要求。】

 

当季康子问政与孔子,孔子对 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

 

【其次呢,孔子还对以执政者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还提出了“克己”的要求】

 

1.2  孔子还对以执政者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克己”的要求。这就是有名而也有误解的那句话:“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克己”的一种方式是“约”,即约束。《里仁》云:“以约失之者鲜矣。”

 

“克己”的另一种方式是“自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这方面的第三点就是孝悌,孝悌是修己的又一基本内容。】

 

1.3  孝悌是修己的又一基本内容。

 

孔子把孝悌看成是“仁”的“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嗯这方面的第四个要点,就是在社会生活当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爱人,包括我们才说过的这个忠恕之道。忠恕之道为求仁之方。】

 

1.4  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与人关系时要爱人。

 

【这方面第五个要点就是,在政治生活的过程当中,孔子要求要做到尊五美、屏四恶。】

 

1.5  以“仁”的精神,贯彻于政治生活的过程当中,就是要做到尊五美、屏四恶。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

 

【关于修己方面,还有忠、信、智、勇、恭、宽、敏、直等等,所以像这些呢,可以说就构成了一个系统,当然是一个子系统,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当中的一个子系统。那么这个子系统它就是由个体出发,作为人生道德的一极,但是呢这一极绝对不是封闭的纯粹的,而是开放。所以呢修己这一个子系统,要与下面另一个子系统也就是就治人的系统相通相连。】

 

2、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

 

【这一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他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所以这样就形成了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的思路。

 

这方面的第一个问题呢,就是孔子对周礼抱着很尊敬的心态,而在实际上又有所损益,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呢,就是在继承中创新。】

 

2.1  孔子对周礼抱着很尊敬的心态,而在实际上又有所损益。在继承中创新,目的是为了救世。孔子是十分崇尚“周礼”的,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自己对西周礼乐的向往。子曰:“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孔子通过对周礼的损益的创造就提出了仁的思想。让仁成为他整个的思想体系的制高点,然后呢与礼的思想相配合,也就是在修己的同时治人,就是在人的伦理道德完善的基础上,来实现社会的良好秩序。】

 

2.2  孔子继承西周德治思想,总结春秋德礼思潮,提出了“德治”、“礼治”的治国思想。

 

【第二个方面就是孔子继承西周德治思想,总结春秋德礼思潮,提出了“德治”、“礼治”的治国思想。 比如说德治方面内容很丰富,那么他基本上是在为政以德的总体治国的原则下,继承和发展了西周明德慎罚的思想,提出了导德齐礼为本、导政齐刑为末的思想,也就是重德轻刑的主张。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一部分第三个方面就是:孔子认为“治国以礼”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精神实质。也就是他对礼的精神实质的探讨,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让”、“情”等方面。情感的情。】

 

2.3  孔子认为“治国以礼”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精神实质。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认为玉帛、钟鼓是礼乐所不可少的,但只是限于形式上是不够的,要注重礼的精神。

 

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让”、“情”等方面。


【这一部分的第四个方面,如何实现以礼治国?孔子把“正名”作为起始。】

 

2.4如何实现以礼治国?孔子把“正名”作为起始。当他与学生游卫时,子路问:“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有些不解,孔子接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

 

3、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

 

【《论语》思想体系的第三个子系统就是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那么这方面也可以说是连接仁这个子系统和礼这个子系统的桥梁或者说是一个中介。】

 

3.1  中庸和执中。

 

“中”和“庸”的观念在孔子以前已经有了,而“中庸”合称,成为一个基本范畴则始于孔子。《雍也》载: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恩,这部分的第一个小问题就是中庸和执中。我们刚刚学过中庸,然后呢,呃孔子在回顾这个尧舜的时候,他一提到这个上古的尧舜能够做到允执其中,这就是所谓的执中。】

 

3.2  “中庸”原理的实际应用

 

孔子对“中庸”原理的实际应用,是在极端中寻求平衡。求“中”之方,首在于通过考察事物对立双方的连接点来确定,一求双方在更高层次上的平衡。

 

【这一部分的第二点就是 “中庸”原理的实际应用。怎么来用?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我们看到孔子的这种理解啊,他提出吾叩起两端而竭焉,我觉得就是他在一种两个极端当中来寻找中道,把持一种平衡。】

 

其次,避免“过”与“不及”。

 

第三,不可则止。处理事情要注意分寸,不要使行动突破质的规定性。

 

第四,无可无不可。

 

【对于第四点,我可能需要作一说明,因为这个无可无不可呢往往为容易为人所误解。其实孔子这种无可无不可的处事态度是在行为上不固执,不单打一,不是在理想节操上变来变去。所以呢,不能把他混同那种风吹两面倒、不择手段的投机哲学。那么无可无不可使用是要求我们在这个现实生活当中呢,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机动。就是所谓的权变问题。

 

这一部分第三个问题就是和而不同。那么和而不同,我们首先明辨和与同的问题。和同之辨是当时思想家们争论的一个话题。孔子在他们的基础上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3  和而不同。

 

“和同之辨”是当时思想家们思考和争论的一个话题。孔子之前已有史伯和晏婴关于“和”、“同”、“平”等概念的讨论。孔子继承了他们的思想,把“和同之辨”推进了一步,他首先就如何在处理社会关系来展开这一论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3.4  和为贵。

 

那么,如何实现“和”呢?《中庸》云: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尔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有用其中于民。”这里,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便是求“和”的途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和”就是“中”。所以,正是在孔子这里,初步实现了“中”与“和”的融合,形成了“中和论”。

 

《中庸》把“中和论”推到本体论高度,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完了,大致内容就是这些。谢谢大家,欢迎提问题。

 

徐治道:感谢韩老师文字与语音完美配合的主题演讲,韩老师从道、德、天(命)、鬼神与仁礼中庸两个层面阐述了《论语》的思想体系,有不少观点发人深省、引人深思。[鼓掌]

 

韩星:还请大家提出批评指正!

 

徐治道:下面进入互动交流环节,请各位师友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崔茂新 有请崔老师[鼓掌]

 

赵金刚:谢谢韩老师!

 

崔圣:这样系统地学习一下,对于儒家的整体思想有了完整理解,对于再学习论语就有豁然开朗之感觉。

 

徐治道:韩老师,我的疑问是:道、德、天(命)、鬼神与仁礼中庸这两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哪个层面更为基础?

 

崔茂新:@徐治道(义工委) 大家自由讨论吧,我就不多言了。[呲牙]

 

韩星:这两个层面是我们今人为了理解方便而分的,其实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勉强地说,前者有点形而上,后者有点形而下的味道。

但仁其实是从形而下开始,终极又达到了形而上,所以是贯通的。

礼其实也是这样,礼绝大部分是形而下的,但通过礼实现人与天道、天命、上帝、鬼神的沟通,也到了形而上的层次。

 

徐治道:多谢韩老师!今天晚上讲座信息量非常大,各位师友不一定非要全盘考量,可以就某一方面问题进行研讨交流。

 

崔茂新:韩老师是从学理的层面上对孔子的思想体系做了阐发。

 

崔圣:西周成康之祭,多用德、礼,少用刑罚,是春秋之前最美好的时期,所以夫子提倡克己复礼,从周。

但到春秋之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回到西周初期很难。

 

韩星:所以孔子针对现实,在继承西周的基础上提出了徳礼为本,政刑为末的治道模式。

好了,谢谢各位,以后有空再交流,我得干别的活啦!

 

崔圣:这也许就是夫子的“溢”。

 

徐治道:9:30了,讲座结束。感谢韩老师的精彩讲座,感谢各位师友的参与。

 

责任编辑:葛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