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立致李慎明论国学信

栏目:国学、国学院、国学学位
发布时间:2010-03-13 08:00:00
标签:
方克立

作者简介:方克立,男,生于西元一九三八年,卒于二零二零年,湖南湘潭人。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任教,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著有《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等,主编有《现代新儒家学案》等。





慎明同志:

收到大作,谢谢!在我的印象中,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国学观(“马克思主义新国学观”、“马克思主义新国学体系”)概念的文章。我在社科院国学论坛发言的题目是《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强调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国学,不同于上个世纪20年代胡适(北大)、王国维(清华)等人“用科学方法整理国故”的新国学(那是以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不同于传统国学的“新国学”),但是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国学观”的概念。你的讲话发表整一年了,不知曾在哪里刊出?我一直没有找到。

国学观是目前国学讨论中最重要、思想最混乱的一个问题。12月7日《光明日报》国学版发表人大国学院院长助理梁涛的《论国学研究的态度、立场与方法——评刘泽华先生王权主义的国学观》一文,在学界引起许多讨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林存光回应以《也论国学研究的态度、立场与方法——评梁涛先生儒家道统论国学观》一文,《光明日报》国学版编辑就以种种理由扣住不发。

我出席了11月1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新国学院成立大会,学校、教育部、海内外学术界、新闻出版部门都表态大力支持(汝信同志也代表社科院发了言),可谓盛况空前。陈来讲的“新国学之路”,实际就是王国维、陈寅恪等人当年所走的与世界汉学研究接轨的“新国学”之路。今天提出“中国主体,世界眼光”的口号,还是继承了老清华国学院“中体西用”的国学观。在那天的所有大会发言中,只有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一人在贺词中提到“国学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我看来,新清华国学院创办者的指导思想,还没有从“中体西用”的国学观上升到“马魂、中体、西用”(这个提法见附件)的国学观,因此很难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面新国学旗帜。

社科院国学论坛开张时还有一点影响,以后虽召开多次论坛会议,但转入具体学科领域,疏离了国学讨论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影响就逐渐减弱了。社科院的国学研究力量没有一所高校能够相比,但不论是国学研究、国学讨论和国学教学,我们似乎都边缘化了。我觉得在当前,特别是在国学观这样重大的问题上。社科院的学者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我建议,你一年前的那篇讲话,如果没有发表过的话,一定要注明日期公开发表出来。

在“国学”概念还没有讨论清楚、对“国学观”的认识分歧极大的情况下,一些人急于将国学学科化(见12月21日《光明日报》国学版),急于给它上户口,这恐怕不是一件好事情。

随感而发,说的不对之处,请你批评。

                                                                                                        方克立  2009年12月24日

来源:《儒家邮报》第1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