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梅】从儒家说“仁”谈因材施教 ——读《荀子·子道》篇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09 16:09:32
标签:

  

 

 

从儒家说“仁”谈因材施教

——读《荀子·子道》篇

作者:丁淑梅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七月廿七日戊子

           耶稣2015年9月9日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虽然被一个世纪的时空分隔,分别生活于德国和法国,两位伟大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和卢梭,却在关于教育的本质认知中隔空共鸣。在他们看来,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未萌芽的素质,这些素质就像火花,要点燃它,就需要火星。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应把学生带领到探索未知和自我教育的道路之上,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情。教育不是知识的堆集,是老师的生活态度、点滴言行对学生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和熏陶,以人格影响人格。

 

有品质的阅读,正是形成教师优秀人格的丰沃土壤和养分来源。“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经典著作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进步的阶梯。重温经典、感悟经典,对于被碎片化信息裹挟的互联网一代,更显重要。那些真正能够不断被人们捧起的书籍,总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总能冲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到达我们手中,抵达我们心中。在第3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邀请了国内来自不同教育阶段的老师,请他们选读关于老师的名篇佳作,聆听今日之师与昨日之师的真诚对话,分享他们的读后心得与感悟思考。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 《荀子·子道》

 

作为人的个体差异首先被关注并得到尊重和包容,使受教育者通过个体经验获得自我开悟、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这才是孔子导萌弟子成人的初衷。

 

《荀子·子道》篇主要论述与君道、臣道相辅相成的孝悌之道,但亦及孔子师弟子的问答录。《子道》等后五篇不见于《论语》,也并非出自荀卿之手,但其间却蕴含着荀学一派对儒家经典的重读与反省。当孝道的种种原则被罗举后,孔子以“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知之曰知之”“ 能之曰能之”向子路陈说了小人君子之别,从而引出其与三位弟子颇富意味的这一段对话。

 

孔子问明智与仁德若何,子路、子贡、颜回分别做了自己的回答;与此相应,孔子亦给予了三种不同的评价。这段问答录,不仅可看出三弟子对于智者仁者的个人识见和胸怀,亦可进一步了解孔子导育子徒以成全人的衷心,还可从中品出荀学思想对仁者精神的本源性探掘。

 

子路刚直忠信、率尔直言、果敢真诚、慷慨重诺,其所言“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儒侠之解着眼于道德的外求内用。子贡敏而好学、“闻一知二”,克己自律,表里如一,其所言“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儒商之义强调的是奉献自我、惠济于人的仁爱精神;颜回安贫乐道、慧于察断、勤学敬师、五德归仁,其所言“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复圣之论则从一己出发阐发了对仁道精神的体认与践行。

 

一般认为,从孔子对三弟子的评价看,所谓士之道、君子之道、明君子之道,似乎存在一个梯级的伦理逻辑次序,然而实际却并非如此。孔子并未追究谁对谁错,识见高下,而在意体察他们自身的知行方式所表现出的不同心性与修为,而后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即可。

 

作为儒家思想的后继者,荀子否认了道德先验论,强调后天习得对提升和改造人性的决定因素,这种逻辑起点常常被误认是异出儒家的。但是,就对儒家经典的解读与反省来看,荀子却是最彻底的。

 

使人识己爱己,能识人爱人,与有自知自重,都是三弟子从不同起点出发对智者仁者的自我认知。其中颜子所云“知者自知,仁者自爱”,看上去与儒家思想及其价值取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为“自爱”或“爱己”,始于利己之心,这与汉代以来对“仁”的理解似乎存在偏差。王安石就曾以这段对话非孔子可以语出、乃荀子杜撰而加以强解。

 

《说文解字》云“仁,亲也,从人从二”;段玉裁引《中庸》郑玄注,从会意的角度解为“相人偶”,即人与人之间尔我亲密的关系和情感。后世有学者从“仁者,人也”的命题出发,认为似乎只有在人与人即“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人”下定义,以此得出儒家思想铲除了“自我”的疆界,儒学精神的核心是强调群体伦理道德。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说文解字》解“仁”字还附有两个异形字,一个是 “忎”,从千从心(人自有的内在禀性、人的天命之性),一个从尸(直立的人形,隶从夷,取夷风尚仁,风名从主之义)从二,却在很长一个时期少有人提及。20世纪90年代《郭店楚墓竹简》出土,其中战国“仁”字的写法,从身从心,经古文字学者考释,即《说文》所附的“从千心”之“仁”字的较早写法,后者或其简化。进而有学者从竹简古文“仁”字的字形构造分析入手,对仁的观念所包含的原初含义进行了重新解读:“仁”字“从身从心”,心中有一己存在之思考,即儒家倡扬的克己、修己,以仁成己。

 

《荀子·子道》篇记录的这段师徒对话,不仅重新确认了仁的本源意义,而且从认知、判断、笃行三个层面完整解读和阐释了儒家的仁道精神。从“仁”的古字到儒家仁爱精神,仁的观念被不断丰富,儒家重视人的内在禀赋和心性,并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理解人、建设人。

 

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这时,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缘故。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什么叫做仁?每次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弟子最缺少哪一样,他就告诉这位弟子仁的哪个方面。这就造成整本论语处处说仁,似乎处处又没说清楚。孔子对“仁”的不同解释,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作针对性地指导,却又最终殊途同归。

 

孔子对弟子的导育,并非单纯的道德施教,也并非以等级意识为前提。作为人的个体差异首先被关注并得到尊重和包容,以人为本,以个人为出发点,使受教育者通过个体经验获得自我开悟、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这才是孔子导萌弟子成人的初衷。

 

(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葛灿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