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游魂”的“身体化”:城市的民间儒学之路
原标题:当前深圳民间的三色儒学
作者:问永宁(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教授)
来源:《周易研究》2013年第2期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七月廿六日丁亥
耶稣2015年9月8日
导语:当前深圳民间的儒学活动中,有着多种色彩的供求交换关系,构成了一个多彩的儒学市场。大体可以分为和政府关系密切,合法的蓝色儒学;关怀教育,尽力断开政治和宗教,但为政府和学界所接纳的绿色儒学;有较强宗教色彩,但为政府所默许其存在的灰色儒学等三种形态。三者都比较活跃,其代表性团体的背后都有很强的社会需求做支撑。这表明当代城市文化的语境下,儒学复苏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儒家的价值和现代的人伦日用越来越接近。三者的活动都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可能代表了今后城市民间儒学发展的不同走向。
宗教学研究者认为,和物质经济一样,宗教也存在着类似的供求交换关系,构成一个宗教经济或市场。(杨凤岗《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同样的,在目前深圳社会中,人们对儒学有着多种需求。在一些和儒学相关的团体的活动中,对应于满足这些需求,形成了一个多彩的儒学市场。目前深圳儒学市场的构成非常复杂,一篇短文,不可能全面讨论,本文准备根据网上的公开资料,简单介绍几个比较有规模的代表性团体的活动情况,同时根据私下的调研交流的感受,将它们分为以孔圣堂、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为代表的合法(与政府关系密切,有政治关怀)的蓝色儒学;以梧桐山读经私塾联盟为代表的,以新儒学为主要理论指导,主要关怀教育,尽力断开政治和宗教,但为政府学界所接纳的绿色儒学;以信德图书馆(包括孝廉读经中心)为代表的有较明显宗教色彩,但为政府所默许其存在的灰色儒学。三者之间,虽然互有重合,也有互动,但是边界基本清楚,他们的活动都具有良性社会功能,可能代表了今后城市儒学的不同走向。
一、深圳当前儒学的三色市场
(一)当前深圳蓝色儒学的代表团体——孔圣堂
孔圣堂位于深圳市东湖公园。其定位是儒家现代道场,正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牌位,系前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所题。“孔圣堂”和官方的关系较密切,我们以它代表深圳儒学的蓝色市场。
在“孔圣堂”的很多活动中,都能看到官员和政府的影子。2009年“孔圣堂”祭孔,原深圳市政府市长,原江西省人大常务副主任郑良玉;原深圳市委副书记,原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周鼎;原深圳市副市长,原海南省副省长邹尔康均参加活动。
孔圣堂筹备深圳孔子文化节期间,得到深圳市政府支持: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忠先生在深圳会见三和国际集团张华董事长;原深圳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蔡德麟……孔圣堂主事周北辰等一同参加了会见。……吴忠副部长对深圳孔圣堂、……三和国际集团等民间组织,能在深圳持续举办孔子文化节给予了高度肯定,表示深圳市委宣传部将对孔子文化节活动媒体宣传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并对未来如何更好地办好文化节给予了建设性意见。
2012年12月第三届孔子文化节召开,市政协副主席陈思平,市老领导周鼎、邹尔康、李海东、梁达均、李定等出席了活动。“孔圣堂”的活动也得到媒体的支持, 由深圳孔圣堂儒家文化交流中心、三和国际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孔子文化节”,得到中央电视台、深圳电视台、深圳广播电台、深圳特区报、深圳晶报、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以及香港文汇报等众多媒体的正面报道。
“孔圣堂”认为佛家有“寺”,道家有“观”,耶教有“教堂”。儒家的王官学地位随着传统政治制度的解体而丧失,道场被破坏殆尽。而文化的复兴,要重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孔圣堂,就是传播圣学圣道的专门场所,是儒门同道进行交流和团契的场所。
“孔圣堂”的计划气象宏大,他们说:
“孔圣堂”的使命是传播圣道,讲明正学;移风易俗,重建信仰,振兴道德。创建儒家文化复兴事业的公益平台与产业平台,通过以“孔圣堂”为中心进行一系列的讲经、宣道、同契、礼仪、传道等儒家的聚会活动。组织以朝圣修学为形式的团体集会活动。创办“孔圣堂”网站,从事网络传播活动。以文化饰品、文化用品生产销售;音乐、绘画等艺术创造和展览、拍卖等为形式的传播活动。以各种文本、音像资料及广告衫等分赠派送为形式的传播活动。中长期规划是建立和完善儒家文化复兴的深圳孔圣堂模式,筹建深圳“中华圣山”,成立深圳儒商协会和深圳儒商基金会,筹建深圳儒学院等。
从讲经、宣道、同契等说法看,他们似乎还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不过整体看来,虽然定位为儒家道场,“孔圣堂”的宗教诉求并不明显。“孔圣堂”对于儒学的推广兴趣很大,他们推行“三进运动 ”即进学校、进社区、 进企业,努力使儒学进入都市人的生活。对于儒家传统礼仪很关注,在开堂之日:
参祭人员或身着传统祭服,或佩戴儒巾。祭孔活动后,四对新人在孔子像前举行集体婚礼。新人们身着汉民族传统婚服,主婚人、儒家学者、孔圣堂堂主周北辰身着周制玄端,按“孔圣堂儒家传统婚仪”为新人主持婚礼。
商业活动也在“孔圣堂”的关注之中,他们计划成立深圳儒商协会和深圳儒商基金会,也有相关活动,如现任堂主周北辰就做过儒商企业的培训课程。试图通过相关课程:
让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激发热情,挖掘潜能,正己正人,以身作则,与企业同甘共苦,共度时艰;认识和了解儒家传统思想与管理智慧;在困境中稳定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效益。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也可以归入此种类型。他们举办过一系列活动,如深圳电台“希望对话”节目,已经连续播出7年……;国学讲座系列“论语金句”,已经开讲两年……;举办少儿国学宝贝评选活动;在深圳卓雅小学实践“儿童人文提升工程”;(2012年)计划举办深圳市国学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活动展示,邀请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文化局及部分中小学校长参观儒家文化研究会属下的国学教育示范基地;……举办中华母亲节、中华父亲节、纪念孔子诞辰等一系列活动。由于此一团体不是实体组织,兹不多述。
(二)深圳当前的绿色儒学
深圳是全世界开私塾最多的地方。梧桐山则是私塾最集中的读经场所,目前已经有近三十家。梧桐山私塾联合会代表了以新儒学为主要理论指导,主要关怀教育,尽力断开政治和宗教,但为政府学界所接纳的绿色儒学:
私塾联合会主要发起人撰写的《有关梧桐读经山之缘起》云:
搬来梧桐,携子读经。偶然发现了王财贵教授的网站,确定了读经主旨。
多数梧桐山私塾的主事者的旨趣相近,即关注教育,关心性理。由于私塾联合会的会员基本上是王财贵教授的磕头弟子。王财贵读经教育是他们的行动理念。他们说:
王教授(季谦先生)推广读经已近20载,……教育的道理早已被置诸天地之间,然真正了解教育根本道理的人亦在少数。我辈有幸成为先知者,理应将此道理广告天下,以促进儿童读经教育的推广,带动全球读书风气。
他们倡议组建读经教育宣讲团:
促成读经教育理念在全球的普及。全面推动季谦先生之读经教育向全世界范围发展为核心宗旨;以读经私塾为基本模式;把对读经教育理念高度认可志同道合的人士联合起来,搭建一个事务性机构;通过私塾联合平台,促进全球读经私塾之良性发展。
联合会的师资研习计划课程采用自创的“七节五轮万能读经法”,要求:
把《学庸》、《论语》、《孟子》前七篇、《老子》、《师说》、《劝学》、《才德论》、《原才》各读三百遍,则自能深度的体会读经之乐。晚上除看王老师的答疑,包括光盘和文字资料。平时随时解答所有疑惑外。再看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和听王教授的讲课。
梧桐山私塾联合会组建了梧桐山读经服务社,计划:
接受各社区、学校、幼儿园及各团体、公司邀请,组织讲师团进行读经理念宣导。组织开设长中短期师资研习班(会),并架设与各学堂师资对接桥梁,安排实习、推荐工作。定期组织《论语》一百成人读书会。组织“梧桐山周末经典文化之旅”亲子体验活动。组织“梧桐山杯”读经小状元会考。对内相互取经切磋。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演讲、课程介绍及成果展示。组织读经村内部讲师培训会。不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读经圣会”,使读经圈大龄男女有机会相互认识。定期组织“梧桐山新儒家读书会”。
梧桐山私塾联合会整体说来,对于政治宗教有警惕。《梧桐山私塾联合会宗旨及章程(草案)》“宗旨”部分说:
联合会是非政治宗教性的文教类机构,严格杜绝参与者涉及非法之政治宗教宣传活动,一旦发现立即除名,且一般性的政治宗教类事务会内也不予讨论。
他们强调读经属于文化和教育的范畴,而不是宗教的。王财贵在梧桐山讲学说:
牟宗三说没有所谓的新儒家,甚至也没有儒家。凡是为人类理性而奋斗,希望把自己的理性开发出来,希望过理性的生活,这种人就是儒家。好的教育就是开发人性。什么叫教育?没有教育,只有人性。
职是之故,梧桐山私塾联合会认为读经教育是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好好的开发成长,完满成就。让孩子不要浪费他的生命。他们强调:
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道两家,都不是宗教的,乃至于真正的佛教也不是宗教的。于是,只有中华民族可以不靠宗教经典而永远传播他的经典。
其课程安排,完全没有宗教内容:
拜孔、晨练、打扫卫生、英文、户外运动、书法、阅读、才艺、数理、站桩等。
他们对于商业活动也有自觉:
联合会虽非严格意义的公益性机构,但成员皆提倡要胸怀天下有道德有责任感,以实践读经教育为本,以教育之真理普及为本,只以常规营利为自立手段,而绝不以机构营利为根本目的,有所盈利完全须做到取之于此用之于此。
(三)深圳当前的灰色儒学
信德图书馆是净空法师的一些皈依弟子建立的,又名“万姓先祖纪念堂”,里面有佛堂,也念佛经,但和常见的佛教活动场所不同,信德图书馆里供了黄帝、神农等很多牌位,大量印刷《弟子规》、《三字经》(此书后面多印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等书,有比较明显的民间信仰色彩,他们认为“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三条根”,“《弟子规》是根本的根本,比什么都重要”。这个佛堂还有一个附属的封闭少儿读经班,主要读自印的《弟子规》、《三字经》、《太上感应篇》和一些简单的佛教书。
另一个读经组织孝廉读经学堂主要受到净空法师影响。认为:“《弟子规》是儒佛大道修学的基础,是断恶修善的生机,亦即自救救他于无尽苦难的至善妙方!中华民族的道统主流是孔孟。孔孟教给我们五伦十义,这是我们要遵守的原则,这就是道。” 这两个组织,尤其是信德图书馆,具有比较封闭的特点,是佛教组织的附属物,可以看作灰色儒学,孝廉读经学堂也有明显的宗教味道,但其中心在教育,性质应是绿中带灰。 孝廉读经和孔圣堂一样,注重礼仪,不过特别注重宗教性强的祭祀,认为:
古礼首重祭礼,诚属心性极则之理而表现于吾人日常生活中者也。真一切行门之大根大本也。祭祖先,事死如生,情至厚也。天理明则良知现,良知现则道义生。心生道义,行顺理智,此祭天之本义也。祭诸神,诸神即指万物万事之谓也。祭之旨在教民敬事爱物,以成百艺,是为生活之艺术感情之表现,并非迷信也。
他们认为儒佛一致:
五常是基本的道德,人必须要具备的,仁义礼智信。在佛法里面讲就是五戒,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行,也叫不邪淫,是礼,不饮酒是智慧,不妄语是信。所以五戒跟中国的五常完全相同,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
他们认为就是《弟子规》就是佛法:
做完好《弟子规》再做《太上感应篇》,做上《太上感应篇》之后,再说《十善业道》。没有这个基础,学佛都变成魔法。谁说佛法不是《弟子规》?佛法无边,佛是不二法门完全正确。……佛法讲戒定慧,先从戒学做起。最基本的戒就是《弟子规》。
他们特别注重孝道,认为孝是中国文化的根本:
孝慈为中华文化精神之大根大本,亦是大乘佛法之根基。孝无则无儒无佛,中华文化亦荡然无存。孝道如此之重要,望天下有识之士认真努力行之!
无孝道即无佛道,亦无师道可言。孝道、师道、佛道断绝世间,则一切灾难必随之而来,此即世间宗教所言之末日也。故凡我佛子,皆应大力提倡孝道。
孝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佛法尤其重视师道,佛法是师道,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的)。……孝养父母,恭敬师长,这是德行的根基,伦理道德的大根大本。……现在……师道没有了,孝道没有了,民族文化的根没有了。中国文化的根、儒家的根、佛法的根都建立在孝道师道的基础上。
他们强调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整体性:
信德图书馆,里面供奉着万姓宗祠。我一开始走进去,就看到了三皇五帝的灵位,接着每一面墙都是我们炎黄子孙老祖宗的灵位。我们假如追本溯源上去,确实没有一个不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汉族都是炎黄子孙,就是都是伏羲、黄帝这个体系下来的。……《百家姓》里头,四百多个姓氏,我相信应该全部都是汉族炎黄传下来的后裔。这个家庭发展了五千多年,今天有这么多的人口,一家人!一个老祖宗。……我们要……建立万姓先祖纪念堂。
信德图书馆强调教育和宗教一致。孝廉读经网“最新理念”栏目收录净空法师谈教育的文章说:
一个家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代代相传靠什么?靠教育。在全世界许许多多族群里面的祖先,实在说,中国祖先是最值得人尊敬的。……中国祖先为后世想得太周到了。……在全世界,古圣先贤传下来的教诲,我看除了宗教教育之外,其他的都没有办法承传久远。
孝廉读经中心的宗教味淡,教育味浓一些,他们的目的在于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
自小即能熟读并接受古圣先贤教化的小孩,从小就不会变坏;长大后,在家庭中必是好儿女、好夫妻、好父母;在社会上必是好部属、好长官。
他们的教学目标是:
培养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博古通今、融贯中西的大圣大贤。
以圣人之教训为共识,整个社会国家共同接受圣人教化,则家国自然趋于和平安乐。没有文化的国家民族,一定无法久存于世,必将从历史上消失。“儿童孝廉读经”运动,即是“固本运动”,巩固国家民族生存发展之根本。
其阅读的范围较广,以人文经典为主,内容很深,有些不一定适合幼童:
读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老子》、《庄子》等传统经典,同时扎儒释道的三个根:《弟子规》、《十善业道经》、《太上感应篇》。在扎下一定的中华文化的根后,再安排读诵《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英文名著选》、《英文圣经选》等英文经典。根据因缘安排才艺学习。
其教学方法则坚持净空法师的主张,说:
教学依“不求甚解、计字日诵、循序渐进”的方法,在每部经书读诵达到三百遍后,再读第二部,并且以后经常的复习,以求达到终身不忘。
读得很熟,这叫根本智。……小孩的时候不懂事,专背;十三、四岁智慧开了,可以研究讨论,这个教学法确实比现代教学法高明太多了。……民国成立以来,把我们中国传统的教学法废弃了,采取西洋的,这一下子坏了!根本智没有了,后得智就更不必谈。根本智是无知,后得智是无所不知。
二、三色市场的关系
(一)三色市场的关怀有不同
三色儒学的代表团体有很多共同之处,如对传统文化有很高的敬意和热情,关注人的养成。但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目标客户不同,从而关注也有不同:孔圣堂的对象侧重于社会人,信德图书馆侧重于宗教人,读经私塾联盟侧重于个体人的人格教育,其对人伦的关注,也着眼于教育。
属于读经私塾联盟的得谦学堂,其入学条件要求:
父母必须关系和睦,欢迎母亲做孟母式的好母亲,高度认同王财贵教育理念,能够自我修身读经以身表率,躬行太妊孟母精神,尊师重道。……男孩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颜曾为榜样。女孩以太姜太妊太姒征在孟母为榜样。如果你不是这样想,请你不要选择到这个学堂来;……或你已在得谦学堂,如果你发自内心确实不是这样想,也可以选择其他学堂。……家长要努力学习,读书之外,应逐步加大古琴,钢琴,武术,书法,绘画,围棋之学习。……家长除了谦虚学习,自强不息,根本无可逃避。你的表率是好是坏,孩子都会全面效仿学习;也就是说,当你给孩子选择了儿童读经,就意味着全家披挂上阵。
得谦学堂注重家庭和谐,不招收婚姻离异之家的孩子。得谦学堂订立制度:不招收婚姻离异之家的孩子;而又妻子欺压丈夫者不收;丈夫对妻子无义者不收;男子不阳刚,女子不柔顺不收;抱试试看态度对王财贵读经理念(精华思想)不了解者不收;不尊师重道不收。……在如今离婚风气高居不下之此时代,离婚的家庭三分之一,隐性不太平的三分之一,那么,我们的学堂只针对剩下的婚姻关系相对完满的三分之一。
孔圣堂和信德图书馆都有政治诉求,读经私塾联盟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比如净空法师主张建祠堂,说:我们再建祠堂不要建每一家的,过去我们一个姓一个祠堂,现在要一个县建一个祠堂。百姓宗祠,春秋祭祀,县长就是我们世间的城隍老爷,他担任主祭官,他来主祭。每一个姓里面推一个长者陪祭,这个样子我们全国人民在祠堂祭典里面团结一致了。祠堂里面也分这个小的房间,每一个姓一间,每一个姓一间;当中大殿,春秋祭祀的时候来用。寒暑假期的时候,这里头讲学,面对著祖宗的牌位,就像历代祖宗跟我们在一起学习,祖宗在看我们学习。这个心情、亲情真的能够激发出来,对于民族的爱心,对于不同姓氏的认同、不同族群的认同,有大帮助、有大利益,它是属于国家不可缺少的教育机构。他又说我很怀念皇帝,我不赞成民主。古时候没有言论自由,没有出版自由。是古人对。古人负责任,不准这些邪知邪见随便宣扬,保护人民精神思想的清净。这两个制度(君主的缺点比民主)比较的时候,当然各有长处,各有缺点,可是君主的缺点比民主少,优点多。怎样把君主、民主结合起来变成最圆满的?我说可能,那就是教育。君主好,好在教育办得好。在信德图书馆的佛堂里,最后一排,左右两侧是神农和轩辕黄帝,最前一排的左右两侧,一面是“前主席毛公泽东之神位”,一面是“故总统蒋公中正之神位”。凡此种种,都有明显的政治气息。(参问永宁《深圳市南山区的民间宗教信仰》,《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孔圣堂”更有较强的政治关怀,现任堂主周北辰,师从蒋庆,参与创办阳明精舍。是香港孔教学院教授兼深圳分院院长,其治学方向为公羊学、政治儒学、宗教儒学、儒商文化学、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及中国国情研究。其门户网站的文章,也表明“孔圣堂”毫不隐讳其政治主张,如:康晓光:我为什么主张“儒化”——关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保守主义思考,陈明:儒教公民宗教说,蒋庆:复兴儒学的两大传统——“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重建,周北辰:社会主义的第三次飞跃——儒家传统与社会主义的融合。
(二)三色儒学受到程度不同的宗教因素的影响,都有或轻或重的宗教气息
事实上,在进入职业教育之前,宗教性应该是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这不应该看成宗教教育,没有宗教气息的基础教育,由于纯粹的知识教育具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对于幼儿的心灵养成,是很恐怖的。
“孔圣堂”定位为儒家道场。
以“孔圣堂”为中心进行一系列的讲经、宣道、同契、礼仪、传道等儒家的聚会活动。……组织以朝圣修学为形式的团体集会活动。……筹建深圳“中华圣山”。
这一套话语,明显有基督教的影子。同时“孔圣堂”有宗教关怀:
1)每周来复日举行“告拜礼”活动,唱圣歌、奏圣乐、传圣道、诵经典、行礼仪。2)儒家传统礼仪服务,如:婚礼、丧礼、命名礼、成人礼……等各类礼仪服务。3)每年举行祭天、祭孔为代表的公益祭祀活动。4)(举办)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庆典活动。……9)举办儒家文化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文明体系的高端文明对话,并与世界各国文化机构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孔圣堂”和宗教界有较多联系,孔圣堂的创建:
净空法师分别发来贺电。国家宗教事务局司长吕晋光专程前来参加仪式,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三和国际集团董事长张华先生,为孔圣堂的创办出钱、出力,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张华先生,是孔圣堂始创资助人,同时也是香港孔教学院副院长。
梧桐山读经私塾联盟虽然强调其教育的非宗教性,但受到宗教影响也是很清楚的,他们的精神领袖王财贵承认:
南怀瑾和净空法师,为推广读经做了前期的铺垫,看他们的书、听他们光盘的人,对于读经理念都比较容易领受。(《儿童读经运动与宗教的关系》)
梧桐山读经私塾联盟也有人承认:
南怀瑾先生是以修行开悟的成就豁然贯通中华文化的国学大师。……南先生这样的通家、大家,现代罕见,即便古代也很罕见。……明儒王阳明和清儒曾国藩……都……没有做到三教通达,学贯百家。南怀瑾先生的国学修养也超越了他的老师们如袁焕仙、虚云大师。(陈全林:《南怀瑾先生的国学体系》)
信德图书馆则除了关注净空法师,还有人关注王凤仪和本焕法师。(静笃:《平安夜梦本焕》)
(三)三色儒学有互动
三色儒学有互动:
梧桐山读经私塾联盟的教师和其他组织有互动:
伏羲班吴教授,净空法师大护法李承臻先生,广东私塾联谊会唐元平会长,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吴杰等五六位专家教授客串梧桐,给大家带来了丰盛的心灵大餐。(《读经深圳:全民读经,梧桐先行》)
孝廉读经则受到王财贵“儿童读经”运动的影响:
王财贵教授提倡“儿童读经”运动,并已有显著的成效。净空法师言若能加“孝廉”二字于上,则更能突显其要旨,以对治时弊。因之更名为“儿童孝廉读经”。(《孝廉读经中心缘起》)
三色儒学各自内部都有其独特运作机制,而三者之间也存在消长转换。不同于宗教的三色市场,儒学这三个市场两个是合法的,一个灰近于绿,也接近合法,和社会秩序完全没有任何冲突,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三、三色市场与儒学的未来走向
传统上,儒学关注社会人伦秩序的建构。对宗教、文化、政治社会秩序这三种不同层面的问题,儒学都有解决的对策。正如余英时所说,“儒学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体系,从一个人自生至死的整个历程,到家、国、天下的构成,都在儒学的范围之内”(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困境》)。但自19世纪以来,随着传统制度的解体,儒学似乎已经失去了全面安排和整顿社会生活秩序的合法性。儒生的社会地位和角色不断边缘化。儒学能不能实现现代发展,有没有可能对当下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发挥作用和影响,都成了问题。
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学界讨论甚多,余英时在《现代儒学的困境》里说:“让我们用一个不太恭维但毫无恶意的比喻,儒学死亡之后已成为一个游魂了”(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困境》)。他认为“我们今天观察儒学在中国地区的实际状况,不能不得出一个不可避免的结论,即儒学‘托之空言’已远远超过‘见之行事’了。……儒家的价值却和现代的‘人伦日用’越来越疏远了。”(余英时:《现代儒学论·序》)他大概认为传统中国政治体制结束之后,儒学不再具备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能力,成为一种缺乏“身体”的纯粹论说。同样的,西方学者韦伯在《中国的宗教》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儒学不能推动中国社会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中,对儒家下了“博物馆化”的断语。(参谢群洋:《儒学、儒生与秩序建构》(未刊稿))
余先生对儒学性格的把握是准确的,不过二十多年前下的“儒学死亡”的结论,未免悲观了一点。从上文所介绍深圳的情况看,当代民间儒学,在宗教维度、文化维度、政治社会秩序维度都有关注,儒学“游魂”在宗教和教育方面已经“身体化”,在政治方面也在逐渐“身体化”。传统的社会结构解体之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深圳这座新兴的移民城市中,民间社会在宗教维度、文化维度、政治社会秩序维度,都对儒学表现出热切需求,三色儒学市场的发展都生气蓬勃,儒学的复活看起来是整全的。
李泽厚说,哲学发展到现在,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至少在深圳,儒学复苏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儒家的价值和现代的“人伦日用”越来越接近。就目前看,深圳三色儒学的活动都具有良性社会功能,可能代表了今后城市儒学发展的不同走向。郭齐勇教授认为:“近十多年以来,中国大陆各地自发形成了民间社会与民间儒学的再生运动。民间儒学透过广大城乡的家庭、学校、社区、企业、机关等现代公民社会的组织形式,通过冠婚丧祭之家礼等宗教性的仪式,在每个国民的心中扎根。”(郭齐勇:《民间儒学的新开展》)笔者觉得这个描述,至少就深圳的情况看,是非常客观的。
余英时和李泽厚,谁的预言会变成现实呢,我希望是后者。
责任编辑:葛灿
【上一篇】【艾恺】为什么梁漱溟是最后的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