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微言每日精选】华夏未来·TPP与美国实力·南京大屠杀申遗·弘道学术(2015-10-12)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5-10-13 09:37:51
标签:
微言

作者简介:“微言”是儒家网特设的一个栏目,主要搜集整理发布儒家学者和儒门同仁发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华夏未来·TPP与美国实力·南京大屠杀申遗·弘道学术(2015-10-12)

整理者:梁金瑞

来源:儒家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八月三十日辛酉   

           耶稣2015年10月12日

 

 

#时政#

 

@何光顺:

【华夏未来】华夏复兴的希望在民间,在于一种文化的理念在民族土地上的培育,这段时间曾和广州、北京的多位关心民族前途的儒家朋友小聚,不禁对华夏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那就是华夏之道永远不会死亡,随着自由竞争的时代的到来,伟大的传统必将重新激活起生命力量!


@杨万江:

【TPP与美国实力】美国不太可能靠TPP改善自己的贸易处境。这不是靠任何自由贸易协议能够改善的事情。而且越是更大深度的自由贸易,美国就越会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出现更大的贸易逆差。美国的问题首先是它的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已经到了不是可以靠贸易出口来创造就业和收入的阶段。它真正的实力是美元和金融。

 

#南京大屠杀申遗#

 

@张玮珊ChangWeiShan:

【南京大屠杀申遗】如以「不器」做为「君子」的条件,则日本正是《镜花缘》里的「小人国」;如果把「道德感」做为「人类」的条件,则按照孟子所说的「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大和民族就是异于人类的禽兽(面对弱者时)、畜牲(面对强者时),是个只有「兽性」的民族。

 

@张玮珊ChangWeiShan: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在台湾,几乎人人都说要放下对日本的仇恨,可是这些人永远不愿意放下对"中国"莫名的仇恨。像日本这样泯灭人性的国家,至今不知悔改,泯灭人性尚在进行式,谈何宽恕与放下?

 

#其他精彩微博#


@杨万江:

学术精神】当学术不再有圣神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超越,什么样的学术制度都会演变成一种私利贪婪的工具。在此情况下,更严格的资历制度,意味着某些人会利用这样的制度有意识地排斥那些学术上有真贡献而并无很高资历的人。即便真正的大师就在你眼前,你也会熟视无睹。反之,更宽泛的制度则让不学无术的人趁虚而入。

 

@键田农夫:

乡村自治】乡绅非村官也,故毋庸选举者也。然则乡绅何以自治?必以其德也!其德何若也?则必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也。夫老者安之可谓善养老者矣,少者怀之可谓近者悦矣,朋友信之则必有远者来也。若是则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不亦宜乎?若今之乡村,人皆欲去之,败亡者且十之七八,虽有票选,亦复何用?


@中华文化研究:

【何为科学】现代科学理论,“科学”这词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看,现代的科学理论存在之前,有没有比这个更先进的理论体系存在?用西方的现代科学理论验证东方的存在,验证不了就说是封建、迷信的,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不科学的,本来就不属于同一个体系。

 

@走西口的:

【儒学民主】中华儒学很好的使人通过学习,实践掌握专业治国理政知识,通过考核,选拔的方式来使人民参政,这种民主方式远胜西式,分裂,内斗,吵闹这种反人类的民主。

 

@诗词雁翎:

【孔子诞感吟】 邹鲁千秋传礼学, 杏坛六艺毓资生。 中庸之道同天地, 论语简书恒咏赓。 至圣亦逢浩劫臭, 苍黎尤盼古儒荣。 若询何处高山仰, 联合国尊孔子诚。



#弘道学术#

 

@弘道书院:

【弘道学术(10.10)】秋风院长:反思辛亥:论孙中山之道统自觉——中山先生与儒家思想:孙中山先生在迭经挫折而深思熟虑后,因为独特的身份担当意识,形成清晰而坚定的道统自觉,这恰是晚年中山先生思想中之最为突出者。孙中山先生此一自觉,及据此而展开之创制立法,实有为中国文明存亡续绝之大功。


【弘道学术(10.10)】秋风院长:六经与儒家道统之展开——六经为圣王之道之文,孔子以文传授弟子,而有经学。儒家士人以经学阐明圣人之道,络续不绝,成“道学”之统。惟战国时之制度、为政,背此道而驰,以子学为本。而由此形成之宪制,不论秦制、黄老之治,均不稳定,无力塑造良好秩序。


【弘道学术(10.10)】秋风院长:汉武帝归宗道统,立五经博士,并更化制度:皇权承认儒家士人守护、阐明之道对政治之引领,以证成其统治权之历史和义理的正当性。这一道统亦非空言:经由选举制度,儒家士君子掌握权力,而有“儒家士大夫”群体,成为与皇权共治天下之治理主体,“士人政府”由此成立。


【弘道学术(10.10)】秋风院长:论孙中山的道统自觉:中山先生相信,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责任,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在中山先生看来,这是中国天命。中国人欲膺承天命,须创制立法,由此而有道统自觉。


【吴钩论宋(10.11)】宋代士大夫很重视家训。宋朝“以儒立国,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家训的兴起与儒家的复兴是同步的,儒家相信“教化行而风俗美”,重视对社会风气的培养。宋代士大夫家训表达出来的“修身—齐家”思想,与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互响应,进而促成了一种敦厚的风俗。

 


责任编辑: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