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路江】苦心斋随感录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5-10-20 14:03:36
标签:
傅路江

作者简介:傅路江,字道源,河北行唐人,当代私塾教育先行者,河北明德学堂创办人,行唐县明德幼儿园董事长,曲阜国际儒者联谊会理事,河北省儒教研究会理事,行唐县传统文化协会副会长,执业中医师,傅氏中医诊所负责人,当代新儒医课程——“道源医道”创始人,荣获2013年度石家庄市“知名乡村中医”荣誉称号。


 

 

苦心斋随感录

作者:傅路江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九月初八日己巳

           耶稣2015年10月20日

 

 

 

我这个人讲起话来总是滔滔不绝,但要我写文章,却是难为我了。

 

最近,,笑非要我整理一下我的东西,最好能够公布出来,以便大家沟通。我虽早有此意,却总感觉力不从心。无奈之下,只好不顾什么体例,格式之类的约束,随心所欲的写一些随笔来交差了。

 

我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诸多不同,比如写文章,西方人的逻辑性很强,写出来的东西一环扣一环,先绪论后分论,什么概念,定义之类,非常严谨。而中国人就不是这样了。当然,考据学另当别论。就是那几部流传千古的经典,所谓孔孟老庄,哪一篇也不是按照所谓的西方逻辑学来写的,而是随心所欲。我喜欢中国文化,喜欢读中国书,自然也受它们的影响,自然写起东西来,也就随心所欲多了。

 

中国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提出一个概念时,总是很形象化,而不是西方人的那种抽象概念。比如历史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里,和他对应的有一个特殊的词汇,就是“春秋”,虽然都是指历史,内涵一样,但是我们品味起来,还是觉得“春秋”这个词更有滋味。

 

在医学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更为显著。我们学习西医教科书,大家回忆一下,第一章第一节讲的是什么?讲细胞,讲人体最小的组织单位。中医呢?《黄帝内经》是公认的中医经典,大家想一想,第一章第一节是什么?“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讲的一位圣人的成长轨迹。所以,西医是很机械的,是一门技术。而中医是很人性化的,是一门生活艺术。“昔在黄帝``````”几句话用在《内经》首篇——作为开首语,意义很深。他向人们揭示了中医的人生规划,也就是说,中医不仅仅是治病,中医要追求的是一个完美的人生。而且每一个人生阶段都给出了一个标准。我们不由得想到孔夫子所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还有明代人所说的“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真是圣人之见略同。所以,我们不得不赞叹,中医不仅仅是为人治病防病的技术而已,它更是圣人之道。

 

在中国古代,儒医是不分家的,儒生是默认的郎中,郎中也是默认的儒生。

 

因为,儒生最高的追求是“明明德”,是志于道,而“明明德”的前提是修身。修身如果不懂中医,那就是空谈,很难想象,一个连四时阴阳,气血经脉都搞不清楚的人,他会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所以,一个真正的合于道的儒生,他的前提必须是深谙生命的奥秘。而中医正是生命之学,所以,真正的儒生是默认的郎中。

 

上面说了儒生最高的追求是“合于道”,在这个要求下,他必须深谙医道。而儒生实现自己价值最核心的途径是“孝”。要想实现“孝”,中医也是必备的前提。“亲有疾,药先尝。”这里的“尝”字不仅仅是尝尝凉热,而是要深谙药性,深谙医理,不要亲人为庸医所误。“所谓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这里我们要说,如果能够做到服务周到,就算孝敬了,那么,一个普通的家政服务员都能做到,如果不懂医理,不谙药性。那么,一个所谓的儒生岂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家政服务员的水平吗?还有“父母唯其疾之忧。”如果不谙医道,又怎么能为亲人解除病痛呢?所以,陈修圆说:“为人子而不读医书,即为不孝。”

 

以上谈了儒生即是默认的郎中,下面谈一谈郎中也是默认的儒生。

 

儒生的最高原则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而中医的最高原则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合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何其相似!

 

我行中医二十年,看到许多人的疾病根源于种种人事矛盾。

 

《内经》把人的疾病根源归纳为“喜怒不节,风雨数至”。其中“喜怒不节”是指人的情绪的异常波动,而情绪的异常来源于各种社会矛盾。所以,要想彻底使人们摆脱疾病的折磨,就必须理顺好各种社会矛盾和人际关系。而调和这一切的职责则是一个儒生必备的素质和必担的责任,所以,一个好的中医,一个得道的中医,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儒生。

 

范文正公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应该更有深层含义。如果说政治失意便滥厕医伦,那不仅仅是儒生的悲哀,更是良工的耻辱。

 

所以说,深谙医道,孝于双亲,是一个儒生必备的前提和素质。

 

那么,教化民众,导之以善,也是一个良工必须追求的境界。

 

责任编辑:葛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