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吹剑】新儒家为什么围攻李零《丧家狗》

栏目:李零《丧家狗》
发布时间:2010-03-14 08:00:00
标签:
杜吹剑

作者简介:任重,曾用网名“读书吹剑”,笔名杜吹剑,儒家网创办人暨主编。

 

    集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于一身的北京大学教授李零,不仅以学术著作《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为其在学术界奠定了显赫地位,而且,以《花间一壶酒》、《兵以诈立》等解读传统经典的畅销书,使其在社会文化领域声誉鹊起。其新著《丧家狗:我读论语》今年刚面世,即引发各界极大的反响,不仅举办了有众多学者出席的“传统经典的不同读法:李零新书研讨会”,而且网络讨论更是越来越热烈,质疑与赞誉并存。虽然不乏众多的叫好声,认为“一部新的经典正在升起”,但也引来了大陆新儒家阵营的激烈批评,将其斥之为学界“愤青”。

    尽管近几年对经典的阅读成为热门,但对经典的解读则成为一个问题。尤其是对有中国文化圣经之称的《论语》的解读,更是个大问题,如于丹说《论语》引发的巨大争议,可窥一斑。目前,坊间流传的解读《论语》的著作,主要有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的《论语新解》,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既有“六经注我”,也有“我注六经”。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喜欢钱穆的《论语新解》,因为其做到了“直明《论语》本义为主。虽违前规,亦具微衷”。各家注《论语》,无非都想“求其为一部人人可读之注”,但效果如何,则莫衷一是。

    李零解《论语》为什么激怒了儒家?主要是因为李零将儒家的圣人孔子解读为一个“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李零在新著中以通俗化的语言对《论语》进行解剖。在作者的笔下,“孔子就是一条郁郁不得志的丧家狗,奔波一生而无所得,他是读书人的宿命的缩影,是所有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者的缩影;孔门就像大帮会,四大堂会,分设掌门人,还有十佳代表……”这种对孔子近乎轻佻的评价,实在令今日的孔子门徒们难以理解和接受。在国内知名的儒家网站儒学联合论坛、木铎论坛等网站上,特别开辟专集,对李零《丧家狗》进行批评,其中《原道》主编陈明的批评极为激烈并具有代表性。陈明在研讨会上的发言纪录被转载到网络上后,引来儒家阵营的一片叫好声。继之,陈明又发表了题为《学界王小波或者王朔:我读李零“丧家狗”》的长文,对李零新著《丧家狗》用这样一个等式来加以概括描述:“作家的文采加训诂学家的眼界加愤青的心态”。陈明说,于丹把《论语》熬成一锅心灵鸡汤,反映的是她自己的理解能力;李零将孔子描述为丧家狗,则是把自己的心态和心量当成了孔子的精神和事业,并以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心头有尊佛,看到的就都是佛;心头有堆粪,看到的就都是粪)来类比李零。

    对“中国人的圣经”《论语》的解读,无论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虽然写法不同,但背后却反映了解读者的价值立场和阅读心态。中国人在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文化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同时,在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浪潮的袭击下,对承载有深厚人文价值的传统经典,也予以了不正确的态度。科学主义夸大科学方法的功效,无条件地把它应用于所有学科,乃至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这种激进的科学主义思维方式,对现代人的影响甚大。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视人文价值,与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具有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便深刻反映在这次新儒家对李零《丧家狗》的批评上。所以说,大陆新儒家对李零《丧家狗》的批评,不是新儒家对新道家的批评,而是人文主义对科学主义的回应。

    西历2007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