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胜】留住“最后的儒者”,传递中华圣学——观“梁漱溟展览”有感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5-10-26 22:05:44
标签:


 

 

留住“最后的儒者”,传递中华圣学

——观“梁漱溟展览”有感

作者:刘兴胜

来源:中国孔子基金会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九月十四日乙亥

           耶稣2015年10月26日

 

 

 

两千五百年前,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发出“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的感慨,删诗书,定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民周游列国,诲人不倦。二十世纪初,又一位揣怀圣人之志的思想家,带着“吾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的宏愿,以天下为已任,弘扬儒学,沟通中西文化,进行乡村实践。尽其一生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而不懈努力。他因此被西方人称为“最后的儒家”,他就是梁漱溟。

 

2015年10月23日,“中国的脊梁——梁漱溟展览”在山东省博物馆举行,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吸引了不少梁漱溟的喜好者和儒家文化的爱好者前来参观。从“北大执教”到“重庆会谈”,从“弘扬儒学”到“乡村建设”,一张张照片和书信透射出儒者的铮铮风骨和浩然之气,再现了梁漱溟先生积极投身救国,艰苦探索的一生。

 

  

 

生平简述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原名焕鼎,字寿铭。祖上为元朝宗室,父亲梁济为清朝举人。母亲为大理白族人。梁漱溟和第一任妻子黄靖贤生有两子,分别以“宽”和“恕”命名,取名梁培宽、梁培恕。

 

梁漱溟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早期新儒家代表人物。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

 

“新儒家”的开拓者

 

新文化运动以来,一批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有价值,对世界有价值,并试图融合中西文化,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学者们被称为“新儒家”。梁漱溟先生就是早期“新儒家”的代表,和熊十力先生、马一浮先生共称为“新儒家三圣”。

 

梁漱溟早期崇尚佛学,写过一篇《究元决疑论》,受到蔡元培的注意,被蔡元培请到北大讲授印度哲学。后来读儒家经典《论语》,发现《论语》中处处都是“悦”而没有“苦”,引起他由“佛”到“儒”的转向。最终成为儒家思想的践行和弘扬者。

 

梁漱溟对于中西文化的特质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西方文化是向“外”的文化,他们关注外界,关注自然,从而造就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达。而中国文化是向“内”的文化,注重从内心寻找生命的根本和幸福的根源。两种文化各有所长。但只注重向外用力,社会就会出问题。

 

当今西方科技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的各种生存危机,如资源短缺、生态失衡和人类“物化”的危险。这一切都是人类过份向外用力,对地球过份索取的结果。而中国文化恰恰能对治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梁漱溟先生说:“世界文化的未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并非对中国文化的自负,而是对人类问题和东西方文化有着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判断。西方文化最终要回到中国文化上来。据长子梁培宽说,父亲梁漱溟的心愿就是在中西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汇通中西文化。

 

乡村建设的实践者

 

不同于一般书斋里的学者,梁漱溟是一个更加关注现实,注重社会探索,注重“知行合一”的人。他自己曾说:“我不单纯是一个思想家,我是一个实践者。我是一个要拼命干的人,我一辈子就是拼命干的。”

 

在中国社会问题上,梁漱溟的某些认识和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不谋而合。他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要解决中国问题就先要解决农村问题。“农村没有新生命,中国也就不能有新生命。”1924年,梁漱溟辞去了北大授之职,积极投身乡村,先后在河南、山东进行乡村建设实验,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才被迫中止。

 

据梁漱溟的家人回忆,梁漱溟在河南搞乡村建设时,春节没有回家团聚。他写信告诉家里人说,并非不想念家人,而是看到这么多的百姓受苦,心里难过。他对农民有着深切的同情,他感觉任何人的生活都和他相关,他感觉对这个社会负有责任。

 

力促和平

 

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和平是民众的呼唤,更是一位儒者的坚定信念。抗战爆发后,为推动国共合作,梁漱溟作为参议员到延安访问。先后与毛泽东交谈八次。之后,处于对党派之争的担忧,又与黄炎培、左舜生等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调和国共两党矛盾。

 

1946年,民盟成员李公朴、闻一多相继被杀,梁漱溟进行了义正严辞的谴责,他说:“我个人极想退出现实政治,致力文化工作。但是,像今天这样,我却无法退出了,我不能躲避这颗枪弹,我要连喊一百声:取消特务!我倒要看看国民党特务能不能把要求民主的人都杀光!”

 

之后,梁漱溟一直为阻止内战在国共之间斡旋。1946年10月12日,当看到国民党军队攻下张家口的消息,梁漱溟长叹了一声:“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梁漱溟为争取和平的努力虽然没有成功,这份精神却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对今天的和平生活懂得珍惜。

 

独立之人格

 

中国的读书人历来看重人格。人格上独立,才能坚持公正的立场,充当社会的“良心”。梁培宽回忆说,在父亲梁漱溟内心,一直以“不容自昧”作为自己的底线。即便面对当时的政治高压,他依然具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梁漱溟的长孙梁钦元回忆说,在当时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梁漱溟答应家里人不说“不该说”的话。可在会议主持人几次的催促要求下,明知结果会对自己不利,他还是用两个下午作了《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的发言,坚决捍卫孔子的思想和地位。

 

在接受了半年多的批判后,主持人问他的感想,梁漱溟回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就是一个儒者的铮铮铁骨,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美国汉学家艾恺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在近代中国,只有他一个人保持了儒者的传统和骨气。他一生的为人处事,大有孔孟之风;他四处寻求理解和支持,以实现他心目中的为人之道和改进社会之道。”

 

不怨不尤

 

很多在文革中遭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多半会发牢骚,梁漱溟不是。他在经过一次次的政治批判后,仍能做到心平气和,“不怨天,不尤人。”据梁漱溟的长孙梁钦元回忆,在大家批判祖父休息的时候,祖父就趁着空在屋外打太极拳,全然没有把对他的批判当回事。

 

他在后来给朋友的信中写到“一切祸福、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疑讶,不骇异,不怨不尤。”这就是儒家“内省”的工夫,一切都不向外找原因,对一切结果都能安之若命。

 

1988年5月,梁漱溟病危入院,儿子梁培宽问他有什么要交代的,梁漱溟只淡然地说了两个字:“火化”。6月23日,梁漱溟走的时候内心坦荡,留下最后一句话:“我累了,我要休息。”与世长辞。

 

中外名人眼中的梁漱溟:

 

环顾当今之世,在知识分子中能有几个人不唯上、唯书、唯经、唯典?他是一个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认真求知的人,一个无顾虑、无畏惧、坚持说真话的人。——费孝通

 

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冯友兰

 

我对梁漱溟非常佩服,有骨气。我佩服的人,文的是梁漱溟,武的是彭德怀。——季羡林

 

梁漱溟是现代中国最具特色的学者与知识分子。他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极具风骨;不尚空谈,而且能身体力行。——汪荣祖

 

在近代中国,只有他一个人保持了儒者的传统和骨气。他一生的为人处字,大有孔孟之风;他四处寻求理解和支持,以实现他心目中的为人之道和改进社会之道。——[美]艾恺

 

梁漱溟与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他们一位是传统文化的伟大批判者,一位是传统文化的伟大发扬者。——林毓生

 

继往开来

 

据悉,就在这次“梁漱溟展览”举行的前几天,“梁漱溟研究中心”也在中国孔子基金会挂牌成立。不论是展览还是研究,这些工作都不仅仅是为了追思梁漱溟的功业,更是为了传递梁漱溟的精神。传递坚持正义,“不容自昧”的精神,传递勇于担当,“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的传递,中华圣学的火种就能代代相传,梁漱溟就不是最后的儒者。

 

责任编辑:葛灿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