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礼书院规划方案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5-11-16 22:50:08
标签:

 

文礼书院规划方案

来源:文礼书院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月初五日丙申

           耶稣2015年11月16日


 

 

 

文礼书院规划方案(简案)

 

(2015年10月修订版)

 

一、项目名称

 

文礼书院

 

二、专案背景

 

(一)民族文化发展之际会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文化教养深厚的民族。清末以来,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面临五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值此关口,一个民族自需严肃面对,做一番吸收消化与自我调理。但是,先有义和团,后有五四,从妄自尊大到自我否定,左冲右突,终至本末俱丧,茫无所从。一百年来,千帆过尽,历尽艰危,所幸中华民族以其深厚之底蘊,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重现勃勃生机,世界传起“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的预言,尽人皆知中华民族即将复兴。而一民族的总体复兴,应以文化复兴为其背景,方有实功。1995年,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泽西等九位文化界教育界德高望重的长者、全国政协委员,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正式联名发起议案——《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焦急迫切的文字,敲响了中华传统文化正处于存亡续绝关键时刻的警钟。然而,吾人以为新一期中华文化的复兴,不只是要复兴自家的传统文化,乃是要有融贯古今、会通中西的志气与能力,以引领世界走向更健全更合理更幸福的时代。此实是当前中华民族之重大课题,亦是全世界人类文明兴衰存亡之枢机所在。然而,谁来担當此一大任?未来中国亟需各种時代性国际性人才,尤其需要有大志气大才华,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卓荦大才。此种人才何在?此种人才如何培养?恐非当前以“职业训练”为导向的一般体制教育所能养成,吾人需另谋对策,另有规划。

 

(二)民间读经风气之复起

 

“读经教育”即是让儿童读诵经典之教育方案,以此奠定人生各阶段及人格的全方位发展。这本是东西方两千多年以来共同的教育传统,直到公元1912年,民国肇建,教育部于其开国元年元月十九日,下令废除中小学校读经课程,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读经传统于焉受阻;元年五月,又下令师范学校停止读经,并禁止各级校园举行祭孔活动;1928年且下令取缔全国各地私塾,从此民间学风衰飒,文化传习断绝,学校教育问题丛生,国民素质低落,道德滑坡,人心败坏。直至1994年,王财贵先生重新提出“儿童读经教育”理念, 四处奔走呼吁,民间又悄然兴起读经的风气,海内外有识之士和社会团体一呼百应。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纷纷成立各类读经推广机构,其中有国家级、省级的专业学术团体,有大学的学院系所、学生社团,有民间各类志愿组织。读经教学在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渐次展开,世界各地渐渐出现了众多的读经家庭、小区读经班、读经学校和私塾。而且不只是中文读经,其领域涵括外文读经、音乐读经、美术读经、体育读经、数理读经等范畴。因读经教育,直接或间接受益的儿童已逾数千万甚至上亿。

 

数千年来,世界几大文明的教育历史和当代几十年来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证明,“读经”教育不仅符合教育原理,而且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不仅不过时,而且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不仅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更能为继承中华文化及学习世界各民族智慧奠定基础。数千万读经儿童之尤佳者,既已长期浸润于圣贤典籍之中,知书达礼,好学能思,且具备了以德慧为本,兼通古今、融贯中西的潜力。待其年龄渐长,实应给予安定适宜之所,教以解读经籍,以充实其义理见识,然后辅以东西方文、史、哲学,乃至各门学理之研读,滋长其学养才华;经过长年深造,师友相伴,进德修业,或可期望其成为兼具时代性与国际性之大才。三、五十年之后,此种大才,如能出现数百个或数十个,乃至只有数个,已足为我民族、为此世界、此时代肩负文化再铸之使命。纵非旷世大才,其出入社会,不论执教、从政、经商、行医、游艺等,皆可为各行业之君子典型、领袖人物。

 

本书院之规划即为作育本时代国际大才及社会君子领袖而作。

 

三、项目意义

 

从某种意义而言,当前时代是人类漫长演进史上前所未有之大时代,即,人类从未有过信息如此发达、往来如此便利、交流如此顺畅的时代。自古以来,东方人于实践理性上有高明之开发,西方人于思辨理性上有精到之成就,此本为人类可以同时具备的两大学问系统,终于此时代得以交汇。然而,因过度执着现代科技文明发展,东西方都渐渐远离自身传统,迷失人类价值取向。在此东西方文化均面临危机的时刻,谁人可来规划引领世界文化大方针,已成为全球迫切关注的课题。

 

众所皆知,当今天下,人才寥落,尤其是新型文化人才。而新人才,需要新培养。吾人所要培养的,乃是能够会通东西方文化智慧,引领人类走向光明幸福的人才。这本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必然进路,理应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责任与权利。,但从学问传统的特性及当前世界的格局来看,中国人在此时代出面担此大任,是责无旁贷的。

 

书院, 是中西古代教育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形式, 大体是由民间设立, 供师友相聚, 为讲学论道、砥励德业、传习文化、培养人才之所在。曾经, 在中国,有如春秋之“洙泗杏坛”, 唐宋之“岳麓”、“嵩阳”等诸多书院, 贤哲迭兴, 传道授业,护佑我华族文明昌盛、气象远大。在西方, 有如古希腊雅典之“逍遥学院”, 中世纪建校之“牛津”、“剑桥”以及近当代之“哈佛”、“耶鲁”等私立学院, 引领自古希腊至今之学风, 其间英杰辈出,影响及于全世界。如今, 我们正需要一个以“继承道统”为纲, 以“会通中西”为维, 立本于东方之胸襟智慧, 融会西学之真知灼见, 可以造就当代第一流世界级人才的新型书院。这个书院不只是“中国的”、“现代的”, 更是“国际的”、“永恒的”。

 

“文礼书院”之命名,盖取孔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可以弗畔”, 及颜回“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循循善诱”之意。于此忧患与希望并陈之时代, 吾人秉持孔颜理想,立志成就一番永恒志业, 期待终有一批“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时代大才出现, 承继东西方数千年智慧, 重铸新一代人类文明, 庶几中华民族可以俯仰天地而无愧。

 

综上,书院将有如下之预期:

 

1、学员由少渐多。十年后将有三千学子在此就读,并传续不绝。古来讲学、养士传统,可复见于今世;

 

2、建立现代教育理论新典范,创设示范学校,将符合人性、易行有效的教育理念及实证贡献于世界;

 

3、设立中外经典互译中心,为中华民族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奠定永世之基础,并使华夏智慧广布于世界,嘉惠世人;

 

4、成为全球学术、思想、文化交流中心,促进东西方文化全面会通;

 

5、附设其它具有重大意义之文化研究及推广中心。

 

6、经典一词涵盖甚广,书院之规划,不仅在教学中注重经典著作的研读、传承与应用,且将尽量在各方面皆“依照人性而做最合理的创制”。如:书院主体建筑吸取汉唐经典风格,采用绿色环保机制;开辟并倡导生态种植与养殖,饮食务求天然、有机与健康;垃圾排污采用生物净化系统,力求环境保护;生活起居依照《内经》之养生原则,顺应昼夜规律与四时节气……

 

总之,书院各方面之设计与表现,皆取法经典,务求经典。

 

大学云: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义为利”, 诚大利也,此利在子孙后代,利在千秋万世,有巨眼者,自能识之。

 

四、书院学制

 

(一)学员类别

 

1、正式学员:年龄满十三岁以上,品行端正,愤悱向学,已背诵经典三十万字(中文二十万,外文十万)以上,通过审核测试者,录取为本书院之正式学员。建议能在书院中沉潜用功,至少十年,最好二十年。

 

2、加勤学员:年龄满十六岁以上,品行端正,愤悱向学,已背诵经典二十万字以上,通过审核测试者,录取为本书院之加勤学员。除书院功课外,陆续补足三十万字背诵量,转为正式学员。

 

3、伴读学员:一般社会人士,年满二十岁以上,性情平正,有进德修业之志,愿接受书院管理者,不需背诵量测试,可随时申请为伴读学员。其日常起居与正式学员同,其功课进度与时期长短于申请时商议。

 

(二)日常起居

 

4.00起床。 4.30温经。 7.30早餐。 8.10读书。9.30练功。 10.10读书。11.30午餐、午休。 13.10 读书(每周一至二次习劳)。 15.30练功。 16.10读书。17.30 晚餐。 18.30 讲习(才艺)。 20.30 杂务。 21.00就寝。

 

(三)假期安排

 

每年春节期间放假十五天 ,暑期放假十天,另无周末及其他假期。不定期组织团体游学参访。

 

(四)教学模式

 

1、生活品行:以自我立志、自我修省为主,师友规箴策励夹持为辅。

 

2、功课学习:

 

(1)以自学为主:主要学程由书院导师与助教商定,提供治学方法,指定功课进度,交由学员自行研读。依其能力,主动愤悱;不急不徐,因材而进。

 

(2)以听讲及讨论为辅:鼓励学员平日相互讨论。除院内导师常驻备问当机指导并定期讲授外,不定期或邀请国内外学者讲座或外出游学参访。

 

(3)心得报告与学术论文:每读一部著作,皆摘要札记,并写作心得报告;入学五年以上者,每年习作学术论文两篇以上。

 

(五)书院课程

 

1、解读经典以立本:就其已熟诵之中文经典二十万字,逐字逐句,皆能默写;参考古来三至五种名家注解,自行解读,养成高度之中文能力与高度之中华文化识见。外文经典十万字,逐字逐句,皆能默写,从单字到单句,到整段整篇,一一解读之,以养成高度之外文阅读能力,并对外族文化有根源性领会。(中文经典二十万字,范围大略为:《论语》全文、《孟子》全文、《大学》全文、《中庸》全文、《老子》全文、《庄子》内七篇及天下篇、《易经》全文、《诗经》全文、《唐诗三百首》全文,《尚书》、《礼记》、《春秋》及古文选约一百篇、诗歌词曲选约三百首。外文经典十万字,以英文经典为例,范围大略为:斯宾塞《小爱神与喜颂》、《斯宾塞诗选》(《缪斯之泪》、《时间之墟》、《致达芙妮》)、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剧本全文、其它名家选读、圣经选读等约计一百篇)。——完成此项作业约需一至二年。

 

2、概览众学以广识:涉览中外人文与科技各类专学,如中西方哲学、史学、文学、美学、科学、政治、经济、社会、教育、艺术等之概论、导读及其历史。纵观天下学问之大略,以开拓胸襟。——完成此项作业约需一至二年。

 

3、研读专著以积学:以汉文读国学,以外文读外学。国学部份,可参考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约两百部书籍,选择其中一百部。外学之西学部份,可参考美国芝加哥大学贺钦斯校长(Robert Maynard Hutchins)所开列之大书系列,及其他文化系统名著,依各人喜好,选择三十至五十部,作深入之研读,摘要札记,并为文讨论之,写成心得报告。一般杂书,亦多所涉猎,以广厚其学识,卓越其才华。——完成此项作业约需三至五年。(书目见附录)

 

4、归本儒家以成学:“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始终条理,本末具备,乃儒家之基本理想。自古以来,儒家道统时断时续,至当代新儒家参酌西学,承前启后,思考更为细密坚实,义理更为光畅明达。故首先全面系统地研读当代新儒家所有著作,以提升思考之能力,开拓儒者之胸襟。主要内容包括:熊十力先生全集,马一浮先生全集,梁潄溟先生全集,唐君毅先生全集,徐复观先生全集,牟宗三先生全集,钱穆先生全集等,尤以牟宗三先生全集为主。并由当代新儒家上溯宋明、先秦诸儒。以数年博涉之基础,加以新儒家义理思考之训练与对儒学传统之博洽,将可立基于儒家之怀抱,综摄中国百家之哲思并扩及印度与西方之学术,综观大局,洞明统绪。然后可就个人性向及喜好,选一、二种专学作广度及深度之研究,并向世界相关名家请益,培养比较与论难、消化与批判之能力,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练习做出有本有源有创见有贡献之论述。——此项作业约需五至十年。

 

5、 博习礼乐以游艺:

 

(1)才艺:必习书法、古琴、养生医学。另可自选其它一至二种,皆延名师教授。

 

(2)体育:必习中国内外家拳术、剑术、射艺,选修瑜伽等,皆延名师教授。

 

(3)礼仪:居家常礼及社交礼仪之研习。

 

(4)习劳:除生活自理外,参与环境维护及农作养殖等劳动。

 

(六) 附设机构

 

1、读经教育研究及推广中心:成为国内及国际读经教育研究及推广重镇,以其理论建构及调研数据,提供教育界学者参考,带动世界教育改革思潮。

 

2、学者交流中心:或举办海内外学者讲座论坛,或提供国际学者游学交流。

 

3、文礼国际学校:定位为国际化的幼稚园与中小学,招收海内外认同读经教育的家庭的子弟,以读经方式必修中文、英文、梵文、古希腊文、拉丁文,选修各本国语文经典,以此语文能力兼及其他功课,作为世界性读经教育的示范学校。

 

4、经典译述中心:仿效晋唐翻译佛典之心量与气度,邀聘专家,择取西方与其他文明文史哲名著约二百部,采用集体(三至五人共商)翻译法,做出信雅达兼备之译本,为中华民族吸收东西方文化奠定永世之基础,并将中国文史哲名著亦以集体翻译法译成外文,使中华民族智慧广布于世界,贡献于世界。

 

5、培训研习中心:举办与读经教育相关之师资培训及各种研习活动。

 

6、经典会考中心:举办全球中外文经典会考,鼓舞读经风气。

 

7、艺术研究推广中心: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艺术。

 

8、生态与养生基地:保护并开发自然生态,以助教学、研究、休闲、观光及养生。

 

五、书院招生(正式学员与加勤学员)

 

(一)入学申请

 

1、本书院自2012年9月28日宣布成立起。每年1月1日至1月31日为提交春季学期入学申请表时间,每年7月1日至7月31日为提交秋季学期入学申请表时间,凡符合文礼书院申请资格并立志向学者皆可提交入学申请。申请表可在文礼书院官方网站进行下载。

 

填写入学申请表,同时提交个人陈述函、家长陈述函、学校推荐函各一份(毕业学校推荐函为必须提交资料,曾经就读学校推荐函为可选提交资料)并提交包本背诵录像视频文档;

 

2、入学申请表等文字资料请以电子档形式发送至书院招生处,包本背诵录像视频可拷贝至U盘或刻录成光碟快递寄送;

 

(二)入学资格审核

 

1、品行审核:

 

以个人陈述、家长陈述、学校推荐函、面谈等综合考察之。

 

2、学力(背诵)审核:

 

依正式学员和加勤学员背诵标准。要求每本经典皆需整本通背,连背,背诵时咬字清楚,语速以可辨字音为准。(连背之标准,以全本顺畅为佳,若有错误或停顿十秒以上,可提示,每五千字至多提示一次,每一万字再加一次为通过。如《老子》五千字,可提示一次,《论语》一万五千余字,可提示三次加一次,为四次,类推)

 

在书院授权之考核点或学堂考核,并录像存案;报名时向书院提供通背、连背的影音数据(不得剪辑、中断、拼接)。

 

(三)复试与录取

 

1、入学申请和录像审核合格者,书院予以复试通知书。请根据通知接受复试(邀请学生及家长前来书院面谈)。 

 

2、录取:以品行考核为优先,综合学力及面试之考核,通过后,分别录取为正式学员或加勤学员。书院予以录取通知书(并附报到须知、致新生函、文礼书院作息制度、文礼书院管理制度等),作为文礼书院学员入学报到之凭证。

 

3、每年春秋两季开学时间为四月十五日及十月十五日。

 

六、书院就学期间之测评及管理

 

本书院旨在培育人才,本“难进易出”原则,生活力求简朴严谨,功课尽量自立自学,如有生活或学业不适应者,随时可申请退学。书院学习期间不设专门考试,导师与助教定期检查学生周记与心得报告或学术论文,并定期由导师及助教团对学员之为人品格与求学态度进行综合评判,不合格者将予劝退。

 

七、书院基本资讯:

 

1、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竹里乡文礼书院

 

2、电话:+86 (0) 577-6762-7106 

 

3、网址:http://www.wenli.ac.cn/

 

4、电邮:public@wenli.ac.cn

 

附录:

 

积学书目略举如下:

 

【国学部分】:

 

【子】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论语》《孟子》《易经》《诗经》《书经》《礼记》《老子》《墨子》《庄子》《荀子》《尹文子》《公孙龙子》《韩非子》《管子》《孙子兵法》《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论衡》《抱朴子》《列子》《杂阿含经》《华严经》《法华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涅槃经》《摄大乘论》《大乘起信论》《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成唯识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六祖坛经》,《张子正蒙》(张载著),《通书》(周濂溪著),《二程遗书》(程颢、程颐著),《知言》(胡宏著),《近思录》(朱熹著,江永注),《朱子语类》(朱熹著),《朱子年谱》(王懋竑著),《陆象山全集》(陆象山著),《传习录》(王阳明著),《王龙溪全集》(王龙溪著),《盱坛直诠》(罗近溪著),《刘子全书》(刘嶯山著),《明儒学案》《宋元学案》(黄宗羲著),《日知录》《亭林文集》(顾炎武著),《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著),《王船山全集》(王夫之著),《颜氏学记》(戴望编),《东原集》(戴震著),《雕菰楼集》(焦循著),《文史通义》(章学诚著),《大同书》(康有为著),《国故论衡》(章炳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丑】历史及其它文献学书类:

 

《尚书》《逸周书》《竹书纪年》《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周礼》《考信录》(崔述著),《资治通鉴》(司马光著),《续资治通鉴》(毕沅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通志二十略》《二十四史》,《廿二史札记》(赵翼著),《圣武记》(魏源著),《国朝先正事略》(李元度著),《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著),《史通》(刘知几著),《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著)

 

【寅】文学书类:

 

《诗经》《楚辞》《文选》《乐府诗集》(郭茂倩编)魏晋六朝诗文、唐宋诗文、两宋词集、元明清戏曲

 

【卯】小学书及文法类书: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著),《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著),《说文释例》(王筠著),《经传释词》(王引之著),《古书疑义举例》(俞樾著),《文通》(马建忠著),《经籍纂诂》(阮元著)

 

【辰】随意涉览书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黄帝内经》,《伤寒论》(张仲景著),《金匮要略》(孙思邈著),《本草纲目》(李时珍),《世说新语》(刘义庆著),《水经注》(郦道元撰,戴震校),《文心雕龙》(刘勰撰),《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慧立撰),《徐霞客游记》(徐弘祖撰),《梦溪笔谈》(沈括撰),《困学纪闻》(王应麟撰,阎若璩注),《通艺录》(程瑶田撰),《癸巳类稿》(俞正燮撰),《东塾读书记》(陈沣撰),《庸盦笔记》(薛福成撰),《张太岳集》(张居正撰),《王心斋先生全书》(王艮),《朱舜水遗集》(朱之瑜),《李恕谷文集》(李塨),《鲒琦亭集》(全祖望撰),《潜研堂集》(钱大昕撰),《述学》(汪中撰),《洪北江集》(洪亮吉撰),《定盦文集》(龚自珍撰),《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撰),《苕溪渔隐丛话》(胡仔撰),《词苑丛谈》(徐钪撰),《语石》(叶昌炽撰),《书林清话》(叶德辉撰),《广艺舟双辑》(康有为撰),《剧说》(焦循撰),《宋元戏曲史》(王国维撰)

 

【西学部分】:(暂略)

 

【梵学和其他文明经典】部分(暂略)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