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继续讲好“八德”的故事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5-11-27 18:24:28
标签:
杨朝明

作者简介:杨朝明,男,西元1962年生,山东梁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任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山东省政协常委,第十四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出版《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八德诠解》等学术著作20余部。



杨朝明:继续讲好“八德”的故事

作者:杨朝明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原载人民政协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九月廿一日壬午

            耶稣2015年11月02日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论述中,特别强调修道立德的重要意义,指出“国无德不立,人无德不兴”。对于修身做人而言,中国传统的“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内涵十分丰富。国家无德难以兴旺,个人无德难以立身。看起来这只说国家和个人,实际却包含了由大而小、从整体到个体的许多方面,警醒任何集体和个人都不能无德、不可失德。

 

民间有句骂人的狠话,叫做“王八蛋”,据说是“忘八德”的讹传。中国自古重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八德”不齐就被人不齿。那么,什么是德?说起来,德很抽象。不过,《说文解字》说得很容易理解:“德,升也。”德有登高、攀登的意思。这就不复杂了,人有了德,便不再是俗人一个,就进步了,就与原来不一样了。在古籍中,德有时与得相通,有的注解说“德者,得也”。人生不迷茫,就能登,就能得,就具有了德。道与德可合成一个词,即道德,它们本来也有分别:道无言无形,却承载一切,只能用思维意识去感知它;德则用来昭示道,有德的人顺应道,按照自然、社会、人生的需要去做人做事。

 

早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就尚德,强调“有德于民”、“克明俊德”等等。《尚书》中说到了“九德”,那时,仁、义、圣、智、信、孝、慈等概念已被普遍使用,各种“德”都围绕这些概念铺陈阐发。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继续凝练提升,认识更加全面、系统、严谨。如管子较早提出了“四维”的概念。《管子·牧民》篇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战国时期,人们更为关注君臣、父子、兄弟、长幼、夫妇这些社会关系。如《郭店楚墓竹简》中有“六德”说,即圣、智、仁、义、忠、信。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的“四端”之说。无论“六德”还是“四端”,所论都是中国早期思想家探讨的中心话题。从“四维”、“六德”到“四端”、“五常”,虽然角度不同,却都为“八德”的出现做了充分准备。最晚从北宋真宗时期,人们已经将孝、悌、忠、信、礼、义、亷、耻连用。天禧年间的杨亿有《杨文公家训》,其中说:“童稚之学,不止记诵。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入之言为主。日记故事,不拘今古,必先以孝、悌、忠、信、礼、义、亷、耻等事,如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叔敖阴德、子路负米之类,只如俗说,便晓此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此后,将孝、悌、忠、信、礼、义、亷、耻并称连用的越来越多,有的称其为“八德”,有的称其为“八行”或者“八端”。

 

“八德”虽然有一定的并列关系,但也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孝、悌、忠、信为第一个层面,即正心诚意的内在修为;礼、义、廉、耻为第二个层面,是个人修为的外化,是修身的体现。二者紧密相连,是递进的关系。如果细致探究,在“八德”之中,孝与悌、忠与信、礼与义、廉与耻意义相邻相近,可分别组成一组概念,而且它们同样层层递进,有内在的关联。“八德”实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上世纪20年代,著名学者柳诒徵撰文指出:“今日社会国家的重要问题,不在信孔子不信孔子,而在成人不成人,凡彼败坏社会国家者,皆不成人者之所为也。苟欲一反其所为,而建设新社会新国家焉,则必须先使人人知所以为人,而讲明为人之道,莫孔子之教若矣。”他说的话虽然已经过去近百年,但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学教人修德做人,正如一位西方作家所说:“在孔子学说的影响下,伟大的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从孔子到今天,虽然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仍然是我们的立足点。

 

从“八德”的形成及其内在关联看,它融入了古代中国思想精英关于德性问题的全部思考。我们不宜动辄说“道德是束缚人的枷锁”,“圣人”可不是来教训人的,“八德”之中含天理、有人意,它是武装自己的盔甲,是防身护身的盾牌,是为政做人的底气。

 

不同历史时期会有重点不同的道德要求,有的时候,人们也思考在“旧道德”的基础上建构“新道德”,但万变不离其宗,“八德”所深深蕴涵的道德之魂不能离弃。近代以来,有人主张以“孝、悌、忠、信”为基础,吸收西方近代道德,建构中国道德,这仍然看到了“八德”的价值与意义。也有人特别强调时代的变化,试图在传统“八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孙中山、蔡元培等人就曾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新八德”,因为它调整了“孝”与“忠”,“家”与“国”的位置,以表示民族和国家高于家族的观念,被誉为中体西用、中西道德精华融合的“杰作”。

 

其实,现代国家至上观念与以人为本、重视家族并不矛盾,且不说中国的“邦国”观念本身就有发展变化,仅就传统的“教孝即教忠”思维方式,就足以告诫我们不宜将“家”与“国”对立。更何况道德的时代性受到道德本质的制约,不论何时,人与人相处的根本原则都不应改变,正因如此,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才成为历久弥新、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

 

进入新时期以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从全新的角度进行道德建设,提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我们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同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与当今人际关系相协调、与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新伦理、新道德。这是继承前人道德智慧,推陈出新发展道德,在修养方式和道德追求上,与传统“八德”血脉相连。修好“八德”,提升个人素养,就能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天进行道德建设,需要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相适应,需要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相一致。优秀传统文化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厚文化土壤,“八德”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沉淀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构成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成为历代中国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因此我们不能淡忘“八德”的历程,应该继续讲好“八德”的故事。


(作者系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