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 从《西湖清趣图》看宋朝城市的公共设施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5-12-01 19:37:52
标签:
吴钩

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重新发现宋朝》《中国的自由传统》《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等。



从《西湖清趣图》看宋朝城市的公共设施

作者:吴钩 

来源:腾讯大家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月十九日庚戌  

            耶稣2015年11月30日

 


【导读】 美国评论家李普曼说过:“最好的政府是管制最少的政府,这完全正确;但同样正确的是,最好的政府也是提供服务最多的政府。”

 


对于中国传统社会,今人有两种看起来严重对立的评价:一种认为,古代政府是全能政府,什么事情都管,权力没有边界;另一种则提出,古代政府是小政府,政府职能非常简单,除了收税与司法,几乎不提供任何公共服务。

 

以常理常情,便可判断这两种说法都有失偏颇。如果说中国古代政府什么都管,那管得过来吗?像后世的罗马尼亚那样设立“月经警察”了吗?或者像中世纪教会那样规定了“传教士体位”吗?显然没有嘛。反过来,如果说古代政府不提供任何公共服务,那居民又如何组织公共生活?特别是城市,消防、供水、环卫、交通、治安秩序、福利救济等公共服务,该由谁来提供?

 

在清末上海,疏浚河道、修筑公路、清洁街道、修建路灯等市政工程由一个叫做“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的民间自治机构负责。但这是晚清绅商势力崛起、而清代政府公共职能退化的缘故。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到宋代,却会发现,宋政府的公共职能是相当健全的,至少跟当时的社会需求是匹配的。

 

从《武林旧事》、《梦粱录》等南宋笔记,便可找到政府为满足临安市民生活之需而供应的各种公共服务:从城市的集中供水到发达的消防系统,从建设公共游乐设施到为贫困市民提供福利救济。只不过,文字的记载显得零散,而且未免有些枯燥。好在两年前,有一幅收藏于美国福瑞尔美术馆的《西湖清趣图》在国内公布了全图,让我们有机会一睹南宋杭州一部分市政设施的形象。

 

《西湖清趣图》的主图长达16米,从钱塘门绘起,逆时针绕西湖一圈,再回到钱塘门,环360度描绘了南宋西湖全景。有学者认为这是一幅堪比《清明上河图》的宋画,另一些学者则质疑此图为清人的伪作。我看过双方争论的文章,觉得质疑者的证据并不能说服我,《西湖清趣图》即使不是宋人所绘,也必有宋朝粉本供临摹,因为后世的画家如果单凭想象,是不可能将南宋西湖景观描绘得如此造车合辙的。

 

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看,《西湖清趣图》的笔法可谓拙劣,难及《清明上河图》之万一。但作为图像史料,《西湖清趣图》蕴藏着文献未记录的丰富信息,是不可多得的了解宋代杭州城市建筑与公共设施的历史图像。

 


消防队望火楼

 

让我们展开这幅《西湖清趣图》吧。在钱塘门外左边的高处,画家绘出一座高耸的塔状建筑物。这是杭州城的望火楼,城市消防设施之一。


南宋时,临安的街道每隔二百余步,即设一个消防站,叫“军巡铺”,每铺布置巡逻兵三至五人,“遇夜巡警地方盗贼烟火”。同时,宋政府又将杭州城内外划分成二十三个消防区,叫做“隅”,各隅分别配备消防官兵一百至数百员,叫“潜火兵”;每隅又建望火楼一座,日夜派人瞭望,一旦发现烟火立即拉响警报,驻守该隅的“潜火兵”马上出动灭火,不劳百姓动手。宋代的其他城市也配备有消防队,如建康、会稽、泉州、静江等州府,均有潜火队。《西湖清趣图》此处所绘,当是杭州“钱塘隅”的望火楼。

 

按宋朝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营造法式》,望火楼由砖石结构的台基、四根巨木柱与顶端的望亭三部分组成,台基高十尺,木柱高三十尺,望亭高约八尺,整座望火楼高达四十八尺左右,接近16米(按一宋尺约等于0.32米计算)。不过《西湖清趣图》中的钱塘隅望火楼,看起来并非由四根巨木构成,而是更牢固的砖砌结构。

 

一些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似乎并不知道宋代已经出现了专职、专业的消防队,而将1852年上海租界当局在虹口建立的“沈家湾义务消防队”视为中国第一支城市消防队。那么我们不妨来比较这相隔600年的两个消防机构,看看哪一个更为先进。

 

就硬件设施而言,13世纪的消防设备无疑不能跟19世纪的比。宋朝潜火队的常用设备是“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而沈家湾义务消防队则从国外购入了先进的蒸汽机移动水泵。另外,沈家湾消防队的瞭望台高达30多米,也远远高于宋代的望火楼。

 

但从消防制度的角度来看,高下之分可能要倒过来。沈家湾义务消防队,从其名字便可看出,这是一个业余性质的灭火组织,说白了,消防队员是不专业的乌合之众,直至1919之后,这支消防队才改为完全的雇佣制;而宋朝的潜火队乃是由专职、专业的消防官兵组成,潜火兵平日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

 

沈家湾消防队采用鸣钟的方式拉响火警,并用钟鸣次数来表示起火的地段。租界当局当辖区划成若干个防火警报区,当火警响起时,如果每隔10秒钟鸣一声,即表示第一区发生火灾;如果每隔10秒钟鸣两声,表示第二区发生火灾;如果每隔10秒钟鸣三声,表示第三区发生火灾。这个警报机制看起来很开脑洞。

 

但,且慢,来看看宋人的做法。南宋杭州的望火楼以敲锣为火警警报,同时以旗为号(夜晚改以灯为号),指明失火方位。宋政府先将杭州城内外划成几个防火警报区,并进行编码,比如,朝天门内的区域代码是三,朝天门外的区域代码是二,城外的区域代码是一,消防警报拉响后,潜火兵根据望火楼打出的旗帜(或灯笼)数目与方向,便可立即判断出失火的方位,争取第一时间出动救火。

 

——嘿,我真有点儿怀疑,上海租界的消防队是不是从宋朝的消防制度得到灵感。

 

集中供水系统

 

2015年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湖边发现一处南宋时的居民用水设施,考古现场发掘到一口方井,井口一侧的水渠横卧一根木管。考古所的专家称,“这是杭州古代的一种集中供水系统。”如果以一根输水管的出土就断言古代杭州出现了集中供水系统,未免有些轻率。不过,查文献记载,宋朝时候,宋政府确实在杭州城建成了集中供水网络。集中供水,放在1000年前,是相当了不起的市政工程了。

 

原来,杭州“本江海故地,惟附山乃有甘泉,其余井皆咸苦”,城内地下水不能饮用。唐时杭州刺史李泌开凿六井,引西湖之水,才解决了杭州居民的饮水问题。北宋熙宁年间,六井废坏,知州陈襄又招募了四名工程师,重修供水工程:在西湖建造六个水口,城内整修六口井池,“以竹为管”,引西湖水储于城内六井,供市民汲取饮用。但竹管极易堵塞,元祐年间,知杭州的苏轼又改用“瓦筒盛以石槽,底盖坚厚”,将竹管更换为瓦筒管道。

 

南宋时,杭州成为国都,“四方辐辏,百司庶府,千乘万骑,资于水者十倍昔时”;“百万之众,仰给此水,其所关系尤重”。因此,对六井供水系统的维修便成了历任府尹的重点市政工程。淳祐七年(1247),由于西湖六个水口一带,多被居民占为荷荡,于是淤泥堆积,水质浑浊,严重影响供水。临安政府用三万贯会子赎回被占用的荷荡,“锄掘菱荷”,“开掘深广,潴蓄湖中之水,以资京城日用之常”。又“用石砌结,疏作石窗,立为界限,澄滤湖水。舟船不得入,滓秽不得侵,使井口常洁,咸享甘泉”。

 

到咸淳六年(1270年),新任临安府尹潜说友再次大规模整修供水工程:一、疏浚西湖水口,“以澄其源”;二、扩建供水管道,“更作石筒,袤(纵长)二千七百尺(接近900米长),深广倍旧”;三、增修排水沟,“又别为沟,疏恶水,行于路之北”,供水管道与排水管道是分开的;四、修建井亭,“极宏敞,旁为神祠,置守者使无敢污漫”。

 

可以说,西湖六个水口对于南宋杭州的供水系统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政府要将水口围起来,立石窗过滤湖水,又禁止往水口扔杂物垃圾,禁止舟船驶入附近水域。这六个水口是什么样子的呢?《西湖清趣图》将它们都绘出来了,依次为涌金池水口、镊子井水口、相国井水口、杨家府水口、激赏库水口、小方井水口。


西湖六水口

为净化西湖水源,宋政府还在湖边建设水闸,用于截留山洪,澄清泥沙。杭州的暴雨季节,凤凰山的山洪挟泥沙而下,致使“泥滓侵浊西湖”,因此,临安府“特置堤岸于湖侧,引水直至澄水闸”,待泥沙沉淀下来之后,清水再排入西湖;“又有南闸者,亦分方家峪之水,故置闸焉”。这个“澄水闸”,也可以在《西湖清趣图》中找到:

 


澄水闸



公共游乐设施

 

如果套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理论,城市供水系统显然是满足市民生理需求的市政工程,消防系统是满足市民安全需求的市政工程。那么宋政府还会提供旨在满足市民更高层次之需求的公共设施吗?

 

答案是,有的。

 

宋时杭州人喜游乐,而西湖又是游玩的好去处。《梦粱录》载,西湖边尽是皇家园林、寺院园林,“钱塘玉壶、丰豫渔庄、清波聚景、长桥庆乐、大佛、雷峰塔下小湖斋宫、甘园、南山、南屏,皆台榭亭阁,花木奇石,影映湖山,兼之贵宅宦舍,列亭馆于木堤;梵刹琳宫,布殿阁于湖山,周围胜景,言之难尽”。这些园林都对游客开放,跟今天的公园差不多。实际上整个西湖便是一个巨型的公共园林,“湖山游人,至暮不绝,大抵杭州胜景,全在西湖,他郡无此,更兼仲春景色明媚,花事方殷,正是公子王孙,五陵年少,赏心乐事之时,讵宜虚度?至如贫者,亦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

 

为方便杭州市民出游,宋政府在西湖建造堤坝、桥梁、码头。宋人称码头为“上船亭”, 《梦粱录》、《武林旧事》提到的上船亭便有钱塘门外上船亭、涌金门外上船亭、杨郡王府上船亭、惠明院上船亭、贾府上船亭,等等。《西湖清趣图》也画了很多处上船亭,下图是钱塘门外的一处上船亭:

 


钱塘门外一处上船亭


此处上船亭旁边,停泊着几条南宋西湖特有的游船。按《梦粱录》的记述,西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数百舫。有一千料者,约长二十余丈,可容百人。五百料者,约长十余丈,亦可容三五十人。亦有二三百料者,亦长数丈,可容三二十人。皆精巧创造,雕栏画,行如平地。……若四时游玩,大小船只,雇价无虚日。遇大雪亦有富家玩雪船”。总之,游客要租船游湖,非常便利。

 

宋代西湖最著名的长堤,当为“苏公堤”,为苏轼任杭州太守时所筑。其时西湖为葑田所占,“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因此,苏轼在整治西湖之后,又利用葑田的泥土、葑草修建长堤,“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图画,杭人名之苏公堤”。我们展开《西湖清趣图》,便可以看到以六桥相接的苏堤了,堤上不但种了芙蓉、杨柳,还建有上船亭、凉亭。显然,凉亭是修建来供游客憩息的。如果你看得够仔细,还会发现那芙蓉树下与杨柳树下,都围着一圈栏杆,这是为了防止游客攀折树木吧?

 



苏堤


看图像的魅力就在于,只要你观察细致,总是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在《西湖清趣图》的孤山路尽头,我也找到了一处极不起眼的公共设施:宋政府在路边安置了几张长椅、长桌。有游客正在长椅上休息。从这个文献似乎未有记录的图像细节,我觉得可以体会到宋代杭州市政建设的贴心:你如果游玩累了,可以找张椅子坐下来,歇一口气,吃些小点心,再随意看看身边的湖光山色,多惬意啊,不知不觉便忘掉了疲惫。



西湖边的公共长椅


余话

 

宋朝城市的公共设施,当然不是只有《西湖清趣图》所表现的几种,还有其他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公共工程。比如地下排水系统,到过杭州的马可•波罗曾记录说,“通行全城之大道,两旁铺有砖石,各宽十步,中道则铺细沙,下有阴沟宣泄雨水,流于诸渠中,所以中道永远干燥。在此大道之上,常见长车往来,车有棚垫,足容六人。游城之男女日租此车以供游乐之用,是以时时见车无数,载诸城民行于中道,驰向园囿。”可知杭州城建有发达的地下排水系统。再据《梦粱录》,宋政府还会定期派人疏通这些地下暗沟:“遇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雇淘渠人沿门通渠;道路污泥,差雇船只搬载乡落空闲处。”

 

再如福利机构,《梦粱录》记载说,杭州戒子桥西设有“施药局”,对前来诊视的患者,以低于市价三分之一的价钱“给药医治”;施药局旁边又有“慈幼局”,“如陋巷贫穷之家,或男女幼而失母,或无力抚养,抛弃于街坊,官收归局养之,月给钱米绢布,使其饱暖,养育成人,听其自便生理,官无所拘”;又有“养济院”,凡“老疾孤寡,或贫乏不能自存及丐者等人”,政府“籍家姓名,每名官给钱米赡之”。

 

这些见于南宋杭州城的公共设施,《西湖清趣图》似乎都没有描绘出来。当然也有可能是,作者其实已绘于画面,却因为没有文字标注,我们未能将它们从一大堆寻常的建筑物中找寻出来。甚是遗憾。

 

美国评论家李普曼说过:“最好的政府是管制最少的政府,这完全正确;但同样正确的是,最好的政府也是提供服务最多的政府。”这个“最好的政府”,恐怕只能存在于想象中。宋朝政府当然谈不上是“最好的政府”,不过,跟其他王朝相比,宋政府大概可以称得上是“提供服务最多的政府”吧。

 


 责任编辑: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