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庆先生与阳明精舍(米湾)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10-03-17 08:00:00
标签:
王瑞昌

作者简介:王瑞昌,字乃徵,号米湾,西元一九六四年生,河南鲁阳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长期主讲儒学经典及中国哲学于高校及民间公益文化机构。曾访学北美、台湾,研习人文,传播儒学及中国文化。著有《陈确评传》《追望儒风》等。

 

在儒教文明之学术与教育传统中,除官学传统外,尚有一私学传统。两传统之不同在于,官学由政府控制,与国家行政取士制度相辅而行,旨在培养官吏;入学者以其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不必以修己弘道济世安民为矢志也。官学自有其自身价值与必要性,然因其与禄利结合紧密,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系为人之学而非为己之学,故不能担当弘扬大道传承真学之任务。私学乃大儒为讲学弘道所创,不受科条律令牵制,不受功名利禄左右,学者受老师大儒人格学问之感召,负笈来学,只求明道,不作他想。学者于此鸢飞鱼跃,云卷云舒,真几呈露,天机活泼。一真一俗,迥然不同也。先秦之庠序,汉代以降之太学国子学,戊戌维新以来官方借鉴西方教育体制所经营之大学,皆官学传统也。

私学传统启自孔子杏坛设教。其后两千余年,或盛或衰,或隐或显,其统绪绳绳不断,儒家之道统学脉赖以传承光大。宋明之世,大儒辈出,书院蔚起,天下翕然从风,儒道大畅。此其最盛之时也。沿流至于满清,思想钳制亟严,文狱频兴,私人自由讲学之风寖息,所存者大底“尽入我彀中”之利禄官学而已。此时书院之名或存,然多与科举利禄纠结一起,名存实亡,不足以担当承续弘扬道统之任也。清末康长素之长兴讲学、民国章太炎之苏州讲学,以经学为主;抗战中马一浮先生之复性书院讲学、梁漱溟先生之勉仁书院讲学,以宋学为主。此四子者,讲学皆承明道济世安民之精神,洵有再兴宋明私人讲学遗风之象。惜或迫于时局或困于资财等客观原因,皆未得久行其道。鼎革之后,形势急转,秦火大煽,大儒贤士或奔窜海外,或伏处岩穴,或受迫害而缄口,或就杀戮以蹈义。数十年间,天地闭,贤人隐,浊浪滔天,斯文土苴,私学统绪至此灭无迹矣! 

改革开放之后,虽钳制未除,然文网稍疏,大学之中风气渐开,一时颇有些微自由空气。不意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制度行世以来,举国骚动,斯文尽扫。全国沦商海,校园成商店。学校衙门化之弊未得缓解,而学术商业化又席卷而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未有如此时之甚者。贤者之忧,雪上加霜矣。

复次,随现代性在中国社会浸渍日深,韦伯所谓“理性化铁笼”已在中国社会铸成。号称体现自由精神之现代大学与研究机构亦在此铁笼笼罩中。教学内容世俗化、功利化、浅薄化与夫学术活动计量化、科条化、快餐化,日深一日,不知伊于胡底也。在此氛围中,即一般之人文学术已不能保其真精神,又岂可指望穷究良知本心天道性命之儒学能得其传承光大乎?

凡此种种斯文扫地之恶况,蒋先生皆亲身经历之:八十年初在大学写《回到马克思》,遭受历时一年之“批评教育”;后因写《中国大陆复兴儒学的现实意义及其面对的问题》一文,备受学界权势者之长期打压;在商业气氛最浓之深圳从事公羊学研究,饱受“满耳发财声”之干扰;在官学体制内任教,常受办班创收及学术科条化之拘迫。

面对如此情景,蒋先生守死善道,不更其守。职称不申评,课题不填报,办班不参与,股市不涉足,确乎“儒行”中人也。虽然此可成就大丈夫之人格,然欲于此境中弘扬大道,讲明正学,甚不利也。于是乃发心于官学之外另辟私学,以承孔子以来民间自由讲学之传统。蒋先生所构建之阳明精舍,即为了此宏愿也。

八十年代在重庆西政任教时,蒋先生即感由于受意识形态控制与科层制束缚,现代大学不能承传讲习儒家天道性命之学,遂思效法先儒办书院以保存儒家道统学脉,然无机缘也。移居深圳后之一九九二年,结识深圳某集团公司董事长,其人表示愿出资在广东惠州办“东亚儒学院”。岂料此人并无诚意,蒋先生劳顿年余,最终搁浅。一九九五年蒋先生复与日本“将来时代国际财团”联系,望其能出资在贵州龙场兴办“国际阳明书院”,请冈田武彦先生出任名誉院长,后因国家政策不准外国人在国内办文教事业而不果。一九九六与香港“法住文化书院”院长霍韬晦先生言及此事,霍先生又有意出资在龙场接办“国际阳明书院”,且已与县政府签订具体投资合同,然又因政府官僚作风长期拖延而作罢。此数次挫折耗去蒋先生数年时间与大量精力,遂对企业、政府、外资办儒家文化事业不抱任何希望,乃发愿以一介书生之力独自兴办书院。

一九九六年,蒋先生于贵州阳明先生悟道之龙场购得百余亩荒地,拟建书院。土地已备,经费何来?蒋先生一读书人,终日惟事书册,不事生产,艰于资财。于是四处奔走,多方化缘,筹募营建书院费用。蒋先生之人格精神、才华学识素为同学朋友亲戚故旧所熟知,其宏愿悲怀亦素为彼等所敬重,故多得其助焉。

蒋先生之筹资活动,其性质纯为私人馈赠,捐者不附加任何条件,无丝毫回报可得。在此商风席卷、人心不古而儒门淡泊之时代,无论施者抑或受者,非有过人之精神、惊人之意志其何以行之!然蒋先生因儒缘竟能行之!虽甚艰难,尚可推进也。或有委屈,为图远大,可不计也。蒋先生尝言:“孔子为行道干七十二君而不遇,余始干几人不遇,与孔子相较如何哉?余之遇多矣!”又言:“吾何人,可受世之助耶?助者非助我也,助孔子、助阳明、助儒家、助中国文化也,吾为孔子长揖谢诸友也。”自一九九六年始,六七年间,募得一块砖钱,墙上即加一块砖;募得一条梁钱,房上即上一条梁。款项支绌,且筹谋;善缘既来,即赶工。点点滴滴,断断续续,至二零零零年主体建筑“奉元楼”终巍然耸立于清山绿水之间,书院复起矣!

因书院规模不大,取足读书讲学即可,故名精舍。以毗邻阳明证道之地,故名阳明精舍。东汉即有儒师自命山中读书讲经之舍为精舍,蒋先生取“精舍”一名,其渊源亦甚深远也。

精舍依山而建,面积十亩有奇。由桂竹园、性天园、乐道园、俟圣园、仰山园、默园等组成。诸园天然起伏,错落有致。精舍脚下有水域一片名鉴性湖,净如明镜,常有白鹭翻飞其上,观之忘机也。

精舍各门户及诸楹柱皆悬有楹联,书法皆出诸名家,撰写则出诸蒋先生。联语属辞既工,理趣亦富,乃文情哲思融为一体之艺术精品,玩之其味无穷。兹录数联如下:

奉元楼之复夏堂前之联曰:

五经藏理窟,立人文万世根基,常道常繙承道统;六艺蓄义海,开性教九州学脉,恒心恒现继心传。

乐道园之勉仁堂门联曰:天心月满时,有孔颜之乐;檐下雨疏处,正尧舜所思。 

俟圣园之明夷堂柱联曰:道自白云深处起,文不在兹乎;学从绿野满时来,质之将复矣。 

桂竹园之水云轩柱联曰:

山月出时,清箫一曲乾坤静;松风过后,浊酒半杯天地宽。 

精舍既成,蒋先生即急欲自体制中脱身,遂于二零零一年底自深圳行政学院提前退休,时年四十八也。

阳明精舍建成以来,四方道友前来问学讲道、感受书院精神者无间断。零四年夏甲申龙场会讲(即媒体所称“中国保守主义峰会”)及零六年夏丙戌龙场会讲,乃精舍建成以来举行之规模较大之会讲也。蒋先生尝言“学在民间,道在山林”。精舍实鼎革五十年来中国第一间真正之儒家民间书院与斯文托命之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