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铁骑 】读“睽”卦随感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5-12-08 11:31:29
标签:
孙铁骑

作者简介:孙铁骑,男,西历 一九七三年生,辽宁铁岭人。2006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2012——2014年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教于白城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版专著:《内道外儒:鞠曦思想述要》《生活儒学与宋明理学比较研究》。在《哲学动态》《江汉论坛》《甘肃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读“睽”卦随感

作者:孙铁骑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月廿六日丁巳

             耶稣2015年12月7日

 

  


世间万事万物,以至社会人群,皆有同有异,同则相合,异则有争,故以理性之分辨精神,自然会党同而伐异。而真儒之道,先求自我生命之圆满,外物与他人之乖异,不足以动吾心之志诚,其适可以成就吾儒修身之助缘,如孟子“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之类者也。以吾儒圆满之心性观此世间万象,戡破世象人情之乖离,而得与他人生命及万物之感通也,于此睽隔乖离之中而见生生之大本同一也。故“睽”卦,示人以如何于万物之睽隔乖异中得其所同,以求亨通之道也。

 

无论万事万物,还是社会人群,之所以会有乖异,根本原因不离二种:一为异类相斥,因性质、本质对立而相乖离。故卦以火、泽象之,《彖》言“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为同类相厌,性质相同而缺少互动更生之力量,故卦以二女象之,《彖》言“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那么又当如何应对如此睽隔乖离之境遇呢?有道君子当晓性命之情,不以外境易其心,如范仲淹所言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内道修身,外儒济世,内有生命圆满之喜悦,外有视明耳聪之智慧(“说而丽乎明”);和顺于天道,知事有不可为,功有不能成者,故视此睽隔乖异者本不必同于我,如孔子之“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不强求于外在(“柔进而上行”);刚健有为却行以中道,不为过与不及之事(“得中而应乎刚”)。如此不但于此睽隔乖离之中足以自保,且可以济物利人,其要在顺势而行,可小事而不是大作。故卦辞言“小事吉”,而《彖》释之以“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


此为中国哲学之大智慧,不在对立之两极中思维,于不利中见有利,于睽隔中见其贯通,于乖异中见其所同,圆融无碍,兼容并蓄,与时偕行,适机而动,无可无不可,潇洒自在又兼善天下,勇于担当又心无所累,实乃生命之极高境地。故《彖》言“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并赞曰:“睽之时用大矣哉!”


就现实人生而言,无人不希望他人与己同气相求,志同道合,但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事与愿违乃人生常态,故知性命之情者泰然处之,去者勿追,失者勿悔,即然有得必有失,则有失亦必有得,此失则彼得,此去则彼来。故初爻言“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而对与己睽隔乖离之人亦不必视之如寇仇,天生万物,除“自作孽,不可活”之辈,皆有其存在之合法性,故可以宽容之心待之。虽与己睽隔乖离,亦不必树之为敌,以招无谓之祸患。故初爻又言“见恶人无咎”,释之以“见恶人,以辟咎也”。


虽不必与异己者为敌,亦不必顾意讨好于人,更不可舍己从人,丧失自我。故于睽隔乖离之中保有自我之根本,心有所主,正己厚德,修炼自我,圆满生命,方为大道,可保生命无尤。故二爻言“遇主于巷,无咎”,释以“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如果舍己从人,丧失自我,处不当位,则受人所制,若有所得,也是虚妄,其丑可知。人生意义何在?不过为一小人而已。故三爻言“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释之以“见舆曳,位不当也”。只有刚健有为,发奋刚毅,不为世态所变,才能事有成,行有终。故又言“无初有终”,释以“无初有终,遇刚也”。


孟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于事态变幻,睽隔乖戾之中,只有修己有道之君子,才能不易其志,独守节操,成一自主独立之真人。故四爻言“睽孤,遇元夫”。只有如此穷不丧志,独立无惧之人,才可能心正意诚,感通人我,行其志意。故言“交孚,厉无咎”,释以“交孚无咎,志行也”。


如此不失真我,独立自主,修己厚德,诚意感通之人,才会行而无悔,有可能突破睽隔,与人同志相亲、相附。故五爻言“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释以“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但破此睽隔,消此乖异,非一朝一夕之事,虽圣人君子,初必孤立无援,只能独立自守,贞正以待。故上爻言“睽孤”。有可能还要承受千般误解,万种污蔑,甚有种种虚妄加身,此为人事常见之黑暗面。故上爻喻此理以“见豕负塗,载鬼一车”。而日久真理自明,真假自辨,异见自除,由睽隔而至相通,由乖异而至统一。故上爻喻此理以“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最终必得众所归一,群疑尽亡,而获大吉。故上爻喻以“往遇雨则吉”,释以“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睽”卦上离下兑,上火下泽,火炎上,泽润下,睽隔之象也。君子观此上火下泽之象而思万物与人群之相异相离,其中亦有相同相合之道,生命如何于此同异之变中自处,实乃人生一大问题。故《象》言“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责任编辑: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