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首映国际国内同步发行
作者:刘玮 万汶柳
来源:《齐鲁晚报》(2015年12月10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月廿九日庚申
耶稣2015年12月10日
核心提示:创新性传播该片将采用国际版与国内版分别制作的传播方式,即90分钟中英合拍《孔子》国际版和即将开拍的长篇6集的《孔子》国内版,这是国内首次尝试纪录片国际版先行制作播出的形式,在发行上也是先国际后国内。
影片中的孔子演员
摄制组运用航拍记录孔子祭祀
齐鲁晚报讯(记者刘玮 实习生 万汶柳 )中英合拍的大型纪录片《孔子》国际版首映礼7日晚在广州大剧院隆重举行,并成为20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开场影片,300多名中外艺术家和媒体记者现场观看,给予影片高度评价。
中英合拍 客观呈现
《孔子》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大众报业集团联合英国雄狮公司摄制,并得到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孔子基金会、济宁市、曲阜市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影片片长90分钟,之前于10月21日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曾在伦敦召开了全球上线的新闻发布会。该片是迄今为止首部以孔子为题材拍摄的纪录片,比较客观地呈现了“至圣先师”孔子的生命历程、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其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包含了第一部孔子的传记《孔子世家》,其中对孔子推崇备至:“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世事推移,距今2500多年的孔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他的儒家学说对当代人有哪些启示?延续80多代、拥有200多万人、遍布世界各地的孔氏家族,又续写着哪些充满魅力的故事?这些都在《孔子》纪录片中一一揭示。
影片按“孔子其人”、“传奇”、“哲学”、“至圣先师”、“传承”、“当今”等单元结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用非常质朴的影像语言娓娓道来,对孔子这位早为世界认可的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进行了生动而鲜活的国际化影像呈现。据了解,纪录片《孔子》启动于2013年9月,经过选题立项、学术研讨、成立剧组、前采考察、文本创作等艰苦工作,于2014年9月28日曲阜孔子诞辰2565年公祭大典仪式上正式开机。
影片中孔子出行授课
摄制组召开座谈会
碰撞与交融
据影片总导演闫东介绍,在两年多的调研采访和拍摄制作中,《孔子》摄制组足迹遍及美国、英国以及中国的山东、北京、河北、四川、广东、湖南、湖北、贵州、新疆等地;探访孔子出生地尼山,了解孔子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追随考古人员勘察鲁国故城遗址,深入汉代古墓,寻找孔子和老子相遇的故事;与多位国际知名的儒学研究者对话,采访了数十位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孔子后裔代表;赴北京四海孔子学校、山东曲阜北东野村、湖北荆门郭店竹简发掘地等处,掌握了许多一手资料。为了艺术再现孔子家族众生相、孔子周游列国、孔子收徒授课、司马迁写作《孔子世家》等历史场景,摄制组还在涿州影视基地进行了十余天的拍摄,使得片中的孔子栩栩如生,令人景仰。
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孔子思想中的许多基本观念,在世界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拍摄《孔子》的中英创作团队秉持孔子“和而不同”的理念,在不断的交流、切磋、磨合中圆满完成了影片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这是一次艰难的挑战,也是一次有益的合作,历时两年的创作过程,充满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电视从业者的水平、智慧、品质和专业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纪录片《孔子》正是“和而不同”思想的真实写照。
英国摄影师在《孔子》拍摄中
央视副总编辑李挺在英国《孔子》发布会上致辞
中外专家出席《孔子》首映礼
创新性传播
该片将采用国际版与国内版分别制作的传播方式,即90分钟中英合拍《孔子》国际版和即将开拍的长篇6集的《孔子》国内版,这是国内首次尝试纪录片国际版先行制作播出的形式,在发行上也是先国际后国内。影片目前已经预售的国家有法国、美国、英国、韩国等,并有日本、马来西亚、德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印尼、新加坡、捷克、奥地利等国家表达了购买意向。据悉,《孔子》纪录片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同步发行,此次国内首映后,近期将安排在央视及全国院线上映。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各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西方观众希望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作为中英电视文化合作的一颗硕果,纪录片《孔子》让人们看到中外电视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广阔前景。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表示,作为国家的电视制作播出平台,中央电视台愿以拍摄纪录片《孔子》作为一个良好的开端,进一步加大与海内外媒体和影视制作公司的合作力度,在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发行等方面进行更广泛的合作,为加强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