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愫】满清,《弟子规》与当今传统复兴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5-12-20 14:28:53
标签:



满清,《弟子规》与当今传统复兴

作者:蒋愫(废痴)

来源:“三民儒家”新浪博客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二月初六日丁丑

            耶稣2014年1月6日

 

   

 

当今传统渐有复兴之势,以《弟子规》做童蒙教材者日众,但也常闻其为满清维护砖制之文。若此说出自反传统者之口,很自然,不足舆论。然亦有很多尊崇儒家者斥其为伪儒之作。这两天在一微博上又有所见,比如:

 

@吴钩:弟子规是混杂的产物,里面既有论语的影子,但更多的是满清意识形态的反映。从它成书的时代为满清康熙年间,就可以判定它决不可能是儒家的东西。因为其时儒家已死。//@文胜质:仔细对照弟子规与经典,可以发现有些经典的精神被扭曲。

 

@李竞恒-花雕酒:《弟子规》是征服王朝政治结构中的必然产物,整个文本唯一宣扬的内容便是奴隶道德——畏首畏尾地服从。有趣的是,作者李毓秀正好是生活在顺治、康熙、雍正时代的满清秀才,而这一时期清廷最重要的事业之一,便是打压晚明时期延续的士风、骨气、独立精神,这是有背景的。(和竞恒君有一颇长对话,附录于后)

 

有关《弟子规》我也请教了@楚狂儿-。楚君说: 《弟子规》纯是从论语弟子一章讲述而来。是最正统的儒家基本功。怎么能说是奴才教育?反是说出这四个字的,都不能说是喜欢儒家。楚君从小背诵四书,目前正在大学读实用之经济专业,与文化研究无关,所以其所受儒家之教非常接近传统时代之人,而非现代研究儒家者。楚君有多奴化,可以参见其最近在微博@三民儒家发表之《民宪新年献词》。

 

由此我有些感想,写出来与诸君交流。

 

我读《弟子规》,感觉很惭愧,幼时未受其教化,如今两鬓微斑,以人生经历对照其所教之做人做事原则,缺失实在太多。我很愚钝,恳请以为《弟子规》乃奴化教育者,逐条分析,若按其行事,如何便是奴才。或许,因为无比如民为贵君为轻,诛独夫非弒君之类的儒家内容。问题在于,这样非常政治性的内容是否可以用于儿童教育,儿童是否能理解。印象当中,我个人经历的官方儿童教育其实一点都不奴化,而是充斥着斗争观念,我们的社会现在如何呢。《弟子规》所宣扬者,确实以孝顺为本,而无现代所谓权力平等自由独立之类观念,而这些观念现在已是普世接受之政治正确,反儒者以此反儒自不必言,而一些尊儒者有意无意在以这些“正确”来重构儒家。这实际也是西化的思维方式,因为权力平等自由独立根本就不是儒家构建其伦理的概念。

 

外部观察,儒家确实就是权威与顺从,但切不可以权利的角度来理解儒家之权威与顺从。儒家伦理非以平等之权利为核心,而是以义务,而义务亦非平等之义务。地位越高,权威越高,因为责任越重。地位低者,必顺从地位高者,但所顺从之核心在顺从自己应尽之义务,绝不是老爸叫干啥就得干啥。所以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弟子规》中此点同样有表达:亲有过,谏使更。因为每个人位置在人际关系中都不一样,其遵从义务之行也不一样,绝不可简单理解成,老子不履行义务,儿子也不履行。所以《弟子规》又说: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 挞无怨。仔细阅读弟子规,实在找不到一条不符合儒家之真精神,其教化者乃社会生活之日常伦理,只不过未涉及政治领域而已。而政治层面之理同,所以孔子说:殷有三仁,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绝非那么简单,每个人皆诛独夫非弒君。

 

也许我所说之理尊儒者都明白,他们反《弟子规》并非因为研读了其内容而不满,而是因为对满清有一个总体的判断,而其或有一种整体论的思维方式。简言之,即文化体系和政治体系乃至经济体系之运行有一致性。以为文化体系只是现实社会生活之被动反映,或认为社会生活乃某种文化体系之现实展开。比如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奴隶社会,经历中世纪,而仍然为现代工业化民主化之西方社会主流信仰。赞赏基督教者以现代西方之民主与经济繁荣来赞赏,批基督教者又以所谓中世纪之黑暗来批判。同样的思维方式体现于中国之反传统者,因为中国未有西方之工业化和民主,而归罪于儒家,爱儒家者面对现代之不发达便认为儒家的真精神被扭曲乃至堙没。诸如此类。这种思维方式又常常将文化系统等同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可以定义为维护现实政治统治之思想系统。以整体论之思维方式,则弟子规既然为满清颁布,则必然是为维护其统治之奴化思想。

 

若思维方式能从整体论中解放出来,就会认识到政治团体和文化团体,乃至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有其独立运行机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互动,而非简单的反映或决定。当然,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张力的过程,而非静止的状态。若满清政权与儒家乃相互独立之系统,则《弟子规》之颁布可以理解为满清对儒家在社会层面之妥协,其至少在社会层面接受儒家之运行规则。在国家(state)层面无疑也会尝试以儒家伦理为其背书。比如,雍正发行其《大义迷觉录》,宣称:惟有德者可以为天下君,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这绝对符合儒家华夷之辨,不以种族为标准。但雍正一死,乾隆赶紧吧此书收回来了,因为满清以杀戮剃发易服立国之史实,实在是不符合儒家之德。所以满清统治之根本在暴力,而非如宋明皇室孤悬于上,而为天下遵从。中国一千之社会演变,在儒家文化之下,抽象而言,国家(state)体制或更会往类似君主立宪方向发展。正因为满清之合法性先天不足,纔最终走向共和制。满清乃野蛮民族征服中原,所谓野蛮,非道德评判,而是其并无自己成熟之价值体系,所以其不可避免会被同化,满清被推翻之时,满族人几乎已汉化,能说满语者都极少,若非后来实行苏俄民族制,除了几个慕容复,绝大多数满族人必已泯然相忘于汉族之中。辛亥革命乃至后来之国民革命只是国家层面之事,而并未有意改变社会层面之自发秩序,此秩序无疑符合《弟子规》之教。

 

若能理解现代中国之鸡犬社会,也可以帮助理解满清。鸡犬集团非如满族乃野蛮民族,其非常文明,依托现代之物质技术,且有完整之价值体系,所以纔会毁孔庙灭宗族。其不可能被儒家文明同化。而满清乃野蛮民族,所以暴力之中,不得不重开科举,宣誓以孝治天下,由此踏上同化之路,虽然此路很漫长很曲折。

 

按严格定义,我们现在所处已是后鸡犬社会,有不可避免的多元化趋势,传统之复兴亦属于此趋势之一。思想可以激烈交锋,对民间之自发实践则当有温情与敬意,而不当有自许精英之完美主义心态。我们只能对某物有决绝之立场。另外,去年孔子像在坝子上立了几天,又被移走了,绝对聪明人,知儒家绝不可能被利用。而现在有不少自称儒者,以为更化机会已到,还是那话,非愚即伪。

 

 

附录:与@李竞恒-花雕酒之对话

 

李竞恒-花雕酒: 《弟子规》不是儒家的文本,捧《弟子规》的人,是自我介绍身份了。

 

废痴二世: 请教,若《弟子规》非儒家,是何家?害在何处?

 

李竞恒-花雕酒: 征服王朝奴化政策下的家奴教科书,我也不知道该归入哪家。但我很清楚,《弟子规》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物,反正一定不能像晚明士人那样有骨气,有自由,有独立精神。

 

废痴二世:请教竞恒兄,为推翻满清而革命者,多文人志士,他们幼时有没有读过弟子规?


李竞恒-花雕酒:我想在清朝受过教育的人,应该都接触过《弟子规》。正如我们从小都接受过“思想品德课”。不过成年后的思想,与小时候的《思想品德教材》已经没关系了。


废痴二世:按兄的意思,洗脑一点用都没有啰,一成年,铭印就会自然消失?

 

李竞恒-花雕酒:关键是看社会背景,你看很多文革的回忆录,那些从小接受红朝教育的人,即使是在文革中反思,思路的框架基本还是马克思。就算是牛逼的杨小凯,也只是提出要走“巴黎公社”的模式。可见,从小给定的教育思路,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晚清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废痴二世:哈哈,换个角度吧。姑且以弟子规为满清奴才教育,那请问,读了弟子规之后,是否可以继续读四书, 四书是奴才教育吗?

 

李竞恒-花雕酒:其实你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比如你我从小都是读《思想品德教育》课本长大的,但并不妨碍我们成年后研读《四书》。但是如果你我生长在北韩,可能就算要反对金将军,从小接受的教育则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最多只能走到回到“青年马克思”那里。

 

废痴二世:四书在满清并非成年人要寻找而后阅读的书啊,而是少年开始即必读之书。就算弟子规是奴才之书,而又让人从小读不做奴才的四书,满清皇帝是不是太笨了啊,这奴才培育策略是不是很失败啊。

 

李竞恒-花雕酒:《四书》本身没问题,大背景在于满清时期,连整个理学都全部被阉割了。对经书的解释权,也全被满洲大君攫取。经筵在明代是士人规训皇帝的地方,在满清则成为皇帝(君师合一)教训奴臣的活动。在这一大背景下,有良知的士人,反而是借反理学(四书体系)来间接批评满清,如戴震、俞正燮。

 

废痴二世:兄所说和我们讨论的不是一回事。我们在讨论基础教育,一个人从小背诵弟子规四书是否会成为奴才。或者,兄的意思是,四书一定要有解释,如果一个人只读四书原文,而无解释,就会被塑造成奴才?

 

李竞恒-花雕酒:读《弟子规》确实未必会成为奴才,正如让孩子读《思想品德教育》,长大后也未必会成为脑残一样。尽管奴书未必一定会养成奴性,但废痴兄也不会让自己的小孩从小读奴书啊。实际上,《弟子规》是满清奴化的产物,与读《弟子规》未必会成奴性,这是两个问题。

 

废痴二世:在下愚钝。能否请竞恒兄写篇文章,具体分析下弟子规中哪些条款是让人做奴才。

 

李竞恒-花雕酒:《弟子规》并不是直接要求你做奴才,正如修《四库》也不是说直接要把汉族士人全部奴化。《弟子规》这种蒙学文本,是对小孩发蒙教育。我们知道,晚明年轻生员个性突出,有独立精神。但《弟子规》成书的时期,正好就在满清极力消除此种遗习之时,其内容皆以顺从为本,处处与晚明相反。

 

废痴二世:竞恒兄似略有退让,认为弟子规顺从为本,而非奴化了,哈哈。其实又回到我刚才提出的问题,推翻满清者多文人志士,他们皆受弟子规之顺从教育,其革命精神又从何而来呢?或者,如已言,满清的奴化教育实在是很失败啊。


李竞恒-花雕酒:在清初的政治语境中,以顺从为本的“教化”即为奴化啊。至于晚清之反清志士,他们的精神实际上需要从整个晚清大背景来看。整个晚清大背景中,汉族士人在某种程度在恢复和重建晚明的自由传统。此一过程非常复杂,可以追溯到曾文正时代,同时还有西学的引进等。

 

废痴二世:看来是要跑题了,比如,竞恒兄一再强调晚明之自由传统,那么自由之理念在晚明之前呢?

 

李竞恒-花雕酒:一、先秦古儒之传统,极其重视士人之独立精神与人格完整,所谓从道不从君,即不以服从君命为美德之圭臬,而独以道之所在为准绳。二、秦汉以来,秦制混入儒学,有霸王道杂用,而儒表法里之制,独立精神受到损害,但颇有起伏。如宋士高涨,而蒙元低落。三、晚明虽远不及天水,但仍保有士风。

 

废痴二世:按兄所言,儒家精神一以贯之,但其发扬又取决于历史条件。可以这么理解吗?

 

李竞恒-花雕酒:既取决于历史条件,也取决于当时士人的条件。

 

废痴二世:兄所说的士人条件如何理解呢,是指士人的秉性之类?同样都读四书,宋明士气天生高扬?而蒙元满清士气天生低落?

 

李竞恒-花雕酒: 人其实不完全是外部环境的产物,只有左翼思潮才将所有问题全部归结于外部环境。士人本身是有自身社会责任和意志力的。但主观意志的发挥程度,又与具体历史语境有密切关系。蒙元时期,士人一方面被屠杀,甚至很多被蒙古卖为奴隶,猛生不暇。满清时期,则仍然有士人以隐秘方式坚持“道”。

 

废痴二世:兄的意思若是儒家只能被压制,发扬或部份发扬,而不能经扭曲而利用,则我完全赞同。

 

李竞恒-花雕酒:我大致认同儒学需要有一种现代突破,有现代的问题意识与关怀,形成现代的经典解释力。只有如此,才是儒学“一以贯之”的原则,也是儒学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

 

废痴二世:多谢竞恒兄。兄所论已非起始的题目,本当继续请教,奈何俗务缠身,相信以后还有机缘。

 

李竞恒-花雕酒: 多交流。

 

 

责任编辑:梁金瑞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