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榛】《黄帝“五行”本为天道历数考》提要

栏目:思想探索
发布时间:2015-12-24 10:10:56
标签:
林桂榛

作者简介:林桂榛,贛南興國籍客家人,曾就學於廣州、北京、武漢等及任教於杭州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問學中國經史與漢前諸子,致思禮樂(楽)刑(井刂)政與東亞文明,並自名其論爲「自由仁敩與民邦政治」。



《黄帝“五行”本为天道历数考》提要

作者:林桂榛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文见“法治与轩辕文化文明”学术研讨会(陕西黄陵,2015年11月28-29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月十七日戊申

             耶稣2015年11月28日

 

 

汉魏前古籍所言黄帝所立“五行”、“五常”实为同一,皆指“五行”历法,此“五行”非后世的“金木水火土”概念,而是描述天行、节气的天道历法、历数概念,是天行常道故称五行、五常等,又称五运、五气、五节、五辰、五时等,这是中国原始“五行”学说的真实原貌,古人以天之“行气”、“气行”解“五行”实合汉语“五行”的“行”字本义。

 

华夏祖神黄帝、炎帝号黄、炎实皆起源于华夏先人的太阳崇拜观念,“炎—黄”一也,皆本指黄道、炎热之太阳。炎黄时代用五行太阳历,夏代亦使用五行太阳历,这是华夏正统历法。《竹书纪年》曰“帝禹夏后氏……颁夏时于邦国”,《史记》曰“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左传》曰“夏数得天”,《孔丛子》曰“三统之义,夏得其正”,梁皇侃曰“行夏之时谓用夏家时节以行事也,三王所尚正朔服色也虽异而田猎祭祀播种并用夏时,夏时得天之正故也”,唐孔颖达曰“吕不韦在于秦世,秦以十月为岁首,不用秦正而用夏时者,以夏数得天正,故用之也,周礼虽以建子为正,其祭祀田猎亦用夏正也”,宋鲍云龙曰“孔子之论为邦乃以夏时为正,盖取诸阴阳始终之著明也”。夏时、夏数、夏历、夏正即周年365~366日去余取整为360日后分十节(每节36日)五段(每段72日)的五行太阳历,此是简便可行的华夏原始历法。

 

《史记》曰“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太阳崇拜时代的黄帝五行历法以周年去余取整360日并效法指数之常数十、五以分黄道周年时令节气(分十节或五大节),亦可再基数六、五以分(即“天数五、地数六”)。二六12日为1小节则周年360日分30节气,三五15日1小节则周年360日分24节气,余数日5~6日置闰处理,即《史记·历书》“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是谓五官”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谓“以岁之余为闰,故曰闰余”。《管子》等里有周年分12×30节气的记载,《内经》“五运六气”与“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即360日分10、5节且15×24节气。《淮南子》、《文子》等书里与“四时—五行”概念并称的“九解”即360日9、18以分得每节40、20日,玛雅太阳历即每月20日、每年18月。

 

甲~癸10天干源自一周年分十大节,古人十日轮出神话源此,《山海经》所记东方旸谷扶桑十日十乌轮出及三星堆所出九乌栖枝青铜神树即本此,《说文》“旬,徧也,十日为旬”即远古十日轮巡义;子~亥12地支或源自一天干36日除3得12日,王充、班固等谓12地支源于辰数12,此“辰”或非指一个昼夜日内的12时辰或者12朔望月而指黄道12星次。有时间坐标意义之星方谓辰,“建子”之类的“建某支”即星次坐标、星次时间,黄道周天12辰即12地支。汉蔡邕等及今人陈久金等又谓12地支源于朔望月12。郑文光《中国天文学源流》有月数、辰数二说且后说甚详。冯时《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认为商代不以12地支命名一日内12时辰,但也肯定商代已以12地支单独纪日,此正可证12地支源自一天干内日数12(一支三轮为一干,一干十轮为年,两干、六支为一行,十干、三十支为五行);彝族曾以12日三分十月制之每月36日且此12日各冠动物名,苗族曾以12生肖配称十二月制之12月,此或是12地支起源于纪日或纪月之残迹,《论衡》所始记12地支配12生肖则或是出自岁星(木星)一周天12年的星占术,此又与12地支源于12黄道星次之说相类(或地支12即源于黄道12星次)。

 

伦理性的“三纲五常”概念亦源于天道天文概念,三纲类三辰、三光、三统等,五常即五行、五纪、五端等,后由天道领域的历数概念引入人道领域并赋予伦理或德性内涵后成人间德数概念,“三纲—五常”的本义渐渐湮没无闻,今已无人知之甚至于秦汉时的正确解释亦不明之或不理解之。此如同儒家思孟学派引仁义礼智圣(诚)五德说入天道五行说以建构天人伦理贯通、德性贯通、心性贯通的“新五行”说(此新五行说是天道化、伦理化了的五德义),又同后孟子、学孟子的邹衍之流以五材生剋之德入天道五行说以阐伦理性天道而张“(天道)五德终始”说(又新五行说,此五德是天道化、伦理化了的五材义),皆是鸠占鹊巢而“五行”含义日益被附增且其本义渐湮的思想史、观念史之典型案例。

 

附:“五行”说源于天道历数考(光明日报2013-01-07)

http://www.gmw.cn/xueshu/2013-01/07/content_6280346.htm


责任编辑: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