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石立善主编《古典学集刊》第一辑出版暨发刊词、编后记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6-01-08 20:31:40
标签:古典学集刊

 石立善主编《古典学集刊》第一辑出版暨发刊词、编后记


 【基本信息】

 

古典学集刊(第一辑)

主编:石立善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5月

ISBN:9787561798362


【集刊特色】


《古典学集刊》是我国学术界第一本中国古典学的专业学术刊物,以书代刊,由石立善教授创办,并担任主编,2015年5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古典是一个国家文明和民族的命脉,《古典学集刊》的办刊宗旨即重整、创建与经营中国古典学,阐扬古典文明与学术精神,为学术界提供一个研习与考察古典、古典学、古典学史的开放平台。刊名“古典学”,特指关于中国的经典与注释的学问,研究对象与内容以古代儒家经典为主,佛教、道教与诸子百家等经典为辅。


【主编简介】

 

石立善,著名学者,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日本京都大学)。“申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浦江人才计划”,台湾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内容简介】

 

《古典学集刊(第一辑)》收《诗经》学专辑以及经学与经学史、诸子佛道典籍、文献辑佚诸栏,“《诗经》学专辑”收季旭升《〈诗·卫风·旄丘〉‘流离’探析:兼谈《上博简八·鹠鷅》等论文八篇,“经学与经学史”栏收顾涛《由〈洪范〉‘作福作威’推论西周彝伦》等论文九篇,“诸子佛道典籍”栏收苏芃《新发现王逸〈文子〉注佚文及其考辨》等论文三篇,“文献辑佚”栏收陈鸿森《孙星衍遗文续补》等论文四篇。

 

【目录】

 

发刊词(林庆彰)

 

《诗经》学专辑

 

《诗·卫风·旄丘》“流离”探析:兼谈《上博八·鶹鷅》(季旭升)

《毛诗笺》在郑学中的意义(〔日〕池田秀三 着  洪春音译)

汉人《诗经》自然兴象说发微(许子滨)

敦煌《诗经》卷子经字异文疑义析论(洪国梁)

德国柏林旧藏吐鲁番出土唐写本《毛诗正义》残叶考(石立善)

慧琳《一切经音义》引《诗》考(许建平)

《七经孟子考文》中《诗经》写本研究的再认识(王晓平)

惠栋的三家诗研究(张素卿)

《诗经·麟之趾》汇通(刘毓庆 张小敏)

《诗经》辞典述评:兼论古籍辞典的编纂(李雄溪)

 

经学与经学史

 

论“士斵本”与“士首之”及相关问题(单周尧)

由《洪范》“作福作威”推论西周彝伦(顾涛)

从简帛《五行》篇到《孟子》:一段重要历史的追踪(常森)

五岳与三公:经学与汉代的山岳祭祀(徐兴无)

郑学第一原理(〔日〕乔秀岩)

论谢庄《春秋左氏经传图》(〔日〕南泽良彦 着 简亦精 译)

唐写本《舜典释文》王肃注考论(上)(钱宗武 程兴丽)

从《五经正义》旁采旧注看“疏不破注”之立论偏颇(王卯根)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中所著录之《春秋公羊解徽》(〔日〕古胜隆一)

日本易学中的禁忌:以禁忌对明经博士家清原家的影响为考察中心(〔日〕水上雅晴)

论《五礼通考》对阮刻本《周礼注疏》的校勘价值(王锷)

从《尔雅注疏》看中华书局影印本和南昌府本的差异(方向东)

论孙诒让对“官联”的诠释(徐到稳)

 

诸子、佛道典籍

 

新发现“王逸《文子》注”佚文及其考辨(苏芃)

王弼《老子注》“造形”训解(李若晖)

现存《坛经》的祖本及其演变(侯冲)

 

文献辑佚 札记

 

孙星衍遗文续补(陈鸿森)

《淮南万毕术》辑证(萧旭)

庾蔚之礼学著作考证与辑佚(张帅 丁鼎)

《子之弄鸟尊》应称《子㢟弄鸟尊》(何家兴)

 

编后记(石立善)


 

《古典学集刊》发刊辞

作者:林庆彰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一月廿八日戊子

           耶稣2016年1月7日

 

西方古典学有一定的研究对象,所谓古典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作品,研究这些文学作品的学问,称为古典学。中国也有古典,但研究对象如何?有人以为凡是中国古代的典籍,都可称为古典;有人以为专指儒家的十三经;有人说是指儒家十三经、先秦诸子、佛家和道家的典籍,各说各话,尚未有共识。

 

这些古典的研究,尽管著作几乎已车载斗量,一般仍称为“国学”或“经学”,很少人把它称为中国古典学。国学的名称,为日本学者所提出,有太多民族主义的色彩。经学一般都用来称呼儒家所传的十三部典籍,范围较窄,且偏重人文社会方面的论述。两者都不能用来涵盖中国的古典。那么中国的古典是什么?如从学科分类的体系来看,儒家十三经以外,先秦诸子的著作、佛道的原典,都应该列入。读了这些经典,才能全面了解中国学术与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古典学的内涵既是那么丰富,学者只能从最切要的部分入手,即以儒家十三经为基础,兼及先秦诸子、佛道经典的研究。如从儒家经典的角度来看,能发表研究成果的刊物并不多,今日两岸刊物合计十余种,一年间所能发表的论文也不过百余篇而已,显然不能满足广大学人的需求。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的石立善教授,致力于中国古典学积年,有感于斯学有待重整光大,古典文明精神需要承继发扬,专门登载古典学研究论文的刊物还有所不足,乃决心创刊《古典学集刊》,提供更开放、更广阔、更统合的学术园地,让学界朋友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了对经典的某些重要问题,作深入的讨论,兼整合各方意见,本刊每期皆设有专辑与专题,或邀请对此一问题卓有研究的专家发表高见,或向学界公开征求意见,以能达成预期的目标为原则。本刊设立的其他栏目甚多,只要是讨论古代经典及其注疏,或是相关问题的论文,皆无任欢迎。

 

《古典学集刊》是爱好中国古典学人士的根本和共同资産,希望大家一起来灌溉它、照顾它,必然有结出硕果的一天。

 

2015年4月8日志于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编后记】

 

古典学,是一门朴素而高贵的学问。

 

在今日中国,“古典学”仍然是一个颇为陌生的名词。中国的大学建制,包括港、澳、台等华语地区在内,皆未设立古典学学科,当然也没有正规独立的古典学院系。在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全球环境下,即便是拥有悠久古典学术传统的西方国家,其古典学(Classical Studies)与学科也日趋式微与边缘。身处这样的时代,我们创办了专业刊物《古典学》。作为发起人与编者,有必要就我本人所理解的“古典学”的定义及本刊的缘起、宗旨与理念,向读者略作解释与交待。

 

何谓“古典”?典者,常也,经也,法也。盖经常大道,为天下后世之常法也。古典,即古代圣贤撰作的对于人类精神与物质生活持续不断地发生深远影响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经典。

 

本刊作为第一本中国古典学的专业刊物,刊名“古典学”则特指关于中国的经典及注释的学问,研究对象与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释、道二教与诸子百家等经典为辅翼。古典学,本是一门综合性学问,其内容涵盖并跨越诸多领域与学科,中国古典学亦然。遗憾的是中国古典文明与学术经过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与“文史哲”学科的划分,支离破碎已有百余年,本刊之宗旨即重整、创建与经营中国古典学。本刊遵循求同存异的理念,愿为对中国古典文明与精神持有关怀与抱负的海内外学人,提供一个研习与考察古典、古典学、古典学史的开放平台。举凡古典与注释的研究,如版本目录、训诂校勘、名物制度、辨伪辑佚的考订考据,如微言大义、哲学思想、宗教文学、历史政治的阐发诠释,又如古典学家的学术及生平,古典学的历史及古典的域外传播、中外比较等,皆在容纳收录之列。

 

我早年负笈海外,雪窓萤几之余,有幸游历诸国,因知我国自清末迄今,文教衰败,风俗颓坏,信仰阙失,所谓“礼仪之邦”早已名不副实。若以文明的发达程度作为衡量辨别之标准,那么“夷”、“夏”也早已换位,今时今日的文明中心不在中国,这不能不令人痛心感伤。归国执教后,更亲身体会生存环境、学术环境之恶劣,遂一面研读古典,一面思索国家民族文明学术之未来与出路。2011年春,当我提出创办《古典学》刊物的初步构想后,陆续得到海内外众多师友与同道的响应,其中既有高山仰止敬慕已久的先生前辈,亦有素不相识初出茅庐的学子后生,案头盈尺的稿件让我深感吾道不孤,斯文在兹何曾坠!创刊号以我自身的专攻领域——儒家经学研究为主体,“诗经学专辑”收录论文十篇,“经学与经学史”栏目收文十三篇,“诸子 佛道”栏目收文三篇,“文献辑佚 札记”栏目收文四篇;作者来自中、日、港、台,时代自西周至现代,文本从传世经典到出土金文竹简,地域从中土西域到东瀛,煌煌三十篇逾六十万言!

 

灰暗的雾霾和阴冷的面孔,常使人陷入烦躁不安,甚至有时会忘记自己从何处来,该往何处去。幸好有一床圣贤书相伴,令我清醒,也令我在无法获得任何出版经费资助的情况下,一次次从沮丧中振作,坚定初衷。

 

最后,我要感谢的是挚友黄曙辉兄,他始终如一的默默支持与超乎凡常的耐心等待,使本刊终于得以问世。

 

石立善

2015年4月2日记于有文斋

 

责任编辑:葛灿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