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传统节日留点空间(陈壁生)
栏目:礼仪祀典
发布时间:2010-03-18 08:00:00
|
陈壁生
作者简介:陈壁生,男,西历一九七九年生,广东潮阳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著有《激变时代的精神探寻》《经学、制度与生活——<论语>“父子相隐”章疏证》《经学的瓦解》《孝经学史》等。
|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及国务院办公厅通知,今年的国庆放假仍在公历10月1日到10月7日,恰恰与9月28日的农历中秋节擦肩而过。许多珍视在传统节日与家人团聚的人们纷纷反对这种长假安排,并且建议把长假拉后几天,让全国以千万计的家庭在中秋节有一个温暖的团聚。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从古到今,中秋节都是一家团圆的象征。但是今年,多少游子、学生即将在思念故乡、思念家人中熬过中秋,而要在中秋之后的第三天,才能够启动回家的行程,错过了和家人共度团圆的美好时光。可以说,正是这种完全不顾人情的“放假”政策,无情地破坏了每一个人对温馨的渴求,为什么国庆黄金周就不能提前三天呢?面对多少国人的呼吁,为什么不能灵活调整呢?
中国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春节、中秋、元宵、端午就是中国人的节日。但是事实上,现行节庆政策并没有尊重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教师节,不定在中国第一位私人教师,中国文明的重要开拓者孔子的诞辰,却定在一个没有任何文化根据的9月10日。在春节、中秋、元宵、端午几个节日中,惟一放假让人们休息的,只有春节,其他三个重要节日都没有放假。事实上,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每一个流传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节日,都富有其深刻的情感内涵,比如中秋赏月,在于合家团圆,元宵节赏灯,在于庆祝大地回春,端午吃粽,在于缅怀先贤。但是国家制定政策的时候,丝毫不曾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在国际劳动节放假,甚至在国际妇女节放假,但是从来没有在我们自己的节日放假。
“五四”以来,西化成为一种潮流。到了今天,中国人已经越来越不像中国人了,君不见城市里一到圣诞节的时候,每一家商店都种上圣诞树,那种热闹程度,直逼春节。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传统的很多东西已经不能再适应新的时代而式微了。对这种文化的总体上的式微,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是一些传统的节日,维系着传统的最后一点情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传统情感的当代延续。只要中国人还承认自己是从传统走出来的,这种情感就只会强化,不会消失。尊重传统文明,尊重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人格,请从尊重我们的传统节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