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五:美国总统布什会见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成员风波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0-03-18 08:00:00
标签:
陈勇

作者简介:陈勇,男,西元一九七一年生,中国四川眉山人。1994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美国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宗教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任教于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终身教授。著有英文专著Confucianism as Religion: Controversies and Consequences,西语专著 Es el confucianismo una religión,和中文专著《印尼孔教28天行记》,并在中外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与人合著西语《儒教简史》即将出版,是西班牙语世界的第一部类似著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大陆儒学儒教的复兴、民间儒教在大陆及台湾的宗教化建制、印尼孔教的现当代发展,以及儒教人类学。

吹剑按:去年,我们推出“2005中国人文关键词”以后,得到了各界朋友的关注和好评,同道们也希望将此定制,每年都推出一辑,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故此,我们决定在每年岁终,择选出本年度发生的若干热点人文话题,特别邀请同道学友撰文评述,回顾去岁,以望来年。 

今年,我们择选了以下二十一个话题:电视剧《施琅大将军》(予沉),上海重写历史教科书(冼岩),鲁迅逝世70周年(石勇),孟母堂(张波),美国总统布什会见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成员风波(陈勇),中韩申遗之争(谢泉峰),国学大师评选(赵晶),孔子标准像(谢泉峰),易中天(谢泉峰),李银河(石勇),赵丽华(思芬),女儿状告父亲婚外恋(石勇),教师节改期(冼岩),废除中医(东民),草根历史(谢泉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简照霜),学部委员遴选(赵晶),七夕情人节(东民),于丹说《论语》(谢泉峰),大国崛起(王达三)、十博士生倡议抵制西方圣诞节(谢泉峰),汇辑曰“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由原道网(www.yuandao.com),孔子2000网(www.confucius2000.com),中国儒教网(www.zgrj.cn)联合发布。 
  
孔历2559年(西历2007)年1月1日 
  
目录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一:电视剧《施琅大将军》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二:上海重写历史教科书 
2006中国人文关健词之三:鲁讯逝世七十周年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四:孟母堂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五:美国总统布什会见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成员风波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六:中韩申遗之争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七:国学大师评选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八:孔子标准像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九:易中天 
2006中国人文关健词之十:李银河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一:赵丽华 
2006中国人文关健词之十二:女儿状告父亲婚外恋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三:教师节改期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四:草根历史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五: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六:学部委员遴选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七:废除中医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八:七夕情人节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九:于丹说《论语》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二十:大国崛起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二十一:十博士生倡议抵制西方圣诞节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五:美国总统布什会见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成员风波

作者:陈勇
发布:原道网(www.yuandao.com),孔子2000网(www.confucius2000.com),中国儒教网(www.zgrj.cn)


2006年5月1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非正式会见了来自中国大陆的三位基督教家庭教会成员兼民间异议人士余杰、王怡和李柏光。双方讨论了宗教信仰、自由贸易、以及人权等诸多议题,号称一场“轻松愉快”的、家常式的“炉边会谈”。然而,此次会面因余王李三人以基督徒的身份将非基督徒的民间维权人士郭飞雄排除在外而在互联网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来自各方的激烈批评声浪使此前在民间颇为活跃的余王李三人顿时成为极具争议性的人物。


此次风波的焦点在于余杰、王怡和李柏光三人以抱团向“主”祈祷为姿态、以“信仰维权”为名义、以退〔出〔访问团为威胁,成功将所谓“政治化”维权的非基督徒民间人士郭飞雄排除在与布什总统会见的名单之外。郭飞雄在事后随即发表一封公开信,揭露他受到余王李三人公开排挤的内幕,并质疑其背后目的,声称此次事件严重伤害了他本人及中国维权运动。风波的中心人物余杰随后也发表公开信反驳郭氏,强调与布什总统会面的核心是宗教自由,非基督徒的参与是不适宜的。王怡也发表公开信辩称,他们不愿与郭飞雄一同会见布什总统是因为“信仰维权”与“政治化”维权的分野。郭飞雄的公开信和余王等人的回复立刻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各界人士对郭氏的强烈支持以及对余王等人的愤怒声讨,即便在大陆家庭教会内部也激起了强烈愤慨。同为家庭教会成员但此次因故未能成行的范亚峰博士就认为余王等人应该公开诚恳地向郭飞雄道歉。更有网络评论人士将余王等所为看作是“异议精英”对“草根民运”的傲慢,而网上兴起的声讨运动则是“互联网时代精英们对公共话语权的彻底失控”。


无论如何,这次白宫会见风波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各界利益纠纷和思想冲突在一个特殊时空条件下的激情演出。它不仅展示了当代中国在政治、法律、宗教、文化、民间社会等各方面演进的蛛丝马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中国社会在新世纪纵横交织的张力结构中寻求自我认知、自我定位的一种焦虑。当然,这次事件昭示的最直接、最明白的一个信息就是:中国大陆基督教已经不甘于其民间和在野的地位,正式提出了对中国未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总纲领。在与布什总统的会见中,余杰公开地表明:“有一大群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是异议作家、人权律师、新闻记者,他们纷纷成为基督徒。他们现在正致力于中国的变化,他们致力于中国变化的方式跟传统的前一辈的那些民运活动人士不一样,他们是有信仰的人,他们在用上帝的爱和公益、用马丁-路德-金的方式来改变中国。”王怡也认为,“在中国的未来,在中国整个争取自由民主的道路上,应当是以马丁-路德-金的这样一个精神,以法治的一个手段来推进。”李柏光则表示,“我作为基督徒之后,我一定要把我更多的经验,用法律作为武器,来维护宗教信仰自由。”


身名瓦裂的余王等人以舍身向其“主”献祭的方式,正式宣告了大陆基督教“致力于中国的变化”的总纲领的诞生。这不仅对至今偏安一隅的儒释道三教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而且也给许多仍为中国的命运而黯然魂销者带来了廉价的刺激。然而,基督教在中国历史上频频身陷是非的事实又表明,其与中国社会文化母体之间似乎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从唐代景教传入中土以来的一千多年中,基督教与本土文化之间一直未能找到有机的契合点,中华文化在其心目中始终是急待征服的“他者”形象,而基督教反过来也成了讲究和合精神的中国文化母壤中的“他者”。正是这个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造成了基督教在行事中的专横暴戾之气,也使我们在这次余王白宫会见风波中再一次见证了“基督徒的傲慢”。在归了“主”的余王诸人看来,非基督徒是“不适宜”参与“宗教自由”讨论的。就连“前一辈的那些民运活动人士”也不在基督徒民运新贵们的眼中,因为他们不是“有信仰的人”。这个“信仰”可不是一般的信仰,而是贵为万国之主的新所罗门王布什总统的信仰。余杰那张在布什怀中作小鸟依人状的照片,似乎在明白无误地提醒我们,对“他者”的专横就是对我“主”的柔顺。只可惜,这“基督徒的傲慢”,并不是彼岸对此岸、神圣对凡俗、天国对人间的绝对性傲慢,而是得势者对无势者的选择性傲慢,是小人得志般的傲慢。历史已经无数次地告诉我们,携西方枪炮余威的基督教要真正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真正被中国社会真诚接纳,就必须首先对这个俄狄浦斯般的“基督徒的傲慢”进行去势。

来源:原道网、孔子2000网、中国儒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