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光作者简介:康晓光,男,西元一九六三年生,辽宁沈阳人。现任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著有《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阵地战——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的葛兰西式分析》《中国归来——当代中国大陆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研究》《仁政——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NGOs扶贫行为研究》《法伦功事件透视》《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等。 |
阵地战—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的葛兰西式分析(二)
二、社会化:分析框架
作者:康晓光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康晓光等著《阵地战——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的葛兰西式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二〇一〇年出版。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二月十七日丁未
耶稣2016年1月26日
正是由于意识到文化复兴已经超越了“社会运动”,进入了“社会化”领域,所以,在研究的第二阶段的后期,我们开始运用“社会化理论”研究文化复兴现象。
1、社会化
对于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学科均给出了各自的解释。社会学偏重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互动,关注社会规范的内化以及社会角色的形成。心理学偏重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人成长,关注个人人格与自我的形成以及一般的社会学习过程。文化人类学则偏重社会化过程中文化的继承,关注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模式对其成员的共有人格即社会行为的影响。[1]
费孝通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其所在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2]罗伯逊认为,“社会化是使人们获得个性并学习其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的社会相互作用过程”。[3]库利指出:“从幼年时起,我们的生活愿望及表达自我的愿望就要受到社会系统的规范。这一社会系统是长期发展的结果。我们摸索着进入这个系统,我们便因此成为发挥某种社会功能的候选人。通常还有其他的候选人,因此我们必须奋斗,必须改变自己,必须学会放弃和妥协,直至与同伴处于有效的调适状态。”[4]
帕森斯在探讨社会系统如何解决自身的整合问题时,阐述了社会系统自身必须具备的两大均衡机制——社会化和社会控制。他认为,个人的追求、行动意志、行动目标、能动性努力、情境解释的所有指向,都将服从于社会行动系统的功能需要,成为社会模式化体系中的构成部分。 米德,在关于人的自我和角色的论述中,极为强调社会共同体、共享价值观对行动过程的普遍支配作用,认为社会有组织的协调能力所产生的“选择压力”,促使个体使自己适应于社会环境和组织模式。他认为,个人由感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形成自我,并进行选择的权衡,这些人际实践使社会组织得以建立和维持,并使社会结构得到复制。[5]
概括的说,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他所生活其中的那个社会长期积累的知识、技能、价值和规范,并把这些知识、技能、价值和规范内化为个人的品格和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社会化研究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确切地了解规范和原则是如何在社会上传播,是如何为社会化对象所理解,所内化的。[6]
社会化主体要传播某种规范和原则,需要经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两个环节。社会教化和个人内化相辅相成,社会教化是社会化的外部动因,个人内化是社会化的内部动因。人的社会化是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的。个人、社会、个人与社会构成了社会化过程的全貌。
2、社会化分析框架
为了运用社会化理论描述和分析本土文化复兴现象,我们构建了社会化分析框架。(见图1)在这一框架中,存在两个主体,即社会化主体和社会化对象;存在两个基本过程,即社会教化和个人社会化;存在两个反馈过程,即社会化主体根据社会化效果做出的调整和社会化效果对文化复兴运动的反作用;还有一个环境变量,即文化复兴运动。
社会化主体是那些影响人们的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的个人、群体、组织、场所,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职业团体、宗教组织、大众传媒等等。一方面,不同的社会化主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化功能,其社会化对象各不相同,发挥作用方式也各有不同。另一方面,它们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相互渗透,共同推进社会化的最终实现。
社会化主体以感知到的结构性紧张和政治机遇结构为基础,从自身的理念和资源动员情况从发,对社会化对象实施教化。社会教化指社会通过社会化主体实施社会化的过程,即社会化主体以某种价值观、文化方式、人为设计和安排、技术性设置等来教化和调节个人。社会教化可以分两大类: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后一种社会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中发生作用的,它对个人的成长、心理的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7]一般来说,社会化主体的教化过程分为四步:设定教化内容;输出教化内容;强化教化内容;将教化活动制度化。
图1:社会化分析框架
社会化对象是社会化主体作用的客体。在与社会化主体互动的过程中,社会化对象对教化内容进行内化。个人内化是指社会化对象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它是个人认识社会现实,加工社会影响,并使之转化为个人内部意识和内在素质的过程。个人内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接触社会化内容;二是观念社会化;三是行为社会化。首先,社会化对象接触到社会化主体所设定的教化内容,这种接触可能是被动的,也可能是主动的。接着,社会化对象的观念和行为先后或者同时发生转变。
在实施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主体会根据社会化效果调整其教化策略。
需要强调的是,有效的个人社会化又会反过来推动文化复兴。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
3、从“社会运动理论”到“社会化理论”
文化复兴的两个阶段之间,即社会运动与社会化之间,存在顺畅的逻辑关联。相应地,两个阶段的研究方法之间,即社会运动理论与社会化理论之间,也存在良好的逻辑关联。
图2:两个研究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种逻辑关联表现为:(1)本土文化复兴是为了借助本土文化资源重建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此需要用本土文化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2)而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社会化的产物,(3)所以要实现文化复兴的目标,首先就要改造社会化系统,(4)然后利用改造了的社会化系统,对人们实行社会化,进而达到重建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目的。简言之,本土文化复兴的首要目标是按照自己的本性改造社会化系统,最终目标是利用改造过的社会化系统对国民进行社会化,使他们符合本土文化的要求。(5)而文化复兴运动的功能就是改造社会化系统,当然它同时也对个体发挥社会化的功能。这样一来,本土文化复兴的社会运动就与社会化自然而然地连接起来了。
可见,第二阶段研究与第一阶段研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综合探索》,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4页。
[2] 《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
[3] 罗伯逊,《社会学》(上),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38页。
[4] [美]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282页。
[5] 郑杭生、杨敏,《个人的当代形貌:社会化理论的世纪挑战》,河北学刊, 2006 年第2期。
[6] E·齐格勒、I·基尔德、M·拉姆,《社会化与个性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2页。
[7]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综合探索》,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7页。
责任编辑:葛灿
【上一篇】【余东海】《论语点睛》之四十三:祭非其鬼与见义不为
【下一篇】【傅路江】医有五等论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