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林】守夜人、问津者与凤凰——读王健文《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6-01-28 19:29:59
标签:
宋立林

作者简介:宋立林,男,字逸民,西历一九七八年生,山东夏津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兼任喀什大学国学院院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山东曾子研究会副会长,《孔子研究》副主编,《走进孔子》执行主编等。著有《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出土简帛与孔门后学新探》《儒家八派的再批判》《孔子家语通解》《孔子家语探微》《孔子文化十五讲》《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等。

 

守夜人、问津者与凤凰——读王健文《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作者:宋立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二月十九日己酉

           耶稣2016年1月28日


 

(作者附识:王健文,就职于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本书2001年出版于台湾三民书局,今由三联书店于2008年出版简体中文版,定价15元,仅120余页,不足10万字。黄昏时分,独坐书斋,以两个小时时间读一过,略有所思,遂笔之于书。)

 

十几年前,陆键东先生一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给描绘了近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精神品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犹记当时读该书时那种激动与那份思慕。从此一代史学巨擘便雄踞我心,成为激励后进的不竭动力。如今,又读台湾王健文先生的《孔子的最后二十年》,这本不足十万字的小册子,同样可以把握住两千五百年前的那位圣者的精神品格:流浪的君子。作者一直在追问:当君子不再流浪,事情会怎样?

 

近年来,孔子重新回到国人的视阈,成为亿兆华人争相谈论与争议的焦点,到底是孔子之幸与不幸,可置不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证明的,那就是在中国,孔子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符号,不管是在思想文化领域,还是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也正因为此,关于孔子(当然包括《论语》)的观点之对立、歧异,便足以反映当前思想文化和政治与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中人们的立场、思路与观念之概况了。虽然于丹女士也因“百家讲坛”而大红大紫,成为学术超女,也有各路豪杰参与口水仗,但是真正引起学界尤其是人文学界关注,似乎还是李零先生那本厚厚的《丧家狗》。李零先生以热烈的社会文化关切之心,冷峻的文化批评之立场,理性外加不理性地奉献给学界一部不可多得的关于《论语》和孔子的解读。毋庸讳言,我十分敬佩李先生在古文字、古文献和思想文化史上的独特建树与见解,但对于他有关孔子的解读与立场,十分不满,曾经在不同的场合和文字中表达过。当然,过后思量,更多的是对其所表现出来的“愤青”心态与“痞子”文风的不满,其中的许多合理与理性的思想,被其嬉笑怒骂的文风所遮蔽,许多读者,不管是捧杀者抑或是棒杀者,都是感性大于理性的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的。其实,百余年来关于孔子的争辩,尊孔与反孔的两派,不大多是感性大于理性地表达吗?我们发现,一旦涉及“争”,往往会流向“意气”,结果往往是“气”胜于“理”,看来“真理”(如果有的话),并非越辩越明的。

 

王健文这本关于孔子的书,有着自己的理念,将一代圣哲的伟大精神品格展露给读者。他明显受到了杜正胜《流浪者之歌:重新认识孔子》的影响或启发。对于孔子的解读,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五花八门,千姿百态。采取何种视角,将会描绘出不同的孔子形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确实如此。孟子与庄子的孔子不同,朱熹与王阳明的孔子不同,鲁迅与梁漱溟的孔子不同,钱穆与匡亚明的孔子不同,李泽厚与杨伯峻的孔子不同,安乐哲与顾立雅的孔子不同,于丹与李零的孔子不同。那么王健文的孔子又是什么形象呢?

 

要想表现孔子形象,描绘孔子,而七十三年的漫漫人生,如何描绘更见效果?换句话说,选取孔子人生的哪一阶段去描绘更能起到聚焦的效果,事半功倍?自然是其最后二十年。而这二十年的人生历程,风云变幻、复杂多端、矛盾集中而剧烈,周游列国的孔子,在流浪中展露的恰恰是君子的人格。于是,流浪成为主题。而流浪中的孔子在理想与事功之间的艰难抉择和痛苦徘徊,则是贯穿其中的主线。主题鲜明,主线清晰,展示给读者的自然深刻。

 

我是从这本小册里深深地感触到了孔子的精神品格与人生气质的。理想或者说梦想,是与现实相冲突的。而一个心怀梦想或理想的人,便常感这冲突带来的苦痛。为了理想,可以四处漂泊,毋宁说,只得四处漂泊、四处流浪。孔子在五十五岁,依然选择了流浪,因为他有个梦想。那个梦想逼使他选择流浪。十四年,席不暇暖、颠沛流离,“那是一趟集悲切、焦虑、困顿、危殆、时不我与的心情与遭遇于一身的漫长旅程。”(P5)尽管,其间孔子足迹广布于鲁、卫、宋、曹、陈、蔡,时间跨度前后足足十四年,但“旅途的起点与终点不以空间范围来界定,而是在追寻一个永远的梦想。”(P6)

 

李零说,孔子是一个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他是一个堂吉诃德。我说,孔子当然不可能在现实世界里找到精神家园,他的精神家园在历史深处,在内心深处。真正的圣哲无不如此。但他为后世人建立了精神家园。作者描绘了孔子的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另一个是理想的世界。一个外在,一个内在。同时,作者又发现了两个孔子,一个是道家式的企图隐逸的孔子,另一个是儒家式的入世的孔子。孔子的生命,不断在后世中国知识分子身上重现。行道是儒家知识分子的使命,而行道之归于失败,则是这批人挥之不去的梦魇。王健文说,就实践层次说,“孔子是个彻底的失败者,终其一生,他不断等待、焦虑、殷盼与挫败。”(P86)“用世的孔子是失败的,从世俗的角度看,甚至是彻底的失败的。”(P101)但是,这对于思想者来说,是幸运的。甚至对于人类文化来说,也是幸运的。作者说:“幸而如此,才成就了历史上永恒的圣者图像。”(P105)“如果孔子真能得君行道,历史上,也许增加了左右一个时代的管仲或子产,却可失去了影响千秋万世的‘孔子’。”作者这样的断语,深得我心。我也常常这样想,现实中的困顿与挫败,恰恰成就了思想家与文化巨人的孔子。现实中的权势者或成功者,往往可以主宰一个或大或小的时代或疆域,但思想家与文化圣人却是超越时空而永恒的。司马迁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可谓知言。成功与失败,真是不易言的。

 

而作为一个流浪者,他“唯一的居所就是他自己心中的梦想”,“颠沛流离是流浪者命定的生命情调。”(P101)其实,这样的流浪之路,本身就不会有终点,也不会有结果。“可以说,孔子选择了一条难为自己的路,却又注定走不到终点。明知走不到终点,却又不能放弃,因为,‘走在这条路上’本身,就是意义与价值的来源,能不能完成这趟长路漫漫、无休无止的旅行,倒不见得是唯一价值。”(P57)

 

而怀揣梦想与理想的孔子,显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一个“理想主义者”必然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思想上的“理想主义者”更是如此。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王健文说这句话是“最足以传达孔子精神、为孔子的生命情调定位的话语”(P55)。为追寻梦想,而又“知其不可而为”,注定孔子是一个与现实斗争的勇士。他以年迈的身躯去挑战深不见底的现实黑洞,“如果可以重写孔子的墓志铭的话,也许可以写上这么一句话:‘这里埋葬的是一个一生都不合时宜,却又坚定地与他的时代搏斗的人。’”(P55)我想,我完全同意作者的这一个提议。

 

现实与理想之间是断裂的,中间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如何渡过?有无渡口或船只或桥梁?在《论语》中,问津,也是对孔子一生使命的隐喻。作者联想到陶令笔下的“桃花源”,那里存着人们对于另一个世界的梦想,但可遇不可求。

 

关于孔子,有好多隐喻。孔子在世时,仪封人就曾经以“木铎”作为孔子之于天下人间的隐喻。而作者则将之喻为“守夜人”与“问津者”。他说,“守夜者的存在,给黑暗的现实世界一个永恒的提醒。”而寻找渡口,则是对于梦想追求永不言弃的写照。努力地前行,让我们想起了鲁迅笔下的那个行路人。无路可走怎么办?我们分明听到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了。

 

作为对于孔子的形象隐喻,“丧家狗”当然是,“待价而沽”的“美玉”也是,但“择木鸟”也是。“鸟能择木,木焉能择鸟”?君子的主体性与独立人格于兹显现。孔子其实正是那只寻找可以栖身的梧桐的凤凰。纯洁与理想交织而成,寻找着那棵梧桐树。但是,飞翔寻觅了一生,他也无所遇。当时的天下,王纲解纽,礼崩乐坏,在世君主皆为“斗筲之人”,“孔子聚居独行,只能和行路匆匆的权贵不断擦身而过,张口欲言,对面走过的行人或神色漠然,或者始终不能同调。”(22)多年来研读有关孔子的资料,对于孔子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凝聚成一个“凤凰”。那是一个踽踽独行的圣哲,是一个不与现实同流合污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自信而又清高的君子,那不正是一个在烈火中重生的凤凰吗?

 

王健文描绘孔子,没有任何与别人争辩的味道,他只是将自己理解的孔子形象与精神,勾勒出来给读者看。胶着在理想与事功之间的孔子,一位流浪的君子,坐着马车,风尘仆仆,满脸写满沧桑,沧桑中透着自信的微笑,微笑的脸颊上又分明夹裹者着几分无奈、几分惆怅。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