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时代》等。 |
宋朝儿童的春节,有如过万圣节
作者:吴钩
来源:头条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腊月廿七日丁巳
耶稣2016年2月5日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佳节——春节了。对于儿童来说,春节意味着可以收到一大堆红包;相对而言,生活在一千年前的宋朝儿童过春节,似乎更加有趣。他们将春节过成了万圣节。
你是说中国古代就有万圣节?是的。万圣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许多文明体都有万能圣节,即傩戏。不同的是,傩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而万圣节则完全褪去了宗教色彩,完全世俗化,融入现代商业社会与城市生活。既然如此,我们还可以说宋代的傩礼是万圣节么?可以。因为宋代的傩俗发生了一场跟今天万圣节一样的世俗化、娱乐化嬗变,演变成一种高度世俗化的市民娱乐方式。
由于宋代的民间傩仪一般都是在腊日或除夕举行,说宋人将春节过成万圣节,似乎也并无大不妥。
我们知道,傩仪的特征是佩戴面具。为什么不同文明体的巫傩仪式都以面目狰狞可怕的面具作为重要道具呢?这很可能是在先民的观念中,面具被认为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当人戴上面具,便获得了这种可以驱逐邪祟的神秘力量。宋代的官方大傩仪也好,民间乡傩仪也好,都要戴着面具驱祟。
傩面目的制作,又以广南西路的桂林府最为精良,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桂林傩队,自承平时名闻京师,曰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严身之具甚饰,进退言语,咸有可观,视中州装,队仗似优也。推其所以然,盖桂人善制戏面,佳者一值万钱,他州贵之。如此,宜其闻也。”陆游《老学庵笔记》也称:“政和中,大傩,下桂府进面具,比进到,称‘一副’。初讶其少,乃是以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乃大惊。至今桂府作此者,皆致富,天下及外夷皆不能及。”
这两条史料其实还透露出一条信息:宋人的傩面具,已摆脱了原始巫傩面具的狰狞,变成跟“戏面”差不多的寻常面目,“老少妍陋”俱全。这也说明了宋人可能已经不再视傩面具为神秘之物。
我们又知道,现在的万圣节以小朋友玩得最欢。宋代的傩戏同样深受儿童的喜爱,每当除夕,乡傩现身之时,儿童总是追逐着观看。苏轼一首“除夕”诗写道:“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陆游亦有一首“岁暮”诗说:“太息儿童痴过我,乡傩虽陋亦争看。”
不但如此,傩面具还成为儿童玩具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儿童学着大人的驱傩仪式,戴起傩面目嘻闹、玩耍。宋笔记小说《夷坚志》中有一个小故事说:“德兴县上乡建村居民程氏,累世以弋猎为业,家业颇丰。因输租入郡,适逢尘市有摇小鼓而售戏面具者,买六枚以归,分与诸小孙。诸孙喜,正各戴之,群戏堂下。”陈元靓《岁时广记》载,“除日,作面具,或作鬼神,或作儿女形,或旋于门楣,驱傩者以蔽其面,或小儿以为戏。”——你看,宋朝城市中的傩俗,跟今日万圣节之夜,孩子们戴着面具逐门讨要糖果或互相嬉闹的西方民俗多么相似。
在宋人的《婴戏图》,也很容易找到儿童戴着傩面目玩驱傩游戏的画面,如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的《荷亭儿戏图》、克利夫兰美术馆藏的南宋《百子图》,都描绘了儿童戴着傩面具玩耍的图景。其中《百子图》绘出的傩戏场面尤其浩大,活脱脱就是一场万圣节儿童狂欢。显然,成为儿童玩物的傩面具,已经彻底褪去了原始宗教道具的神秘属性。
(《荷亭儿戏图》)
(南宋《百子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幅宋画《五瑞图》(传苏汉臣绘),描绘的也是宋朝儿童模仿大傩仪的情景。据收藏方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介绍,图中五名孩子分别装扮成小鬼(中间涂脸者)、判官(穿红衣者)、药师(挂葫芦者)、雷神(摇拨浪鼓者)和钟馗(黑脸者),“四个捉鬼大师,正卖力跳着驱鬼的舞步,希望快快赶走这个凶神恶煞(小鬼)”。然而,从画面看,这驱鬼的场面全无半点古傩仪的恐怖与紧张气息,而是跟《大傩图》一样“显现出一种诙谐幽默的生活情趣”。这并不奇怪,因为宋代时,傩仪已经演变成了孩子们嘻玩的游戏,就如今天的孩子过万圣节。
(《五瑞图》)
只是宋代之后,在商业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世俗化的民间傩礼渐渐衰微,转而传播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山区,跟当地巫文化相结合,倒也深深扎根下来。但在这个过程中,傩祭仪式出现再度宗教化、神秘化的变异,傩面具重获神秘力量,并发展出一套禁忌,比如禁止女人触摸傩面具,更不准妇女佩戴傩面具。尽管许多地方的傩仪都加入了戏剧表演因素,使得整个傩祭仪式更具观赏性。但这种观赏性跟宋代傩礼的世俗化与娱乐化是两回事。
人类社会不同文明体的巫傩文化大概沿着两个方向演化,一个方向就是世俗化、娱乐化,融入商业社会与城市生活,最终成为一种完全摆脱了宗教内涵的世俗性节日,以今天的万圣节为典型。但我想指出,这个方向的演化在宋代已经出现。另一个方向是继续保留浓烈的神秘色彩,作为一种民间宗教仪式扎根于乡土,但在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个方向的尽头恐怕就是博物馆,最终成了只具有民俗学与民间艺术史意义的一个标本。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学者热议将《荀子》列入儒家第十四经
【下一篇】【宋立林】“漆雕氏之儒”辨正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