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以载道,儒行天下——丙申年河北省首届儒医论坛联合宣言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正月十七丙子
耶稣2016年2月24日
这是一个革故鼎新的时代,融合与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做为一个循规而不守旧的群体,我们一方面秉承五千年之文化道统,一方面放眼世界之技术革命;我们既强调融合儒医两家之古老传承,以医载道,儒行天下,儒医兼修,造福大众;我们又努力创新医患殊道之现实格局,以学为本,和谐身心,立教行道,突破壁垒。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儒医。
对于儒医这种说法,我们当代中国人可能很陌生,但不得不说,早在千年之前的北宋,儒医便已经成为了世俗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阶层。他们是一群饱读诗书的儒者,或在朝为官,或教书育人,或耕读自养,虽然职业不同,但他们都有着高尚的品德,都精通医理,都不计名利,他们或著书立说,或悬壶济世,都在穷其一生做着“治病救人,造福苍生,表率乡里”的大功德。
金元时代的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张元素如是,明代的张景岳如是,清代的陈修园、黄元御、唐荣川如是,民国时期的张锡纯亦如是,他们都是千年大医,更是当世名儒。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是说通达了儒家的“四书五经”后,学中医就像“笼中捉鸡”一样简单,因为追本溯源的话,儒家和医家都奉行天人合一理念与阴阳五行思想,且同时具有济世救人的情怀。事实上,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要通三理,即命理、医理和地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北宋名相范仲淹青年时代便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理想,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更是强调“小医治病,中医治人,大医治国”,可见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儒便是医,医便是儒,儒医本同源,为什么非要像西方医学那样进行分科呢?
人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肉体和精神两个世界,社会更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给社会上的人治病,当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是盲人摸象的做法。我们中华医学向来都是结合时空,进行整体辩证施治,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做医生更需要有大心胸和大格局。反观西方医学发展历程,得出的结论其实一样:在古希腊时代,医学本是一个整体,强调身、心、自然的相互联系,更关注病人而非疾病;然而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医学,虽然至今仍然是主流医学,但其“简单物理分科、过分依赖仪器、标准程序治疗、整体药物对抗、器官粗暴切除”的生物医学模式之弊端已经凸显无疑,乃至于近年来,一种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为一体,强调综合预防和个性治疗的全科医学模式开始在西方世界流行,这种模式一改对抗疾病和死亡的传统,强调终生保健和养生的理念;同时也一改医生单纯进行诊疗服务的形式,追求集医学、心理、社会、伦理、宗教等多领域的综合关怀,据业内专家分析,这种全科医学代表了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说到这里,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种西方最新的医学发展方向,恰恰是我们已经使用了几千年的中医理念。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因为几千年实践,我们的中医其实更系统、更完善、更可行,这不正是中医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吗?
2015年10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发现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获,这无疑给数十年来萎靡不振的中医药界打了一剂强心针。
2015年12月21日,一份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公众健康的《中医药法(草案)》被正式提交到了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中国首部《中医药法》呼之欲出。
2015年1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已经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机遇下,我们河北省儒学界和民间中医界才联合起来,重新提出儒医之概念,并决定召开本次河北省儒医论坛,以期呼唤更多志同道合者加盟,为中医药文化的大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们认为,当代中医衰落的本质原因不在于制度、也不完全在于技术,而在于文化的丧失和信仰的崩溃。近百年的文化断层,让当代中国人彻底脱离了中国文化话语体系,这种脱离不但表现为信仰的西化,更表现为思维的僵化,而缺失了天人合一理念与阴阳五行思想,不懂太极思维的当代中国人,又如何能真正学好中医呢?从来,中医都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结构,而是一种哲学实践。中医的种子也唯有撒播在儒学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因此,我们强调学医先学儒,唯有以“儒学经典”立命,方可以“歧黄之术”治人;唯养就“修齐治平”之志,方能练成“身心兼治”之能。
在未来的几年内,我们决定做两件大事!
第一件,在国内相关儒学机构,包括私塾、学堂、书院、国学院中,大力推广中医经典诵读工程,影响更多具有儒学基础的儒者学习中医,使之以中医为布道“法器”,从而更有效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第二件,着力培养儒医师,使之以最快速度遍布河北每个城镇与乡村。你可以是基层医疗工作者,学习儒医师,可以让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你也可以是普通家庭主妇,只要不为考证,不为营业,不为应对病人咨询,我们可以保证在三个月内教会你最基本的中医保健技术,包括药膳食疗、内病外治、偏方验方、针灸推拿,以及中成药灵活运用,学会了这五门最初步的课程,足够你应对生活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常见病。
在当代中国,教育和医疗是两个最大的民生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两大社会问题,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我们积极倡导儒医精神,将儒者和医者融合在一起进行培养,恰恰可以让儒学和中医学互为肱骨,儒以医兴,医以儒行。设想,家内有人知儒懂医,则上可以孝敬父母,中可以匡正配偶,下可以教养子女,如此则伦常正,家道兴,人康健,幸福生。设想,村里有医似大儒,则可表率邻里之行止,引领一方之风化,奉行士绅之担当,实为家国之幸事。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我们渴望更多的中医同道积极参与!
我们渴望更多的社会精英大力支持!
我们更渴望男女老幼、鳏寡孤独,都能够享受到儒医带来的温暖!
来吧!
真正的桃花源就在这里!
推广全科中医学,来做儒医师!
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更是为了我们自己!
农历丙申年元月十日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河北省首届儒医论坛在石召开
【下一篇】【刘志】中医传承,拜师收徒PK学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