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韬晦】认识性情,开启一种全新的教育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6-03-19 21:25:13
标签:
霍韬晦

霍韬晦,男,西历一九四〇年生于海南,广东广州人。一九五七年年赴香港,一九六四年起随唐君毅修学,一九六六年毕业于香港新亚书院研究所。一九六九年赴日本大谷大学修读博士课程。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西哲学、佛学超过二十年。一九八二年创立法住学会,一九八七年创立法住文化书院。现任香港东方人文学院院长、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

 

 

认识性情,开启一种全新的教育

作者:霍韬晦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首发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二月初十日己亥

           耶稣2016年3月18日


 

性情教育,我揭橥二十年,推动二十年,从事二十年,钻研二十年,但从未写过一本有关性情教育的体系性的书。随感而发的短文是写了不少,但就是缺乏完整的介绍,也没有构作一本简明的纲要。我开设的几间学校,经常作教师培训,也听取老师们的汇报,为他们作个案分析,但似乎不足够。教师们都希望有一本手册,可以作为教学依据。他们提出了许多年,我就是没有写出来,非常抱歉。

 

忙,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暂时不想将性情教育理论化、概念化。立理限事,是很多教育专家的毛病。性情教育必须先有实践,先有体会,先深入孩子的心,一个眼神便胜却一篇文章。

 

现代教育的弊端

 

现代教育的体制不是为孩子的成长而设计的;相反,是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而培养工具。所以学校和学院所推行的都是工具性的教育。孩子们从开学的第一天便准备武装自己。尽管现代的教育理论也强调兴趣教学,开发孩子的潜能,顺他们的天赋,但目的还是让他们成为市场上的胜利者。为了成功,你必须经历残酷的训练,教育的专家们会告诉你如何迅速地掌握知识,把一套又一套的东西压到孩子的身上来,不喜欢也得喜欢。

 

从顺你的兴趣到扭转你的思维,孩子们慢慢就会被改造:进入成年人的世界,接受现实的安排。生命的自由开始失去:他想学的,你不会教;他不想学的,却非学不可。

 

为甚么现代的孩子很多都厌学?他们不是不聪明,不是不听教,而是心里反抗,不过老师们、家长们不晓得。

 

孩子们不是不想学,而是不想这样学:按照成年人的安排,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然后把他们的时间填满。

 

性情受到压抑,生命开始无奈。他们愈长大,愈知道不能与教育的体制对抗,与社会对抗,与权威对抗,与一切已成的大势对抗。

 

寂寞的心、荒凉的心、无奈的心、愤懑的心由此形成。不过表面上看不到,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已学会伪装。把这些心收藏起来,不想示弱,不想暴露,不想面对。逃避自己是令人感觉到安全的最佳办法。

 

但这有用吗?这样的积压只有加重潜意识的负担。也许有一天会爆发,像香港学生「占中」一样。

 

所以,若不明白今日教育的毛病,今日教育的失误,乃至明日社会、明日人类的危机感,不会明白为甚么要讲性情教育,要大力推行性情教育。

 

人是创造的主体

 

性情教育首先尊重天:天生人,人创造文明,究竟为甚么?人可以不创造,如其他动植物,永远都是一个模样。

 

是上天的安排,还是自然的演化?若是如此,则文明与人无关。我们可以浑噩下去。

 

若文明的创造与人有关,那便要认识人的殊胜性:人有自由。若无自由,人不可能创造。人是自由的主体,亦即创造的主体。

 

自由是消极义,创造是积极义。你可以享受自由,但不一定能产生创造。创造必须预设一些条件。例如设计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综合判断能力……能力不一定愈多愈好,但要配搭得宜。这说明创造不简单。亚里士多德说有四因:质料因(material cause)、形式因(formal cause)、动力因(efficient cause)、目的因(final cause),最后都要通到上帝那里去,其实是想说明一个个体事物的完成。

 

中国文化所关心的,不是一个个体事物的完成,而是一个具体生命的成长。创造,就是一个人如何创造他自己。他要成材?成事?成名?成业?还是成德?在哪里他可以下此决定?方向错了,便全盘皆错。

 

从哲学上说,这是人性论中有没有良知的问题,有没有勇气直面自己和有没有承担力的问题。科学对此不能回答,唯有生命成长的教育纔知道这是至关重要的根基。

 

开发性情纔能成长生命

 

这正是生命的秘密、生命的特殊,所以说之为「性」。「性」不可见、不可取、甚至不可分析、不可下定义。它就是那个生命存在的如如状态。他有甚么能力?亦只能从其生起的作用或展现处逆反而知之。

 

那么,生命的最大作用是甚么?就是超越他自己、通向别人、通向世界。「通」是为了建立一个互相认识、互相依存、互相尊重、互相付出、互相成全的关系。我把这个称为「情」,即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纯从内出,所以是「性情」,非由外铄。

 

孟子与告子论性。告子说:「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就把道德行为(义)看作是一种客观安排。孟子反驳他,若出于客观需要便不是道德的,只有出自心灵的自觉纔是真正的道德行为,所以仁与义都从内起。

 

性情也一样。即使有外缘牵引,但仍要经过我的价值自觉,自重自行。这是一种积极的自由,通过付出,来成就自己生命的价值。

 

若用佛家语言,即是经历「无我」纔能认识真我,超越二分纔能发现同体大悲。若在儒家,则只是情,无私之情。它存在于人的生命里,不离人性,或即是人性,所以称为「性情」。

 

性情教育,就是立足于此,开发孩子本具的灵明,亦即成长他自己的动力。让孩子有能力走出生理欲望的世界,建立自己的人生。成己成物,立己立人,那纔是生命的最高的自由!

 

从历史上看,人类每一次能够起死回生,避免向下沉沦,端赖性情起用。我们怎可不珍惜!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