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明与学术话语创新——正名言行与融通中西”学术会讲预告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6-03-23 10:24:52
标签:

 

 

经典、文明与学术话语创新——正名言行与融通中西

(北京大学“文明创新”学术会讲之一)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二月十四日癸卯

           耶稣2016年3月22日

 

 

主题:经典、文明与学术话语创新——正名言行与融通中西 

时间:2016年3月26日下午14:00——17:40

地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新楼A座101多功能厅

 

一、主题阐释

 

近代以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发展历程是随着汉语体系从古代汉语体系逐步转变为现代汉语体系而实现的。与现代汉语的品格一样,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是一种新的话语体系。这种新的学术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来自于西方文化。西方学术话语建立在西方自身的语言、思想与文化的发展的基础之上,其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描述与解释未必适合。而且,西方话语在被翻译和引进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异化”,不仅因脱离西方语境而造成原义的缺失,在进入中国语境之后,又因适应新环境而造成意义的新生,再加上误读、误解等人为主观因素,西方话语的概念、术语和范畴在被翻译和引进输入中国的过程中可能早已“失真”。基于这些理由,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中的每一个概念、术语和范畴,都存在着被重新质疑、审问、慎思、明辨从而重新“正名”的必要。

 

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亟待用新的话语去讲述、新的理论去诠释。同样,要赢得世界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开启中华文明复兴的大业,也必须用新的思维和新的视野去发展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发展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第一步工作,便应是要对现有学术话语开展“正本清源,阐发新义”的“正名”。

 

在孔子的思想中,“正名”是国家社会治理的首要工作。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关于“正名”的重要性,孔子阐释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以理解为:名称不准确,说出的句子就与事实对不上;句子与事实对不上,公益事业就办不成;办不成公益事业,分层分工的资源分配规则和再分配协调规则就不会被多数人遵守,用音乐歌舞渲泄不平促成和谐的渠道也不会畅通;规则不被多数人遵守,人们的不满不能渲泄,重的刑和轻的罚就不能公正恰当;刑罚不能公正恰当,社会规范就缺失,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所以,参与国家治理的人说一个名称,要能够清晰地界定词义而作为语句(命题)的有机组成,(用来表述规则的)句子说出来之后,要能够不断地付诸实施。参与国家治理的人对于说的每一句话,都不能有一点儿含糊,不能用来应急而不顾长远。孔子的“正名”论述,可称之为“正名言行原则”。“正名言行原则”后来由子思细化为博学之(准确地鉴定事实)、审问之(准确地表述事实)、慎思之(慎重地筛选事实)、明辨之(慎重地推理),笃行之(付诸实践或实验检验)。“正名言行原则”是普适的理性原则和科学原则,无论古今中外,只要诉诸理性,就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其中的“言”和“行”的标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利于社会秩序和永续发展,否则就是不“正”、不“中”。

 

只有遵循“正名言行原则”,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才能奠定坚实的理性基础和科学基础,才能成为会通中西、兼容并蓄的天下公器,才能真正赢得世界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

 

本次会讲设题“经典、文明与学术话语创新——正名言行与融通中西”,旨在探讨在遵循“正名言行原则”的基础上,复兴中华文明的理性精神与科学内涵,从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华文明复兴构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学理基础。


二、会讲嘉宾(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

 

主讲

 

郭建宁,前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大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潘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

 

张祥平,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著名儒家学者

 

评议

 

蔡闯,光明日报评论部主任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

 

三、会讲日程

 

上半场:14:00——16:00嘉宾主讲

 

16:00——16:15茶休

 

下半场:16:15——17:45评议、讨论

 

18:00——19:00嘉宾晚餐

 

四、交通线路

 

下图北端所示“考古楼”为会讲地点。

 

参会的校外人员最好从西门入校,可循指示牌到达。

 

 

【附】北京大学“文明创新”学术会讲简介

 

一、背景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以来,“文明自性”逐渐被遮蔽。所谓“文明自性”,是一种文明自身内在的根本的特性,核心是思维模式及相关的科学体系,和价值观念及相关的制度形态,此乃文明之“体”。中国近现代由“中体西用”而“西体西用”,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后,“科学”和“民主”渐成主流价值,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学术体系被“边缘化”和“隐晦化”,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制度体系被“污秽化”和“妖魔化”,中华文明由此暗而不彰。尽管如此,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却依然在土壤底层支撑和滋养着中华民族和国家的成长。当代中国经济崛起与中国发展模式,无不与中华文明历史的积淀息息相关。理解今天中国的成功及困境,认识未来中国的转型及超越,都亟需认识、理解、把握和弘扬中国的“文明自性”。如果中国不能解释与理解自身的文明,就绝不可能解释与理解今天中国的成功及困境,也绝不可能认识与把握未来中国的转型及超越!

 

中国的最高领导层也已深谙源于传统的“文明自性”对于当今中国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指出:“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认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理解中国“独特的历史命运”,把握中国“独特的基本国情”,探寻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关键在于认识、理解和把握中国的“文明自性”。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一种文明的“自性”必扎根于该文明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比如,欧美文明的“自性”扎根于古希腊经典与基督教的《圣经》中,伊斯兰文明的“自性”扎根于伊斯兰教的《可兰经》中,而中华文明的“自性”则扎根于国学诸经典中。没有了经典就没有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与价值,也就没有了民族的根基。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文明的复兴都是从经典的复兴开始。如,中世纪西方文化的源泉——希腊文化在欧洲衰亡,而在阿拉伯人中保存下来,西方“文艺复兴”,就是欧洲人从阿拉伯人手中找回了失传的经典,重新研究、阐释、宏扬这些经典,最后开出了西方的近代文明。再如中国宋代面临佛教文明的严峻挑战,宋儒的回应也是从复兴中国文化经典开始,有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重诠《易经》,孙复、胡瑗、刘敞、胡安国重诠《春秋经》,吕祖谦、蔡沈重诠《书经》,朱熹遍注群经而特别推崇《论》、《孟》、《学》、《庸》。为回应佛教挑战,宋代形成了一个持久而浩大的中国文化经典复兴运动,最终成功建立了“理学”,容融佛教文明,从而使中华文明展现出更旺盛的生命力。

 

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要复兴中华文明,复兴中华文明关键则是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别是中华传统经典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此重建中国文化的义理结构与解释系统,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构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学理基础。

 

——这是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二、宗旨

 

着眼于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聚焦于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社会治理智慧,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构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学理基础,为国家治理和社会转型贡献具有操作意义的思想、策略和方案。

 

三、讲题(拟设

 

(一)经典、文明与学术话语创新——正名言行与融通中西

(二)经典、文明与意识形态更化——论道经邦与长治久安

(三)经典、文明与社会道德重建——道德仁义与核心价值

(五)经典、文明与治理体系创新——导之以德与礼法并用

(六)经典、文明与选举制度改革——学优则仕与科举选士

(七)经典、文明与官员素养提升——修身以道与官员素养

(八)经典、文明与贪污腐败防治——君子怀刑与廉政守法

(九)经典、文明与经济模式转型——理财正辞与禁民为非

(十)经典、文明与生态经济建设——敬宗收族与永续发展

(十一)经典、文明与社会发展导向——庶富教之与民众导向

(十二)经典、文明与社会管理创新——宗族自治与纠纷解决

(十三)经典、文明与文化传播管理——春秋笔法与媒体自律

(十四)经典、文明与科学技术创新——阴阳五行与复杂科学

(十五)经典、文明与两岸和平发展——天元一统与文化融合

(十六)经典、文明与全球治理体系——天下主义与国际体系…………(每月的具体讲题设置,将在上次会讲的基础上,征求相关学者建议后确定)四、讲者会讲活动将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一流学者参与。每次会讲活动邀请主讲嘉宾2 至 4 名,评议嘉宾 4 至 6 名,每次会讲活动的学者人数约 6 至 10 名。

 

五、形式

 

(一)时间:初定每月双周的周六下午(前期先实行一月一次)

14:00——16:00嘉宾主讲

16:00——16:15茶休

16:15——17:45评议、讨论

18:00——19:00晚餐

 

(二)地点:北京大学

 

(三)会讲形式:讲学+评议+提问+讨论

 

(四)听讲人员:听讲人员主要为北大及附近高校师生,人数拟限制在100 人左右

 

(五)会讲传播:现场摄像与录音,会后组织整理,争取在相关媒体发布和结集出版

 

六、主办机构简介

 

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以推动中华文化经典研究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宗旨,致力于构建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全面深入地梳理中华文化经典的整体理路与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和弘扬中华文化经典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军事、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智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提供学术资源和学理支撑。中心主任安平秋,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总编纂,兼任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典籍与文化》主编等。

 

责任编辑:葛灿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