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祖师老补先生
作者:傅路江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道源文集》(傅路江著)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二月廿日己酉
耶稣2016年3月28日
我创办私塾,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必然。我感觉到,冥冥之中,仿佛是一种宿命的回归。
我的祖师老补先生是私塾出身,我的父亲13岁辍学,即拜师学医。跟随先生一生,尽得其传。我19岁高中毕业,跟随父亲一边务农一边学医。然后随父亲侍诊20年一直到现在。我的女儿10岁即退学回家,专门读四书五经和医家经典。屈指算来从我的祖师算起,经过我的父亲、我到我的女儿,正好一百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历史的轮回。也可以看做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我的祖师姓张,名跟路,跟别人学走路的意思,字补裁,裁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意思,又因为他临床擅长温补,所以人称老补先生,又因为他不修边幅,人们送他外号“济公”。他在行唐周围几个县都很有名气,在民间流传着他大量的故事。他的一言一行仿佛就是一则公案,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老补先生生于1897年,卒于1983年。庚子年先生三岁,隐隐记得八国联军进入行唐的事情。先生八岁入私塾,读四书五经,但不解其义。16岁遵照老师的安排开始学医。先后在安国、本县县城大药店当学徒。20岁学习种地务农。24岁重新到药店当学徒学中医。28岁到外地药店自己谋生,自撰一联描写三年的生活状况。“三载居此乡,只借方药谋生活;终日无他事,但访师友助学习”。后来回县城种地为生,生活拮据。日寇侵占县城之后,他的表兄当了伪县长,推荐他出来当县财政局长。他一夜之间逃出了行唐城。到灵寿县的孙家楼村行医为生。日寇投降后回到县城,他的汉奸表兄已经被人民群众镇压枪毙,他仍然务农为生,义务为人看病,生活依旧拮据。有一次当地绅士孟老旺在大街遇见他,见他身背粪筐,颇为潦倒,当面教训他了一顿,说他不治家业,妻子儿女受累,枉为读书人。三年后,土改来了,孟老旺被定为地主,家产被没收,人被扫地出门。而先生仍然务农为生,义务看病,生活依旧拮据。建国后,公私合营,建立县医院,先生被聘请为中医师,一直到86岁去世。
先生一生勤学不辍,年轻时出门必带两件宝贝,一是粪筐,一是书囊。随处积肥,随时读书。建国初,行唐县第一任县长请他看病,他背着粪筐直接进入县长办公室。县长见他邋里邋遢,很是瞧不起他,态度冷淡。他就给他开了一个偏方,白萝卜炖鸭梨。结果困扰县长一个多月的咳嗽居然好了。后来两人成了莫逆之交。他嗜书如命。到了晚年依然手不释卷。记得我小时候,经常跟随父亲到县医院去看望先生。隐隐记得他老人家花白胡子,面部清瘦,非常健谈。他的床很大,一半是他的衣被,一半放满了书。他的女儿讲,只要他一醒来,马上读书,不管什么时间。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他临终前几天。
先生笃信经方,治学严谨。他总结了临床十六字真言,“有疑就查,有难则问,练胆练识,掌握分寸”。还有临床四不行:“胆大了不行,胆小了不行,看不准不行,看准了不敢用药不行”。到现在还在行唐的中医圈里广为流传。先生开得方子非常精炼,最多四五味药,价格极为便宜,只有几毛钱一副药。但效果往往是“覆杯而起”。他还善用针灸和民间验方。让贫穷百姓受益无穷。有一患者长了一头疥疮,溃烂一片,奇臭无比。经过各大医院,历经中西医都无寸效。最后先生给他出了一个奇方,让他跟在牛车后面。看到牛拉屎,马上趁热捧起,热敷在头上。后来患者果真照办。折磨多年的疥疮居然好了。到现在,行唐老百姓还流传着关于先生的一句顺口溜:“张老补有三宝,针灸偏方加火燎”。(火燎就是灸)
先生乐善好施,治家极严。先生膝下有五女二男。其中两个男孩儿过早夭折。先生一生耿直,从不求人办私事,对儿女要求也极严,严厉禁止借他的名声为儿女办事。但先生对患者和他的徒弟却非常大方。据先生的女儿讲,她们小时候经常挨饿。她们和妈妈推着石磨磨面。磨出的面粉很少能吃到,几乎都让外地的患者和徒弟们吃了。前来找先生看病的患者遍及周围几个县。先生总是管吃管住。先生的徒弟很多。大都是贫穷百姓出身。脾气性格和先生也非常相似。一个个的脾气倔强,一个个的不合时宜,一个个的生活拮据。
先生徒弟众多,我父亲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因此最得先生喜爱。父亲对先生也是推崇之至。他们一到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因为先生晚年长住县医院,去世后拉着他的灵柩绕村子转了一圈,算是最后回家看了看。所以我记得小时候每到除夕,父亲总是到县医院陪他的师父熬年夜。 ……
我的父亲受先生影响很深。倔强耿直,勤奋好学,乐善好施,嫉恶如仇。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了我的下一代。
我创办私塾,让女儿退学,闭门读经。很多朋友不理解。问我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勇气和信心。我就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中医家族几代人的力量,这个力量是无穷的。从我的师祖算起到我,算是三代人。都没有高学历高文凭。全靠自学,而且是纯粹的师徒相授。我们不但没有任何自卑,而且活的非常自信和快乐。我想,这四代人,区区一百年,在中国历史上也仅仅是一瞬间而已。煌煌五千年华夏文明才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责任编辑:葛灿
【上一篇】【傅路江】父亲的故事
【下一篇】2016清明节历代帝王庙祭祀典礼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