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庆欲重建儒教遭批驳(华夏时报)

栏目:儒教重建
发布时间:2010-03-19 08:00:00
标签:
 
 
  本报记者周怀宗广州报道“复兴儒学必须重新实行三纲六义,设置经学考试,将《四书》、《五经》作为中小学教材与语、数、外并列。”日前,著名文化保守主义者蒋庆在第一届全国儒教学术研讨会会上的观点引来许多著名学者的激烈反对。在本次会议上成立国内首家民间国学院,国内学者就儒家重建等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陈明要办民间国学院
 
开幕式上,信孚国学院也宣布即日成立,并当场颁发了聘书,聘请了中国社科院陈明博士担任信孚国学院院长。陈明说,人大和北大占有着极其优势的资源,但却不能更好地把复兴传统文化的工作做好。而他要办的国学院就是在民间推广传统文化,从最基层做起,实实在在地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做一点事情。
 
  另外,他还说:“国学首先是应该指作为'国魂之所系’的义理之学,尤其是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得到表述的义理之学。它主要不是知识,而是意义论、价值论。”在谈到理想中的国学院时,陈明称20世纪初清华国学院的模式最理想,但自己只能往这个方向走,能做多少是多少。
  
蒋庆称复兴儒学需要两条路线
 
蒋庆在发言中称:“'上行路线’是儒教形成的正途,具体来说,包括两点,一点是建立汉代董仲舒'复古更化’的现代形态,还有一点是建立新的科举制度与经典教育制度。另外,在国民教育系统中,恢复中小学'读经科’,将《四书》、《五经》教育作为基础课与语、数、英并列,大学则恢复'经学科’,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课程。”蒋庆还认为:“儒教复兴除走传统的政治'上行路线’之外,还必须辅之以'下行路线’。成立'中国儒教协会’,因为儒教是中华文明的主体,所以拥有其他宗教组织没有的各个方面的特权。”
 
蒋庆的发言遭到了众多学者的批驳,学者高全喜认为:“蒋庆的构想没有什么可行性。”清华大学历史系方朝晖认为:“蒋庆先生的发言不符合当今世界的潮流,也违背了儒家的基本精神,因为儒家一直是无教而有包容性。”人大教授何光沪称:“如果在中小学上儒学课,那些不相信儒教的学生怎么办?目前,最值得忧虑的是中国大多数人没有信仰。”
 
  随后,蒋庆对这些批评进行了回应。但是,这些回应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徐友渔盛赞会议价值
 
  著名学者徐友渔虽然对蒋庆等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观点提出了激烈的反对,但对整个会议的价值却非常肯定。他说:“虽然我和他们观点不同,但这个会议能够让不同观点的人坐下来认真地讨论学术问题,而且没有像以往那样发展到互相攻击甚至人身攻击的不好局面,这对于思想文化的交流是有着非常大的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
  
文化快评
  
复兴国学不能一厢情愿
 
按照陈明的说法:“我只是尽力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做多少是多少。”按照徐友渔的说法:“我只能是乐观其成。”两个在学术理想上几乎相反的人,对同一件事情同时抱有不乐观的态度——我们的传统文化到底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前途,似乎谁都说不清楚。
 
对传统文化抱有一种基本的尊重,这应该是我们现在唯一的共识,胡适虽然是全盘西化的人物,但在这一点上,做得似乎比很多人要好。他在上个世纪20年代提出整理国故,可是到现在仍旧没有人能在这一方面做出成果性的贡献,这告诉我们,国故不是那么好整理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基本思想的种种抵触,比如宗法和契约,比如个人自由的束缚和解放等等,要重新梳理一遍,做一个精选和剔除,去掉不合时宜的,拿出我们有用的,绝非容易,而在没有做好这件事情之前,谈恢复传统文化就可能适得其反。文化保守主义者在这一方面的认识显然还不够,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做法很可能不是在发扬国学,而是在把国学往更深的深渊推去。
 
当然,在不计回报的努力面前,在不求结果的坚持精神上,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他们具备了复兴国学的基本精神。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就认为他们的一切做法都是好的,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他们在方法学上的不足,或者说非常之不足,这是他们的致命伤。
 
  所以,倘是真的有志于复兴国学,最好还是先做好基础工作,也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科学认识、良好地整理和分离,没有这个前提,谈国学复兴也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别水)
 
来源: 华夏时报2005-12-19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