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统文化进课堂让文化基因“活”起来——贵阳孔学堂春季论辩大会侧记
来源:贵阳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三月初八日丙寅
耶稣2016年4月14日
贵阳孔学堂春季论辩大会现场。
近日,2016年贵阳孔学堂春季论辩大会在孔学堂明伦堂明德厅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前院长张英教授、贵州财经大学副校长李秉中、台湾宜兰大学博雅教育中心陈复主任参会,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主持。大会针对“传统文化如何进课堂”辩题,从“传统文化为什么要进课堂”和“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形式”等多个方面,与400多位前来听讲的市民、学生展开了现场思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孩子全面成长
2012年9月,我国正式发行了传统文化教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当时许多人认为,实质性启动了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朱汉民在开场白中说,几年时间过去了,“教材谁来教?谁又能够教?如何教?”变成了问题的同时,大家担心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课会不会成为摆设?该以怎样的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变成大家的知识?变成精神文化、行为举止、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真正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我们身上复活起来?这才是最棘手、最难的问题。
一直在北京大学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先后赴北美、南美、欧洲、亚洲、非洲等20多个国家开展对外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英教授,首先从历史文化背景给大家分析,“近一百多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爱恨交加,如此的纠结。”她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挑战了几千年中国文化传统的自信,有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的失败,归结于制度问题,有了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改革30年,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可又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需要进行文化反思,这就是传统文化要进课堂的关键。
来自台湾的陈复说,从晚清新政以后,我们接受的教育,从小学生到博士的知识体系都是以西学为指导的,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汲取全面成长的丰富内容。
教育学博士李秉中,这位贵州本土的教育工作者,曾任中学老师和教育管理官员,现回到大学校园,有着较丰富的教育经历。他说,现在初中、小学的总课时是7600个学时,社会文化课程占了12.64%的比例,一共960个学时,可以说有充分课时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传统文化。关键是,学校和老师要有这样的意识,不管是数学还是物理中,仍然要有全面的意识,使之融在一起,从而引导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了解我们国家对世界做出的贡献。
提升学习的内驱力彰显传统文化价值
在讨论到如何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内驱力这一问题时,李秉中说,这是一个和文化价值观有直接联系的问题。19世纪英国人斯帝森在他所著的《教育论》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现实中,我们完全被国家考试约束,几千年来中国积累了灿烂的文化,如何简单直接地传达给孩子们,的确是一个难题。虽然开发了《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教材,关键是怎样发自内心的去学习。
他举例,比如老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讲解祖冲之的圆周率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来展示引以为傲的中华文明,这就会变成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内驱力。
针对海峡两岸共同存在的“学习导向功利状态”的问题,陈复认为,应该把传统文化从原来的知识体系里解放出来,获得新生。这需要建构华人的自主学术,要了解西方工业革命剧烈起飞背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维中的科学哲学,然后在中华文化的生命世界中,互为主体、互相交流,建构出一个以中华文化为基底的科学世界。
他说,传统文化无所不在,只要我们打开活泼的心、勇敢的思考、真诚的探索,就可以融进各个学科里,进入到各种课堂内。
张英说,我们在世界各地建了很多孔子学院,目的就是和世界对话,让世界主动了解中华文化。但是在教授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复古,因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比如先贤的“仁义礼智信”,和西方的“价值观”,有着共性。比如说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感动着世界各地的人们,《罗米欧与朱丽叶》中国人同样感动,这是人类所共有的。“站在中华文化大发展的高度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的拿来,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与世界各民族文化共和,走向未来。“整个中华文明的复兴,和传统文化进课堂是戚戚相关的。”
学习经典形式多样背诵不可或缺
传统文化进课堂,来源于国家和个人的需求。李秉中认为,谁来讲?是一个大问题。讲课的老师一定是优秀和用心的,形式上可以百花齐放,互动与交流,同时传统的背诵依然是学国学的重要方式。
身为岳麓书院的国学专家,朱汉民在参与各种文化讲座中常提到如何提高学习兴趣的问题,他说,经常有人问我,对《增广贤文》怎么理解?《弟子规》怎么在课堂上教?其实是在向讲课老师提问如何学习,如何激发兴趣的问题。
陈复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他说,讲授宜兰历史课时,带同学们到当地博物馆去认识宜兰的历史,这和在课堂里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王阳明带你打土匪”教学中,结合视频谈阳明一生。展开讨论时,祖籍在浙江余姚的同学说,他祖上就住在王阳明故居旁边,给大家讲述他所了解的王阳明。这样课堂成为虚拟的阳明故居场景,传统文化以多元的方式呈现出来。“经典教学变得有趣,孩子自然而然喜欢上国学。”
中国在文化传播上,历来都是从官到民上下直教式的,从老师到学生也是“我传播、你接受”的方式,常常是单视角、单方向的。张英讲述了她曾经经历的一个故事,北大跟耶鲁大学合作时,他们提出不要这样的课堂,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下面全是接受者。要求提供像西方议会一样的、半圆形讨论式、交流式课堂,那个时候在北大找遍了也没有,当然,现在北大有了。
对于学习传统文化,大家都有着这样的共识,不是简单的“复古”,一定是在审视、反思、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丰富当代中国人的思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严思】论孔颜之乐
【下一篇】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