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六集——四川大学哲学系儒家哲学合集
曾海军主编,华夏出版社2016年出版
目录
前言
学术论文
廖平经学与中国问题(李长春)
理学名义(丁 纪)
从别禽兽到远鬼神——儒家“人文”精神简论(曾海军)
论志的实践意义(莫天成)
《论孟集注》之方法论初探(王明华)
《彖传》“天地之心”辨析(柯 胜)
《春秋》专题
“不以亲亲害尊尊”——春秋榖梁“正隐治桓”义辨正(梁中和)
公羊学视野下的“鲁隐公让国”(练亚坤)
时宜: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围绕宋襄公之“不鼓不成列”来谈(郑丽娟)
经解与经注
《大学》研读(之一)(高小强)
经典迻译
《大学》英译
交流与讨论
儒家人文学文献收集汇报——第二十期“切磋”讨论班实录
《尧典》研习心得交流发言稿
前言
对于我们四川大学儒家哲学方向,我常与人言,我们是一群对儒家抱有极强心意而志趣相投的人。我们相互认同,互抱善意,还有着极好的学习氛围。这确实是我一向引以爲傲的,不过也还是有一些未曾言明的意思。我们并非是铁板一块,即便从一开始,我们方向就有学生对这种氛围不以爲然。这虽然是个别,而不同学生对儒家所抱心意,其实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当然,有差别是正常的,如果所有学生都步调高度一致,那才让人觉得很可怕。无论是不以爲然,还是心意上强弱有别,都不需要特别拿来说事。我想说的情形是,当有学生在心意上摇摆不定,或者频频质疑的时候,该如何来应对呢?
按说质疑是一件多好的事,咱们哲学不就是干这个的吗?就冲着哲学这一名目,我也没法说质疑就不好了,但就儒家而言,质疑肯定算不上是多好的事。当然不是担心儒家经受不起质疑,上百年来儒家历尽种种围剿、践踏和诋毁,相比较而言,质疑已经算是相当友好的了。我很能接受儒家学者对现代学人表达出欢迎质疑的态度,而一点也不担心儒家经受不起。但是,一个有心投入儒家学问的求学者,恐怕未必经受得住这不断的质疑——看起来是在质疑儒家,实则是在质疑自己。因此,需要担心的不是儒家,而是求学者。
当然,这会有不同看法,但至少可以作爲我们儒家哲学方向的态度。如果心意上摇摆不定,那不妨保持对儒家的距离;反过来,既然已经入读我们方向,就应该努力抱定自己的心意。对于那些不以爲然的学生,要麽是他来错了地方,要麽是我们招错了学生。我以爲,选择了我们方向来入读,就意味着认同我们的态度。至少要确保在入读期间,以最好的心意来迎向儒家,这其实也是给自己一个投身儒家的机会。爲什麽总要担心儒家会出错,或者是儒家不够牢靠,说到底就是怕自己错过了更好的可能性。但不是在毕业之后,该何去何从全由自个儿决定吗?入读期间的心意摇摆往往成就不了更好的可能性,反而可能是一辈子都抱定不了任何心意。不需要拿哲学来爲自己的摇摆不定当借口,区别只在于是坚定地克服,还是软弱而克服不了。
如果能够抱定对儒家的心意,则质疑可以另说。我们方向的师生不乏儒家的坚定信仰者,也都经历过无视、轻视乃至蔑视儒家的过程。可一旦抱定心意,便不再怀疑圣人和经书,所有问题只在于自己的理解。根据我的教学和指导经验,多数学生都是在接受圣人和经书的基础上思考和探讨学问。这听起来是相当地不哲学,但我们方向的培养经验表明,这没有妨碍学生的哲学分析和思考能力。部分学生的学业表现得相当优秀,也展示出良好的学问前景,毋宁说正是这种坚定的心意所成就出来的。但也总是有学生喜欢质疑,并且还可能是颇有天分的学生。
喜欢质疑不会得到特别推崇,但也不是不允许。作爲一种探讨学问的方式,通过质疑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而且每个学生的进学方式也不一样,不能否认有人更能得益于通过质疑来思考。我面对过这样的学生,很多在其他学生那里从来都是默认的观念,突然在这里遭到质疑。确实会有一些新的讨论被激发出来,而且有时候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但是,我以爲,如果心意在儒家,则所发出质疑的姿态应不同于外人。若是非儒人士对儒家提出质疑,直接将疑问抛给我们就可以了。至于我们如何面对质疑,以及能否回应得了质疑,他都可以觉得跟他没关系。他是洋洋自得还是幸灾乐祸,也由不得我们说什麽。可我们不一样,对儒家的质疑就是向我们自己提出来的,应该由我们共同来面对,而不是提出质疑后一副就等着别人来回应的姿态,只要抛出了疑问就觉得跟自己没关系了。质疑儒家不是爲了锻炼思维能力,更不能成爲一件赏心乐事,而应该是我们心头的疼,尤其当我们还一时无以应对,这种疼就应该由我们背负着。
也有学生是抱有对儒家的心意来入读的,只不过在入读期间又出现了动摇,原因是儒家思想没能让人在生活中应对自如。比如说,儒家极重孝道,于父子关系之间言说丰富,却并不能让人在生活中处理好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有学生就曾对我表示过这种苦恼,由于儒家告诫子女“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方式既安顿不好父母,也安顿不好自己。儒家思想究竟能否起到这种作用,我想还是错误地理解了道理与人的关系。我常与学生说,道理不是一份说明书,这个比喻在这里同样有效。也就是说,道理是否起了作用,不等同于是否按说明书的步骤完成了操作。曾经老是跟父母吵架,受儒家道理的影响,就可能有了收敛的意识;原本就与父母相处得不错,在儒家道理的影响下,懂得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好。甚至通过儒家的道理,在前后的行爲表现上并无多大差异,可是理解的方式不一样了,或者相处的心境发生了变化。这都是道理让人发生了变化,而不是期待达到某种标准的行爲模式。
我个人也经常会问自己,儒家对我究竟发生了什麽作用?如果将我随便扔进人堆里头,能够从我的言行举止之中看出与儒家的关系吗?恐怕不能。但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上,我非常清楚儒家对我所产生的影响。就与父母的关系而言,我表现出了很大的不一样吗?也没有。可是有太多细节上的变化,其实只有自己心里清楚。我以前也是反传统的健将,将父母放在与所有人同样的位置上进行评判,无数次谴责过父亲、怨恨过母亲,以至于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养成了很多陋习,至今难改。儒家道理对我的作用是,有时对父亲说的话过重了,或者态度上很不尊重,我会及时意识到并收敛住,这与父亲的是非没有关系。以前不一样,始终将自己置于理直气壮的高度,坚持真理才是最重要嘛。尽管儒家的道理并非是让我脱胎换骨,甚至与父母相处的很多陋习也未能一一改过来,可是仔细想来,就会发现这种细节上的变化几乎无处不在。
诚然,我离儒家道理所能达到的好的可能性,差得不可以道里计,可是我理解儒家的作用,不是将其当作一艘带领我们抵达理想之地的轮船,以爲只要没到目的地,就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不然,儒家就不成其爲道理,而成爲神奇魔法了。我因儒家道理所能实现出来的“好”,实现一分是一分。因爲“气禀所拘,人欲所蔽”的缘故,总是实现不全,这不可以用来原谅自己,但也不必因此而恼羞成怒,甚至变得自暴自弃。相对于儒家所能展现出来有十分的“好”,我仅仅实现出一分,自然不免有些自惭形秽,但相对于那千千万万的不好乃至诸多的恶,这一分的好也还是弥足珍贵的。更重要的是,虽然实现出来的“好”只有一分,但因这一分的“好”,可以让我见识到成色十足的“好”。正是这一“见识”意义非凡,使得我哪怕只实现出一分的“好”,却由于这不是一分孤零零的“好”而变得具有某种底气,更不会看轻以至于消磨掉这已经实现出来的一分。因爲这一分的“好”,开启的却是十分“好”的可能性。
我以爲,儒家道理所展现出来的“好”,还有一个意思也很重要。我可能只实现出一分的“好”,却不妨碍我因此而见识到成色十足的“好”,而且再向别人讲明。当有人从我这里听明白了,却完全有可能比我实现得更好。而我也可能由于有了这种可以相互促进的人,又多实现出几分的“好”。更何况,儒家文明所诉求的是,以自觉实现这种“好”爲追求的人,应该通过制度建设或移风易俗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在日用而不知之间来实现。因此,以儒家哲学方向形成一种心意相投的氛围,这并非是我们三位老师刻意而爲,而仅仅是现有体制下让实现儒家道理的“好”具有某种现实感。虽说这在体制内的处境显得如庄生所讥的“相濡以沫”,但也是我们所可能拥有的一点点温存。我愿意将这种特别的氛围视爲我们方向的优势,当然不是想达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因爲这种氛围的特别,我们也常常面临着诸多的麻烦,还容易产生某种错觉,以爲我们的心意好就意味着我们的学问也好,甚至由此鄙薄别家的学问。从过去几年我们主编的“切磋”系列论文集来看,心意能提高学问的底线,却决定不了学问的高度。学问要想做好,单靠相互之间的心意相投解决不了问题。
“切磋”论文集出版到第六集,突然有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前不着村”是觉得出到第六集了,似乎比预想中的走得远,已经回不去了。“后不着店”是继续走下去已成定局,但没有什麽盘缠,看不到下一家店在哪,心里发慌。在这种境况中,啥也别说了,只有埋着头干活。这一集一共收录九篇学术论文,其中三篇设“《春秋》专题”。李长春的论文作爲外稿放第一篇,他长期以来支持我们儒家哲学方向的工作。梁中和的论文领衔《春秋》专题,他更是我们方向的同盟者,经常客串我们的学术活动。其余七篇都是我们方向师生的论文,以丁纪论理学名义爲最精彩,其论宏通、其旨卓远。莫天成是我们方向刚毕业的学生,现爲清华大学的博士生,王明华是毕业数载而就读于中山大学的博士生,柯胜、练亚坤和郑丽娟是今年即将毕业的硕士生。“经解与经注”栏目中的《大学》研读,是高小强延续他“《礼记》儒家通论十篇”的工作。“经典迻译”中的《大学》英译,是我近三年来在硕士生的专业英语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翻译的成果,也算是爲“切磋”论文集提供了一种新的体裁。最后的“交流与讨论”,一篇是“切磋”班上的讨论稿,一篇是参加第五期“儒家经典研习营”的成员们在最后一天心得交流会上的发言稿。以上就是本期论文集的全部篇目,是我们儒家哲学方向学术工作的又一次结集,以期学界同道批评指正,以收儒家学问切磋之效。
曾海军 谨识
丙申年正月十八于文星花园
责任编辑:葛灿
【上一篇】 【余东海】关于读经之我见(微言集)
【下一篇】【孙铁骑】读“比”卦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