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林】打开走近孔子的“通道”——读王恩来《走近孔子》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6-05-30 19:25:57
标签:
宋立林

作者简介:宋立林,男,字逸民,西历一九七八年生,山东夏津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兼任喀什大学国学院院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山东曾子研究会副会长,《孔子研究》副主编,《走进孔子》执行主编等。著有《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出土简帛与孔门后学新探》《儒家八派的再批判》《孔子家语通解》《孔子家语探微》《孔子文化十五讲》《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等。

  

 

 

打开走近孔子的“通道”

——读王恩来《走近孔子》

作者:宋立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首发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四月廿四日壬子

           耶稣2016年5月30日

 

 

 

近年来,有关孔子的著作,不论是研究论著,还是普及读物,可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应该说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最起码说明中国人开始意识到,孔子对于我们的意义所在,并开始寻求走近孔子的通道。不佞身居圣地曲阜,不揣愚钝,在业师杨朝明先生指导下,研习孔学,以传播孔子文化为职志,对于相关孔子的书籍自然多所措意,几乎达到了“逢孔即买”的程度,因此,寒斋所存有关孔子、《论语》的著作,不下百余种。然而除去先儒之注疏,真正能够引起不佞共鸣、启发笔者思考的今人论著,其实并不多见。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可谓常读常新。张祥龙先生以现象学来解读孔子思想的大著《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也是启发良多。徐刚先生《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王健文先生《流浪的君子》、鲍鹏山先生《孔子传》、《孔子如来》等解读孔子思想之书,也都是别具匠心,不佞非常喜欢的读本。

 

  


最近又得有关孔子、《论语》书籍若干部,其中一部《走近孔子》(现代出版社,2016年1月版,48元),使我倍感亲切,不忍释卷。尽管手头事务繁多,我还是用了三天零散时间,从头至尾,一字一句读完了。

 

《走近孔子》的作者是王恩来先生。“作者简介”中写明,作者为辽宁省孔子学会的名誉会长、国际儒联的理事。其实,不佞还知道,作者还有另一层身份:辽宁省营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我虽不认识作者,但是数年前曾读过他的另一部专著《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说实话,当时那本书并没有细读,也许是内心有一种偏见:官员写的书,会有什么价值呢?但是,当我现在读完了《走近孔子》之后,我发现那只是一种成见和偏见。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大学者、大思想家们,大都有过从政经历,属于士大夫阶层。尽管今天这样的“学者型官员”还不是很多,甚至是凤毛麟角,但终归还是有的,而且会越来越多。

 

就我匆匆阅读一过的感觉而言,作者对孔子的理解是系统而全面的,是中正而平实的,是带着温情与敬意的。比如他对孔子进行了这样的概括:“在礼崩乐坏、信仰缺失的春秋时代,孔子一生致力于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总结和传承,并在此基础上,以仁为核心价值取向,以中庸为理性的方法,以礼为社会行为规范,独创了一套凸显人性哲学的信仰体系。”(页326)将孔子思想的意义,落实为“人性哲学的信仰体系”,无疑是深有见地的。这说明作者对孔子的认识有其高度,绝非今日所谓“心灵鸡汤”所能比拟。

 

不佞以为,这部书既超越了心灵鸡汤的层次,同时又不是高头讲章,而是一本难得的孔子思想的普及性读物,真正打开了读者“走近孔子”的“通道”,非常适合读者作为入门书阅读。故此,我还是忍不住准备费一点时间,写下自己的感受,向师友们推荐一下这本书。

 

这部书的第一个优点是:轻松,亦即可读性强。

 

这部《走近孔子》,并非学术专著,而是一部“哲思随笔”、“学术随笔”。千万莫以为“随笔”是“随意”而为,非常容易操作。事实上,真正好的学术随笔,需要“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这就需要更高的素质,包括深厚的学问、深刻的识见、动人的文笔,三者缺一不可。学术专著追求严谨,故大都显得枯燥。故每每在啃读专著之后,不佞便喜欢寻一些书话、随笔来读,权当放松身心,以作调节。但是,在寓目的众多此类文字之后,发现并非所有名为“随笔”者都能让人感到轻松、获得启示。无病呻吟、搔首弄姿、浅白如水者,大有人在。不过,王恩来先生这部“随笔”,却能引人入胜。写哲思随笔,能够如此,殊为不易。对此,作者有所自觉。在《后记》中作者自陈,“力图减少纯学术讨论的艰涩和枯燥而增强可读性,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走近孔子,领略其真精神和大智慧”(页332)。不佞以为,作者这一初衷是实现了的。

 

这部书的轻松,首先体现在形式上,这也是“随笔”的优势所在。全书选取了32个孔子思想的“关键词”,如“君子成人之美”、“克己复礼”、“政者正也”等为主题,独立成篇,有如“模块”。如此编排,不似专著那样呆板、谨严。对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而非研究者而言,那些专著因有逻辑在,故有阅读先后顺序的限制,往往给人以压抑感,令人望而却步。而读此书便显得自由得多,轻松得多。你喜欢哪个题目,便可以先读哪个。不过,这些“模块”组合起来,便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孔子”。就此书而言,作者所选取的“关键词”,都事关孔子思想的整体理解和评价,非常重要,应该说作者抓住了孔子思想的“关键”。尽管有些“遗漏”,但关于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侧面,作者都在书中进行了或详或略的阐释,因此,通读本书,我们可以基本上了解孔子思想的全貌及人格境界,使曾经远离孔子的人,可以“走近孔子”。

 

其次,是写法上的轻松。这同样展现了“随笔”的“随和性”,或说“亲民性”,用今天的话来讲,叫“接地气”。孔子思想距今两千多年,在此两千多年中,对于孔子思想的理解,众所纷纭,歧解纷呈。此点可从黄怀信先生《论语汇校集释》、高尚榘先生《论语歧解辑录》两部大书中有所了解。所以,至今有关孔子思想解读、《论语》《家语》的文本训读、研究著作,层出不穷。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而言,学者们精心撰著的学术论著,往往如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得不到普通读者的首肯和欢迎,只能是小众的读物。于是,我们看到,现如今书肆中,大量的普及性读本,成为沟通古今、沟通学者与大众的“桥梁”。不过,显而易见,由于学术根底的差异,内中良莠不齐。《走近孔子》,建基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学术考证、学理诠释的基础之上,只不过他将这种繁琐的考证和诠释推到幕后,而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表出之。所以,我们既可以感到放心,也可以感受轻松。

 

本书的第二个优点是:中正,亦即可信性强。

 

所谓中正,是说作者的立场中正、观点中正。作者说:“既满怀温情敬意又不盲目崇信,择善而从、温故知新、损益发展,这是孔子的实际作为,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应取的态度。”(页187)如果没有一种平和中正的立场,又如何取信于人呢?

 

然而,近代以来的特殊境遇,使得“反传统”的成为“新传统”。人们甚至还未读过四书,便开始批判孔子儒学。你若问之,他便以泼妇姿态回应:“那种书,我才不读呢!”试想,连被批判的对象,你都不了解,便大放厥词,这与泼妇骂街的颟顸有何不同呢?作者对此批评道:“如此这般,在培养了一批长于批判而短于继承创新的‘专家’的同时,在今人与古人、传统与现代之间,造成了极大隔膜。”“只精于批判而不善于继承和借鉴,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排拒,都是非理性的。”(页188)确实如此!但愿这种“非理性”渐渐消弭,复归于理性,庶几民族之福、国家之幸。

 

除此偏激者之外,现如今还有一种人,喜欢哗众取宠,以招摇撞骗,因为读者更易为一种偏激的意见所吸引。此具欺骗性,危害更大。作者在书中有过这样一段评论:“在老一辈的学者中,虽也不乏意气用事者,但哗众取宠者不多,不似当下的有些文人,你说东我就偏要说西,以此来标新立异。”(页35)作者对此深恶痛绝,这有赖于读者的鉴别力的提升。就此书而言,读过之后,可以发现,作者避免了他所批评的做法。

 

比如在谈到礼的问题时,作者说:“除了对传统恶意颠覆的心态外,人们对‘礼’的歧见,大多缘于对礼制文化缺乏全面了解。”(页55)“公平地说,五四时期对儒家礼制文化的批判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孟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汉儒的‘三纲’、‘三从’,虽不出自孔子,但负面影响很大,确有鲁迅先生所言之‘吃人’的一面,是应该批判和剔除的。但是对传统礼制文化中错误内容的批判,不应导致对礼制文化的整体抛弃,就好比我们不能因为某些法律条文不合时宜、应该修改,就反对依法办事、依法治国一样。”(页60-61)对此,与不佞之意见非常契合。

 

作者又比较了中日两国因为对待传统的不同态度,而有不同的结果:“日本人崇信孔子‘非礼勿’的主张,显然看到了这一主张在调节人际关系、提升公民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没有因此影响其国家和民族的进取、创新精神;我们近代以来一直批孔子的‘非礼勿’,却没有带来多少积极的成果。由于对礼制文化不加分析地批判和否定,使讲礼仪被视为守旧合僵化的表现,一些人甚至以粗俗为美,视不讲礼貌、不守规则、不尊重公序良俗为个性解放的标志。从随地吐痰到乱扔杂物,从家庭中的虐待父母到课堂上的侮辱老师,从公共场所的大声喧哗到体育场上的齐声国骂,这些屡见报端并被国际友人诟病的问题,均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这样一个曾被誉为‘礼仪之邦’的肌体,因大失血和造血机能障碍,已变得有些苍白。”(页61)这样的看法,是多么通达、多么中正、多么发人深省啊!

 

作者深刻指出近代以来“反传统的传统”的破坏而非建设的本质,并揭示了这一做法的危害。他说:“那些对传统不屑一顾甚至想与传统彻底决裂者,无论其初衷是什么,都是无法获得成功的破坏性冲动。”(页183-184)“近代以来,一些政客和学者,不仅以革命或创新的名义肆意颠覆历史,而且以诋毁或庸俗孔子形象为能事。他们虽打出的旗号和招牌不同,如反对神化或圣化孔子,但多无敬畏之心而有哗众取宠之意。……孔子要求其弟子把功夫用在学习别人长处上,所以才有了贤人七十。假如他老人家刻意在别人的鸡蛋中挑骨头,培养的必是一帮器识狭小之人。”“神化孔子是不对的。但矮化甚至丑化孔子,也不是什么进步。孔子是人不是神,但也并非凡夫俗子。”(页328)这一点,也是不佞极为赞赏的!

 

作者引用了郁达夫的名言:“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页329)进而说:“数典忘祖已是不肖,发展到数典贬族,则是不可救药的堕落。”(页329)如此沉甸甸的话语,足以振聋发聩!

 

本书的第三个优点则是:通达,亦即可靠性。

 

关于孔子的思想,历来有诸多争议,尤其是近代以来,各种批评孔子的奇谈怪论层出不穷,令人唏嘘。其实,现在争议的很多东西,问题并不在孔子本身,而出在后世解读者身上。影响解读是否通达的,一方面是解读者学识的深浅,更重要的则是其心态是否中正平和。偏激的心态,导致的是观点的固陋。而中正的态度,往往能够引发通达的观点。作者无疑做到了中正,也因此做到了通达。这类的例子,在书中触处皆是。我也仅仅举一二个例子,以为佐证。

 

作者说:“判断一个人——特别是古人的陈述和主张,既不能脱离当时的语境,也要看其具体行止,不能一叶障目。”(页183)有了类似通达的意识,自然能够有通达的解读。

 

关于“君子食无求饱”,近代以来,有些学者从中解读出“食求饱者非君子”。显然是不够通达的表现。作者对此分析后指出:“因某种德性高尚而赞美之,是引导和弘扬而非普遍的衡量标准,如毛泽东称许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所以,从孔子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一段论说和对颜回贫而乐道的评论中,就不能反推出有些学者所见之‘食求饱者非君子’的结论。”若非通达之人,怎有如此通达之论?作者又说:“将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日程记录与‘在陈绝粮’时‘讲诵弦歌不衰’的表现结合起来考察,就更能领略孔子的真意和风范。”(页133-134)因此,作者结论是:“不被物欲所累而追求较高的精神境界,不因贫困所阻而放弃和改变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人格操守,是孔子言‘君子食无求饱’、赞‘回也不改其乐’的价值取向。”(页135)

 

比如对待“君子远庖厨”与“弋不射宿”的解读,作者说:“从古至今,出于生存需要,人类以一些生物为食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杀生时产生不忍之情,从而有所选择有所节制,是人有别于动物世界,或人之所以为人的表现。”“将爱人与爱物联系起来但不等量齐观,……是符合实践理性的。这虽然不能令动物保护主义者满意,但如果多数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在减少血腥、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使人类保有一些对自然万物的温情和敬意。”(页275-276)

 

再如,关于君子,以往都是从位和德两个维度来解释。作者发现在此之外的另外的维度:一是学识境界,二是承担和作为。三是心胸和器识。作者说:“孔子在性情和器识等意义上所使用的君子与小人概念,大多不是道德意义上的褒贬,而是精神气质方面的评价和引导。”(页162-165)“孔子以心胸、器识或性情为指向所使用的‘君子’和‘小人’概念,虽褒贬之意甚明,却主要来自审美的尺度。”(页165)这些视角,便扩大了我们观察君子的视野。

 

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久为人所争议的“女子与小人难养”的公案进行了自己的解答。作者认为,这里的“养”字显然是相处应对之意而非供养的意思。其所表达的,是对女人情感善变而难以相处的无奈而非轻蔑,所体现的并非男权的威仪和傲慢,而是郁闷、无奈何纠结。当男人认定女人天性如此时,这种无奈何纠结也就是一种屈服,女人也因此获得了权力——任性的权力。因此,这里的小人,也不是道德概念,而以精神气质和心胸器识等方面的意蕴为多。(页166)正如作者所说,如此解读孔子的“女子与小人”说,既非诋毁也非回护。窃以为,虽然这个公案恐怕依然会争议下去,但作者的观点无疑更为通达,更为可取,至少给我们一种新的解读视角。

 

其实,书中的精彩之处还有很多。比如对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作者提出:“不成人之美,倘无破坏的手段,是冷漠。冷漠虽缺乏美感,但还算不上恶。”(页4)“不成人之美,有公开的直接破坏,也有隐蔽的间接阻滞。”(页4)显然这是生活阅历带来的深刻体悟。作者认为“成人之恶的另一表现,是鲁迅先生所言之‘捧杀’。”(页4)显然这也非纯粹书生所能言道。尤其深刻的是,“成人之恶与不成人之美,最大的区别是伪善,使受害者在放大自己缺点或沉醉其中时,还心存感激。”(页5)其实,古圣先贤对此有了足够的警惕,所以才有孔子的“乡愿,德之贼也”的喟叹。而如今,居然有“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的号召,也颇能迷惑一些人。作者对“敬鬼神而远之”的内蕴,解释说:“与其沉湎于莫须有的虚悬期待,莫如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自己的精彩,以精神不朽去获得生命的永恒。”(页87)这是何等通达的看法啊!

 

再比如,对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作者提示说:“宽容固然是一种美德,但也不能成为任人攻击的软肋。”(页145)对于“乐以忘忧”,作者指出,“(孔子)既未退缩和归隐,也不充当破坏者的角色,而是以建设者的姿态积极入世,以权变的理性决定行止,以人格独立追求自由,以人文精神化成天下。”(页149)“一个胸怀坦荡、世事洞明且有足够自信的人,就容易保持轻松和快乐。”(页152)“孔子和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被比较广泛地接受,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种开放性和兼容性。”(页155)对于“有教无类”,作者指出,“孔子‘有教无类’所体现出的平等意识和博爱精神,是天下学人共同追求的美妙理想,也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关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最为响彻的福音。”(页176)对于“古之学者为己”,作者强调:“我们才会真正理解孔子的学习之乐。那是超越功利乃至生死的追求和情感。有了这种情感,才能获得真知识和大智慧,才能焕发出超越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才能真正地与众不同。”(页199)

 

作者如此通达的看法,恰恰印证了作者真正理解了孔子,并将孔子的精神贯注于自己的生命之中。这是很多研习孔子者,都应该效法和追慕的境界。

 

作者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多的精辟见解,端赖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因为有了对孔子思想的整体探索,有了对古今中外学者、思想家们对孔子认识的综合把握,有对孔子思想的整体观照,有对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有对现实社会及人生的问题意识,才会生发出如此引人入胜的隽言妙语。

 

当然,世间没有完美的事物。书也不例外。在我寓目的书中,还没有见过毫无瑕疵的。本书在装帧设计方面“疏朗大气”,但是在校对方面,便存在瑕疵。书中的错字,时有所见,多为笔误,应是疏于校对所致。但,瑕不掩瑜!

 

著名作家王充闾先生在《序》中说:本书“以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架构、新的形式、新的笔法出之,可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不佞觉得,这一断语是可信的。

 

责任编辑:葛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