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著《儒者之维》出版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0-03-20 08:00:00
标签:
陈明

作者简介:陈明,男,西元一九六二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教授。一九九四年创办《原道》辑刊任主编至二〇二二年。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维》《文化儒学》《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对谈录》《儒教与公民社会》《儒家文明论稿》《易庸学通义》《江山辽阔立多时》,主编有“原道文丛”若干种。

 

 

 

 

书名:儒者之维
作者: 陈明
ISBN: 9787301078853
页数: 400
定价: 38.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书: 政治与法律思想论丛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4-10-1
 
内容简介
 
这些文字反映记录的应当是可以称为内地新儒学的学术思考和价值立场。
 
虽然被激进的自由派蔑称为保守主义者,被儒学的原教旨主义者贬斥为伪儒、叛徒,但作者坚信自己带着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性和情感对儒学的选择与理解在方向感和分寸感上“虽不中亦不远”。政治哲学、文化认同,中体西用、即用见体以及中西古今之辨,着墨或深或淡,见识或高或低,但它们作为问题线索和致思方向却是一以贯之。
 
对此有兴趣和共识的读者应该能够从这些文字获得阅读的愉悦和思维的启发。
 
 
(2005年6月14日上午,陈明在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时留影。吹剑 摄影) 
 
作者简介
陈明,1962年生于湖南长沙。1982年株洲师范中文大专班毕业;1989年山东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1992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儒教室副研究员。1994年创办学术辑刊《原道》2002年创办www.yuandao.com网站。2004年主编“原道丛书”。出版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浮生论学》等。
 
目录
 
自序
 
一、评论
 
1 自由、自由主义、自由主义者
——90年代学术重读之一
2 对“新左派”的印象与分析
——九十年代学术重读之二
3 学术规范与知识论中心取向
——90年代学术重读之三
4 保守:思潮与主义
——90年代学术重读之四
5 再说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
——评朱学勤“从明儒困境看文化民族主义的内在矛盾”
6 张光芒启蒙新论批评
7 “断裂”的深与浅
8 《原道》开卷语
9 现代、后现代与传统
10 反思一个观念
11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之文化观异议
12 英雄、豪杰与圣贤
——读《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之一
13 此身合是儒生未?
——读《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之二
14 重读吴清源
15 低调进入及其它
——读傅谨《草根的力量》
16 《士族与儒学》的主题演讲
17 北京大学研究生座谈会讲稿
18 传统资源和宪政转型四人谈
19 对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话》的解读
 
二、抒怀
 
1 紫藤庐及其它
2 《出塞曲》
3 大马感怀
4谁解陈寅恪
5 乡愁是一种理念
6 等待陌生人
7 “生命的意义在于爱”
8 孤独、寂寞及其它
9 麻将如人生
10 《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2001对谈录》序
11 汇当代英才 原文化大道——答《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陶林
12 《原道》十年的十问十答
 
三、研究
 
1  中体西用:启蒙与救亡之外
——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展现
2   中体西用:左派与右派之外
——文化保守主义在当代的定位(存目)
3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学科还是意义?
4 政治与经济:以文化为旗帜
——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述评
5  从道统政统概念理解历史上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关系的尝试
6  六朝玄音远  谁似解人归
——大陆玄学研究四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7 序廖名春
8 序卢国龙
9  《唐虞之道》与早期儒家的社会理念
10  民本政治的新论证
——《尊德义》解读
11  儒道互补人格结构的可能、必然与完成
  ——对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学考察
12  禅宗的意义世界
——从文化学角度对中国化佛教的解释
13  新唯识论:理解与批评
14  象占:原始思维与传统文化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易经》的尝试
15 “大学之道”:为学还是为政?
——《大学》新读之一(93)
16 王道的重建:“格物致知”义解
——《大学》新读之二(102)
17 以义为利:制度本身的伦理
——《大学》新读之三
 
 
《儒者之维》自序
 
这里的文字分为三类:研究、评论和抒怀。
 
研究性的文字,最早的是《儒道互补的可能、必然与完成》,是为1988年夏天北戴河知识分子研讨会征文而写。当时我在山东大学哲学系读中国哲学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文章稍后由郑也夫先生推荐发表在《北京社会科学》。他既是北戴河会议的主持,也是当时知识分子研究领域的代表。也许正因为对知识分子这一知识生产主体比较关注,我对知识的独立性并不是特别强调,即不只是仅仅考察知识话语和客观对象之间的联系,而更愿意寻找潜藏着的其与特定主体的意志及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大约同时完成的《象占:原始思维与传统文化》,则对后来的发展有另一种影响。余敦康先生看了,称赞“文风和思路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向《文史哲》当时的主编郑重推荐。也许因为面子没卖出去吧,他老先生把我安排成了他的博士弟子。因此,我从济南来到了北京,中国哲学史也真正成为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我感觉,作为文化的儒学,不是纯粹的知识,好比由硫磺、木炭和硝组成的火药,其成份是复合的,包含有知识、智慧、意志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所以,我的儒学研究总是将其视为一个整体,从文本和语境的互动中去探寻其意义价值,而不是将它还原为硫黄或木炭,在它与西方某一专业甚至某一学派文本的比较中来评估其长短高低。如果要对来自以知识论为中心、以价值无涉为标榜的所谓现代学术的批评做出有效回应,要从古代儒家和儒学的传统中开掘出精神的源泉、建立起理论的支点,这应该是我们工作的前提和方向。这不是反知识论,而是强调对儒学在知识类型上的独特性的尊重;在天则所时我曾对汪丁丁和盛洪说,“经济学家是儒学天然的朋友!”——把“经济学家”换成“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会同样甚至更为合适。当然,这也不是要否定港台新儒家从哲学角度论证儒学价值合法性的工作;我愿再次强调,它已历史地成为我们民族伟大精神传统中重要的一环。
 
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物。思想史研究的剑桥学派有历史语境主义一说,与前述个人体会就颇多契合。这里的这些研究性文字虽然微不足道,但我自己对它在儒学诠解方面所做的尝试却相当自信。如对《大学》这部儒家最经典的政治哲学著作的重新阐释,我自认为就具有发覆起瓿的意义(宋儒在心性论层面开掘致思乃历史情势使然,自有其理论和价值在;但因此便将先秦典籍也窄化为心性学话语就大为不妥而大有调整必要了)。我的工作目标,是在现代性日趋深化、全球化无远弗届的今天,从儒学入手去努力发现和建构我们民族文化生命的内在性和一贯性以回应挑战,开拓未来。十年过去,《原道》已基本确立了这样一个同人性学术辑刊的形像;下一个十年,但愿它能在这样的追寻建构过程中发展出一个可以叫做大陆新儒家的思想学派。
评论性文字是我对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些现象和事件发表的议论和看法。如果说研究性文字的主要对话对象是宋儒或港台新儒家,那么,这些评论性文字的对话对象主要就是自由主义,以及一些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几乎业已积非成是的观念和共识。如“反思一个观念”、“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之文化观异议”等,所涉及的问题都很大很大,不仅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甚至根本就不是随笔所能处理的题材。但我并不想多作论证,因为我越来越倾向于相信,人们坚持一种观点并不需要什么理由,而是他本来就愿意如此如彼。我的这些思考,不愿相信的话,多说无用;愿意相信,简单几句也就足矣足矣。
 
叫人高兴的是,自由主义者们对传统和儒学已不再像先前那样神色间满是傲慢和偏见。在普通法宪政主义旗帜的导引下,他们从道家和儒家中发现了宪政的本土资源。但高兴之余我也想提醒一句,现代意义上的个体性概念和财产权概念在儒道经典的写作年代尚未萌生。在这一方面,传统能为我们所做的,绝对不会比我们能为它所做的多出几分。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文化的发展,从来如此。
 
抒怀性文字几次都想删除。之所以最终保留下来,是因为作为政治哲学丛书之一种,我这一册据说主要是为记录下90年代大陆文化保守主义的声音或身影。事实上,主编《原道》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承受有压力,生活和情绪都受到一定冲击。这当然并不意味着这些个人化的东西因此就获得了进入公共领域的资格。但是,它多少能够见证,所谓“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的儒学,完全可以在一个普通平凡的现代心灵里发育生长。
 
爱我的,我致以叹息;恨我的,我报以微笑。这是拜伦的诗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被人叫做了文化保守主义者;也不知道,这一称呼后面所蕴含的究竟是褒还是贬。我很清楚的记得,十六年前自己有多么激进;我也很清楚的感受到,十六年过去,自己的心底其实“一切都没改变”……
 
名者实之宾。《如此保守?》、《迂远之思》、《儒者之维》,是为这个集子想的三个名称。决定用《儒者之维》的理由:一方面,在当代思想文化的版图中,《原道》折射出的无疑是儒家的色调;另一方面,在儒学光谱内部,它仅仅属于一个小小的特定思想频段。
 
是为序。
 
2004年夏于北京半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