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东】对批评老实大量读经声音的回应

栏目:少儿读经
发布时间:2016-06-25 10:37:37
标签:
吴小东

作者简介:吴小东, 笔名空山,民间儒者,读经教育实践者,千人行书院院长。西南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曾任中学、高校教师,2003年从高校辞职,任编辑记者,2006年接触读经教育,任读经教师,2008年创办千人行书院,实践王财贵教授"儿童读经"教育理念。

  

 

 

原标题: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对批评老实大量读经声音的回应

作者:空山(吴小东)

来源:蓁谦学堂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五月二十日丁丑

           耶稣2016年6月24日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近来有种声音,批评老实大量读经导致孩子不爱阅读,不会写作,忘得快,没有历史文化情怀,厌恶读经等等,认为老实大量读经耽误孩子,应该适当加入阅读写作,云云。

 

如此言论,可能确实看到了一些现象,希望读经教育者反省,让读经教育更完善,其用心可嘉,其思考可供办学者参考,如自己能够按所建议的去实践,也是难得之事,定会有益于读经界。只是说老实大量读经耽误孩子,则未免言之太早,失之轻率了。

 

其实这些所谓的"问题",在老实大量读经理论中,都是慎重思考过的,本来都不是问题,不必担心。不必担心而担心,是因为对教育理解的不同。

 

先说不爱阅读。有人看到读经的孩子不爱阅读,就很忧虑,觉得孩子不阅读,知识面不是很狭窄吗?是的,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不阅读很难获取知识,是令人忧虑的。但读经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都在读人类最伟大的书了,怎么还担心他阅读呢?读经,也是在"阅读"啊,而且是最高品质的阅读。所以如果不读经又不阅读,那是令人担心的,但他已经在读经而不阅读,就丝毫不必担心,不但不用担心,反而应该高兴。古人说"非圣书,摒勿视,蔽聪明,坏心智",一般的书有什么可看的呢?即使所谓有益之书,与经典相比也相差万里,孩子头脑最纯净的时候,为什么不让他把最高明的经典充分吸收呢?所以我们宁愿他一遍遍地读经,只把几本最重要的经典深深印在他的脑海就好了,我们要让经典在孩子心中扎根,而不是用世俗的知识来扰乱他的心灵。再说,阅读很难吗?真正老实大量读经的孩子,以后会很喜欢阅读,因为读经最大程度地开发了他的头脑,他的头脑可以装无限广阔的东西;读经又是有笼罩性的,高度的书读透了,低度的书就很容易阅读,既轻松愉快又能够迅速把握主旨。老实大量读经,其实是让孩子一辈子喜欢阅读、能够博览群书的最可靠保证。只是,在孩子正处于读经最佳时机的时候,何必用泛泛的阅读来干扰他呢?

 

再说不会写作。人一定要写作吗?读经之最深目的,是吸取经中的智慧以滋养生命,成德成人,不一定要发为写作。孔子弟子中,不能为文者大有人在。古往今来志士仁人,不一定都有文章传世。其实古人之"文",本不专指文字,道德功业,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表现,都是"文",孔子赞尧"焕乎其有文章",赞周"郁郁乎文哉",岂舞文弄墨之文哉? 一个人只要德性圆满,即使从不写作,也不碍其为仁人君子。当然, 文章自有它可贵之处, 一个读书人,既饱读诗书,下笔为文亦自然之事,只是在德行与文章之间,要有个本末先后。古人"先器识而后文艺",先培养一个人的德性器宇,然后才是文章。 孔门四科,文学列为最后。初唐"四杰",文章早熟, 然功业不成, 命运多舛。明清很多大儒,对私塾让孩子提前作文痛心疾首。程端礼《程氏读书分年日程》明确指出,学习作文应在二十岁之后。读经的孩子,正处于读经打基础的大好时机,何必汲汲于作文?"文以载道",一个小孩子,于道尚未有见,思想亦不成熟,勉强作文又有何益? 把握不好,还会滋生流弊,危害德性。君不闻"文人无行"乎?而思想成熟之后,要为文,亦非难事。"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只要一个人有德行学问,发而为言,即为人悦服;记录下来,即是文章。 故指责大量读经的孩子不会写作,其实是不切题的,因为他本来就没到表现的时候。

 

再说遗忘。有人说"纯读经"容易遗忘,以理解辅助记忆不容易遗忘。真的如此吗?其实遗忘总是会发生,要达到长久不变的记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多复习。确实有些孩子背过了又忘,再背时很生疏,那是因为没有经常复习的缘故。如果保持常规性复习,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背过一两本经典的孩子,要定时复习,或者每天,或者每周,要把所有读过的经典当做一个整体,每一本都滚瓜烂熟。常规性复习有很多好处,一是有利于识字,每复习一次就多认一些字(有些孩子读经认字效果差,与没有及时复习有关);二是加深理解,虽然读经不求理解,但你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孩子在长大,读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悟;三是每本经典都很熟,不怕重背,有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加深他对经典的感情。有的孩子读了几年经好像不喜欢读经,可能与没有老实大量读经和及时复习有关,他没有真的读进去,读过的书都不熟,对经典有畏惧心理。总之遗忘是普遍存在的,要想不忘,只有多复习,而不是理解了才能不忘记。

 

  

 

最后说说"厌恶读经"。这可能是最令人担心的了,一个孩子读了几年经反而"厌恶读经",不是很严重吗?但其实这个问题是含糊不清的,是个假问题,虽然耸人听闻,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怕会让初入门的人起疑心,不敢让孩子读经。

 

说"厌恶读经",究竟有多少孩子厌恶读经呢?有人统计过吗?为什么有些老实大量读经的学堂,孩子并不厌恶读经而是精神饱满呢?又,这些所谓"厌恶读经"的孩子,是真的是老实大量读经的孩子吗?读了几年?包本背过几本?又,"厌恶"到什么程度?是有点抵触还是深恶痛绝?又,当他有所"厌恶"时,有没有人正确鼓励引导他?又,家长是否坚定不移地支持读经?家中有无矛盾?又,学堂是否理念正确且稳定,落实到位?老师是否有充足的热情和信心?又,老实大量有孩子"厌恶",不老实大量就没有孩子"厌恶"吗?这些都是值得好好关注认真分析的问题,不把这些问题弄清楚,是无济于事的,单是笼统地说一句"老实大量读经导致孩子厌恶读经",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不是思考不周,恐难逃夸大其词之嫌了。

 

如果只是读经不够积极主动,那是学习中最常见,任何教育都难以避免的问题。孔子弟子中,子贡不也"倦于学"吗?冉有不也"今汝画"吗?宰我不也"昼寝"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吗?在孔子心目中,恐怕也只有一个颜渊是"好学"的!可见"好学"并非易事,"好学"几乎可以看作是圣人的境界,故公西华感叹孔子之"好学",说"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贡称赞老师,谓"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未到孔子颜回之境地,恐总难免有厌倦之时。有所厌倦并不可怕,只要能克服一时的倦怠,坚持学下去,仍然是好学生。一个孩子,心智还不成熟,情绪也不稳定,偶尔对学习有所排斥,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 为什么要特地拿"厌恶读经"来说事呢?

 

孩子毕竟是活的,他读经也会有起伏,有时会遇到低迷期,好像读经没劲头了,甚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排斥。如果老师家长对老实大量读经信心百倍,知道孩子一时抵触是正常现象,仍然坚定不移地鼓励孩子读下去,孩子其实很容易跨过这道坎,而且越读越有劲头,越来越心生欢喜,进入更高层次的读经状态。 如果家长老师对老实大量读经没有信心, 不了解孩子学习心理, 心想为什么读经两年了还不喜欢读经,怀疑是不是老实大量读经本身有问题,希望从教学模式的改变上来解决孩子不喜欢读经的问题,那他一定教不下去,孩子也读不下去了。因为老师家长已经放弃了自己的读经理念,开始迎合孩子了。他未战先败,败给了头脑中残留的以孩子为中心、片面追求快乐的主流教育观念。

 

所以是否能够老实大量读经,最重要的是老师家长的认知和心态,你认为他可以他就可以,你认为他不可以他就真的不可以,马上表现出不愿读,因为读经是尽可能把孩子往上提升,而提升是伴随一定辛苦的,没有大人的支持鼓励或督导,孩子是不可能自愿选择辛苦的事来做的。

 

有的孩子好像不愿老实读经了,你鼓励鼓励,压一压他,仍然可以读下去,再不行了,你再压一压,也许仍然可以,他能这样老实读多久,要看你对老实读经的认知、热忱和推动的能力。为什么要这样压他?这样压他是不是单纯地压迫?不是的,这是给他最大量的智慧储藏与开发,最大限度地提升他的心性,是基于对孩子最深的爱与信任,也只有在他还未完全成熟时才可以这样做,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你轻易放弃,主动给他开理解阅读,看上去他一时比较喜欢,但可能就永远丧失给他深度酝酿的机会了,反而是对不起他的。

 

人性中既有追求光明的一面,也有自私怠惰的一面,教育就是让人逐渐化掉自私怠惰的习性,把根本的光明性开发出来。因此教育的过程,必然包含着心性上持续的斗争与磨炼,斗争磨炼就是吃苦,就是破除种种习性,让本性的光明显现。所以中国古代教育几乎不谈"快乐",而强调"吃苦",因为教育过程中,对"苦"的体验是一种常态。"三更灯火五更鸡",怎么不苦呢?"两耳不闻窗外事",怎么不苦呢?"板凳甘坐十年冷",怎么不苦呢?当然,苦中有乐,但那个乐,是在"苦"的体验中克服了惰性而呈现出来的,不是随时随地都那么轻松愉快。

 

所以对于孩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低迷或抵触情绪,我们要理性地看待,不是孩子一有抵触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严格地说,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学习者的抵触,因为人性就是如此!

 

读经的孩子不想读经,上学的孩子就想上学吗?老实读经的孩子有抵触情绪,不老实大量的孩子就没有抵触情绪吗?"纯读经"孩子会"厌恶",你讲解了阅读了写作了就没孩子"厌恶"了吗?孩子是不是喜欢某种学习,取决于父母对这种教学的信心和老师的带班能力。一个热诚、能力强的老师,能把一个纯读经的班带得蒸蒸日上;一个没热诚能力差的老师,天天讲解阅读讲故事孩子也照样兴味索然。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出现"厌读"的现象,需要关注反思的因素很多,家庭对读经的信心,老师的热诚与能力,学堂的理念是否正确稳定等等,都在考察之列,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教育模式问题。乃至家庭和谐程度,对孩子读经也有重大影响,有的家庭本来就长期处于冷战甚至破碎状态,孩子心中一片愁云惨雾,又怎能安心读经呢?

 

自王财贵教授1994年正式推广读经教育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二十一年中,读经教育也逐渐从业余读经发展到全日制私塾读经,从少量读经、适量读经推进到大量读经,从兼顾理解、阅读、才艺、功课等主流教育内容的"兼容式读经",凝炼出"纯读经"式老实读经。每走一步,都会遇到阻力与质疑,尤其是目前作为读经教育最高模式的" 全日制老实大量读经",最为人关注,遇到的阻力也最大。有人认为它太极端了,任何东西都不宜强调过头;有人认为它太低级了,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应该用现代教育或古代教育思想来完善提升它。确实,老实大量读经不仅迥异于现代主流教育,与中国古代私塾教育也大不相同。但它却有它的道理所在,这个道理就是:它有意逆着人类喜欢理解、实用,喜欢多样性、趣味性的现实人性,尽可能把人性中超越的一面向上提升,以提升上来的超越的人性来笼罩、转化现实的人性,从而达到人性发展的全面性; 它又深知提升超越人性的最佳时机在理解力成熟之前,错过此最佳时机则大势已去,无力回天。此即孟子所谓"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体不能夺也"。这其实是人类最高的教育理想,以理解实用为主导的现代主流教育固然不能了解,就是两千年来形态复杂的中国古代私塾教育,也未必都能清醒地把握这一点。这是教育成败的关键,也是人类命运升沉的枢纽。

 

正因为此,王财贵教授多年来才苦心孤诣地提倡老实大量读经,明知会招致大面积的反对,仍然初衷不改,其中实包含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往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悯。人类要长进是不容易的,要每个人都认同并坚持老实大量读经也是不可能的,只要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认知尽可能老实大量去做,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标准和理想不能降低,所谓"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所以若自认能够把握老实大量读经原理精神的人,且好好去老实大量,不要否定不老实大量读经,不老实大量读经也可以培养相应的人才,其实践也可以给老实大量读经以刺激和参考;不能把握、不认同老实大量读经的人,当然可以实行适量读经、"兼容式读经",但也请对愿意老实大量读经者给予适当的尊重,对自己不了解不认同的事物,保持基本的敬畏是明智的,又不失君子之风。如此道并行而不相悖,相辅而不相害,不同认知、不同层次的人群皆能够共进于读经,岂非读经界之福,教育之福,社会国家之福!(空山)


  

  

 

责任编辑:葛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