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鹏】论儒家文化与互联网之融合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6-06-28 22:09:11
标签:

 

论儒家文化与互联网之融合

作者:郭海鹏(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全人教育办公室主任)

来源:“敦和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五月廿四日辛巳

           耶稣2016年6月28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各种手机互联网应用的兴起,世界已进入一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后工业信息时代。让人欣慰的是,在这一波发展浪潮中,中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工信部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每三个中国人里就有两个人在使用智能手机等设备访问移动互联网,中国目前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成为世界第一,淘宝、微信、支付宝等手机互联网应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街头使用手机浏览网络信息的“低头族”也随处可见。面对这一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儒家文化应该如何面对,成为所有有志于复兴儒家文化的人们所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尝试论述儒家文化和互联网技术之间的关系,并就两者的结合提出对未来的期望。

 

壹、“万脑互联”新时代

 

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这里用下面四句话概括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核心典籍、代表人物和思想精髓:三教九流儒为宗,六艺四书十三经,周孔孟董程朱王,格致诚正修齐平。从王阳明之后、自明末清初起,儒学由虚转实,清末民初面对西学、马学冲击又被迫隐退成为潜流。百年间命运坎坷,近年来竟然渐有否极泰来、一阳来复之运势,儒家文化魂魄归来、渐现生机,实为中华民族之大幸。

 

对于西方文化,也用四句话来概括:希腊哲人启智统,耶稣基督奠神功,文艺复兴科学盛,工业革命登顶峰。西方现代文明实由日尔曼蛮族承受基督教洗礼,不堪其压迫又经过文艺复兴奋起,意欲重现古希腊之荣光,再经过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在工业革命达到顶峰之后,进一步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互联网。

 

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分别,熊十力先生在《新唯识论》里面有一个“性智”和“量智”的说法。他说:“性智者即是自性的明解,此中自性即曰本体,在宇宙论上通万有而言其本原则曰本体,即此本体以为吾人所以生之理而言则亦曰自性……《易》所谓始万物之知即此性智是也。”关于“量智”,他说:“量智是思维和推度与简择等作用,能明辨事务之理则及于所行所历简择得失,故名为量智,亦名理智。此智原是性智的发用而卒别于性智者,因为性智作用依官能而发现,即官能得假之以自用……逐取乎物、分别乎物、运用乎物,由此积习日深日精而成功后起之一种明锐势用,所谓量智是已。”

 

窃以为互联网是西方“量智”传统发展的最新成果,它突破了现代工业文明的范式,呈现出去中心化、反权威之网络互联互通结构,因此是一种所谓的“后现代技术”。

 

西方的这个向外求索的“量智”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皆数”、柏拉图的“理型”、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世纪对上帝的理性一面的推崇、到文艺复兴时对“上帝是个几何学家”的信念,再到科学时代里伽里略、牛顿和爱因斯坦对以数学为形式的科学真理的探索,可以说是其道一以贯之。

 

在科学研究中,所追求的是要通过观测把整个世界的现象量化,再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来研究数量之间的规律,进而达到科学的真理。从牛顿时代的现代科学革命,再发展到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是西方“量智”传统不断发展的过程。现代计算机的鼻祖、二进制的发明者莱布尼茨曾经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他希望能有一种严格定义的形式逻辑语言,能把一切哲学争论通过确定无疑计算给予彻底解决,从而当两个哲学家发生争论时,他们只需要掏出纸笔,然后对彼此说:“让我们来算一算吧”。

 

莱布尼兹的梦想继续向前发展,经由布尔的二值布尔代数、巴贝奇的差分机和分析机、信息论之父仙农的开关电路、图灵的通用图灵机、再到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架构”,最终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西方“量智”传统结出了现代电子计算机这一硕果。

 

电子计算机自诞生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其体积越来越小、存储容量越来越大、运算速度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低。现实世界中所有能够表达为数字和运算的东西和过程,都能用电子计算机来模拟,并以极快的速度和极高的精度运行。进一步发展之后,随着存储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大家就开始有一个冲动要把原本各自独立计算机连接起来,以共享数据和信息。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的发展非常迅猛,从1969年仅有四台主机互联的阿帕网开始,在短短几十年间,WWW、Google搜索引擎、Web2.0等技术层出不穷。最后到今天,随着电子商务和手机互联网应用的流行,互联网呈现出一个井喷式发展的势头,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之改变。今天通过电脑、手机和互联网,可以说不仅是电脑,而且是人们的大脑都连接在一起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万脑互联”的新时代。

 

 

 

贰、互联网之道

 

西方这个“量智”的传统相对中国儒家文化而言,它的地位该如何安放?马一浮在《泰和会语》里说:“国学者,六艺之学也。”此处所谓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又称六经。他论断,“六艺统诸子,亦统四部(经史子集),故六艺该摄中国一切学术。”更进一步,他又说:“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举起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於《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於《春秋》。文学艺术统於《诗》、《乐》,政治法律易经济统於《书》、《礼》,此最易知。宗教虽信仰不同,亦统於《礼》。”最后他说:“综会《六艺》于一心,全部人类的心灵,其所表现者,不能外乎六艺也,故曰,道外无事,事外无道。”因此,这个道既然统摄中西一切学术且无处不在,则互联网既然作为一种现实的技术形态出现,所谓的六经之道必然在其中。

 

在儒家文化中,六经之道可以提炼为一个“仁”字。“仁”字内涵丰富,其要义在互联网中皆有体现,就此我提出以下五点:

 

第一,电脑体现“身心一体”的阴阳之道。在《郭店楚简》中,“仁”字都写为“上身下心”,体现身心一体。仁者,人也。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我们对仁或人的本质的理解,是一个身心合一的有机体。在宋明理学中,也讲“理气不二”的宇宙观。张载《正蒙》曰:“太和所谓道。散殊而可象者为气,清通而不可象者为神。”这里说的气、神,可理解为是物质和精神。在计算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相似的结构。每一台电脑都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即其身,软件及其心。电脑运行既有硬的一面,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也有软的一面,程序和算法的运算。二者一体又有分,体现“身心一体”的阴阳之道。

 

第二,互联网体现“君君臣臣”的阴阳之道。“仁”的另一个主要含义是“相人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仁曰:“亲也。从人二。”这是指人伦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仁”。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指的就是说在人伦关系中每个人都或为阳、或为阴,都要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这样才能共同形成一个更大的和谐整体。在互联网当中也是如此,每个电脑或者提供服务,或者获得服务。如果你提供服务,就是个服务器(server),是君;如果你得到服务,就是一个客户机(client),是臣。当然这是要有一个协议来协调的,清楚地规定谁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整体可以得到一个秩序。因此可以说,互联网也体现“君君臣臣”的阴阳之道。

 

第三,互联网体现“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仁通之道。“仁”的另一个意思是“通”。程颢说过:“医者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谭嗣同《仁说》曰:“仁以通为第一义。仁不仁之辩,于其通与塞;通塞之本,惟其仁不仁。通者如电线四达,无远弗届 ,异域如一身也。”互联网为万网之网,通过电脑互联把人也连在一起,其最能体现仁通之义。

 

第四,互联网体现“生生之为仁”的生生之道。互联网增长的生态、为个体提供的结合的机会和仁的另外一个意思“生生”也有类比性。儒家讲“天地大德曰生”,“生生之为仁”。生生基本的范式,当然是阴阳和合形成一个整体。互联网之联通可以方便部分和个体生成群体,可以生成层次很丰富的更大的整体。在微信、QQ等即时通讯应用中,可以两个人拉一个群、多个人拉一个群,非常方便。互联网本身也好像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不停生长,日新月异。

 

第五,互联网还体现“群龙无首”的太和之道。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体现一种平等的思想,每一个节点都不是中心,也可以都是中心。这与儒家的“太和是道”不谋而合。王夫之《张子正蒙注》曰:“太和,和之至矣。阴阳异撰,而其姻縕于太虚之中,合同而不相悖害,混沦无间,和之至矣。”《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里赞许的也是同样体现太和之道的一种自由、平等的气象,这也正是互联网的分布式、去中心化的思想。

 

 

 

叁、儒家文化与互联网的暗和

 

儒家文化和互联网技术为什么会有以上诸多暗和之处?我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前现代的、体现有机整体论的思维方式,而互联网则体现一种后现代的范式,是对现代的机械还原论的突破和超越。后现代是前现代的否定之否定,从而经过螺旋上升在另一个高度体现出和前者的相似性。

 

西方的“量智”传统在工业革命达到顶峰之后,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盛极而衰,危机全面爆发。在过去的一百年内,西方的知识分子对此有很多讨论,例如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极权独裁、核危机、生态危机、道德滑坡、信仰崩溃等等。概而言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自我的身心三大关系全面出现危机。那么,危机根源在哪里?实际上就是由于量智一味地向外逐物,迷途而不知返所致。八卦里面的“坎卦☵”最能描述今天世界的问题所在。坎卦的卦象是“☵”,“一阳陷于二阴”。就是说,量智驱逐于物、运用于物,最终不免沉迷于物,最后人的精神陷溺于对物质的坠追求,不能自拔。古希腊的时候苏格拉底说“知识就是美德”。到了培根,口号变成“知识就是力量”。同样是追求知识,但是发展到以科技驱动的现代工业文明,目的已经不同了,转为对物质力量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宰制。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性表现为三种主要形态:英美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德意的法西斯主义、以及前苏联的公有制共产主义。三者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但都推崇通过某种形式的斗争追求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本主义是最大化个人利益的经纪人之间的竞争,法西斯主义是种族之间对生存空间的竞争,共产主义是为历史必然性驱动的阶级之间的斗争。

 

中国的危机也很大,最主要是文化的危机,是中华民族失魂落魄、魂不附体的危机。自鸦片战争以来,西力东渐。国人屡战屡败,逐步丧失文化自信,开始全面质疑作为立国之本的儒家文化。由盲目自大变成盲目自卑、妄自菲薄,求新求变之心日趋激烈,到‘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终于喊出‘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口号,最终导致儒家文化花果飘零、魂不附体之惨状。

 

从时代变迁的角度看,可以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代的基调不断变化。从1919到1949,是救亡图存、武装建国;从1949到1979,是阶级斗争、继续革命;从1979到2009,是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展望2009之后的三十年,应该是深化改革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语》中记载,孔子到卫国,感叹卫国人口众多,于是发出感慨:“庶矣哉”,人口真多啊。子路在一边马上发问:“人口多了之后,该如何治理呢?”孔子对曰:“富之”,让老百姓富起来。子路又问:“富了之后如何?”孔子又对曰:“教之”,使他们有教养。今天的中国,可以说是已经过了“庶矣哉”和“富之”的阶段,而要进入“教之”的阶段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必将迎来一个繁荣兴盛的新时期。关于社会的变迁,《孟子.尽心篇》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墨道“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其道清苦至极,常人难以久处,故必逃之。“逃墨必归于杨”,杨朱主张为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其道欲避世利己而自全其身。杨朱之道太简而近实,常人亦难久处,故亦必逃之。“逃杨必归于儒”,一左一右之后,最终必将回归儒家的中道。毛泽东时代号召“一大二公”、“毫不利己、专门为人”,堪称墨道,到文革后期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不得不转向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时代。邓小平时代提倡“包产到户、自由经营”,鼓励人们发财致富,堪称杨道,但不择手段地追求财富和个人享受又使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滑坡,加上贫富分化和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也难以为继。于是今天又面临一个转折点,逃墨去杨之后,必将回归儒家仁爱和谐的中道。

 

 

 

肆、儒家文化的复兴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儒家文化如何复兴?仁道如何教化?《四书五经》如何成为信息时代的人们提供安心立命的价值?我们首先应该看到,互联网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从正面讲,电脑和互联网存储的信息量大,运算速度快,直接增强了个体的脑力;而且连接通信方便,天涯若比邻,增进了个体间的沟通;还极大地促进了个体的福祉,并为解决未来可能面临的全局性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从负面讲,互联网提供一种“真而不实”的经验,使人心游离、放逐于外,身心不得安顿。在人际关系方面,虽然优点是通信便捷,“天涯若比邻”,但也有比邻若天涯、好友对面不抬头的新问题。当然还有技术的傲慢、电子垃圾等等问题。

 

在全民互联网的今天,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怎么行?熊十力先生曾提出一个观点:“思修交尽,上达天德。”他说:“专尚思辨者,可以睿理智,而以缺乏修为故,则理智终离其本,无可语上达。专重修为者,可以养性智,而以不务思辨故,则性智将遗其用,无可成全德。是故思修交尽,二智圆融,而后为至人之学。”现代西方一味追求“量智”的物质文明缺乏修为,故没有上达之路,可以用中国的“性智”之学补之;而如果只讲“性智”,不务思辨,则“性智”将不能发挥其全体大用。因此最理想的状态是中西结合、思修交尽,二智圆融。

 

依此而论,有志于复兴儒家文化的仁人志士应拥抱互联网技术,考虑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推广、复兴儒家文化,儒家提倡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事业都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找到新的发展模式。而从事互联网工作的科技人员也有必要多关注学习儒家文化,以使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得更好,更加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最后,提出以下三点作为结语:与互联网相结合,是儒家文化复兴的一个必由之路;而拥抱儒家文化,则是互联网在中国本土化的必然选择;同时,思修交际、二智圆融,儒家文化与互联网相结合,将成为21世纪中西文明融合的一个可期待的未来。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