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录续(五则)
作者:彭树欣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六月初二日戊子
耶稣2016年7月5日
【作者简介】彭树欣,江西莲花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一思考,不仅上帝,吾侪辈亦发笑矣。此记录的不过是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而已。
——题记
八
对儒释道三家的理解。
儒家认为,人生价值是在对方身上实现自己。如孝子(女)的人生价值,是在对父(母)的孝中实现的;慈父(母)的人生价值,是在对子(女)的爱中实现的。这样,既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又成全了对方的价值。因此儒家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单一的自我实现,而是人我的共同实现。儒家说“仁者,人也。”“仁”即二人,相人耦,表示人我之共同实现。故《大学》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几者,都是“仁”的体现,都是在对方的生命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当人我分开时,人生的价值就难以实现。故儒家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我一体、天人合一。
道家是不断从人世间中脱身出来,不断解除人世间加在人身上的束缚,最后达到“无待”的生命状态(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境)。如果说儒家是在现实人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话,那么道家则力图避免之、超越之。道家似乎追求超越人间之一切,但如果一切都超越了,人存在的支点又何在?如果这一支点也无,人生的价值又何在?这似乎是一个大哉问!其实,道家最终找到一个人生的支点,这就是艺术,故道家才是真正的“游于艺”。当道家从一切现实人生中退却,最后只剩下了艺术,艺术成为其人生最后的精神支柱,成为人生价值之所在。所以中国的著名隐士(如陶渊明、曹雪芹)几乎都是一流的艺术家、文学家、诗人。庄子乃中国文学艺术的鼻祖。如果其超越为彻底的虚无,那么就不必留下《庄子》一书;《庄子》恰恰是其生命的最终寄托,是中国古代的大艺术。
佛教则是彻底超世的,它认为世间是污浊的,要度尽众生,归依净土或涅槃之境。但中国禅宗则吸收了儒家、道家思想,故超世间而不离世间,即在当下实现自己的价值。所谓凡夫即佛,在此世间即可成佛,不需要到另一个世间去实现自身,其关键在于当下的觉悟,前念迷即凡夫,后念觉即佛。禅者的日常生活与凡人无异,仍是吃饭穿衣,挑水砍柴,区别在于他已明心见性,身在此世间,心在出世间,了无凡心,超然出尘,故无须避世,也不必再求超世。道家要从现实人生中逃离出来之后,才有艺术,艺术是其人生的最后支点。禅宗则生活本身即是艺术,处处是生活,处处是艺术,即以艺术的、超然的心看待人间的一切,艺术与现实人生是合一的。禅者的人生即是现实人生本身的艺术化。当然,禅者的人生与儒者不同:儒者需建构世间的价值,讲究人伦之乐,追求大同理想;而禅者不求世间的建构,他面向世间,面向生活,又随时随地消解之,去留无意,云水无心。
九
关于人性。
人性之根本是什么?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 》),此即所谓“人禽之辨”,孟子是从此角度来理解人性的。依孟子之意,人性(即人之所以为人者),乃人异于禽兽之处。从这一角度出发,人性之根本是孝(或孝弟)、忠恕;而不是性(sex)、爱(异性之爱),甚至慈,因后者禽兽亦有之。故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故《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又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这就是说,孝为道德行为之根本,乃至是天经地义之事(即上升到了形而上之高度),即孝为人性之根基。故中国人确立了“百善孝为先”之观念,对于私货利、私妻子而不顾父母之养者,谓之不孝,谓之非人。又如忠恕,忠是“尽己为忠”,唯有人才能真实地忠于自己,依道德心而行;恕是推己及人,亦唯有人才能如此。此二者,禽兽皆无之。如禽兽亦知爱其子,所谓“虎毒不食子”,但虎不能将此爱推及同类,乃或异类,而人能之,人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不仅能推及人,乃至能推及物,如王阳明说人之怵惕恻隐之心不仅能推及孺子,乃至能及鸟兽、草木、瓦石。
如此,体现人之高贵者,不是性(sex),不是爱(异性之爱),不是慈,而是孝弟之道、忠恕之道。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中国古代 “以孝治天下”,如今看来似乎迂腐,实质基于深厚的人性基础,而孝道在当代中国依然不可缺乏,是家庭、社会和谐的重要根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观,则已经推向世界,成为联合国处理国际事务的一条重要原则,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十
关于生命的层次。
大体而言,人有四重生命:一是情欲生命,饮食男女是也,处于最底层,也是最基本的生命层次,这是人人皆相关者,也是文学家常表现者;二是智性生命,这是人求真、求知的生命,此哲学家、科学家所关涉者;三是德性生命,这是人对善的追求的生命,此道德家、向善者所关注者。四是神性(灵性)生命,这是最高的生命、最后的存在,此宗教家、宗教人所关怀者。一般的人,也许只有一重生命;还有一些人有二重、三重生命;只有少数人四重生命兼具。
十一
关于圣学与圣道。
圣学者,天人之学也,非今之所谓哲学也;圣学者,践履之学也,非今之所谓伦理学也。
今日之世,圣学已失,而圣道未坠。道恒在,并不因学之失而坠矣。然唯学能入道,舍学亦无由入道也。处今日之世,唯自学自证自悟,庶几能明道于世,然道不在言,甚至亦不在传,而在求道者自明而已。所谓传道,也只在让向学者自明而已。
道恒在,只是未时时显现,或曰有的时代显,有的时代隐而已。在今日之世,唯在求道者体之证之,庶几能由隐而显,由晦而明。
十二
关于孔子之“三畏”。
孔子曰: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此处的“畏”,是敬畏之义,而不是畏惧之义。敬畏是指心中的虔诚、尊重,君子生怕对天命、大人与圣人之言有所伤害或亵渎。这不是害怕天命,畏惧权威,而是不把自己放在自高自大的位置,不知天高地厚,像小人那样无所忌惮、无所畏惧。让自己处下(事实上我们也是“下”,你能超越天命吗?你有大人之人格吗?你立过圣人之言吗?),才能接受天命,接近大人,学习圣人之言,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纵使抵达圣人境界,亦仍须谦卑,如孔子仍称“若圣与仁,则圣吾岂敢”。其实,人毕竟是一个有限的自我,如果像尼采一样想成为一个超我的狂人,必至毁灭,甚至既毁灭自己,也毁灭他人,如希特勒、东条英机之流。
责任编辑:葛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