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若岐】感恩读经,永远读经,平常心读经

栏目:少儿读经
发布时间:2016-07-20 15:48:11
标签:

 

 

感恩读经,永远读经,平常心读经

作者:董若岐

来源:“道里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五月廿六日癸未

           耶稣2016年6月30日


 

感恩读经,永远读经,平常心读经

 

柯老师:

 

上学期期末没写总结给老师看(虽然您没有硬性要求),我心中一直怀有愧疚。一转眼又到期末,我心中有许多感想,愿与老师分享,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6月13日晚,见群里讨论读经教育之事,不禁回首往事,感慨颇多。第二天又见老师发来惟生同学的读经经历自述(后来推送到公众号,点此查看《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太多相似的遭遇引起我阵阵共鸣,心潮澎湃,又黯然神伤。沉默良久,终于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放下,反而学会感恩

 

惟生同学无论是读经时间还是读经经历都比我丰富太多。将近十年的青春投入进去,从满怀憧憬到迷茫彷徨,非常有代表性。大体来看,他每一个阶段的的经历与我当年的处境和心态变化极为相似。从他的叙述中,我相信每一个读经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同身受,字字连心。

 

与惟生同学相似,我也经历了对私塾的狂热、失望、困惑、反思。在短短三年的私塾经历中,仿佛冰火两重天。太多往事,我还没有勇气去整理思绪,把它们写下来。我还没有惟生那样冷静自剖的勇气和理性。甚至有些时候,当我听到人们批评读经私塾的时候,我会觉得无地自容,仿佛那种批评必然包含着对我们这些读经孩子的歧视。

 

2014年9月10日,我有幸来到同济,跟老师学习。转眼已近两年。从私塾的被迫学习,到目前的自由自觉学习,这个转变并不容易。尽管心态有所调整,但我必须承认自己戾气未蜕,不少“底线”一碰就炸。在学会自由学习之前,我必须首先学会平常心。

 

以前在“读经”环境中,曾经因为自己对私塾的质疑,我受到了各种要求“感恩”与“不懂得感恩”的规劝与谴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严厉的谴责萦绕耳边,纠结心中,挥之不去,令人挣扎。而在这两年中,当我渐渐放松,投入到自由快乐的学习中,不再被迫感恩,乃至忘记了感恩,反而找回了久违的感恩之心。

 

暮然回首,我发现自己的感恩之心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一旦试着学会让心灵自由放松,我对过往的所有一切人与事,即使在读经课上没收我的《四书章句集注》的老师,在冰天雪地中强迫我跑步、以至我咳嗽一个月也拒绝送我进医院、还不允许我给父母打电话的老师,我也渐渐地能学会平静地面对,不再有怨。正如师母张轩辞老师在同济图书馆的《黄帝内经》课上所言:“感知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是一辈子的功课。”

 

在老师身边学习的这两年中,正是因为老师的信任,信任我可以自己度过心理上的难关,才使得我能够勇猛精进,放下了内心的紧张。这种师生间的信任,涵养了我平和的心态。使我在学习中,不再为取得什么、表现什么而焦虑不安。能够慢下来、坚定下来,像个真正的学生那样,只是简单地做一件事:学习。而曾经,“读经”的高度强制性安排使得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也无法进行。

 

我们不想成为错误读经方法的牺牲品,也不想被利用为反经典的工具

 

感谢惟生同学的信,越来越多的读经学生和家长相互知道了:我们都有过相似的心路历程。私塾的问题,已不用过多赘述。我开始思考一个曾经从未思考过的问题:为什么我脱离了私塾,但依旧对经典坚持至今?而且,如果可以的话,一直到永远?

 

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自然是好的。尽管私塾的读书方式单一粗暴,但他让我们读的内容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经典。我已经脱离私塾教育两年,脱离体制教育五年,可以说对两种教育方式都有所了解,也更加中立。如今一眼看过去,读经教育中有真有假,有对有错,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若不能理性看待,冷静分析,很容易把读经方法的错误归诸经典本身,成为“国民劣根性”、“儒家专制主义”等陈词滥调的新证据。我想说,我们既不想成为错误读经方法的牺牲品,也不想被利用为反经典的错误思想的工具。

 

我想,正如老师反复说过的那样,在“现代性的吊诡处境”中,面对这种有真有假、有对有错的混杂局面,我们既不应激愤地、狂热的去推广一种过度简化的粗暴读经方案,也不应激愤地、狂热地、不顾一切地去反对所有读经教育。我们应该从现代性的意识形态激情中解放出来,慢慢放松,重新找回古典的自由,用一颗平常心,去细细的把这些真假对错辨析出来。潜移默化,渐渐复位(老师为法兰克福工作坊准备的讲稿启发了我,点此查看,参看其中蓝色字部分)。

 

越来越多的读经家长和学生开始反思私塾的读经方式问题。就我所接触的来看,他们能反应很真实的问题,但有些难免带有过强的情绪,不够客观。问题很大,情绪自然难免。但情绪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不是问题产生的关键。我们必须学会跳出情绪之外,去重新看待这场读经运动的意义。正如老师引用海裔老师在北大法学院毕业典礼上所说的那样:首先要学会静观凝视,才不愧为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参昨天推送中引用的海裔文本,点此查看)。

 

我还记得上次去精舍,老师曾对我说:“我们要有一个同情的态度,但也要有一种冷静的理性,把读经问题的丝丝缕缕疏通、理顺。该批评的地方批评,该肯定的地方肯定,君子不党,和而不同。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好的,平心而观,直心而论。不要怕,也不要得意。不要狂热鼓吹,也不要怨恨攻击。平平常常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摒除情绪,杜绝个人恩怨,秉心塞渊,无党无偏,一切都是为了往圣先贤,为了经典,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

 

找回平常心

 

谈谈自己的转变。一开始离开读经私塾,来到上海,我内心是紧张焦虑的,特别想要被认同,想要寻求一种“存在感”。生于这个时代,在时代潮流的冲刷下,作为高度边缘化的学生(我都不知道能不能被合法地称为“学生”),妄求着被主流社会认同。在“求认同”渴望驱使下,我使劲学习。然而,看似动力十足,实则还是把成长的生命要求交给了外界环境,没有做到“为己之学”。所以,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我的内心仍然是无所安、无所住的,终日惶惶,生怕虚度时光而仍然难免辜负韶华。我虽仍在进步,但对自己是种极大的消耗。因为需要外界环境的认可,所以受制于它,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内心的变化。

 

反省自己的心态,我不得不时时看到私塾教育的阴影。我不愿也不敢面对它,但我必须面对。我想,我可能得首先学会老师教导的自由、放松、平常心,然后才能面对。然而,正如老师在《诗经》课上反复讲过的那样,学会自由是困难的。每当我试着面对曾经的阴影,我很快就会被质疑、规劝、指责的声音所淹没,它们很快就激起我同样强烈的反弹。我知道这是过敏的神经,一触即发,脾气很坏,稍遇批评和委屈就控制不住情绪。这种状态与“读经界”在面对质疑时的反应极为相似。我不愿意承认,但我不得不认识到,我是从那个圈子里走出来的。他们塑造了我的情绪反应模式,我必须冷静认识到,平静面对,才有可能逐渐走出来。

 

我现在认识到,至少从道理上明白:认同并非一劳永逸,提出质疑也不意味着彻底反对。这两个极端所造成的后果是出奇相似的,因为它们都背离了自身与他者对话沟通的原意,也丧失了良性互动的可能性。经典教育不该因为质疑的产生,而否定其带来的“调整”与“检省”的意义。无论对于我个人的性情修养来说,还是对于读经事业的发展来说,我想,目前种种都不过是阶段性的问题,并不代表最终结果。只要有足够的向善之心和耐心,就能逐渐找回平常心。渡过难关,终将成长。

 

在感知自我和变化气质的过程中,痛苦是必然会经历的阶段。而在读经学堂所学经典,则成为“痛苦”的燃料,转渡的资粮。读经三年,肚子里的经典不少,但苦于一知半解,无处可用。在上海学习的两年,进入了全新的学习环境,认识了很多不同背景的同学,参加了从未接触过的思想讨论。这些扑面而来的变化,激活了曾经沉睡的经典文句,使我不得不将学到的东西运用起来,让它们慢慢成为生活的学问、生命的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的讲解让那些曾经只是痛苦背诵过的经典一下子鲜活了起来,一下子与自己的生命关联起来,落到实处,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安心”。

 

上次在精舍的谈话,“真实”、“平实”是老师重点强调的词汇。回家后听老师谈话的录音,似乎又加深了一层理解。老师说:“我们需要真实的热情,我们需要真实的使命感,我们需要平实的奉献和牺牲。是要落到实地的、真正的安身立命,而不是打鸡血的经典狂热和读经泡沫。”我问怎样才能“实”?老师回答说:“实才能平,平才能实。一腔热血终究不是常态,支撑着自己跟打鸡血一样才能活下去的那种激情其实是虚火,不是真正的生命热力。真正‘原力觉醒’的生活是在平淡中崇高,在平淡中牺牲自己,像蜡烛一样散发着温润的光明,无声无息。”

 

我曾经迷茫,栖栖遑遑没有归属之地。在那段压抑的时间里,父母亲不止一次安慰过我:“无所谓,你就算平凡一世,也未尝不可。”但我那时是不甘如此,不甘于最终只落得个“平庸碌碌”的下场。而如今我懂得,正如老师所言,做学问的人,一定是含着深沉且热烈的感情,平淡才是真实。我知道此时的平淡,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意义。而父母的话,我也终于理解:“读书,本就是要让你拥有一颗甘于平淡的心。”

 

等到真的明白这些,我蓦地发现,生命并没有因为低头而失去价值,更没有因为平凡而成为庸碌。我的生活如此真实,而我对经典的热爱亦如此真实。“实”是最具力量的,它是认识自己的基点。

 

相比私塾教育,老师更加明白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您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我在放松的状态下看清自己,将自我的束缚一点点打开,渐渐归于平和自然。上次在精舍的对话,您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帮助一个人认识自己,这是最重要的教育,甚至可能是惟一的教育。”

 

将近两年的时间,我最大的长进莫过于心性的逐渐成熟。在困境的磨砺中,正是靠着经典的指引,我才坚定至今。老师的话,我一直铭记在心:“经典培养一个人的平实、睿智、通达、智慧。这是一种真挚深沉的生命情志,而不是意识形态化的可疑激情。”经典阅读和思考提升了我生命的高度,使我能看到更加广阔的视野,深入更加精微的感觉和思想。或许一路走来有所挣扎与痛苦,但这本身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生命本身的坚韧。我们必须给予生命成长的时间,从容涵养。经典的滋养并不轰动视听、大张旗鼓,它总是在自由的心灵中悄无声息地到来。《诗》云“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愿与天下读经同学共勉。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