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子之路”品读书院余韵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6-07-27 20:49:13
标签:

 

 

 

在“朱子之路”品读书院余韵

作者:谢海潮 文/图

来源:《福建日报》(2016年7月26日9版)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六月廿三日乙酉

           耶稣2016年7月26日

 

 

 

 

 

营员们在厦门白鹭洲筼筜书院聆听学者报告。

 

 

 

营员在尤溪县南溪书院参观古乐表演。

 

 

 

营员们在尤溪县南溪书院祭拜。

 

 

 

营员们在朗诵朱子家训。

 

第九届“朱子之路”研习营于7月15日开营,16日从厦门出发,沿泉州、福州、三明、南平等地,一路“游学”,直到21日晚在武夷学院举行结业式,再次唱响《走在朱子之路》的激昂歌声:“考亭沧州,那一座高耸的牌坊,挺立着综罗百代的理学殿堂……”

 

本次活动主题为“书院文化之旅”,旨在探讨朱子与书院的因缘际会。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陈建美,是第二次入营了。谈起7天的奔波,她觉得研习营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书院,入营是同学们对书院文化的亲身实践。

 

研习营规模逐年壮大

 

同安是朱熹首仕之地,当地至今仍有“许濙开疆二千载,朱熹过化八百年”之说。16日,营员们到厦门市同安区,参观了孔庙、梵天禅寺、文公书院几处景点。

 

梵天禅寺后的文公书院,又称紫阳书院,内有石刻画像相传为朱熹生前对镜自画“写真”,爱玩自拍的营员们对此颇感兴奋。

 

往年研习营多在闽北研习,今年是开营以来首访同安。中华朱子学会常务副会长朱杰人说,同安四年的从政生活,对朱熹的思想、学术发展影响非常大,走“朱子之路”绕不开同安。

 

自2008年起,一到七八月间,“朱子之路”研习营风风火火,每年要在福建举办一届。朱熹第30代裔孙朱茂男,记得“首届参加人数为20多人”。作为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长,又是“朱子之路”活动发起人之一,他说:台湾已有20多所高校师生参与这项活动,近年来随着香港部分高校青年学生的加入,起初由闽台学子寻根谒祖的“重走”之旅,逐渐发展成两岸青年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平台。

 

世界朱氏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朱向,参与了两岸共走“朱子之路”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今年1月,身为福建省港区政协委员的他,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大会上发言建议,将共走“朱子之路”活动纳入福建省朱子文化品牌建设,以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规模和影响,使之持续开展。

 

第九届有140多人参营,除朱子后裔、专家学者外,营员来自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海内外34所高等院校。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省闽台交流协会、省海峡两岸高校交流促进会领衔,11家机构和团体主办。共走“朱子之路”,蔚然已成规模。

 

近距离感受朱子魅力

 

厦门筼筜书院,同安文公书院,晋江石井书院,福州鳌峰书院、正谊书院,尤溪南溪书院、开山书院,建阳考亭书院,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书院,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的武夷精舍……营员参访行程首选,自是四处拜谒书院。

 

福建是中国书院的发源地之一。按照各地地方志记载,唐代书院有据可考的共17所,其中福建有两所,一是漳州的松洲书院,一是建阳的鳌峰书院。建于唐景龙年间(公元708年)的松洲书院,遗址至今还在,保存较为完整。

 

“讲书院离不开朱子,讲朱子离不开书院。”18日,在福州三坊七巷安民巷内的八闽书院,福建省文学院请来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朱清,结合历史上福建书院的若干特色,给营员们讲了一场“关于书院文化的思索”。

 

朱熹从教生涯长达半个世纪,即使外出为官,也没中断办教育。据不完全统计,他创建、修复和读书、讲学或题词题匾、赋诗作记的书院达62所,一生亲手创办4所书院——寒泉精舍、晦庵草堂、武夷精舍、沧州精舍(后赐名考亭书院),都位于福建。

 

创办武夷精舍时,朱熹婉拒官署、好友资助,自己出资出力,亲率弟子叠屋搭舍,创造了古代勤工俭学的范例。在此办学8年,朱熹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按照人的不同年龄段,提出较为完整、清晰的学制教育,编写了《童蒙须知》《训蒙诗》《小学》等教材,提出从日常生活教起,循序施教,逐步培养学生深明义理、向圣贤看齐的人生理念。

 

结合三场朱子学专家会讲、三场学员学术交流会,营员们实地走访武夷精舍,顺路登天游峰,领略摩崖石刻文化;泛舟九曲,品味朱子《九曲棹歌》神韵……近距离感受到这位圣贤大儒的人格魅力。

 

第一次参加研习营的香港大学学生章咏欣,一路感到新奇:“从朱熹的行走轨迹考察他思想的形成,也增加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让“朱子之路”走得更远

 

“朱子之路”首站参访的厦门筼筜书院,位于城市中央白鹭洲公园东部的筼筜湖半岛之上,虽说是成立于2009年的厦门首家现代书院,却始终坚持以朱子“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的理念办学。

 

“八闽书院、筼筜书院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追寻传统,以新的面目再造书院的新文化、新篇章。”朱清提醒营员们,这种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值得大家关注和参与。

 

翠竹掩映,三面环水,筼筜书院四周的夜景也称得上“厦门一绝”。“风景非常幽美”,朱向对之赞赏有加。

 

“尊德性,道问学”是走“朱子之路”的目的所在。事实上,八闽的青山绿水也令人过目难忘。在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朱子墓前,营员们举行了隆重的祭拜仪式,而这里位于“风飘罗带”的高爽之处,“世外桃源”般的景致,也让他们不得不佩服朱熹选择“归藏之所”的眼光。

 

“从近30年的交往经验看,朱子文化交流对于两岸人民思想文化的沟通几近‘零距离’。”朱向说,福建是朱子文化发祥之地,在增进两岸青少年思想“聚同”方面,应充分发挥朱子文化的影响力和纽带作用,让“朱子之路”越走越“远”。

 

他建议福建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和配套“朱子之路”沿线的线路图及旅游服务设施,将其打造成以朱子文化遗存为主线,适应两岸青少年互动的朝祭、修学、观光之旅。

 

9年来,“朱子之路”研习营的主体为博士生与硕士生,朱茂男说:“这些人知识层次高,传播影响力大。”像陈建美一群年轻学子,就真心希望“朱子之路”这个流动书院“走得长长久久,越来越好”,因为书院文化不仅仅是在博物馆中的历史,朱子在他办的书院里不讲如何考试,而是讲生命的学问,她认为:“在书院里研究学问,学做君子,是朱子赋予书院文化的核心意义。”

 

责任编辑:葛灿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